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七书之却月-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己在位时痛快就好,身后事谁管得了?长安这座华夷瞩目的大城,是他赫连勃勃的武功荣耀,而不是儿子的,所以正主意要自己拿,决不能被小儿辈牵着鼻子走!
向王买德示意,要他剖析时局。后者暗暗叫苦:先前还好和稀泥,此时两个皇子已经针尖对麦芒地吵过,能不能两头都不得罪,还要靠汉人的折中之道。
”两位皇子适才虽然是言语往来话不多,但末将已经听清楚他们的用意。其实末将也没什么更高明的战法,无非是把两位皇子的想法拿来,装在一个瓶子里,摇匀后倒出来而已。“
众人听他说得有趣,都笑起来,帐篷里的气氛平和了许多。
”末将以为我们既要逼迫晋军退出长安,尽量避免和他们决战,也不能然他们毫无代价地从容南下。刘义真分兵出城后,我们一边乘虚攻城,一面分兵跟踪追击,到地形有利于骑兵冲击时,狠狠地冲杀一阵,这样不但叫南人领略我大夏的战力,也可以震慑拓跋鲜卑,杀杀他们觊觎统万的野心!“
赫连勃勃仰天大笑:
”你这瓶酒倒是晃得很匀,现在我来替你分酒!王将军听令!“
王买德赶紧起身,走到赫连勃勃案前跪下。赫连勃勃摘下自己的佩刀,连同刀鞘抛给王买德:
”你是此次大战大都督,就按你刚才说的调兵遣将。朕授予你前线专权,可以代行我的赏罚诛杀大权,上自皇子,下至校尉,有不从命者,杀之无疑!“
赫连昌吐了吐舌头,赫连璝却难掩失望之情,无声地低下头去。
”赫连璝!朕知道你报仇心切,想对晋军大开杀戒。要说朕也想亲自杀几个。不过我怕你用力过猛,动手太急,逼得晋军做困兽之斗,让我军损失太重,所以这次给你的任务不是野战杀敌,是乘隙占领长安。在朕进长安之前,你要把皇宫打扫干净,美女准备齐整,再搞个像样的入城式!“
赫连璝失望之极。他一心要喋血而进,用敌人的万千头颅铺平登基之路,现在却被委以杂务,旧伤未平,又添新耻,兀自陷入沉默。勃勃怒喝一声:
”朕说话没听见吗?想抗旨吗?“
赫连璝惊醒过来,赶紧跪下:
”儿臣接旨!“
王买德见他恍惚,笑着安慰他:
”赫连璝将军不要小看取长安,以末将预期,恐怕你这里能捞到大鱼呢。如若不信,我可以和你打赌。“
勃勃不再理睬赫连璝:
”赫连昌,你去追击晋军。记住,既不能逼急了他们,也不能宽纵他们,这中间的火候,你自己把握。吃不准不要烦我,向王将军讨教。我要你一战扬威,让所有人都不能再小看我大夏。为此,我把姚灭豹派给你做副将,朕拨精骑给他,重组灭豹营!“
赫连昌心里暗暗欢喜,自筹父亲是把轻松立功的机会给了自己,把占领长安的虚荣给了赫连璝。把姚灭豹调给自己用,正说明父亲此意甚坚,不容置疑。
调遣完毕,赫连勃勃心情大好,要众人今天无不开怀畅饮,不喝醉不许出帐篷。话音未落,一名专司营门的军官进来,说有个汉人在大营门口,声称有要事面陈陛下。
勃勃说是晋军的使者吗?如果是,不要放他进来,朕此刻不想和晋军谈任何条件。
军官说不是使者,他说他是偷偷流出来投奔我军的。
投奔!
在座诸人面面相觑。北府兵以强悍著称,这一年多来,战鲜卑、战羌人、战匈奴,几乎没有败过,从来没听说他们会投敌!
