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冠绝新汉朝-第8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大范围的探查,一桩桩、一件件事件的反馈,信息量纵不能说是天文数字,也是十分巨大了,而苏辽虽有不少得力助手,可为了职责所在,还是会亲自过问,每日起早贪黑,睡得时间很少,只要睁着眼睛,就是在处理公务,一天到晚连轴转,哪能不提前衰老。

    每次见到苏辽,陈止看着那张疲惫的面容,都会规劝两句,这次也不例外,但同样的,他每次的劝慰都不会收到效果。

    这样得力又卖力的属下,不是轻易能够碰上,事事办的妥当,总不能为了让其休息,反而将其撤职吧,况且密谍司的架子是搭建起来了,但随着幽州的下一步扩张,需要一个熟悉的人出来掌舵,因而也离不开苏辽的工作。

    苏辽这次过来,是陈止让人招来的,他前几日见了卢志和孙秀后,就下达了命令,让苏辽处理了手上的事后,就过来见上一面。

    苏辽也是今日刚刚抵达蓟县,几乎和陈梓是前后脚的顺序,但他没有忙着过来,而是先回到衙门,将此次外出的收获整理好、分类归纳后,又做了一番工作指示,这才过来面见,因此比陈梓晚了一会。

    “让你来,是要问问各处的安排和布置如何了?”

    苏辽从袖子里取出一本册子,递交上去的同时说道:“借举子讲学之故,密谍司的探子更加深入各地,每个镇子、每个乡,都有了我们的人,未来一年之内,会持续将情报、风土人情送上来。”

    陈止让举子到各地讲学,定期考核,考较他宣讲的功效,询问他们对各地风土的了解,就是一种变相的安排探子,那考核的人员中,就有密谍司的成员。

    靠着这种方法,无形中就让整个势力的触角,深入到了最底层、最细微的人群之中,了解他们的诉求和需求。这将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让陈止哪怕坐在将军府里足不出户,也不至于和外界民间脱节。

    “很好,”陈止点点头,毫不忌讳的道,“这次是借密谍司的人培养个司衙,算是借鸡下蛋,等条件成熟,我会着手建立一个新的司衙。”

    苏辽点头表示明白,没有因为职权和人手会被分散出去,而显露出懊恼。

    陈止继续说道:“举子下乡宣讲,有诸多目的,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在每一个乡、每一个里,都建立一个基础,让将军府的命令,可以直接传达各地,同时直接从各处获取情报。未来一年,要着手完善的司衙,目标就是建立起一套根植于地方乡里、上达村镇、连接郡县的民情管理体系,以后对举子的人数要求,还要增加很多,不愁读过书的人没有事做,瞎琢磨。”

    苏辽听到这里便道:“此举若成,则幽州上下固若金汤,真正融为一体,主公的任何一条命令,都可以传达到各地,贯穿上下,整个幽州便如臂使指!而到了那个时候,哪怕咱们幽州的人口,即便比不上冀州,但整体的战力,却要远远超过!”

    “这个目的若是达成,战力翻倍只是一个方面,”陈止轻轻点头,“但更重要的一点,是能更好、更有效率的治理,不过能达成多少效果,实在是不好说啊……”

    基层组织下乡这种事,可以最大限度的动员治理范围内民力,基层组织如果能遍布到最底下,对整个势力带来的改变是翻天覆地的,不过受限于时代的交通和通讯的条件,当下真正能做到什么地步,陈止自己都不好估算。

    “与之相比,还是另外一个目的更方便实现,”陈止略过话题,说起另外一件事,“那就是打好基础,方便尽快在各地建立官学。宣讲的举子可以为师,刊印的书册可以用作蒙学,等举子宣讲的事到了一定程度,百姓都习以为常,就可以增加讲学的内容了。”

    “关于这个事,属下有话想说。”苏辽谨慎的提议,得到了陈止的许可,他跟着就道:“寻常百姓虽羡慕学有所成之人,却不愿让自家孩子把精力放在读数为学上,举子宣讲学问,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为学,这官学开着,便是白白空耗。”

    “这是自然,”陈止早有考虑,闻言点头,“百姓羡慕的,其实不是为学之人的博学,而是学有所成之人的待遇,因为能脱产读书的,一般都世家子弟,而世家在民间可是享有诸多特权的,百姓有羡慕,也渴望特权,或者是不愿意被压迫,因而推崇。”

    “既然如此?”苏辽露出疑惑。

    陈止直接说道:“宣讲读书,是为了找到适宜读书的苗子,人各有所长,百姓家的孩童有些可能适合为学,有些可能适合为匠,有些就只能靠种地才能维持生活,岂能强求?靠着宣讲,找到适合读书的孩童,挑选出来,送入当地官学,将军府会给被选中的孩童家中一定的补助,若是学有所成,一样参加文举,若是无成,则看看有无为匠的天赋……”

    “但如此一来,耗费巨大啊!”苏辽对幽州各地的情况都有了解,知道当下人口基数,哪怕只是十个孩童里面挑出一人来,要与其家的补贴也不是小数目。

    “权宜之计,肯定不可持久,当下幽州的财货还可支撑,未来幽州的财货收入还会增长,但以后人口增多,必不可循之,”陈止倒是讲的明白,“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举,得尽快搭建起架子!”

