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本事把它转过来。

    所以事情一时间便僵持住了。朝臣们坚持要让赵端过继过来,才能行册封,定名分。

    在这件事情上,其实平安很想问问赵端的意见。可惜的是,事情发展到了现在,赵端已经不方便开口了。他不管说什么都不对。

    如果他说希望能过继,岂不是抛弃亲生父母?如果说不想过继,那便是白眼狼,受了赵璨的好处却不思回报。反正不管怎么做都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赵端也很谨慎,对此事只是闭口不言。

    最后还是陈国公主动站了出来,表示应该要让赵端过继。他是生父,由他来开这个口,自然再合适不过。而且赵璨和赵端都没有了反对的理由。

    然而真正让平安吃惊的是,在陈国公主动在朝堂上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之后,还要求留下来单独奏对,之后他对赵璨说的话。

    之前赵玠出海之后,一路上圈了不少地盘,正需要人前往开垦和管理。所以国内一直都在招募宗室前往。只要他们愿意去,朝廷会给拨一部分的钱粮人口,作为最开始的基础投资。

    虽说对于宗室来说,有一片自己的地方,以后不需要再受到朝廷的挟制是好事,但实际上,报名的人却并不算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么多年来宗室早就习惯了让皇帝养着,失去了自立根深的能力和心气。所以最后除了寥寥数人之外,没有别人报名。

    而陈国公这一次留下来单独奏对,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加入其中,带着一部分人马前往海外。

    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远走海外之后,陈国公对于国内的影响,就会大大减小了。也不需要再有人担心赵端将来因为这个生父做出什么事情来。

    而且假如他将来真的在海外开创了什么事业,也算是个独立的小君主了,不算给赵端这个儿子丢脸,朝臣们也不需要担心赵端给他加封追封——反正他本来就已经是别国的君王了,没什么好追封的。哪怕那个国家职能算是大楚的属国也一样。

    平安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真是能够解决掉一切的隐患,对于能想出这一点的陈国公,倒是大为改观。

    不过也难怪,能够教导处赵端那样的孩子,本人自然只会更有能力。虽然有些可惜不能在大楚发挥,不过如果走出过门,去守另一片土地,也算是好事。

    赵璨让人将赵端叫了过来,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并道,“去给你父亲磕个头吧。往后恐怕要很长时间不得见了。”至少在赵璨活着的时候,陈国公应当不会回来了。

    赵端扑通一声跪下去,磕了三个响头,“父亲保重!”

    于是这就是平安所知道的这对父子之间,最后的一次见面了。他也不知道这样的做法究竟好不好。其实归根结底,如果不是赵璨要挑个继承人,根本不会有这样的事。虽说这也是因为赵端自己有心,但实际上,赵璨如果要求,难道有人能够拒绝吗?

    但不管好不好,这都是各自做出的选择,如今也只能够希望,一切都好了。

    既然陈国公表了态,礼部自然就开始准备起册封典礼。

    出于某种不好明说的心思,这一次的典礼办得很盛大。很显然,虽然赵璨没有孩子,但是朝廷希望能够向天下百姓宣布,皇帝已经有了继承人了。

    有了继承人,就意味着将来皇权的更迭会少些波折,这不管是对大楚,对朝廷,还是对百姓都是已经好事。

    即便是对于平安来说,这也是解决了他一大心病。

    赵璨有了继承人,再加上他对朝臣们的震慑,想来以后除了不长眼的,应该不会再有人提什么皇帝的婚事了。他跟赵璨,到这个时候才总算是看见了些安稳日子的影子。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平安对赵端倒是越来越喜欢看重了。

    因为他的确是在这方面十分聪明。就像是在自然科学体系还根本没有出现的古代社会,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一样。有些人天生就有这种能力。如果没有平安,说不准赵端将来也能够成为某个方面的启蒙人物也说不定。

    而现在,有了系统性的教育,赵端吸收新知识的速度快得让平安和赵璨都是又惊又喜。

    除此之外,更让他们感觉高兴的,自然是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之中,赵端屡次表现出来的对未来的预见性,始终跟平安的设想保持一直。

    可以想见,将来就算他们不在了,赵端也还是能够将这些政策继续贯彻实施下去,直到他们所期待的那一天来临。

    而对于平安跟赵璨来说,他们能够做的,也就只到这里了,至于剩下的,则要靠后来的人们一起努力。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继承人,朝堂上下一片和乐,才让赵璨觉得,他们的步子可以适当的迈得更大一些了。反正现在一切都在掌控之中,一些早就已经决定要做的变革,自然是到了提上日程的时候。