勃勃看了王买德一眼,意思是你怎么看。
王买德沉吟了一下,说如果末将预料不错,刘义真要跑了。陛下赶紧召见此人,一见面先给个下马威,而后再给个官位,不愁他不吐出真货。
勃勃点点头,叫人把酒食全部撤了,在大帐口摆上身高体壮的武士,在大帐里烧一大锅水,摆上一大块木砧,牵进来一条獒犬。
一切就绪,大帐杀气腾腾,转眼就像刑场。(未完待续)
下卷三十九章 绝望的怕老婆()
ps:有时候伤害小人物是危险的
下卷三十九章
接风宴还没有散,朱龄石已经明白,刘义真留给他的是个不折不扣的烂摊子。做军人的,最讨厌的就是失去主动权,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而目下长安晋军恰恰就在这样一个可憎的态势上。曾经以进攻为灵魂的北府兵,现在蜷缩在长安乌龟壳里,不要说快战歼敌,就是自保都成问题。告辞刘裕时,后者曾经说过,如果长安的确保不住,就不要勉强,可以和刘义真一并回来。现在看来,自己这个都督关中诸军事,只能都督关中诸军黯然撤出关中,在耻辱中结束短命的任期了。
酒后马上议事,刘义真意兴盎然,满脸春意。终于要离开这个鬼地方了,他算是无官一身轻,至于此后长安还能不能攥在晋军手里,那就不是他该操心的了。
虽然刘裕说了,关中诸将都留下,协助朱龄石守长安,只让蒯恩护送刘义真南下,但朱龄石遭遇过大夏游骑后,已经不放心这样安排,决定调拨精兵一万五千护送刘义真,留下一万人给自己调遣。现在的问题是诸将谁去谁留。
名义上说,现在在长安城内,朱龄石是最高长官,而刘义真在这里已经是说话不算数的平头百姓,但两块官印摆在一起,就能看出门道来:朱龄石得到的任命是都督关中诸军事、右将军、雍州刺史,而刘义真虽然解除了长安驻军指挥权,却依然是都督雍梁秦三州诸军事,辖区包裹了长安。且雍州刺史虽然免了,他还是东秦州刺史,截长补短算下来,官阶还大大在朱龄石之上。更何况他是刘裕的儿子,未来的皇子。就算官帽子摘得一顶不剩,也先天地比诸将贵重三分,他说话,不要说关中将领,就是以钦差身份来的朱龄石,也不能不掂量。
不等朱龄石发话。刘义真直接点将,除了蒯恩,还要傅弘之和毛修之随行。
朱龄石脸色微微发白,看了一眼被点到的这几员大将,内心希望至少有一个人能留下来。保卫长安。太需要这样的大柱子了。
但傅弘之和毛修之都低下头去,显然是在躲避朱龄石热切的目光。
朱龄石内心长叹一声。傅弘之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的人,现在都巴不得赶紧抓紧刘义真这棵救命稻草,足见他们对长安形势有多么的悲观。是啊,船要翻了,老鼠都知道跳水,更何况这些人家室富贵都在江东,何必要为一个注定完蛋的孤城陪葬呢?他很想一脚踹翻面前的案几。索性就此撂了挑子。要撤大家一起撤,老子凭啥给你们收残局!但一来他不能辜负刘裕,二来更现实的问题是敌人兵临城下。要是一窝蜂地逃命,谁都走不掉。
压了压性子,微笑着对鸦雀无声的诸将举起手:
“弟兄们连打带守,在长安也快两年了,你们的辛苦,宋公知道。他要我代为慰劳。现在义真刺史要走,身边需要人扈从。傅将军、毛将军率军护驾,确保刺史大人平安抵达江东。但我们都是老兵了。眼前形势,要是没人在这里拖住夏兵,怕是南下诸公也走不脱,假如半路被困住,前进不得,退守无路,大局就不可收拾了。朱龄石临危受命,自当与长安共存亡,那么在座诸位弟兄,谁愿意辅佐朱某?”
没等下面有动静,刘义真不耐烦地拍拍眼前的案几:
“老将们劳苦功高,回江东修养也是应当的,你们年轻一辈的,总得借此机会立点功劳吧,要不然我回去怎么向宋公说你们呢?”
坐在人堆里的陈嵩和郭旭相互看了一眼,都觉得这话怎么听怎么别扭,好像他们这些少壮派这两年来一直在长安城里睡大觉,有功没功不靠战场杀敌,而要靠一个贵公子在乃父面前的美言。要不要回江东,他俩的心思是不一样的。陈嵩当然愿意带着新婚的薛梅儿回去,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而郭旭却不能不顾忌江东是小俏的伤心之地,带她回去犹如重返虎穴。到了衮衮诸将无人响应朱龄石时,他们骨子里的侠气再也按捺不住,不忍看着这位卓越将领就此成为光杆,势单力薄地悬在这个即将陷落的孤城。陈嵩正要起身回应朱龄石,刘义真就冒出这一番高论。他若此时起身,好像是被上峰逼迫的;若没有表示,又冷落了朱龄石。正在迟疑,郭旭腾地站了起来:
“郭旭愿带骠骑队留守长安,鼎力辅佐朱将军!”
朱龄石大喜,起身离开座位,穿过人堆来到郭旭面前,一手握住他的手,一手按在他肩膀上:
“郭军副少年英雄,屡立奇功,宋公非常欣赏,不止一次提起,你肯帮我,再好不过”
陈嵩此时慢悠悠站起来,对着朱龄石一拱手:
“算上我一个!”
朱龄石大喜过望。北府兵少壮派里最能打的两个,现在都愿意跟着他,而且他们统领的都是骑兵,这就让他手里有了一张王牌,进攻可凌厉,退兵可迅捷,杀敌自保都更有胜算。正要谢陈嵩,背后响起刘义真急不可耐的声音:
“你们两个留下很好,不过骠骑和飞骑不能都留下,得有一支跟着我走!”
朱龄石回头看了刘义真一眼,后者迎着他的目光:
“将军守城,用不着骑兵,能放箭能扔石头就够了,你把骑兵给我,我把步兵给你多留一点,这样我们俩都好!”
朱龄石强压住内心的反感,放平调子:
“天下哪有光看紧城墙就能守住城池的道理!只有瞅准时机果断出击,尽力杀伤敌人,才能削弱其攻城力量。计不出此,坐等敌人来攻,迟早蚀光本钱!”
刘义真显然唯恐自己身边兵力稀薄。恨不得把长安精锐都包裹在座驾四周,虽然也知道公然和朱龄石抢人很难看,但性命攸关,孩子气发作,竟然丝毫不做掩饰:
“你们在长安。好歹还有四面城墙,我在路上,荒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