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七书之却月-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到底走还是留。不劳你费心,别驾还是赶紧去办公事吧。”
韦华咬咬牙:
“韦华冒死求刺史放过这女子。否则韦华寝食不安,生不如死!”
女孩子低低地抽泣起来。
刘义真阴沉着脸走到韦华跟前:
“你是说我不答应你你就要抗命造反吗?”
虽然他比韦华矮。但后者却感到泰山压顶,内心短暂地软弱了一下,但一想到如果妥协,就从此和心上人天各一方,也许至死不见,不由得硬气起来:
“下官不敢,但也请刺史自重!”
一记重重的耳光落在韦华脸上,之后刘义真爆出一阵咆哮:
“狗胆包天的下贱胚子,竟敢对本刺史出言不逊,你身为别驾,不肯忠心办事,出征期间,私自畜养倡优,泄露军中机务,不治你个死罪,就已经是极大的恩德,竟然还敢对抗上官!看在你还有一点小功劳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杀你,你赶紧给我滚出去!”
韦华捂着脸,梗着脖子,看着哭成一堆的女孩子。他这辈子从来没这样勇敢过,但也从来没这样屈辱过。闻声进来的亲兵都认识他,看这样顶着实在不成样子,七手八脚地把他拖了出去,临出门时他清楚地听见刘义真对手下说:
“去,带这个女孩子沐浴更衣,今晚侍寝就是她了。”
一瞬间他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对着迎面而来的朱龄石点点头,脚步毫不迟疑地往外走。
朱龄石在后堂门前被拦住,亲兵说刺史大人有话,任何人不得入内!
一次事关生死的撤军,像儿戏一样地拍板了!撤军前夜,前指挥官的心思,竟然是财宝和美女!
而他,对此束手无策!
这座府邸里弥散的浊气让他恶心,他快步走出来,带着亲兵往郭旭营里去,他要在那里假寐片刻,为明早的战斗积蓄一点精神。
穿过长安街市时,才发现长安城恍如已经陷落。
士兵们在民宅里进进出出,进去的空着手,出来的大包小包。老百姓跟在后面,老人妇人抱着士兵的腿哭骂,壮汉们和当兵的撕扯扭打。马路上到处都是当兵的赶着马车牛车,车上的东西五花八门。
刚开始他喝止了几个兵,叫他们把东西还给哭天喊地的老百姓,这些兵一看他的装束,乖乖地照办了。但是很快他就发现这样做毫无意义,因为这显然是一次得到上司命令的蓄意劫掠。当他拔出剑要士兵回营时,一名校尉貌似恭敬实则倨傲地说我们是奉了刺史府的命令,要在长安坚壁清野,不能把东西留下来资敌!朱龄石说我就是新任刺史,奉宋公命令驻守长安,我命令你们立刻停止掳掠,这就整队归营!
这些当兵的竟然纹丝不动!
朱龄石的亲兵统领怒喝一声:“将军有令,速速归营,都他妈聋了吗?”
亲兵队刀剑出鞘的同时,这些兵纷纷抛下包袱,齐刷刷地把长槊、刀剑举起来。校尉冷冷地望着朱龄石:
“将军不要为难我们,没有义真刺史亲自取消任务,我们恕难从命!将军要守,我们要走,井水不犯河水!你们当官的家大业大,义真刺史一个人就带走一百多车珍宝绢帛,我们这些弟兄脑袋别在腰上跟着走,总不能空着手回家去吧!”
朱龄石仰天长叹,示意亲兵让路。那些兵乱哄哄说了声谢谢将军,一窝蜂地走了。
朱龄石心如死灰,马蹄步履沉重,到了郭旭营中,简单问了问明天的安排,卸掉盔甲,躺在郭旭腾出来的帐篷里,回想今日所闻所见,突然生出一个念头:
宋公这是把我推到了火坑里啊!
