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娱乐之最强大脑-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8点一到,答辩时间正式开始。按照序列号,同学们依次进入答辩室,每位同学基本上都获得了大概10分钟上下的答辩时间。

    基本上,诸位同学们全都是战战兢兢地进去,然后再灰头土脸地出来,惨被蹂躏了一顿。

    毕竟,你一个小小的高中生,你有再多的才能也无法和一辈子浸淫在专业领域的教授相提并论,况且,那还远远不是一个教授,而是5位!

    一声声叹息每隔10来分钟便响起一次。

    “完蛋喽,这下百分百惨遭淘汰了。”

    ……

    “我又弱智了,在教授面前,我就是一低能儿!”

    ……

    “上次答辩备受打击,这次答辩直接摧毁我人生了!”

    ……

    失魂落魄的同学从答辩室内走出来的时候,基本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半点儿笑模样的,要是有,也必然是苦笑。

    “15号,李凡,进来答辩!”有学姐走出答辩室,向李凡笑眯眯地挥了挥手。

    那位学姐一向冷面,也就到李凡这儿,才难得地露出了一张灿灿的笑脸。

    众同学开始嘱咐李凡:

    “凡哥,好运!”

    “谨言慎行啊,毕竟你都待定了。”

    “千万别瞎胡说,这么关键的时候,一定要求稳。”

    ……

    答辩室内。

    卢世明道:“这小子是真敢写啊,《后出师表》《古文尚书》《竹书纪年》《晏子春秋》等等都是伪书,还罗列出来一条条的论据,还别说,我读过之后,的确是有道理。”

    诸葛云道:“但这些论据吧,你要仔细推敲,又不太站得住脚,院长,你说对不对?”

    崔院长点了点头,道:“李凡文章中列出的所有论据,我这两天都找到了根源,单论这论据,没有任何问题,他记忆力太好了,没有丝毫差池。但是呢,整篇文章却很少有理性分析部分,全部观点都是从论据生发出来了,这种考证态度,我觉得太僵固。”

    杨硕点了点头:“我也同意,等一会儿好好收拾一下这小子。”

    这时,诸葛云道:“孙教授和王教授他们还等着咱们通知呢,说也要来会一会这个李凡,我这就催他们快点儿过来。”

    诸葛云刚挂完了一个电话,李凡便敲门走了进来。

    “诸位教授好。”李凡说罢,微微向诸位鞠躬。

    “李凡啊,这两个月的京大生活,可好?”

    李凡笑道:“非常好,京大校园非常古朴优雅,教师职工们也亲切可爱,尤其是伙食,太棒啦。”

    “瞧瞧你小子,标准的吃货。家里几口人啊?”

    咦,不是答辩么?

    李凡冷不丁被问到家庭成员组成这个问题后,瞬间蒙了,怎么点错了频道?是不是自己刚刚开门的方式不对?

    接下来的问题全是生活理想方面的,什么“家里双亲身体可好?”“平常有什么业余爱好?”等等,甚至于还问出了“你的理想是什么?”

    李凡现在的理想就是,诸位叔叔大爷,可以聊点儿正题不?

    10分钟后,有三位教授走进了答辩室,落座后,其中一位教授道:“嗯,崔院长,可以开始了。”

    “就等你们三位了,好,答辩开始。”崔勇年道。

    李凡愣了一下,怎么突然间多了三位教授?其他同学都是5人标配,怎么到自己这儿变成了8人“群殴”?

    八位教授坐成一排,后来的三位中,孙教授和王教授是历史系的,孔教授是钻研古代哲学的,好嘛,这8个人,直接把“文史哲”三大科目凑齐了。

    室内的空气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几位老师打开李凡答题册的复印件,纷纷翻到了扉页。

    崔勇年率先道:“李凡,知道为什么你的成绩是待定么?”

    李凡猜测了一下,道:“是不是我这成绩不好估分,大家想通过这次答辩后,再统一给打分?”

    “聪明!你这文章的确不好估分,我一直在99分和100分之间徘徊,今天你答辩的表现,直接决定了这是不是满分作品!”

    在室内的几位学生助理闻言后顿时无语,嗯,99分和100分,是不好给分,这个待定的成绩给的,服了!

    “李凡,那就先从《后出师表》开始吧,你认为《后出师表》是伪作,其中你又罗列了很多证据,那么,先一条条来,你先阐述第一条吧。”

    “好的老师,”李凡清了清嗓子后,道:“我的第一条论据是:陈寿修《三国志》,编《诸葛亮集》,在材料的取舍上是经过审慎斟酌的,但其均未将《后出师表》收录此中,此论据一也。”

    卢世明反驳道:“李凡,陈寿修史编集对史料的取舍,确实像你说的那样,是经过审慎斟酌的。但是,《三国志》却不是完备详尽的。

    为什么说不完备呢,咱们把《亮传》与《武帝纪》相较,前者显然简略的多,诸如伐吴、南征、八阵、渭南之战等理应明确详述的内容,他都一笔带过,或未作记载。

    而且陈寿编《亮集》,主要是依据司马氏从cheng都接收运回luo阳的蜀汉政府档案,这个档案经公元264年钟会兵变后就已经不完整了。

    所以啊,关于你的一个论据,我认为一经推敲便有破绽,你怎么看?”

