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世七书之却月-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渭水之上是船,船上是离恨。
渭水岸上是人,人人在堕泪。
良久,船队在视线中越来越小,帆樯渐渐沉到地平线以下去了。
诸将陷在一片空虚中,驻马良久,彼此也不打招呼,各自散开,去自己驻地。
陈嵩和斛律征告别郭旭,跟着沈田子去始平赴任。
郭旭解下披风,披在小俏身上。夫妻二人在河岸上眺望良久,而后徐徐回长安城去,回他们的小家去。
河岸上只留下空空一片白地,风卷起尘土,将马蹄车辙抹去,好像这里不曾有过一场诀别。
渭水汩汩流淌。
像无穷无尽的男儿血。
————————————中卷完——————————————(未完待续)
下卷第一章 灭豹者()
ps:长安,那座城,富丽甚于雄伟,拿十座来换统万,勃勃也决不成交。
他曾经流亡姚秦,在长安寄居过。要不是姚秦先王姚兴赏识,他也没有机会东山再起,重新光复父亲开辟的这片土地。姚兴是他的恩人,后来也是他的第一个敌人。和寄人篱下感受到的耻辱相比,姚兴那点小恩小惠算个屁。姚兴死后,他那个文弱的儿子继承家业,勃勃已经做好了南下取关中的一切准备,谁料半路杀出来一个刘裕,快手快脚地扫清了姚秦大军,把晋朝的旗子插到了长安城头。这个刘裕很狡猾,来信称兄道弟,无非是不希望勃勃打他侧翼。勃勃会那么蠢吗?一头老虎正在撕咬一只羊时,你能去拽它尾巴吗?所以勃勃如法炮制,也称兄道弟、虚与委蛇,一边恭祝刘裕收获不世之功,一边将秦夏交界处的那些要塞城邑都收入囊中。如果刘裕下一步得寸进尺,要西进陇上,那么勃勃不好扫他的兴,就一手握刀,一手拍他肩膀,继续称兄道弟。可如果刘裕志不在此,果如王买德所说要南下去称帝,那么关中这颗熟透的软柿子,当然要伸手去捏一捏。
赫连勃勃不喜欢冬天。
准确地说,是不喜欢除了干女人其他什么也干不了。
尤其是土木营造必须停下来。
统万城,统一天下,君临万邦,这样一座举世无双的大城,本应该可以傲视苍穹的,最后却不得不看上苍的脸色。老天爷脸上挂点霜,匈奴人的这片土地就冻成了一个铁疙瘩。最有气力的民夫。使出吃奶的劲砸铁钎,也只能在地上留下一个白碴印。
宣布停工那天,他问监工:民夫们都有什么反应啊。后者说他们欣喜若狂。
是的,他们可以安安稳稳睡一个冬天,暂时不用担心自己会被夯到城墙里。
事实上已经很久没人这么死去了。
锥子刺进城墙一寸。就说明这一段偷工减料,没有达到事先公布的坚硬标准,那么专司这一段的工匠,就要为这种懈怠付出最惨重的代价。不光是因为他们减损了城墙的防御能力,更是因为他们不拿最高意志当回事。
第一批大约五十多个人的尸体埋进城墙以后,监工们再也没有能够把他们的锥子扎进去半寸。
造兵器的匠人就没这么幸运。即便是在冬天,一些工序也还是可以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做。
盾牌和弓箭都完工后,拿来试一试,如果盾牌被射穿了,造盾的去死;如果没有射进去。造箭的去死。杀了几次以后,大督工跪在宫殿门外,小心地说要是照这样杀下去,最好的匠人都杀没了。再说,射没射穿,也不全看弓箭和盾牌是否合规,还要看射手的功夫是硬是软。天底下没有几个人像陛下一样能开硬弓的。
他一声没吭,拿起身边的弓箭。一箭射中这个大督工的额头。后者正在说话,突然失声,瞪大眼睛扑倒在地上。像一条死狗一样被卫士们拖走了。
蠢货!你说的很对,皇帝陛下是很善射,但你完全不懂皇帝陛下更善于控御人心。
所有的匠人,都有怠工的天赋。要彻底消除怠工,就必须让怠工的代价大到谁都付不起。
此后再没有杀过工匠,甚至都没有试过兵器。恐惧已经渗入每个工匠的骨头里。每根骨头都不再是懒骨头。
可是这样一来,也就没人可杀了。
没人可杀就不好玩。
今天没有人来奏事。就算有人来,当大臣的毕竟不同于民夫。不能说杀就杀。人家说他杀大臣太草率,一言不合,头已落地;小小过错,长箭穿心。外人哪里懂得,那些看似没来由被杀掉的,都是早就看着不顺眼的。只不过赫连勃勃不喜欢把他们交给什么掌刑罚的臣子去议处,他就喜欢生死独裁的感觉。没有什么折中,要么接茬活下去,战战兢兢地给皇帝卖命;要么现在就死,权当做杀鸡骇猴。他喜欢看见那些该死的家伙面对拉开的弓或者出鞘的刀时那种魂魄出窍的神情,不止一个人在死前一瞬间已经屎尿失禁。
站在宫门口,俯视全城。
这种感觉放大若干倍,大约就是君临万邦的意思了。
