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舌尖上的大宋-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女人之间争风吃醋,杨怀仁也不好拿出郡公爷的官威来吓唬人家,可也不能不去护着自家庄户们的利益。

    最后还是保正在这方面比较有基层工作的经验,给杨怀仁出了个主意,算是解决了这个上不来台面的难题。

    边军将士里边没成家的有七八十个之多,而杨家庄子里适龄的未出阁的小娘子也不过三四十人而已。

    所以大家根本不用抢的头破血流,就算杨家庄子里的适龄小娘子们全部都愿意招个边军将士做夫婿,也还有一半多的空余可以留给外庄慕名而来的小娘子们。

    事情就是这么转了个弯去想,去看待,便有了不同的结果。

第542章:转弯(下)()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杨怀仁忽然变得开朗起来,也不觉得那么无聊那么闲闷了。

    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也好,还是想把自己的心中所想付诸实践也好,并不一定只有一条路的。

    既然这条路走不通,那就不要固执的继续往墙上撞,搞的自己头破血流心情郁闷,不如就转个弯,绕点远路。

    所以路好不好,不在于路本身直不直,也不在于绕不绕,只要是能达到目的地,那这条路就是一条好路。

    杨怀仁知道想让大宋的百姓人人都吃上好东西,提高民族的体质,是一件长期要付之努力和汗水的事情,所以也不急在一时。

    无论是栽培、种植、普及那些高营养的蔬菜还是通过规模化圈养牲畜的方式来提高百姓的蛋白质摄入,都已经在有条不紊的按照计划进行中。

    牧场的模式已经逐渐摸索出一种发展方式,最开始是养殖繁育来自吐蕃的牦牛,成功之后,就要仿照环州牧场的方式,在其他的路或者州县建立新的牧场,养殖繁育更多种类和数量的牲畜。

    庄子里的养鸡场也初具规模,产蛋量虽然还没法跟后世的养鸡场相比,但是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杨怀仁没打算故步自封,而是打算把开心农场的模式免费开展下去,交给附近的庄子,让他们也养鸡养鸭,开辟更多的荒地用于种菜。

    当鸡蛋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不再是一种高贵的食物的时候,人们的饮食质量和水平就会自然而然的比以前提高一个档次。

    而到夏天的时候,赵頵和赵佶种植的那两万亩蔬菜也将可以采摘,三分之一用于育种就足够下一阶段普及种植的所需。

    余下的那些,除了供应东京城这座大城市的需求之外,还将通过陆路和水路,运往大宋的其他的州县,为下一步的普及种植打下基础。

    当然,这第一批规模化种植的蔬菜,将会产生一笔巨大的利润,按照当初和两位王爷越好的利润分成比例,杨怀仁也将获得大量的资金来发展他下一步的计划。

    杨怀仁的确想蓄养私兵的,可这个私兵却不是为了自己,他本来也对权力没有多大的野心。

    除了保护家人的安全因素之外,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挑选出五千人的精锐兵士,让杨世虎这样经验丰富的将领来操练。

    把这些挑选出来的兵士操练出一副强健的体魄和高超的实战技能以及阵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军事素养。

    让他们不光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人,更要让他们能带兵,能领兵,而且能打得了实战,这才是最重要的。

    培养五千个个人战斗素养高的军人容易,可五千人相对于整个大宋的军队来说,数量还是太少了,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培养这五千人,如果能带动五万人向他们看齐,也成为他们一样的军人,哪怕这五万人只不过是一个火长或者小队长,那他们能带动的最基层的将士就会以几十万计。

    如果大宋有这样的几十万高素质的军队,那将提升整个大宋的军事实力和水平。

    可这一切似乎因为通远郡公府开府的象征意义而破灭了。

    杨怀仁懂的了转弯的道理之后,忽然觉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一定非得走一条路。

    他现在想到的办法是,开一所庖厨学校。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件事很搞笑,难不成杨怀仁是想把蓝翔技校带到大宋来?

    这听起来确实很搞笑,不过杨怀仁这个想法中,厨子学校只不过是个幌子,是个掩饰而已。

    他是想通过一个培养军队中的伙头兵的厨子学校的方式,变向的去培养他想象中的那种军事人才。

    赵煦之前跟他说过的话里的意思,就是要改革军队了,也许这不过是他一时的念想,凭他现在的权力,还不足以改变现状。

    但是在杨怀仁心里,既然赵煦这位皇帝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是一件好事,特别是他作为一个后世人预先知道将来即将发生的事情之后,更笃定了这件事能成。

    直接上奏朝廷说要开一家军事学院那是不现实的,就算宫里两位大佬没意见,那些文官们也会站出来说三道四,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所以杨怀仁想到办法转了一个弯。

    如果杨怀仁只说是开一架培养厨子的学堂,那阻力就相对小的多了,大不了也被那些看不起厨子这种职业的所谓“君子”们诟病几句,说他不务正业而已。

    只要能达到目的,其实要穿什么样的外衣,找什么样的借口,走什么样的弯路,在他心里都不是那么重要,更何况几句骂声呢?

