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在大明-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多,大打。钱少,小打。没钱,不打。

    “父皇,不知十三弟的一百万贯,什么时候可以给?”太子突然问道。

    朱桂用钱买下工匠,朱桂买下沿河一条街,朱桂买下犯官女子……

    一次又一次,无不证明,只要朱桂出银子,这事基本上便定下了。

    所有人都知道朱桂有钱,当他买下沿河一条街,大明上下便明白这点。

    所以一百万贯,朱元璋不怀疑,太子也不怀疑。

    而且太子也倾向给朱桂铸币权。不用朝廷一分一毫,不取民间火耗,反而朝廷还可以白得上百万贯,为什么不答应?

    现在,朱标只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收到那一百万贯。

    “随时可以。”朱桂微笑道。

    “不过,我想朝廷应该用新钱,不再使用旧钱。”

    一个影响是否可以长久运行下去,只要有一样就足够了。

    利益。

    一枚旧钱可以铸成三枚新钱,这利益绝对够了。所以朱桂才强调这点。

    换句话说,这一百万贯,其实根本不用他出,只要把旧钱铸成新钱,就绰绰有余。

    朱元璋与朱标不知道这点,自然是满口答应。

    当然,朱标答应,必然引起太子属官的不满。

    他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老朱是没指望了,他们只能把希望放在太子身上。

    “殿下,真要把铸币权给十三皇子?”

    回到政务殿,便有人试探太子。

    据历史记载,大明的火耗加上地方官巧立名目要求拿的折扣,应该是上千万贯到上亿贯之间,其波伏与大明的人口,吏治有关。

    这么多钱,从上到下伸手的可是不少。但是这钱唯一不会去的地方就是国库。

    “朝廷缺钱用,老十三愿意出钱,这是好事。”朱标说。

    “可是殿下,这铸钱从古到今都是朝廷的权力,而且铸钱火耗不少,十三皇子既要铸钱,又要上缴一百万贯。臣担心十三皇子撑不下去。”

第118章 幸灾乐祸() 
满眼荒唐事,满口荒唐言,我欲说还休……

    太子属官这么关心朱桂,可不是他们喜欢朱桂,只是因为太子兄友弟恭。所以他们才会从“关心”的角度出发。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避实就虚。关于大明的火耗,一年上千万贯,上亿的上下齐手,是万万不可以说的。

    而太子也不需要知道这点。太子,只要做一个品德圣人,就是明君了。

    “呵呵,你们不用担心。老十三这么会敛财,让他吐出一些,上交国家也是应该的。”

    他们这招,对其他皇子,百试百灵,但是对朱桂就不行了。

    朱标确实是一个关怀弟弟的哥哥。如果是其他皇子们。每年四千贯的工资,还要养家养军队,是万万拿不出一百万贯的。

    至于朱桂。一开始他也是一个“正常”的弟弟。

    然而自打给工匠们赎身开始,朱桂便一次又一次打破了朱标的判断。

    给工匠赎身,是工程利润。

    而太子与一应属官判断是他不可能有利润。但朱桂不仅有,还可以为工匠们赎身。

    接下来是集资收河堤烂地。

    一条河淹烂泥地,愣是让他弄成了繁华一条街。据说父皇都有分成。

    接下来买犯官女,太子更是问都不用问他钱够不够的问题了。

    “可是殿下,那可是一百万贯。十三皇子可以支持多久?”又有属官问。

    “唉!父皇一心北伐,而我又没有刘大人的才能,做不到一文钱办两件事。只能辛苦十三弟两年,当北伐结束,本宫会记十三弟一功,封他一富裕地为王,当作补偿。我想这也是父皇迟迟不恢复十三弟王位的原因吧!”

    儒学偏向人性。可以说是人性学。

    对朱标来说,赚钱是件难事。虽然他一直为大明兢兢业业,但是大明的钱从来没够花过。

    一个国家才这么点钱。朱桂一条街却要承担一半的支出。这绝对是负担,非常非常重的负担。朱标所能想到的也就是以后封朱桂到富裕的地方为王,这么一个补偿了。

    太子属官不吭声了。他们还能说什么?这太子就是他们交出来的,务虚。

    这本就是他们的教育方针。大明的皇帝也不是每一个都没有金融头脑的。只不过但凡有金融头脑的,不管是开矿,还是想开海,哪一个不让他们骂的狗血喷头。喷成昏君?