    李凡笑道:“我没看法,咱们继续。”

    没看法?

    这个回答着实出乎了诸位教授的意料,毕竟这几位教授平常和李凡有一定的接触,李凡也没少登门拜访,他们太了解李凡的思辨能力和口才了,这小子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把死的说成活的,这直接来了一句没有看法,几个意思?

    李凡见众位教授面面相觑,他则继续道:“我的第二条论据是:《后出师表》所说的很多事情与史实不合。

    比如,它列数曹操的几次失利,如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祈连、僵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其中,除南阳、乌巢、潼关的几次遇险史书有所记载外,另几次都没有确切依据!

    又比如,《后出师表》中说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连年不征不战,坐使孙策据有江东,这和史书记载的情形也不合。

    这是论据二也!”

    “我来解释这个,”王教授摸了一把胡子,道:“这可以解释为史书缺载或误载,在史学界,有无数的缺录和错误,这个是正常现象,想必你李凡也很清楚了。

    一个历史事件在当时和在后世会有不同的叫法,敌、我、友各方的称呼也可能不同。比如‘甲午战争’也被叫做‘日清战争’,还有些历史事件会被记录历史的人遗漏或有意回护不提到。

    《后出师表》中提到‘逼于黎阳’这件事,很容易被认为指的是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可原文中已提到了‘险于乌巢’,这明显是重复罗列……

    李凡,经过理智地这么分析后,你的第二个论据,其实,摇摇晃晃站不住啊!”

    室内一片笑声,而李凡也很配合地“哈哈”两声,不过这“哈哈”的发音有点儿接近于“呵呵”,李凡继续道:“既然站不住,那我继续说我的第三个论据!”

    还是不反驳!

    几位教授有些蒙了,这绝对不符合李凡的一贯作风!李凡这小子最爱掰扯,最爱发表自己的观点,阐释自己的意见,今天怎么这么“乖巧”?

    李凡继续道:“《后出师表》中出现了很多史无记载的人物,原文道:‘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其中,除了‘阎芝’外,全是查无对证的人。

    疑为伪造者不熟蜀汉历史,生编乱造之故。此论据三也。”

    “我说几句!”这回又换成了孙教授发言,他道,“三国历史中的历史人物何止千万,不可能每人都有记录,如蜀国方面的吴壹,是刘备的大舅子,官拜车骑将军都没有正式立传,何况他人。蜀国的文人杨戏写《季汉辅臣传》,其中很多重要人物陈寿都没有给作传……

    你这条也不足为据。”

    李凡根本毫不介怀,继续笑道:“那好,我们继续。赵云去世年代在《三国志·赵云传》和《后出师表》中说法不一。

    第一次北伐是228年1月,而赵云和邓芝出箕谷不利被贬时间在当年6月份左右,依此信息可以得出赵云死亡时间在当年的7月份和11月份之间。而《赵云传》记载赵云是建兴七年去世的。

    杨拓道:“但从时间上来看也并没有隔太远,各类史书中这点时间的出入也比比皆是,况且蜀国不设史官,陈寿参考赵云去世的时间可能是以讣告为准。”

    李凡依旧不做任何反驳,他笑道:“那好吧,大家听听我的第五条论据……”

    ……

    “诸位请听我第六条论据……”

    ……

    “我的第八条论据是……”

    ……

    “以上是我全部的10条考据学论据!”

    李凡长长地舒出一口气,然后笑滋滋地看着诸位教授。

    诸葛云疑惑地道:“这10条在你的文章中都有啊,此时经过我们的一推敲,其实没有一条无懈可击的,你对我们之前的言论难道没有一点点回应么?”

    李凡朗声道:“没有,考据学治学之根本方法在于‘实事求是’‘无证不信’,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此乃正中之本。所以,我只展示证据,绝不妄自分析。”

    众教授面面相觑,嘿,这话说的哈,说谁妄自分析呢?

    搞了半天,人家一直没有任何驳辩,全然是为了最后那一句话:只展示证据,绝不妄自分析。

    好吧,众教授无语,咱还妄自分析了。

    也是,李凡一条条往出摆证据,你们这个说历史可能有误,那个可能遗漏了,这个那个的,其实颇有针对证据“挑刺找茬”之嫌疑。

    但不能说教授说的没道理,其实他们说的都在理儿上,要不然京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