    再说这件事其实也是一举两得。

    既然是厨子学校,厨子自然是要培养的。更多优秀的厨子,也代表着大宋人民可以享受更多种类的美食。

    杨怀仁一身的厨艺,光靠他自己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发扬光大的。

    教授更多的学生,将来学生出师之后,回到家乡,再收更多的学生,那他的厨艺也能够传承和普及下去。

    这样既能培养一批厨子去帮助他实现他的让美食遍及天下的理想,又同时为他强国强军的第二个理想做了一个完美的掩饰。

    想明白这一切,杨怀仁就乐了。傻乐了一会,才发现要实现这个计划,也不是想象里那么简单。

    最最基础的问题,要建设一座新的学校,要费时费力,而眼下,他手上连一块足够建设这所预想中的庖厨学院的土地都还没有着落。

    买地的钱他是不愁的,愁的是没有足够大的荒地可以让他使用。

    京城里是想都不用想了,那地价简直就是要人命。放在外地也不行,自己总不能来回跑,太浪费时间。

    既要满足离他的庄子近,地价又不能太贵,地方又足够大,还不能占用耕地,杨怀仁挠着脑袋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一个绝佳的好地方。

第543章:怀仁要地() 
赵宗晖的事情之后,朝堂上平静了许多,契丹人也不再追在礼部的大臣们屁股后边催债似的要求岁币翻倍,西夏人也不再要求效仿辽宋之间一样要求岁币。

    最新的消息显示,西夏权相梁乙逋收到杨怀仁的信之后,好像相信了信中所说,他的儿子是被契丹人暗杀的,而整个事情全部都是契丹人的奸计。

    梁乙逋开始也是不相信杨怀仁的,野利图里的静塞军白白损失了六千多将士,梁乙逋最先想到的是还是复仇,替自己的儿子,还有阵亡的夏军复仇。

    可西夏朝堂上的明眼人也不是傻子,梁乙逋这么做,只不过是想把西夏的大权进一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罢了。

    之后赵宗晖和契丹人勾结的事情传到西夏,梁乙逋才相信杨怀仁所说不假,西夏是被契丹人当狗一样连蒙带骗的使唤了。

    尽管西夏和大辽之间有盟约,可是这种约定同样是形式大于实际意义,当他们有共同的利益的时候,自然是盟友,反之,两边是什么关系,谁也不好说。

    梁乙逋跟大辽要说法,契丹人就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装糊涂不认账,于是两边便开始来来回回的扯皮。

    他们忙着扯皮,大宋这边就安静了下来。朝堂上都是些小事,高太后也放心交给两位宰相去处理。

    散朝之后高太后回到寿安宫,像往常一样,跪在佛龛前诵经拜佛半个时辰。

    只是她心灵最宁静的时刻,这时候,也是她脑袋最清明的时刻,这半个时辰里,她幻想着她已经黄袍加身,百官对她伏低跪拜,山呼万岁。

    她享受这一刻,更盼望着幻想中的那一幕,在将来不远之后,能够实现。

    仪式结束的时候,淘汰后轻咳一声,便有两个贴身的宫女缓缓走上前来,搀扶着她的双臂扶起她来,然后回到靠窗的软塌上,倚着软垫小眯上片刻。

    再睁开眼的时候,又有两个宫女端上一杯温热的淡茶来,让她漱一漱口。

    眼前的小方桌上,本应该只有一个香薰炉的,可一封奏折却不合时宜的出现在了桌面上。

    高太后脸上稍微有一丝愠色,却装作若无其事的怨道,“不是说有什么折子都送到枢密院去交给两位相公批阅吗?怎么还送到寿安宫来了?”

    叶公公这时站上前来,轻轻地答道,“这一封,是通远郡公的奏折,说明了是只能给太皇太后一个人看的。”

    “哦?”

    高太后迟疑了一下,目光在那封奏折上停留了一小会儿,才轻摇了下头叹道,“这个通远郡公,就是不想让本宫清静片刻。”

    说着她坐起身来,叶公公打发了站在软塌前伺候着的几位宫女,亲自将一块靠垫放到高太后的背后。

    高太后拿起桌上的奏折来开始翻看,看着看着,脸色越来越难看,看到最后,竟把那份奏折甩手丢在了小卓上。

    见高太后气得说不出话来,叶公公也猜不到杨怀仁这道只给高太后看的奏折里到底说了些什么,可又不好擅自去捡起来看,便瞅了瞅地上的奏折,自言自语道,“这……”

    高太后打了个眼色,叶公公才匆忙弓着身子转身去把杨怀仁的奏折捡了起来,翻开一看,脸上也露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