宫殿建在一座小山顶上。事实上这座小山已经被刀削斧劈得看不出原貌。它原来是尖顶的,但上半截被铲平,剩下的部分成为天赐的地基。这座宫殿的设计师来自江东,他不能容忍有山无水,又舍不得把宫址选在别处,浪费了此地的好风水。可是最近的一条河,距离这座小山也有五里地。当他怯怯地问勃勃是否可以人工开河,把水引到山下,取碧水环绕之势时,后者说那还不赶紧去征夫!现在,这条故意挖成蛇形蜿蜒的河已经结冰,在阳光下闪烁如弯刀。目光从这里移开,向南眺望。除了地平线,什么也没有。可是他知道从这里疾驰南下,大军十天之内就能杀到长安。
长安,那座城,富丽甚于雄伟,拿十座来换统万,勃勃也决不成交。
他曾经流亡姚秦,在长安寄居过。要不是姚秦先王姚兴赏识,他也没有机会东山再起,重新光复父亲开辟的这片土地。姚兴是他的恩人,后来也是他的第一个敌人。和寄人篱下感受到的耻辱相比,姚兴那点小恩小惠算个屁。姚兴死后,他那个文弱的儿子继承家业,勃勃已经做好了南下取关中的一切准备,谁料半路杀出来一个刘裕,快手快脚地扫清了姚秦大军,把晋朝的旗子插到了长安城头。这个刘裕很狡猾,来信称兄道弟,无非是不希望勃勃打他侧翼。勃勃会那么蠢吗?一头老虎正在撕咬一只羊时,你能去拽它尾巴吗?所以勃勃如法炮制,也称兄道弟、虚与委蛇。一边恭祝刘裕收获不世之功,一边将秦夏交界处的那些要塞城邑都收入囊中。如果刘裕下一步得寸进尺,要西进陇上,那么勃勃不好扫他的兴,就一手握刀。一手拍他肩膀,继续称兄道弟。可如果刘裕志不在此,果如王买德所说要南下去称帝,那么关中这颗熟透的软柿子,当然要伸手去捏一捏。
两天前,得到探报。说刘裕已经离开长安南下了。
听到消息一瞬间,勃勃一拍案子:
还真神了,王买德!
一切都如他所料,连时间都严丝合缝。
王买德去安定一线巡查,算起来今天该晚些时候应该能到统万。已经下令给南门守将。等王买德进城,要他别回家,直接到宫里来,朕要和他痛饮一夜,一则好好夸夸他,更重要的是说说下一步如何动作。
但现在距离痛饮还有好几个时辰,心里那只小虫子到处爬,叫他痒痒得要死。
那个小虫子叫杀气。
得用血来喂。
正在苦于找不到该死的人。耳畔突然传来一声狼嚎,紧接着是好几只狼的应和。顺着声音看去,西北松柏从中。隐约透出有一圈高墙。那是赫连勃勃养猛兽的地方——追命谷。
顿时来了精神。
大夏刑官都知道,死刑犯不能一刀砍头,而是要送到追命谷养起来。囚犯在监狱里久了,会骨肉如柴,精神萎顿。送到追命谷以后,先前牢里铺在地上的柴草换成了真正的床。发霉的胡饼和米汤变成了有肉有菜的正经饭。犯人们不用做劳役,但是每天都要打熬筋骨气力。养得一个比一个壮实。等赫连勃勃来了兴致,就会有几个人从牢房里放出来。放进追命谷。
追命谷,是野兽追人的命。这里的规矩是只要你能从虎狼熊豹爪牙下逃出来,或者能击毙它们,能够穿过林子、越过河流、翻过山岗,最后冲到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面前,你的一切罪责都就洗脱了,不但可以就地释放,而且还有可能被选入军中。和跪在刑场上砍头相比,这种待遇岂止公平,简直慷慨。
可是过去两年,葬身野兽腹中的人已经有六七百,只有一个人活着出来。所有见过他逃生的人都觉得那简直就是个神话。那一次是放出来十只狼来追十个人。他一出牢门就扔掉了刀,拼命地跑。人是饱食终日的,狼却是故意饿着的,他的同伴先后被撕碎,三只狼跟在他后面,却一直没有扑倒他。最后,他转过身来,冲着狼拼命磕头。三只狼围着他转了好几圈,最后一声长嚎,竟然撇下他,转身去就餐了。
勃勃看好戏的观景台,就架在追命谷中央,用一个廊道通到长墙上,看哪里都没有死角。当时勃勃看到这一幕,很惊奇地说这个人有神助,不要放回家,养在宫里。
孰料这个人出来时,已经疯癫了。
接下来的那一次,有好几个囚犯都跪下来向猛兽求饶,结果后者毫不犹豫,咆哮着把他们凌迟了。
勃勃大怒,下令杀死全部狱卒。
理由很简单:如果不是你们胡说八道,向囚犯传递消息,他们怎会知道先前发生的事!
但这个枝节丝毫没影响勃勃的兴致,驾幸追命谷是他除打猎之外最喜欢的事情,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打猎。今天如果看得开心,晚上接见王买德时,酒兴会更高。
追命谷新任校尉接到命令,说皇帝陛下马上到。赶快让人在廊道和观景台上都摆上火盆,在胡床上铺好一张虎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