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宋锦绣-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岛屿不大,链接整个岛屿只有37公里,可是一个环线的建立,要测试多长的距离,就可以测试多长的距离,这也是赵信耳闻后世铁路测试的一个方法。

    刚刚诞生的机车,要测试他的可靠性,当然不能在真正的铁路上面进行,那么环线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依靠各种环境构筑的环线,可以进行5000公里,1万公里,甚至是10万公里破坏性试验,以此来测试这个极限。

    按照目前环岛铁路总结出来的经验,37公里还是太少了,一般而言,一匹马在马拉铁路上面,拉着一个满负荷的沉重的车厢,37公里也不会耗费全部的力量。

    不过15吨的车厢,还是相当的沉重,在高速奔跑的时候,已经有了速度减慢的迹象。

    北宋的惯例别说是测试了,大致估计的都很少,可是赵信不同,工业化带来的是严谨,是苛刻到了极点的严谨。

    一个不严谨的东西,放在工业化之中的时候,将会是噩梦,借助着完整的环岛铁路的时候,才能够测试出大部分的马拉的极限。

    为此,甚至废掉了几匹马,倾覆了一个车厢,让一节铁轨最少三天的时间没有办法运行。

    对于发展节奏非常快的定海军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大的代价了的,但是这些的测试,最终证明,是必要了,因为这测试出了马拉火车的极限。

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全和火车时代() 
安全性的测试真的是必要的,因为铁路对于安全性的要求,非常的高,铁路不同于公路,几乎没有容错性,一条铁路最多修建复线,向一个方向的,没有一个替代,一旦出现问题,就需要对整个运行图进行调整。

    调整运行图,就算到了科技发达的21世纪,都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当然了,跟21世纪的快节奏有关系,可是在这个消息靠传,通知靠喊的时代,那就更加困难,稍稍不慎,就是一个大规模的事故。

    在集中耗费了3天的时间,在连续,间断性的进行了的一两个月的时间,对于一些关键性的数据,进行了系列的调整。

    按照不断进行持续性测试,8匹马最安全的区间,大概是在80公里左右,也就是说,一匹马连续奔跑1个半时辰,或者是2个时辰之后,才会因为气力力量耗费,降低速度,可能出现什么问题。

    既然是铁路,不是追求那种极限的能力,而是安全性,在安全的区间下,保持火车的速度,这才是最好的事情,同时,在100里的范围之中,是不会有力量耗尽的情况出现,同时,速度也是最高的。

    任何一个铁路,保证成功的运行就可以了,只要不出现倾覆等大规模的时间,否则,不会让铁路断绝,一条铁路断绝,对于繁忙的铁路来说,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那么在极限的状态之下的,保证的足够安全性,按照50公里为一个节点,也就是的不足一个时辰的时间的,然后会休息3…4个时辰,最多一匹马,一天,不奔跑2个时辰以上的,也可以保证足够多的速度。

    轮换了之后,保证的足够的速度,一般的马,可以进行一两个时辰的长时间的奔跑。

    当然了,马种的不同,也会产生巨大的差别,赵信当时是随便弄到的马种,或许是北宋最顶尖的,可是在天下之间,那就不一定了。

    蒙古马甚至可一天5个时辰,甚至是6个时辰的快速的奔跑,横扫天下的蒙古骑兵,他们下身的马,居然是母马,这恐怕是很多人无法想象的。

    可是它却天然存在,蒙古骑兵之所以会骑乘母马,不是应为某些恶趣味,而是真正的战斗需要。

    在蒙古横扫天下的时代,那是技术最不发达的时代,甚至蒙古人的愚昧,也没有什么科技成果,长途奔袭,这对于后勤要求很高的一个的战斗,可是蒙古,只是派出了2个万人队,就开始西征,最远打到了多瑙河。

    这可不是所谓的千里之遥,那是真正的上万公里的跋涉,这中间,大本营,根本无法提供足够的物资。

    可是蒙古恰恰在这样极为不利的情况下,横扫整个草原和欧亚大陆,被称为可怕的黄祸,原因就在这个母马身上。

    母马性格坚韧,特别是有了马驹之后,可以忍耐极为恶劣的环境,这是一个基础,可是最大的好处却在于,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在没有足够的补给的前提下,马奶可以替代水和食物。