    太子朱标是他们心目中的“明君”,当然是不通金融的了。

    所以说到这一步,他们已经无话可说,只能让他们这从上到下一系列的人忍上两年,等他们把朱桂调走了,封了出去,再恢复火耗了。

    虽然他们从来都不喜周王分封制,但是对朱桂,他们愿意开例。

    “殿下,这人手恐怕不足用了。”

    另一边,朱桂揽下铸币权之后,他的问题也就来了。工匠不够了。

    大明不像后世,招工去人才市场就可以了。大明工匠总人口是二十三万二千八十九名,也就是有“证”的产业工人。而这二十三万产业工人,又分为木匠、裁缝匠锯匠、瓦匠、油漆匠、竹匠、五墨匠、妆銮匠、雕銮匠、铁匠、双线匠、土工匠、熟铜匠、穿甲匠、棺材匠、笔匠、织匠、络丝匠、挽花匠、染匠石匠、舱匠、船木匠、箬篷匠、橹匠、芦蓬匠、戗金匠、绦匠、刊字匠、熟皮匠、扇匠、觥灯匠、毡匠、毯匠、卷胎匠、鼓匠、削藤匠、木桶匠、鞍匠、银匠、销金匠、索匠、穿珠匠、裱褙匠、黑窑匠、铸匠、绣匠、蒸笼匠、箭匠、银殊匠、刀匠、琉璃匠、锉磨匠、弩匠、黄丹匠、藤枕匠、刷印匠、弓匠、旋匠、缸窑匠、洗白匠、罗帛花匠。

    其中熟铜匠最少,不过千人。

    而且由于一直到洪武十八年,对于工匠的征集使用,并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因此,工匠们用以维持自身生活的必要劳动时间没有保障,这就必然要妨害到工匠的生活,从而引起工匠的反抗。

    在洪武十九年前,工部就建议“籍诸工匠,验其丁力,定以三年为班,更番赴京轮作,三月为期交代”,这就是后来所称的轮班。

    洪武十九年四月,经过工部侍郎秦逵的复议,才“量地远近以为班次,且置籍为勘合付之'工匠',至期赍至工部听拨,免其家他役,着为令”。

    根据洪武十九年轮班的法令,全国各地被划人匠籍的工匠分为若干班,轮流到京师服役,每次服役时间定为三个月。

    这样一来,目前京中的熟铜匠不过勉强二百人。

    不要说朱桂这没有王爵的王子了,就是太子也要不到人手。

    是,朱桂是拿到了铸币权。然而古代的熟铜匠可不仅仅是用来铸铜钱的。他们的工作异常的繁重,磨铜镜是他们的工作,做铜盔也是他们的工匠,到了大明,他们还有造炮、造火枪的工作。

    这么繁重的工作,又只有这么点人,也难怪大明的工匠总是闹事了。

    而且由于熟铜匠不仅做民用的铜镜,同时还要造枪造炮,工部自然不会放人。不管是朱桂的面子,还是朱桂的威胁,对他们都没用。

    另一边。

    “呵呵,本以为还需要把他分封出去,现在看来是不用了。揽了铸币权又如何?没人为他做工。”

    “这一关,咱们的十三皇子可不好过喽。”

    想看朱桂笑话人很多,但是既知道太子的补偿,还这么厌恶朱桂的,也就是黄子澄与齐泰了。

    这二人,一个是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次年成进士。洪武二十八年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

    一个是洪武十八年时考取了会试第一,历任编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职,伴读东宫。

    不仅是人杰,更是学霸,但是他们全栽在了朱桂的手上。

    本来栽了也就栽了。他们认栽,不是输不起。但朱桂竟然打他们……

    真是叔叔可以忍,婶婶忍不了。他们是天才,是学霸。哪怕是栽了,“君子”也应宽慰他们。这是学霸的特权。

    但是朱桂却打他们……

第119章 找人试验()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这是他们对武者的态度,也是他们对非文士的蔑视。而朱桂竟然打了他们。哪怕他是皇子,也是黄子澄他们无法接受的。

    得罪皇帝尤可活,得罪他们,遗臭万年。

    “黄大人,难道这事你只想在旁边看一下笑话吗?”

    笑话看够了,也要做正事了。

    “齐大人的意思是?”

    “找不着人,铸不出钱,非他之过。以皇上对他的疼爱,恐怕不会责怪他。反而有可能拿工部开刀。”齐泰说。

    “齐大人言之有理。”黄子澄点了点头。其实黄子澄从未怕过朱桂,他怕的是皇上。至少他认为是这样。

    以皇上对子女的疼爱,才让他们束手束脚,难怕是抓了诸皇子的过错,也没有办法阻止皇上的分封制。这样的“溺爱”,实在是让人恼火。

    这便是在野党与执政党的心态。一旦化身政客,总是会有“国家交给我,才是对国家好”的谜之自信。

    所以,哪怕儒家推崇周礼,但是对周礼把好好一个国家分成几块治理,也是深恶痛绝。

    甚至可以说是最痛恨无比。

    然而朱元璋的看法与他们不同。爱听人读史的朱元璋觉得,分封制下,胡人从未入主中原,反倒是中央集权下,亡了一个又一个的王朝。

    朱元璋不懂什么鲶鱼效应,但是他却明白绝对不可以让中原只有一个声音,成为一滩死水。

    仅仅是他的洪武朝便杀了多少不为民做主的人民公仆?所以人民公仆是靠不住的,他只能依靠儿子们。

    而这也是他们最怕,也最想破坏的。

    “或者,我们可以做点什么。”齐泰又说。

    黄子澄点了点头,听了齐泰的计划,不由倒吸口凉气,心想:智谋上,我不如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