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舌尖上的大宋-第5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京杭运河虽然是隋朝年开凿,但当时只是供隋炀帝杨广下江南方便,以及从江南调度军粮所用,老百姓并未尝到多少切实的好处。

    而到了经济和商业大发展的北宋,朝廷为了南北交通的顺畅,才加大力度重新拓宽和加固原有运河航道,又新开凿了许多支线航道,建设了许多河港码头,才让大运河的运输和商贸逐渐繁忙起来,逐渐成为沟通南北的运输大动脉。

    当时的保州漕河区域,便在连接了大运河重要支线——冀中运河的漕河两岸选址建造了码头,借以从南面运输粮食和盐铁等货物。

    也正是因此,在漕河码头应运而生了以搬运粮食为生的漕帮和以搬运盐铁为生的盐帮。

    两个帮派为了争夺利益,争斗不断,后来漕帮大胜,为了重重打击对手不让盐帮翻身,漕帮便把盐帮赖以生存的用来在陆上运输货物的驴子全部杀掉,做成了驴肉火烧食用。

    这也就是保定驴肉火烧的有记载的最早起源了。

第957章:驴肉火烧(下)() 
    而河间驴肉火烧,比保定驴肉火烧要晚一些,具体的起源没有确切详实的记载了,不过有人说河间驴肉火烧也传承自保定驴肉火烧,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要说有关系呢,这个倒是有可能的,但要说传承或者同出一脉,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无论从火烧的做法,所选用的驴肉以及驴肉的烹制方法,以及食用的口味口感上,这两种驴肉火烧完全是两码事。

    不知道这里边关系的,因为听了驴肉火烧四个字就认为两者是一回事,那是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

    从火烧皮的制作方式上,虽然都是用死面做的火烧,但保定驴肉火烧是用的圆形的火烧皮,是把和好的面剂子抹油之后揉成一团,然后用圆木打成了圆形,再经过先烙后烤制作出来的。

    而河间驴肉火烧则是抹了油的面剂子抻成了长条面片儿,再几经折叠,最后擀成长方形的形状再烙制的,这种方法制作出来的火烧皮不但酥皮爽口,而且层次分明,可谓充满了当地厨师的智慧。

    保定驴肉火烧还有一种炸制火烧皮的制作方法,总得来说,两种火烧皮的形状和口味就大有不同。

    在驴肉的选择上,保定驴肉火烧多选用肉质肥厚的太行驴的驴肉,而河间驴肉火烧则多选取肉质细嫩的渤海驴的驴肉。

    驴肉的烹制上,保定驴肉火烧选用了传统的浓汤卤煮的方式,把驴肉煮熟煮烂,让盐味深深渗透到驴肉之中。

    卤煮好的驴肉从锅中取出,切碎成驴肉肉酱,还可以混合其他蔬菜配料夹到火烧皮之中,最后再一小勺热汤浇到火烧里,吃的时候是里外都热的。

    而河间驴肉火烧则是较为创新的先把驴肉用酱制的方法先制作成酱驴肉,等酱驴肉晾干晾凉了之后,再将酱驴肉切片夹到新烙出来的方形火烧皮里边,利用火烧的热量二次加热切成了薄片的酱驴肉片食用,一开始外热内凉,然后也变成了内热外热。

    正是因为做法的完全不同,所以虽然两地相隔不远,两家也都叫驴肉火烧,但食用起来,两者不论味道还是风格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味道了。

    保定驴肉火烧,因为是用的肉质肥厚的太行驴,所以把卤煮之后的驴肉,不光要瘦肉,适当添加一些肥腻的驴肉一起剁碎了夹到火烧皮中,再浇以驴肉汤,吃起来肥美异常,也不会口干难咽。

    河间驴肉火烧因为选用的肉质细嫩的渤海驴,酱制之后的驴肉味道本就酱香浓郁,吃起来驴肉鲜嫩,唇齿间回味悠长。

    在后世,两种不同风格的驴肉火烧同样受到冀中平原百姓的喜爱,而在全国范围的普及型和名气上,似乎是后来的河间驴肉火烧更加出名一些,各地的“功夫驴”连锁驴肉火烧馆,把驴肉火烧带到了全国各地。

    河间驴肉火烧之所以在后世有如此的名气,也因为有一个记录在河间乾隆行宫及手书御碑上记载,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关于驴肉火烧的故事。

    相传乾隆皇帝出宫下江南微服私访时候,途径河间县,便在一个普通农家借住吃饭,农家本就热情好客,见来人出手非常阔绰,便招呼婆娘制作驴肉火烧招待客人。

    乾隆皇帝亲眼见识了驴肉火烧的制作过程,吃后又觉非常美味,便开口大家赞赏,兴之所至,还赋诗一首:

    “河间处处毛血旺,巧妇擀面似纸张。

    做出火烧加驴肉,一阵风来一阵香。”

    后来回到宫中时忽而想念驴肉火烧的美味,乾隆皇帝也心痒难耐,便差人去河间找了个当地制作驴肉火烧的大厨进宫侍奉,还封为了御厨,专职制作驴肉火烧。

    也是自此开始,乾隆之后的历任皇帝也都喜欢上了驴肉火烧的美味,一直在御膳房设置专职制作驴肉火烧的御厨。

    直到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王朝之后,宫中一位河间籍的专职制作驴肉火烧的御厨小德张,战乱之下孤身逃出了紫禁城,回到了河间老家。