    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对于朝堂的改革,平安打算从军队开始。

    文官集团既敏感又强大,硬碰硬不会有什么好处。毕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最后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所以平安决定,要先给自己拉拢个帮手。

    后世有句话说,当你拥有力量时,力量就是外交。当你没有力量时,外交就是力量。

    充分说明了武力值的重要性。

第202章 城() 
其实纵观历史,意识到武力的强大和重要性的人并不少。

    甚至就连整个中国历史有一大半的时间会形成“重文轻武”的风俗,都于此有关。

    正是因为武力强大难以辖制,所以为了限制住他们,历代统治者才会放任文臣对武将进行打压。其中很多事情在后世人听来简直咬牙切齿,自毁长城。然而对当时身处那个位置的人来说,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皇帝毕竟也是人,也会自私,也只想选择对自己有好处的做法。

    所以在感觉到武将们对自己的威胁之后,自然要采取“制衡”的手段,让文臣设法削弱他们的重要性。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打压最终形成了一种稳定而畸形的制度,那就是武将天生低文官三等。

    在情况最严重的时候,一个三品武将,甚至要主动向一个五品官员低头行礼。如果文官有心羞辱,甚至可以命令他下跪,在平安看来是很难以想象的事。

    大楚的武将地位没有低到那种程度,但也的确是隐隐遭受打压的。

    但平安知道,这种情况其实对大楚并没有什么好事。历史上重文轻武,武将被打压的朝代,恰好就是国力薄弱,频频被周边少数民族入侵的朝代。这种情况,总不可能全部归结于是巧合。

    这种情况迟早都要改善,而平安选择在这个时候,同时也能够让他们成为自己的帮手,站在自己这一边。

    当然,之所以这个时候行动,也是因为平安觉得时机已经成熟。

    这几年来他一直都利用武学对军队进行渗透。经过这七八年的发展,原本的中层将领们都已经彻底在自己的队伍之中站稳脚跟。他们有些已经因功而被擢拔,另一些还在原来的岗位。但不论如何,身为从武学出去的军官,天然之间便拥有一层联系,自然就容易抱团。

    军中等级森严,命令都是逐级下达。对于下面的将士们而言,高级将领太过遥不可及,直属上司才是他们要听命的对象。所以掌控住了这些中层将领,也就等于是掌控住了这个部队。

    上面的高级将领,除了后来晋升的之外,其实等于是变相的被架空了。就算他们心里有别的想法,也没有用。

    不过实际上,平安也并不太担心这些高级将领会反对自己的政策。

    因为他本身就是要大幅度的提升他们的待遇,这些享受了好处的人,没道理会反对。反倒是文臣那边很可能会有些问题。——高高在上惯了,总是不愿意看到形势改变,原本低自己一等的人突然跟自己平起平坐,甚至隐隐更胜一筹的。

    平安将这当成是一场演练。因为实际上,以文官集团为首的统治阶级对下层民众,又何尝不是这样的思想?

    所以他们面对反抗的时候会是什么思路,会用什么手段,现在也能从军队改制这件事里窥见一些端倪,为将来做准备。

    对平安来说,第一个要改的,就是军队番号的问题。

    这个时候的军队是没有番号的,除了像是禁军四卫这样的,其他的都只有一个笼统的称呼:边军,地方驻军。具体到每一支部队,则以他们的将领来作为区别。行军或者出战时,也会打出将领的旗号。

    也正是因为这种制度的存在,所以x家军这种称呼才会出现。当将领神勇有能力时,军队就很容易跟着出彩,从而被人记住。

    但这恰恰是平安不希望看到的。

    为什么古代的武将总容易“功高震主”,就是因为这种称号给大家带来的对将领本身的关注。一支军队的荣辱系于一人,所有的荣耀和威望,自然都是加诸于将领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将军的个人声望太高,自然就容易掩盖掉其他人,就连金銮殿上的皇帝,也不得不有所顾忌。

    所以平安要做的就是模糊这种荣耀和威望,让他们知道不管是哪一位将军率领的军队,都是属于大楚的。

    而给每个部队加上番号,拥有特殊功劳的部队则由朝廷赐下特别的称号,就是平安想到的解决办法。

    除此之外,轮换制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现在大楚的军队,驻守在什么地方,通常一辈子都会待在这里。这主要是因为古代交通不便,大批军队要从一个地方迁到另一个地方,往往耗费良多,还很容易在路上出事。毕竟这可是一个伤寒都能要命的年代。

    不过现在水泥路修起来了,将来或许还有火车可以乘坐,这种情况就将会大为改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