这是他自从军以来,第一次腹诽刘裕,他被自己的不敬吓住了。但看看今日,想想明日,目睹一直善战爱民的军队堕落到这个地步,对宋公的崇敬还是一寸寸地破碎了。(未完待续)
下卷四十章 止暴来迟()
ps:兵者,猛兽也,入柙则吉,脱链则凶。
下卷三十九章
郭旭把帐篷让给朱龄石,自己跑到徐之浩那里去。骠骑队明早就要随刘义真南下,徐之浩此刻在营里忙得脚炒菜。郭旭虽然留守,但身为老长官,此刻理应出面勒兵,可他实在无法在自己的弟兄猝然剥离时面对他们,索性躲到一边去。他在徐之浩的帐篷里躺了半天,结果像是烙饼一样翻来翻去,最后干脆起身,带了两个亲兵,出营去街市上溜达。
晋军的劫掠风潮并没有因为夜色而消退,反倒因为归期迫近而更加汹涌。前一波士兵回营后打开包袱攀比炫耀,憧憬着回家后要此物孝敬父母彼物送给老婆,这样唾手可得的发财方式刺激了后一波士兵的口水。白天的劫掠猝不及防,百姓家里明面上的财货都被卷走;等后一波士兵涌进街巷时,人们已经把值钱的东西都藏了起来,这就导致当兵的挖地三尺志在必得;白天是放血,晚上是吸髓;白天是梳子,晚上是篦子;白天百姓破财,晚上百姓破产,结果是军民冲撞得更加激烈。本地百姓对北府兵打下长安后光征粮不继续北伐,本来就是不满的,但感情老本还在,还能相安无事,不至于把他们视为强盗。到了今晚,当兵的到哪里,“强盗”、“土匪”“禽兽”“天杀的”“比胡人还不如”等诅咒怒骂声就在哪里响起。白天只有推搡撕扯,到晚上就有刀枪棍棒相格。当兵的抢红了眼,碰上强横的业主,免不了要拔刀相向。一开始不过是恐吓,到后来就开始见血。出人命了,肇事者吓坏了,躲了起来,但后来发现根本没人管。于是接下来更加嚣张狂妄。死了人的民户抬着尸体到刺史府告状,却发现那里已经是一个大贼窝子,院门内外的赃物堆积如山。刺史大人没工夫见他们,看门的兵比外面那群土匪客气不到哪去。劫财既然已经来势汹汹,劫色也就在所难免。妓院里的头牌花旦已经被刘义真收入囊中,早就名扬长安的美貌良家女子也被带到府里。剩下的女孩子,只要不是父母脑子灵藏起来的,今夜都被全身充血的士兵祸害,她们无助凄厉的哭喊声淹没在士兵们的狞笑里。于长安晋军而言,这座城还没有落入敌手;于长安百姓而言。原先的保卫者变成了劫匪,他们在这座城易主之前就已经遭遇兵灾。
郭旭穿过这混乱的洪流,眼睛里冒着火。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骠骑队勒军严整,没有人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他暗暗发誓,如果骠骑队有一个人向老百姓下手,他就用铁槌把他的脑袋砸成烂柿子。但此刻,他除了无声地走过这个烂摊子。什么也做不了。走过一个临街的铺子,看不出铺子到底是卖什么的,因为里面已经被抢得空空荡荡。门前的大灯笼下。店老板用一块帕子捂着脑袋,坐在地上发呆。听见马蹄声,抬起头来,恨恨地盯着郭旭。郭旭不敢和他对视,低头走了过去,隐隐听到背后一声“吃人饭不干人事的畜生!”
走到一条巷口。看到夜色中一棵摇摇曳曳的大柳树,觉得这里很面熟。想起来那个男产婆金婆婆的宅子就在巷子里。金家富裕,全城皆知。今晚想必不能免祸。打马进了巷子,果然发现金家大门敞开着,里面一片喧闹声。
金婆婆的宅子气象豪阔,光是门口那个金字匾额就吓住了白天不少士兵,他们不知道里面住了什么人,生恐骚扰了本军哪个将领的私宅,所以好几拨人都望而却步。但盗亦有道,有心人事竟成,某个当兵的多打听了一句,就知道里面住着一个躺在金床上睡觉的高级产婆。金婆婆给达官贵人接生,孩子几斤重,就收几两黄金,这样的身家在太平盛世堪为传奇,在乱世兵燹中就只能招祸。神秘感既然没了,破门而入也就水到渠成。可怜他几十年积攒的万贯家财,被如狼似虎的兵匪洗劫一空:金银玉器、马匹车辆、上等陶瓷、丝绸绢帛、男女衣物、被褥帷帐、锅碗瓢盆、活鸡活鸭、腊肉干粮,只要当兵能找到用途的东西,都被卷走,只有一些字画,当兵的不觉得稀罕,或蹙踏于脚下,或歪斜于墙上,或碎裂于泥尘。前头回去的士兵拿出那些精美的器物,试穿那些华贵的衣物,让他们的同袍们垂涎三尺,循着气味嗅上门来。这一回扫地没用了,那就挖地三尺找,结果金坛子没挖到,却找到了一间暗室,把金婆婆藏在里面的孙女和孙媳妇拖了出来。当兵的看金婆婆要急疯了,就跟他讲条件,若他肯把存货拿出来,就放过他的孙辈,如若不然,今晚弟兄们发不了财,享受一回艳福也不错。
也就在这个时候,郭旭进了院子。循着哭喊声找到金婆婆时,后者已经被吊起来,发髻散乱,满面灰尘,衣带上的玉佩早已不知去向。两个女孩子被扯开手脚按在地上,全身扒得只剩下内衣。
想第一个尝鲜的是一名伍长,他的裤子已经褪到了脚脖子上,所以郭旭高高扬起的马鞭正好狠狠地落在他已经勃起的家伙上,虽不至于宫刑,也已经颇似阉割,让他惨叫着捂住身子,缩成一团在地上打滚。这是傅弘之营中的兵,在池水之战时见识过郭旭的威风,此刻一看他金刚怒目地闯进,知道万万不能逆着,乃拖着风流不成先损器物的伍长,一溜烟窜出去,呼啦啦地逃走了。
郭旭放下金婆婆,连声向他赔罪。把士兵都带出屋子,让两个女孩子更衣。金婆婆此时清醒过来,认出郭旭,抱住他放声大哭。他家里此刻只剩空墙了。当兵的不知道怎么想的,竟然把床都拆了拿走,难测其为了路上烧柴还是想回家后组装出一个辽阔大床出来。郭旭估计今晚还会有士兵来骚扰,想了想也只能先把一家人带到军营里。过了这一晚,煞星们明早走了,一切也都就消停了。他把金婆婆扶上马,自己拉着缰绳走在边上。走着走着,金婆婆再次嚎啕大哭起来:
“想我金楚材。一辈子接生,活人无数,积了无边功德,就图个平安和顺,谁料一把年纪了,还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