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崛起香港1949-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求十年之间成为亿万富豪,wen革之前,拥有一亿港元现金就行了。我还记得1967年,香港爆发了反英运动,香港房地产业崩盘,这之前,香港地产业就出现问题了……”
“李超人等地产大亨就是看准了香港地产的无限前景,趁地产业陷入低潮,大量吸纳被贱价抛售的地皮物业。那个时候,我资本远比李超人雄厚,起点自然比他高……”
“等到了八十年代,不,七十年代中后期,微软和苹果就创建了,这两家公司创建初期,我要进行风险投资,等这两家公司上市了,至少可以得到上百倍的投资回报率……”
“八十年代初期,苹果公司遇到过危机,乔布斯被扫地出门了,苹果公司的股票不必长期持有,上市后,就可以开始抛售套现了。等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之后,再购买苹果公司股票……”
“微软公司自从成立后,几乎一直顺风顺水,值得长期持有。”
“思科,戴尔,雅虎,亚马逊,ebay,google,facebook,还有百度,腾讯等等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值得投资的企业太多太多了。早点对这些公司进行风险投资,每家公司投资一亿美元,就算这些公司上市了,依旧可以持有30%以上的股份,每笔投资都能够获得丰厚回报率。”
“哇,哇噢,哈哈,我发达了!富可敌国啊!”
李华龙心里嘀咕着,脸上挂着兴奋的表情。
两天后的傍晚,李华龙拿着手信(礼物)来到赵立同做客。
赵立同正好在家,见到李华龙登门造访,他很高心,寒暄了几句,问道:“华龙,你准备什么时候回回魔都?”
“我不回魔都了。”
“为什么?你不想家人?”
“想啊。我已经写信给我父亲,我希望他能够卖掉魔都的产业,来香港发展。”
“你父亲会听你的话吗?”
“不知道。”李华龙淡淡一笑,“你父亲在家吗?”
“不在家,在银行上班了,吃晚饭之前会回来。”
“我有点事情找你父亲商量,晚上就留你这里吃晚饭了。”
“好啊。我家房子不大,没有客房,如果你不嫌弃的话,你可以和我睡一张床。”
“不麻烦了。我不回去,家里的佣人会担心的。”
“随便你了。”赵立同也没有坚持,打量了李华龙几眼,好奇问道,“你找我爸有什么事啊?”
“我准备拿房子抵押贷款,想先了解一下能够得到多少贷款。”
“等我爸回来,你们再商量吧。”
李华龙和赵立同聊了半个多小时,赵闻德下班回家了。
李华龙之前来过赵立同家做客,认识赵闻德,见到赵闻德回家了,他连忙站了起来,微笑问候道:“赵叔叔,您好!”
“华龙,是你啊,坐吧。”赵闻德微笑道。
“爸,华龙来我们家,是找您谈贷款的事情。”赵立同说道。
“华龙,你贷款干什么用?想自己开公司?”赵闻德好奇问道。
“我在香港有几处物业,我打算拿这些房子作抵押,向汇丰银行贷款。获得贷款后,我会成立一家置业公司,买地皮,自己盖建房子。”李华龙笑呵呵道。
“如果你真成立置地公司了,我跟着你混。”赵立同笑道。
“好说,好说。”李华龙点头应道。
“你读建筑工程专业的,成立置地公司,也算是学以致用。”赵闻德微笑道,停顿了片刻,问道,“你名下的物业值多少钱呢?”
“如果按照市价出售,不会低于50万港元。”
在这个时代的香港,50万港元是是一笔巨款,大部分香港人月收入不到150港元。
赵闻德在汇丰银行工作多年,虽然算不上有钱人,但毕竟是见过钱的,得知李华龙说自己名下有五十万港元的资产,他脸上并没有流露出惊讶的表情,他早就知道李华龙的父亲李逸松是一位富商。
“你想贷多少钱?”赵闻德问道。
“越多越好。”李华龙答道。
“房产估值多少,可以往高了估,但最多只能贷到估值的五成。”
“五成就五成吧。”李华龙笑道,“赵叔叔,规矩我是知道的,我愿意拿出两千元的好处费,该怎么操作,委托赵叔叔办理。”
“真上道。”赵闻德暗道了一声,微笑道:“华龙,你和我说说你名下房产的情况。”
“我现在住的房子……”
李华龙介绍了自己居住的独立别墅的位置和面积,以及两栋用于出租的唐楼的位置、面积和每个月的租金收入情况。
赵闻德听了李华龙的介绍后,微笑道:“最近半年,香港房价上涨了不少,你说的一栋别墅和两栋唐楼,往高了估,市值能够达到100万。”
李华龙笑道:“真的啊?”
“真的。”赵闻德含笑点头,“明天你来趟银行,带上地契房契,我马上帮你办理贷款手续。”
“什么时候能够拿到钱呢?”
