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舌尖上的大宋-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哥们虽然不差钱,但就让你这个老太婆白白使唤,还让哥们倒贴了一块钱,真他姥姥的晦气。

    他转出门正要去崇政殿见见赵煦的时候,却发现先前的两位王爷并没有离开,而是在庆寿宫门口站着聊天,见到他从殿中走出来,便迎了上来。

第359章:端王赵佶() 
据杨怀仁所知,神宗身后还在世的儿子有六个,排行老六的就是当今的皇上赵煦。

    另外还有排行老九的申王赵佖,排行第十一的端王赵佶,排行第十二的燕王赵俣,排行第十三的楚王赵似以及排行第十四的越王赵偲。

    这帮王爷如今还大都是小孩,杨怀仁以前也没见过,不过眼前这两位,从年龄上猜测,应该是赵煦最大的两个弟弟申王赵佖和端王赵佶了。

    从杨怀仁后世某度上学到的历史知识来看,起码对这两位王爷的描述是不靠谱的。

    比如申王赵佖,都说他是盲人,这纯属胡扯。赵佖今年十二岁,有一只眼睛是灰色的,而另一只眼睛是正常的,并不是什么盲人,而是个独眼,古代的说法叫瞄痧目。

    杨怀仁给二位年少的王爷见礼,两位王爷也还了一礼,只不过赵佖还礼显得很客气,赵佶的还礼就庄重了许多。

    赵佶面带微笑,说话也相当热情,“早就听闻杨侯厨艺超人,不曾一品杨侯的手艺,小王真是做梦都想呢。”

    赵佖只是客套地附和道,“皇弟说的是。”

    “二位王爷谬赞了,”杨怀仁谦虚的答道,“微末道行,何足挂齿?”

    赵佖脸上露出一丝轻笑,或许在他心里,一个不安心读书却甘心做个卑贱的厨子的读书人,实在是糊涂的可以,而杨怀仁靠厨艺能混上个侯爷的名头,估摸着也是拍太皇太后和官家的马屁得来的,这样的弄臣,实在是可悲又可笑。

    杨怀仁自然察觉到了赵佖的不屑,不过他也不在乎,你虽然是个王爷,但眼下也不过是个十二岁的小屁孩罢了,至于厨艺的高深精妙,你懂个蛋啊,瞧不上哥的人多了,你又算老几?

    赵佖一生也够可怜的,生下来就是个独眼,之后还因为这个身体缺陷连皇帝的位子也弄丢了,被身边这位赵佶扔到荒山野岭里度过下半生,也不过十年之内的事情。

    赵佖也是看在赵佶的面子上才留下了跟杨怀仁打个招呼而已,他内心里实际根本瞧不上这样的人,既然打完了招呼见过面了,他便找了个借口先行一步,直接出宫去了。

    倒是赵佶好似对杨怀仁的所有事情都十分感兴趣,从随园到杨家庄子的大棚蔬菜,好似都感到十分新奇,便一一跟杨怀仁讨教起来。

    杨怀仁也不知这位端王是如何对他那么了解的,知道他提起他六哥赵煦不舍得吃的西红柿的时候,才明白了赵佶这小子的用意。

    他心里偷笑,赵佶啊赵佶,你着急个屁啊,官家不吃那是因为稀罕西红柿,你从他那里讨不到,就来缠着我讨要,我就是那么容易说话的人?

    不过人家这么热情地找自己攀谈,言行举止也表现出了诚意,他只不过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听说了好吃的东西嘴馋了是件很正常又很有童趣的事情,总不好一点面子不给人家。

    杨怀仁笑道:“端王殿下如果想尝一尝西红柿的味道,若是不嫌弃,不若今夜去小侯府上做客,小侯亲自用西红柿做几道菜式给王爷尝尝。”

    赵佶大喜,眉毛眼睛家嘴巴一起挑了起来,露出了一嘴小白牙,“如此甚好,不过小王还有点事情要办,不如杨侯先行回府,小王迟一些备些给令慈见面的礼物,随后便到。”

    说罢赵佶便与杨怀仁行礼告辞,然后高兴的向后宫走去。

    杨怀仁很是纳闷,赵佖和赵佶给太皇太后请过了安,不是应该出宫吗,怎么还往后宫去了?

    虽然现在官家还没有成婚,后宫也并没有什么妃嫔,但即便他才十一岁还是个小孩,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往后宫里边走,总该注意点他这个身份该有的忌讳吧?

    杨怀仁佯作回头往宫外走,却一步三回头,想搞清楚赵佶到底要去哪里。赵佶走过庆寿宫向西走了百余步,转进了慈福宫。

    慈福宫是向太后住的地方,平日里也很少有人登门拜访。向太后是宋神宗赵顼的皇后,也就是钦圣宪肃皇后。

    向皇后一生虽然无子,却仍深得宋神宗宠爱,由此可以猜测,此人的美貌和智慧都是艳绝天下的。

    当年宋神宗为立太子一事上,自己犹豫不决,于是询问向皇后意见,也可以看出向皇后在神宗心中的地位。

    向皇后对神宗说道,“延安郡王赵佣(哲宗登基大宝之后才更名为赵煦)为人宽厚,处事贤达,可立为储君。”