    也就是说,在有草的地方,有马的食物的时候,就会有人的食物,这是天才的创举,也是蒙古骑兵能够横扫天下的秘诀。

    类似蒙古马的神奇,西夏马和辽国马也各有千秋,甚至中国还有云贵马这样,比较耐用的马,可是这一切,都不能够适合于现在的情况。

    无论是轻骑还是重骑,对于马而言,是负重很轻的情况之下。

    相对于马拉火车来说,这些负重真的很轻,15吨左右的车厢的,不等于前部压在马身上,那会把马压塌,这是一个平滑表面上面的水平作用力。

    决定力量大小的,那不仅仅是重量,而是重量跟摩擦力之间的比较。

    两轮马车,他的极限,大概是600公斤左右,这不是马车所拉动的极限,却已经是两轮马车的极限,在欧洲所发展起来的四轮马车,他的极限可以达到2吨,甚至更多。

    不同种类的路面,普通的,完全没有处理的泥土路,砂石路,青砖路,甚至是后面的水泥路,路面的不同,带来的摩擦力的不同,也会让马车的极限,逐步的降低。

    可是在铁路上面,那就不一样了的,他的摩擦力,已经降低到了最小的程度。

    虽然是同种金属,可是硬度和标准的不同,赵信在设计铁轨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一点,特别做了一些摩擦力的实验,简单的,有些像是中学生的实验的测试,让相对两种钢铁之间的摩擦力,降低到了所能够降低的最低程度。

    这就极大的降低了马的负担,同种情况之下,马可以坚持的更远。

    类似的实验,还放在设计上面,铁轨和轮子,都是专门的挑选下来,经过了独特的设计,不但卡盒的很好,不容易,经过某些原因,倾覆,或者是造成其他方面的问题。

    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最终测试出来的数据,直接决定了以后的布局。

    这些数据最终汇总到了一起,赵信通过归纳,并且尽可能留下余量的前提下,最终确定了铁路的一个基本的数据。

    100里一个车站,这个车站,会分成两个方向,火车会相隔百里进行简单的停留,进行换马作业,也就是说,马最多也就是跑1个时辰左右。

    对马的挑选,也有相当的规定,必须要是原来北宋标准以上良马,或者是西夏,辽国的普通马。

    这样才能够拉动火车以较快的速度前进,同时,也对速度进行了监控,这个时代,还没有测距仪这样精确的测试工具,却可以用别的来代替。

    火车毕竟是轮式的工具,在连成一体的前提下,每向前滚动一轮,所有的轮子都是同样的,这样做一个简单的拨丝摆动,把轮子的转的圈数给记录下来,这个不难解决,一个卡簧和拨丝就能够解决,然后按照固定的轮子的长度,就可以得到一个大略的距离,在加上计时工具的,就可简单的判断出的速度。

    这个速度,比起后世的精准测距来说,有较大的误差,可是能够保证误差在2米每小时之内,这已经是一个可怕的精度了。

    列车运行图,在没有电话,电脑和络的时代,只能够通过固定的速度,以时钟确定区间,然后保证在安全距离之下的行进。

    类似的测试,已经开始在环岛铁路上面进行,积累的也是最初步的经验,可是这些,已经可以推断出整个北宋的铁路了。

    暂时,马拉火车,无法进行多车厢的测试,把马分散起来,也不行,太过浪费,容易出现危险,所以只能够单独的进行。

    按照一个车厢8匹马的标准,5里一个安全距离,这样下来,一个100里的区间车站,哪怕是一天12个时辰不间断的更换,最多也需要480次更换,也就是说,需要准备,接近两千匹马。

    极限操作是不行的,甚至在夜间,也会减少,或者是停止列车的运行,这样减少之下,暂时,赵信给这些车站定下的标准,大概是一天200次的更换。

    一个车站200列火车的换马需要,一匹马经过休息之后,一天可以进行2个时辰左右的连续工作,那么需要800匹马,一个2000里长铁路,需要遍布20个车站,那么最少就需要几1。6万匹马。

    北宋需要多少铁路,保守估计,10万公里是必须吧,那就是20万里,需要160万匹马。

    这甚至是一个基础的数字,未来,当列车运行的平稳了,总结出了更多的经验,列车的密度,也会大大的增加,甚至达到并且超过极限的程度,一个车站需要更换400,甚至是800次,那需要马就更多了。

    听起来,居然投入最大的,居然是马的身上,一条2000里长的单线,可能总投入就在200万贯左右,复线大概是在400万,可是1。6万匹马,稍稍普通一点,就是160万贯,甚至更多。

    可是带来的好处是巨大的,钱对于定海军而言,根本就是数字,甚至如果这些马全部到位的话,可以赚到更多。

    铁路可是比马车有效率的多,一些损伤,是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中,更加出色铁路和轮胎,摩擦力更小,马所用的力量也就更少,在平稳的前提下,保证马的使用效率的,用160万匹马,完成10万公里的铁路线,这已经是非常宽裕了,但是他们的运货量,可能就是普通的马车的数十倍,甚至是上百倍的。

    就按照现在所谓的密度,5里一个安全区间,一条单线2000里,可以容纳400列火车,复线就是800列,一辆火车15吨,一天基本上就是1。2万吨的运量,一年可能就超过400万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