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雄起澳洲-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大明只稍稍借鉴后世的做法,就轻易俘获民心。

    许多民众知道总统来了,都顾不得瓢泼大雨,将营帐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就是为了亲眼目睹总统的容颜。

    当杨崇走出来的那一刻,更是山呼‘大明万岁’。那浩大的声势,让杨崇也感慨不已。便适时发表抗洪救灾的演讲,并彰显时刻和民众在一起的决心。又引得了阵阵掌声。

    以致他走后许久,灾民们都还站在原地,兴奋的讨论着总统的讲话。那些被慰问过的灾民,更是眉飞色舞的讲着总统慰问的细节。看到大家都一脸认真的听着,那几个灾民的虚荣心,更是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讲起来话,也越来越绘声绘声,生动有趣。

    这样正面的素材,大明的宣传机构,怎么可能会放过?便毫不吝啬笔墨,将杨崇慰问灾民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印发出来。并请来很多名人大家,就杨崇的举动和讲话,进行深刻的点评。

    于是大量华美的辞藻,一股脑的往杨崇身上贴。毕竟是拍总统的马屁,哪个敢不尽心?

    使得一时间,报纸上尽是对杨崇的溢美之词。简直要将他夸到天上去!相关的救灾报道,反而被挤得无踪无迹。

    杨崇看到这些报道后,立即被自己的一大串头衔恶·心到了。比如什么耶稣门徒、圣母之子、佛陀再生、阿·拉转世等一大堆离谱的比喻。

    弄得他不得不约谈教育部长左鹏,让其警示下面的宣传司。收敛点,现实点,谢绝浮夸,实事求是。

    这下,大明的各种宣传机构,才改变口风,贴近现实。但很快,他们就将注意力转移到各位部长,将他们一个个塑造成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大无畏、充满爱的圣母。

    使得大明百姓,对政·府的好感度成倍暴增。

    等传到海外,个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或生活不如意的百姓,都对大明生出强烈的向往之心。有的砸锅卖铁,也要买到一张开往大明的船票。

    促使新一轮移民高潮,猝不及防的爆发。

    当然,灾情的最新进展,已经占据了各个宣传机构的主流。到底是总统发了话的,不得不遵从。这也避免了本末倒置,让大明的舆论焦点,回归到灾情本身。(。)

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风暴(十)……国立大学() 
此时海防区的灾民安置点,大明国立大学一年级新生郑一。正站在某个食物分发点前,拿着扩音大喇叭,大声敦促灾民有序排队,维持秩序。

    由于大明的临职大,是移民进入大明的第一站,因此特别注意培养移民的素质。而大明的国籍考试,也特别看重个人素质,所以灾民也都非常配合。且明京是首都,生活在这里的民众,素质向来都不会差的。

    因此无论队伍多长,民众们都有序排队。这期间,也少有人喧哗。安安静静的,将大明刻意培养的素质,表露无遗。

    不过插队现象,也不是没有。但那是安置点刚建立的时候,很多人怕食物不够,才在私心的驱动下,刻意插队,丢了素质。结果巡逻的警察,将这些插队的人,一个个都抓进了看·守所。

    在这前车之鉴下,插队现象,销声匿迹。

    事后这些插队的人也只是被批评教育了一番,并没有什么严厉的惩罚。且这些人的认错态度也较好,又是第一次。在天灾下,人之常情,没必要那样不近人情。

    而海防区的安置点,则是之前各个机关单位的办公地。像情报司大楼,就被腾空出来。只是许多民众,看着情报司三个字,都不敢进去。无论工作人员怎么解释,他们都坚决不进情报司,那头都摇成了拨浪鼓。

    甚至有民众,宁愿和一堆人挤营帐,也不愿住进情报司的单独隔间。

    也是情报司的威名太甚,才使民众恐惧至此。

    既然强求不得,大明也就随民众们自愿。想住哪里住哪里,只要别风餐露宿、违反灾民安置秩序就行。

    这个档口,大明还宣布一个消息。那就是自此以后,海防区解禁,铁丝网拆除。对外界,完全开放。那些机密性较强的机关单位,则尽数搬到梅尔维尔岛。四面环海,也省了拉铁丝网。相关安保条件,也能大大增强。

    毕竟海防区的区位条件不差,在很多方面,还超过希望区。像港口海湾,海防区就有一个非常优越的范迪门湾。三面环海,正面还有梅尔维尔岛挡着。海上来的大风大浪,都被拒之门外。