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以闻代思,陈氏闲事() 
    听得陈止透露了计划,苏辽便没什么好说的了,更重要的是,他从这番话中听出了弦外之意——

    自家主公显然打算在幽州长期待下去。

    一个正常的刺史任期,也就是四到六年,哪能赶得上选出来的孩子成年?这些被挑选出来为学的,想要学有所成,少说也得五到十年,要是陈止到了任期便走,怕是要尽数错过了。

    即便算上征北将军这个职位,那也说不过去。征北将军更加侧重于兵家事,对于民政之事的干涉力度,其实很有限。

    另一方面,这话也从侧面体现了陈止对天下局势的判断——

    天下将持续很长时间的动荡,甚至伤及朝廷的根本。

    否则的话,陈止何必布置这样一个后手?

    将近十年的成才周期,以及足够充沛的为学之人,无疑是为了更长周期的割据和扩张在做准备。

    事实上,这四年以来,陈止就没放松对教化之事的关注和投入力度,在几个主要的郡和县中都兴建了官学,对于求学之人给予诸多便利,目前陆陆续续的有些学子出师,通过文举,投入到了幽州的建设中。

    见苏辽明白了自己的用意,陈止掀过这个话题,又问:“这民间的风气倡导如何了?”

    这其实是在问,举子讲学对百姓的舆论导向,进行的怎么样了。

    面对苏辽,不用包装,陈止无需像与卢志等人交谈时那样,还要有一番遮掩和说辞。

    苏辽回答的也干脆利索:“百姓平日少有寻乐之处,既有举子宣讲,多数会过去旁听,以之为乐,将很多事当做是传奇话本来听,事后更多有讨论。”

    “这是个好现象。”陈止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控制幽州的舆论环境。

    任何形式的宣讲,都是强加自己的思考给旁人,当后者习惯了这种吸收信息的形式之后,就会逐步丧失思考能力,按宣讲之人的思考逻辑进行判断。

    这种事,在后世就被称之为洗脑。

    事实上,任何人都逃脱不了被外界信息洗脑,不过有些人认为自己没有被洗罢了。

    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后世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中,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门槛降低、途径增多,但零零散散的信息、不成体系的片段,却考验着一个人的分析和整理能力,这时候,许多便利的搜索工具出现了,于是很多人就习惯了搜索。

    搜索得到的信息,往往带有结论,于是很多人就成为了搜索的傀儡,看起来得到了结论,其实没有思考,却认为自己得到了知识,但这个知识并不能长久,几天之后就会被更多崭新的信息覆盖,因为这并不是自身感悟,留不住。

    陈止现在要做的,就是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代,用高人力和高成本,来尽量实现类似的效果。

    “幽州不会永远和平,我们也不会一直蛰伏,”陈止看了陷入思考的苏辽一眼,“一个势力,就像是一个人,兵力、粮草、财富,就是力气、体格和块头,而不同的思想,就好比是诸多念头,势力与势力之间的比拼,就是两个人打架、对峙,可以用拳头,但胜负不光看体格,还要看谁更坚定,杂念越少,意志越坚定,幽州要做的,就是将整个州的力量全部集中起来,无论是力气还是思想。”

    苏辽点点头:“属下明白了。”

    ………………

    “兄长又见苏辽了?”

    另一边,陈梓回返到家中,却见到了几位族人,而那为首之人的身份非同一般,正是陈止的三弟陈息。

    以陈止在幽州的地位,他的亲兄弟自然是重要人物,不过陈止没让自己的亲兄弟在将军府或幽州刺史府挂职,而是给陈停安排了一个行走的职位,让他在幽州各地行走,又安排陈息处理家族事物,行经商之事。

    最初,陈息还很不理解,做出几次任性举动,比如隐瞒身份参加文举之类的,只是他确实没什么天赋,虽然读过书,却不算突出,不出意外的落榜了。

    事后被陈止知道之后,只是略微提了一下,并未责罚。

    等时间长了,陈息就安生下来,这几年过来,年岁长了,懂事了许多,现在经营着几家工坊,名下也有些田地,娶了妻子,因为陈止的关系,这幽州上上下下都敬他几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

    不过,靠着兄长的名头得了实利,但陈息对陈止这位大哥,却是敬畏多过亲近,面对面见着,反倒很不自然。比起亲兄弟陈止,倒是与陈梓更为亲近。

    其实,严格算起来,出身下邳陈氏的陈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