    所以像赵煦这样的才智平庸之辈,能从神宗六个在世的儿子中脱颖而出被立为太子,也多亏了向皇后的这些美言。

    可赵煦继位之后,向皇后也进而成为向太后,高太后以新帝年幼为借口上殿听政之时,也曾邀请她这个儿媳一同上殿,可是被向太后婉拒了。

    起初按仪太后宫殿是庆寿宫,应该由她这位太后居住,但向太后以“安有姑居西而妇居东,渎上下之分”的谦卑理由,让出了庆寿宫给高太后居住,而自己搬去了庆寿宫后的一个小宫殿隆佑宫居住,后来高太后劝说之下,才搬去了更大一些的慈福宫。

    住在慈福宫的向太后依旧非常低调,从来不掺和政事,安心在她的后宫逗鸟养花,即便她的母家中有子弟向她求个一官半职,也统统被她打了回去。

    直到去年高太后为赵煦选后,向太后也严禁娘家中的适龄小娘子进宫参选,这样的举动更是博得了朝野上下一片好评。

    在满朝文武看来,向皇后知大礼识大体,乃是后宫的典范,可在杨怀仁看来,向太后如此低调隐忍,实际上是演给高太后看的,为的是自保。

    杨怀仁能知道高太后怎么想又会做什么事,是因为他知道历史,可向太后能看透高太后的想法,那就是纯是人家智慧超群,能够慧眼识人了。

    或许在向太后的眼中,她的婆婆野心是很大,但是凭借她的实力,还不能像唐朝的武则天一样,真的等成为另一个女皇帝。

    眼光这么毒,有这么有远见,这就是向太后让杨怀仁不得不佩服的地方了。

第360章:蔬菜还是水果?(上)() 
世界上总有一些事或者物,具有两种特性,比如西红柿,它既可以是水果,也可以是蔬菜。

    评价一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实人更加难以判断一些,因为一个人的人生际遇是变化的,不用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性格,所以笼统的说一个人是好人是坏人,总是不贴切的。

    高太后是一个坏人吗?不完全是吧,她作为皇后和皇太后的时候,起码都能算是一个不错的人,人道老年有些痴迷权柄,如果换个人在她的位置上,也会被权力迷了眼。

    向太后是一个聪明人吗?也不能这么说,有些事情她的确看的透彻,但某些事情上她也犯过大错误,比如选了赵佶这个艺术家当了皇帝,害得北宋亡于外族之手。

    赵佶是个彻底的昏君?好像也不是,他刚登基的时候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只不过宋代整个皇权都比较弱势,被理学束缚的太紧,被一帮自诩大才的老头子们捆住了手脚,有本事也施展不出来。

    赵佶也的确是个大名人,后世讲述他的故事的影视剧和小说真是多如牛毛,不过大多数对他的描述都是负面的,老百姓最耳熟能详的就是他跟李师师的桃色故事。

    什么钻狗洞挖地道,关于赵佶为了能见一面这位京城名媛的趣闻轶事,更是被大家津津乐道。

    可现实是李师师如今年近三十了,赵佶才十一岁,这俩人怎么会搞出事情来?后世演义的故事里赵佶三十出头才遇见了李师师,算一算那时李师师都年过半百了,为了一个大妈费力巴拉的挖地道,这说不过去。

    也有一些人不知怎么又妄想出另一个李师师来,巧合的是这个年轻的李师师同样是撷芳楼的名妓,跟她的那个同名同姓的老前辈同样的性格长相和兴趣爱好,也不知道他们是何等的牵强附会加胡编乱造才能创造出这么一个历史人物来的。

    可揭穿这种把小说、戏曲或者演义中的传说故事当历史之人的方法非常简单,大多数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真正的史料记载和小说演义的话本拿出来一比对,孰真孰假一目了然的事情。

    当然,后一个朝代故意把前一个朝代亡国的皇帝抹黑成荒淫无道的昏君或者残暴不仁的暴君的例子太多了,前边的隋炀帝和后边的崇祯帝都没逃得了如此的命运,更何况徽宗赵佶呢?

    并不是说他们就不是昏君,一个国家葬送在他们手里,他们作为皇帝,肯定有很大的责任,但一个人对历史的影响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只不过他们都是倒霉蛋,国家腐朽不堪的时候,他们恰好在位,当替罪羊的命运也是情非得已。

    可是实在没必要把非把昏庸往好色上靠,既然他们跑不了当昏君了,没必要再拉上一个无辜的女性出来一起陪着他们背锅,说她们红颜祸水,祸国殃民。

    好色昏庸,贪图享乐,只爱绘画书法不理政事这样的评价的确是多见于很研究多历史“砖家叫兽”对赵佶的评论之中。

    实际上他的昏庸并不是一开始从小就养成的,而是他当了皇帝之后,环境塑造了他这样的性格,而好色,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风流。

    而醉心书画艺术,也只能说明人家艺术造诣高深,指望一个艺术家同样是个明君,只能说这些人的梦想很美好,现实却无情的证明了他们的逗比。

    在杨怀仁看来,眼前的只有十一岁的赵佶是个绝顶聪明的王爷,当所有人都在百般讨好当权的高太后的时候,他却能坚持每天都去门可罗雀的向太后那里去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