    小德张一生制作驴肉火烧,也没有旁的生存技能,为了生活,他在河间开了一家店面很小的驴肉火烧店,叫做万贯驴肉火烧。

    万贯小店做出来的驴肉火烧味美实惠,很快就得到了河间百姓的认可,一时声名大噪,宾客盈门,据说当时许多人宁愿步行几十里路也要一尝这家小店的驴肉火烧的美味。

    而这家万贯小店,也就是后世闻名全国的“功夫驴”的前身了。

    卢进义请杨怀仁等兄弟们品尝的,是当时流行的保定驴肉火烧,兄弟们尝过之后,全都毫不吝惜的大加赞赏说,驴肉确实是一道人间难得美味。

    不是有句俗话说嘛,“天上龙肉,人间驴肉”,这话说的是一点儿都不夸张。

    龙肉嘛,古人都知道说的不是真正的龙,而是一种叫作飞龙的野禽,后世的学名叫做花尾榛鸡,是一种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的一种野山鸡。

    飞龙分部其实很广,数量也不少,只是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通过猎人进山狩猎的方式获取飞龙肉的途径相对狭窄,所以显得飞龙肉十分珍贵。

    而冀中大地上在宋朝就有很多人家饲养家驴,所以驴肉的获取上,比获取飞龙肉要简便了许多。

    杨怀仁就觉得眼下吃的到的驴肉火烧就非常实惠,巴掌大的火烧皮里,夹了相当于两倍火烧重量的驴肉,配以小黄瓜,让驴肉吃起来肥而不腻,加上外边的火烧皮香酥可口,吃起来那是一个满口留香。

    当然,杨怀仁觉得后世因为制作方法和调味料的丰富,在驴肉的制作上有了更好的手艺,而如今的驴肉火烧,是一种显得更加淳朴原始的独特风味。

    还有一种在当地特别受欢迎的夹了驴板肠或者驴杂的驴肉火烧,当地人是非常推崇那个特殊的味道的,外地人可能会因为接受不了驴肠的特殊味道而对它不太感冒而已。

    当地人还有句笑话,叫做“宁舍了孩子他娘,也不舍的一口驴板肠”的戏语,可见当地的百姓对它的喜爱。

第958章:入辽() 
    使团行至河间,杨怀仁便命杨世虎率虎贲卫分兵两路驻守保安军和白沟驿,而龙武卫则在黄大银带领下同样分别驻守霸州和信安军狼城寨,以备策应。

    按照宋辽两国当时的外交常例,双方遣使出访对方,是可以派出一部分军队保护使团的,不过人数上,根据使团的大小,规格的高低相互之间有个同等的限制。

    杨怀仁作为每年两国互访的正使,按例可带最多二百名军士过境,杨世虎在和杨怀仁告别前,觉得他只带二百人进入辽境实在是人太少了,为了以防万一,劝他尽可能的多带些军士过去。

    这一点杨怀仁也不是不想,只是规矩在这里,带的人太多,反而越容易引起契丹人的怀疑。

    后来是天霸弟弟出了个主意,把那三百名运送岁币的马夫役夫全部换成了改扮过后的禁军精锐,这样就可以带约五百人的将士过境。

    杨怀仁心说咱们到了人家契丹人那里,二百人和五百人又有什么区别?真若是有什么意外情况出现,别说五百人,就算是龙武卫和虎贲卫的禁军全部过去,在几十万契丹铁骑面前,也难有作为。

    不过在兄弟们的劝说之下,杨怀仁还是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只为了让大家图个安心。

    就这样,杨世虎从龙武卫和虎贲卫中挑选了三百名最精锐的禁军,这些人大都是原来通远边军参加过环州之战的将士,改扮成了马夫和役夫随行杨怀仁入辽。

    这样一来,杨怀仁的二百府卫和新加入的三百禁军,五百壮士几乎都是来自于原来边军和内卫中的精锐,加上其他随行的三十多名官员和仆从,使团队伍的规模最终定格在了六百余人上。

    杨怀仁最在意的,其实还是隐藏在辽国的已经接受了改变的风神卫们,他们人数不算多,但是长期居住在辽国,生活在契丹人之间,他们更加熟悉辽国的情况和契丹人的习俗。

    真遇上事情的时候,这些隐藏在暗处的风神卫,才是能起到大作用的关键,连子庚又带了上百名风神卫,化整为零假扮成客商,提前进入辽国境内作为杨怀仁的策应,同时联络那些风神卫。

    一切准备妥当,杨怀仁的使团队伍才在霸州过境,进入大辽。

    这一天,杨怀仁还真是遇上了太多让他之前从没想到的事情,比如霸州这个地方,根据他后世的记忆,这里地处冀中平原,应该是土地肥沃,人口密集的地方。

    可真到了这里,才发现如今和千年之后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地势是很平坦,却没有想象之中的沃野千里,而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稀树草原。

    朝廷也借着霸州的地理特征,在这里兴建了一个官府的马场,专门圈养和培育禁军所使用的战马。

    而霸州城,也像是其他的边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