“长则半个月,短则一个星期,我帮你催催,应该不会超过十天。”
这个时代的交通不便,李华龙担心自己写给李逸松的信,途中会丢失,1月8日,他给远在魔都的李逸松发了一封电报,告诉父亲,自己不回家过年了,亲家人勿挂念,并问自己写的信,是否收到。
李逸松给李华龙回了一封电报,没有说有没有收到信的事情,只让他务必回魔都过年。
李华龙再次发了一封电报,明确说了,不回魔都过年。
发了第二封电报,李华龙又写了一份信,信里面不仅包含上一封信的内容,还在信里提到,自己准备在香港成立地产公司的事情。
第三章 保守与激进()
仅用了九天的时间,李华龙从汇丰银行获得了五十万港元的贷款,这笔贷款期限为两年,两年后,归还本金和利息六十五万港元。
李华龙拿出放在家中暗格,以及汇丰银行保险箱里的黄金卖掉,加上自己在汇丰银行的存款,凑了60万,于1月18日,注册了成立华龙置业有限公司。
快过年的时候,李逸松收到李华龙写的第二封信,第一封信,他没有收到,中途遗失了。
看完李华龙写的信,李逸松皱着眉头,陷入了深思之中。
“老爷,华龙在信了写了什么?”李华龙的母亲李宋氏问道。
“还是说不回来过年。”李逸松轻叹了一口气,收起了手中的信纸,“他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你就别替他操心了。”
这天晚上,李逸松偷偷将李华龙寄给他的信烧掉了,他很清楚,如果这信让歹人看到,他肯定会惹上麻烦。
李逸松不太相信李华龙的推测,但他更关注时局了,刚过完年,他就得知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
“华共没放一枪一炮,就占领了北平,看来是民心所向……g民党要完蛋了!”
李逸松想了几天,决定举家迁往香港,做出这个决定后,他将自己在魔都的所有产业都卖掉。
自从g民政府搞法币改革以来,通货膨胀惊人,特别是1948年8月21日实行金圆券后,通货膨胀更严重了。
李逸松卖个各种产业,不收金圆券,英镑美元港币最好,黄金白银亦可,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卖掉了魔都的所有产业,把钱都存进汇丰银行。
李逸松并没有将自己的产业卖给朋友,就算朋友想买,他也不卖,他还劝朋友去香港发展。
为了尽快脱手,李逸夫以不足市价八成的价格,将自己在魔都的产业都卖掉了。
二月底,三十多人跟着李逸松登上前往香港的轮船。
李逸松只娶了一位妻子,没有纳妾,有四个儿子,长子叫李华文,次子叫李华武,三子就是李华龙,幼子李华虎。
李华虎本不想和父亲一起去香港的,他还有几个月就要读完高中了,读完高中,他想在魔都读大学,可是李逸松一定要带走他,他没有违背父命,从学校办理了一张肄业证明书,他和父母一起离开了魔都。
李逸松家里有几个佣人,李逸松有意让这些佣人,以及他们的家人和自己一起去香港。
主仆和睦,李逸松没有多说什么,每位佣人都同意了,他们很清楚,跟着李老爷,自己就不会饿肚子。
李逸松手下有几个能干的帮手,在他的建议下,也都带着家人乘坐同一艘轮船离开魔都。
李逸松决定举家前往香港后,他发了写信将此消息告诉了李华龙,等他买好了船票,又发了一份电报。
李华龙知道除了父母和四弟来香港,还有三十余人会追随父亲来香港,父亲让他为这些人安排住宿。
李华龙现在住的别墅肯定安排不下三十几个人居住,就算安排的下,他也不会这么安排,他名下有两座唐楼,一时腾不出太多的房间,他选择先去租别人的房子住。
3月2日,李华龙带着两个佣人来到了码头,见到了李逸松等人。
李华龙微笑问候道:“阿爸,阿妈,四弟,您们一路辛苦了!”
“不辛苦!”李逸松微微一笑,一脸欣慰地打量着李华龙,“长高了!”
“瘦了!”李宋氏含着泪花微笑道,伸出双手抓住了李华龙的右手。
“阿妈,您看错了,我没有变瘦,我更壮了!”
寒暄了几句,李华龙让两个佣人带着他父亲下属,以及这些下属的家人前往他租下的住宿,剩下十几个人跟着他乘坐公交车回别墅。
回到住所,李华龙问道:“阿爸,阿妈,四弟,你们先吃点东西,还是马上去休息呢?”
“不累,我们聊聊。”李逸松说道,他洗完手,喝了一口热茶,就把李华龙叫到了书房。
李逸松来到书房坐下,望着相隔不到两米的李华松几眼,微笑问道:“你的那家地产公司成立后,开展了业务了吗?”
“五天前,买一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