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农业大亨-第5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是一家人,华仔你要想尝个鲜,就拿两斤回去吃吧,还什么买不买的。”金华叔大方道。

    “金华,究竟是你在当家还是我在当这个家,你问也不问我一声就把这个蘑菇白送给人吃,村里那么多人,你能顾此失彼,过去几十年不全是一家人么,你家家都送,你有这么大的家当送么?”

    “婶子,我就开个玩笑,既然你们的蘑菇已经全被人家订购了,那就算了,你和金华叔千万不要为了这点事伤了和气啊。”彭华强悻悻地从金华叔家出来,又去自己的苗圃场转了转,彭华强的苗木场又三个地方仙鹤梁,蛤蟆坡,求雨岭,这仙鹤梁名字来源于就是这里以前有一颗大树,树上有很多鹭鸶,这些鹭鸶长得跟仙鹤差不多,但大树早已不在,鹭鸶也难寻踪影,这求雨岭就是遇到天旱,村民在此烧香拜佛求龙王下雨的地方因此得名,仙鹤梁地势最高,这蛤蟆坡就在油炸塘旁边,就是水塘里的蛤蟆经常跳上岸来在此歌唱抱对的地方,所以农村人给这村子的每一个角落取名字都很朴实形象。彭华强打算就在这油炸塘边的蛤蟆坡修建一处甲鱼的室内孵化池,再建两个温室大棚,一些珍贵的苗木的繁殖嫁接只能收藏与这温室大棚里,不可轻易置于室外。彭家湾村一个村子就这只有这么点大地方,各个产业都要涉及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不管是种桃,养鸡喂猪,种蘑菇,还是养这个甲鱼,都没法形成很大的规模,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那么彭家湾村要什么来做为支柱产业呢?其实很简单,概括为六个字:旅游,投资,技术,坚持这六字方针,一个村子可以发挥的空间会变得无限广阔。一个村子将有足够的能量去影响全世界。

    彭华强做这些苗木嫁接研究,新品种葡萄果树的实验性栽培,还有承包这二十多亩的闲置水塘用来养甲鱼,目的无外乎两个,第一把彭家湾闲置的土地,不太美观的地方把它充分利用起来,扮靓起来,这是为发展乡村旅游做准备的,第二,通过这些小规模试验性的种养殖实践,摸索总结出一套最佳的种养殖方法,找到一批好品种,然后再在全国寻找最合适大规模发展的地方,进行大规模的投资,也就是把彭家湾村当成了一个实验室。储备足够强大的农业生产实用技术,然后通过投资杠杆不断去撬动挖掘一桶又一桶金子。

    对于种蘑菇彭华强早就有了自己的一套清晰的思路,跟金华叔说他要种金针菇和杏鲍菇,双孢菇这三个品种,目的完全不在鲜食的市场,而是蘑菇的深加工,加工成小袋装开袋即食休闲小食品,这比简单卖鲜蘑菇不知要增加多少附加值?自己家里的豆制品厂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不管是郑姨妈还是辣妹子这两个品牌都有了一定的市场认知度和美誉度,再增加一些即食蘑菇产品,即食笋子产品,既可以丰富消费者的选择,又能把工厂生产线的效能,工人的生产效率提升上来。这样子效益会显著增长,没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强大的消费能力,就凭借农民这种自发式,散兵游勇式的一窝蜂而上,等这蘑菇种出来多了,这深加工配套不到位,还有这销路问题没解决好,就等着菜贩子上门来收购,这大量跟着种蘑菇的农民期待中赚大钱的美好愿望肯定又会落空。想到这些,彭华强才感觉到有些着急,但他讲这么些高大上的道理出来又有几个人能听懂,又会有几个人愿意听。不但不会听,还会反过来挖苦你一番:“华仔,你的心思怎么这么坏,就许你华仔寻出路发财,你做什么都可以,我们做什么都不行?你华仔又不是神仙,好像这天下没有你不懂的,但我们是再也不会听你的了,赚不赚到钱也是我自己的事,不用你操这份闲心。”

    所以彭华强还能说什么呢?彭华强突然发现那么多人对自己怀着敌意,彭华强实在有点想不明白自己究竟哪里做错了。话多无益,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出来吧。没有对比反差,不拿出一点货真价实的成果出来,人们是不可能凭几句话就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彭华强决定闭住嘴巴,埋头苦干,一切用实际成果来说话。彭华强本来是可以全不在乎跟袁彩凤这一家人的所谓缘分的,婚姻之事是终身大事,彭华强是不会就这么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随便找个陌生的女孩子来家就会跟她过一辈子的。到了那个时候我要怎么做,决定权主动权完全在我自己手上,谁都不能强迫我做我不愿意做的事。

    但是看到袁彩凤家的贫苦的状况,彭华强完全置之度外无动于衷又有点于心不忍,在村里试验这个养蘑菇容易激发矛盾,帮人也是成就自己,虽然要帮袁彩凤家把房子从新翻修一下,至少要修两层楼,腾一层楼的场地用来养蘑菇,所有投资到位,五六万块钱是少不了的,但这个蘑菇产业今后可是亿万级别,虽然彭华强的资金有些吃紧,毕竟投资的项目多,还有员工要发工资,但这个蘑菇是搞定了。而且彭华强的个性就是想到就干,言出必行。

    言出必行,可这个想法总得先说出来么,彭华强回到家里见到他妈就说:“妈,咱们家还有点积蓄不,借我五万块,没有五万块,借个三万四万也行。一年后连本带息还给你。”

    “华仔,你今天早上怎么早饭也不吃就跑回来啦,你亲娘在背后追你都追不上,你怎么能一点礼貌都不懂呢,你要走至少要跟你亲牙亲娘打声招呼么,你跑回来突然要这么多钱干嘛?”