    在设为禁区的时候,范迪门湾只有大明的造船厂进驻。那利用率,也是相当低。现在开发出来,前景必然广阔。

    一些商贾听到这消息,也激动非常。第一时间,就跑到海防区征地。那海湾附近,更是商贾扎堆。但大明官方,却给这些积极性很高的商贾泼了盆冷水。

    宣告说海防区的土地,都为官方所有。任何土地买卖,都会在日后的重建计划中,集中拍卖。

    只要经过大明官方的手,价格,向来都不会低了。商贾们,也只能心疼的掏钱买地。

    说起来,也是希望区毁得太彻底。那洪灾中暴露出的区位劣势,让大明高层清楚的认识到,希望区再也不适合成为大明的经济重心,政治腹地。

    所以海防区,就成了最好的替代地。

    其实大明也不是没想过迁都!但考虑到南北距离,经济发展程度,开发现状,明京无疑是最合适的。便只好将经济重心迁到海防区。而政治重心,则迁到临北区。

    距离陆地远一点,也预防海上的威胁。尽管大明的海军自会保护大明的海疆安全,明京附近,也有很多炮塔。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多重保障,总是没错的。

    只是这些和郑一没什么关系,此刻他看着灾民们,心满意足的接过吃食,说着对大明、对总统、对他们志愿者的感谢之语。郑一心下,也涌出几分感动。

    本来他应该跟着金煞海盗团的新‘骷髅王’…王春风,在东海做个逍遥的海盗的。只是王春风凭着自己替大明卖命的功劳,硬生生将他送进大明国立大学进修。

    要知道,大明国立大学可是大明建立最早、地位最高、教育最完备的学府。除非天资聪颖,或者后天极为刻苦努力。否则很难通过大明国立大学的招收条件,踏入这座象牙塔。

    很多巨商大贾,高官显贵,就在自己的儿女身上投了不少钱,才好不容易让他们通过考试,进入人人艳羡的学府。

    所以能进这所学校的人,都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在他们毕业后,也都是前途无量。王春风将郑一送进这里,也是存了让他多结交朋友,扩宽人脉的心思。

    当然,高等学府,第一要义就是接受教育。所以郑一在这里进修,思想上,也会获得质的飞跃。

    郑一明白王春风的良苦用心,也感谢王春风的大恩。更是刻苦学习,发展人脉。

    只是大明国立大学建在希望区,在洪灾面前,也没能幸免。整个校园,都被冲得七零八落。十一栋教学楼,也全都损坏。虽然没塌,但安全隐患极大。

    因此郑一他们,暂时也不得不停课了。便响应学校的号召,帮着安置灾民。

    说实话,尽管他早就知道大明仁义。但万万没想到,大明会仁义至此。又是发吃的,又是安排住的。还帮着建房子,补偿灾民们的损失。虽不是全部,但补一点是一点。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像他从前生活在清国的时候,碰到天灾,粮价就飞涨。官吏士绅,更是挖空心思的发灾难财。别说救济,不欺负人就已是格外开恩了。

    朝廷发下来的救济粮,也被层层盘剥。等煮到锅里熬成粥,稀得跟清水似的。少得可怜的米,还是成年糙米。喝进嘴里,又苦又涩。

    还是隔三差五的,有一顿没一顿。那饿死的人,一茬又一茬。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哪像大明,如此重视人命。

    其实当时朝廷要是有大明一半仁义,他的妹妹,就不会饿死。自己的爹娘,也不会将他卖给别人做奴才。以致沦落到海盗的境地。

    不过世事无常,若不是有这段经历,他也不会被王春风收为义子,有今天这般造化。

    想到这,他也甚是感慨。(。)

第二百六十八章 柔佛之变………难民潮() 
身在南洋的南峰,接到大明本土发来的天灾报告时,正在明柔交界的文律乡视察。

    本来按照原历史,这文律乡,最少还要百年,才会出现在地图上。但自柔佛将部分领土赠给大明后,文律就成了明柔两国的交界区。于是倚着边界的区位优势,自身蕴藏的锡矿、铁矿资源。慢慢发展成了一个规模不小的乡镇。

    如今常住人口有两万多人,大部分是柔佛那边迁移过来的边民。真正拿到大明国籍的人,少之又少。而新山镇的总人口有五十余万,取得大明国籍的人,却不超过一万。这比例,只接近百分之二。

    由于柔佛和大明向来交好,国内局势也较为安稳。所以文律虽算边境,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边境管·制。两国民众,也可以随意往来。

    于是很多柔佛民众,都一去不复返,留在了大明。若不是大明对柔佛完全放开的地方,只有新山镇。估计很多民众,还会跑到爪哇、帝汶,甚至大明本土。

    正是这个自由往来的便利,让柔佛国,吸引了不少北边的移民。不过这些都是过境移民,大多是从缅甸、暹罗、真腊等国,从陆路,进入马来半岛。再一路南下,进入柔佛。借着这个跳板,移民大明。

    也是水路的票价太贵,各国又记着前些年移民潮的教训,不准人口外流。便严厉打击私船偷·渡,致使水路的风险倍增。迫使想移居大明的百姓,不得不翻山越岭,由陆路进入大明。

    毕竟大山大川那么多,各国对边境,也控制得不严。只要有心,很容易钻空子。一般人少一点儿,规模小一点儿,也很难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