    “彩凤家那房子太小也太旧了,不好好翻修一下,她爸那个老风湿住在这么潮的屋子里肯定没法好的。我向你借点钱想帮她家先把房子给整下。”

    “华仔,彩凤这媳妇虽然定下来了,但你们还没扯证,上次已给了她家两万块彩礼,还给了那媒婆刘三姐两千块红包,华仔,我们这豆腐制品厂是和你香菱嫂合伙的,一年辛苦下来能赚多少钱,大部分不是让你给捐出修路了么,这个钱老妈我拿不出来,即使拿得出来,现在也不能给你啊,这彩凤才来咱们家几天,什么都还没完全确定下来,万一你帮她家把房子修好了,这人跑了,岂不鸡飞蛋打么?到时你付出去的钱还能去要回来,人家没钱给你,你还能把人家的房子拆了搬回来不成?”

    “妈,你怎么把彩凤家的人想象得这么坏呢?不是你让我去她家看看,有什么能帮到他们的么?怎么你又……”彭华强见到彩凤从屋里走出来,手里端着一碗饭菜就把话给止住了。

    “华仔哥,是不是我妈做的饭菜不符合你的胃口啊,你还没吃早饭,我就帮你做了点,你先吃点垫垫肚子,等会再吃中饭。华仔哥,听说我弟弟和人打架,你看你一去我们家就给你惹了这么多麻烦,要不是你帮忙解决,我两个弟弟被学校开除了,我家里的所有希望就都没了。华仔哥,我家里的房子已经住了几十年了,虽然破点旧点,但我们一家人早住习惯了,等我两个弟弟长大了能挣钱了就让他们自己来修好了,华仔哥你不用操心这个的。”

    这彩凤耳聪目明,一定听到了自己和老妈刚才的谈话。彭华强笑着说:“彩凤,你不要多想,我不是帮你家修房子,我是想和,和你爸合作搞个项目,让你家的经济好转起来,建军和建国两兄弟上高中读大学都可以应付过来。”

    “你们都已经是两口子了,说话还什么你家我家的,彩凤,你不要有什么想法,妈的意思是缓一缓,你家的事就是我家的事,你家的困难也是我家的困难,等过年的时候这厂里的生意会比平时好很多,我这里资金宽裕一点,就让华仔找人帮你家整房子去。”

560。第560章 并校升级() 
560、并校升级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食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更是能让农业增产,让农民增收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湘南农院扎根湘南省这个农业大省,就像是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农业知识和技术宝库,似乎没有它解决不了的问题。彭华强回到学校,极少去泡图书馆的他钻进图书馆里有时一待就是一整天,书到用时方恨少,彭华强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多也都很好,但是真正要把一个产业给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给做起来,这可不是吹吹牛皮就能实现的,很多农业实用技术弄明白了看似非常简单,但任何一个能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科研成果都是专家学者和农业科技工作者反复试错纠错,经过漫长的研究过程才产生的结晶。

    彭华强把学校图书馆里有关食用菌种植及深加工和龟鳖养殖等有关的专著和资料几乎翻看了个遍。意犹未尽又跑去自己占有股份的网吧上网查资料,网上的资料也是零零碎碎的,又跑去向学校里对食用菌栽培和深加工有所研究的几位老师请教,笔记本不离手,笔记记了一大堆。但笔记记得再多再详尽,不结合实际生产进行反复调整优化,也无异于是纸上谈兵。彭华强又跑到星沙城郊,辗转找到一些蘑菇种植专业户,诚心诚意地向人家讨教。

    渐渐地彭华强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有了一个非常清晰而深刻的认识,蘑菇是一种绿色健康食品,味美营养丰富,可以和其他食材搭配做出花样繁多的菜肴,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个食用菌的消费市场异常庞大,而且食用菌的栽培是设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组成部分,中国拥有六百多个可以开发的食用菌种,但人工有栽培的也就三四十个,常见的大规模栽培也就那么六七种,包括世界四大食用菌:平菇,香菇,草菇,双孢菇,这四大食用菌总产量要占到全部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尤其是平菇种植技术简单,原材料易得,种植规模最大,产量也最多,金针菇和杏鲍菇在整个湘南省的种植规模还不是很大,种植技术难度相对高一些,但是这两种蘑菇适合深加工,加工成开袋即食的风味休闲食品,市场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