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马掠三国-第2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他们,其实更相信靠着自己的力量,能让自己一家吃饱饭。
不过这些,不归高郅他去烦恼。
第298章 大儒()
烦恼,总是不分季节、不分场所,不分身份地位与年龄的。
哪怕晴空万里,哪怕阳光明媚,也会因为烦恼,而让人心里,为之阴云密布。
天空一碧如洗,鸟儿欢快地鸣叫,地面散落着被夜雨打落的树叶和花瓣,春意盎然。
还带着些许湿润泥土气息的官道上,却是已经人流如潮,声尘雀起。
一扫乱世之颓乱,整个长安,再度的重现昔日的繁华。
当然,如此的繁华,不过虚空之楼阁,无名的忧愁,飘荡潜伏在看似昌盛的浮波之下。
潜而不定,隐而不发!
时至晌午,一辆马车,慢慢悠悠从某处官邸浮出,滴答滴答,行走在罕有行人的官道上。
马车是普通的车,马却是难得一见的高头俊马,神骏非常,舒顺的绒毛,顺延着皮肉根根竖起,形成一股流线型的特殊美感。
驾车的老翁皮鞭一扬,那匹骏马,立刻打了个响鼻,鼻子喷出白色起雾,迈着蹄子带动马车前行。
随着马车的前进,马脖子上的铎铃晃动,悠扬的铃声回荡在道路上。
不算沉闷的车轱辘,压着地面,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车上的人轻轻震动。
不一会儿,马车,在有意识的特意蜿蜒曲折的驱赶之下,拐到了一个偏僻巷子里,停在了一座院落的大门前。
“笃笃笃。。。”老翁上前敲门。
“哗”的一身门开了,一个守卫模样的人一脸怒容。
“这里是私人宅邸,麻烦还请离开。”那守卫倒也算客气。
“先生。。。”老翁没有搭话,而是恭谨的转身,背脊微凹,干枯的手臂微微抬起,掀起马车的帘幕。
很快,自马车上,下来一名精神矍铄的老人。
一身锦袍上,没有一丝褶皱,就像他本人一样挺拔,密布的皱纹,显示了老者的年纪,泛着银白色的长发整齐的梳理在脑后。
一身寒绢绸缎的华美衣袍,还是很清楚地表明了,此人非同寻常的身份。
看门守卫,正要说些什么,忽见那弥漫着一身书生气质的老者,从怀里逃出个牌子,亮了亮。
牌上有一“圣”字,写的如脱缰骏马,龙飞凤舞,看久了仿佛有无数龙蛇,跃石而出。
晨光照在牌上的字上,字的表面都出现极淡的光晕。
身为文人,一笔好字可比一张好脸更重要。
守卫看到一惊,立马行礼道:“啊,原来是大人来到!小的不知,快快请进!”
“有劳了。”老者点了点头,步行而去。
声音听起来非常柔和悦耳,虽然有些低沉,但听上去,却给人一种沐浴在春风中的感觉。
抬起头对上老者的目光,更是让人如沐春风。
乍一看没有什么奇特,但仔细一看,老者的双眼中,却是蕴有极淡的光华,柔和温暖,有一种让人安宁淡泊的力量。
迎着老者的引路人,慢慢转动视线,看了老者一眼,又慢慢地低下了头,无言地跟随着对方的牵引,移动了脚步。
老者脸上流露出一丝微笑,向侍卫微微颔首,示意身后的驾车老翁在门口等候,这才跟着他一起,走了进去。。。
如今的这天地间,虽然修武炼神,逐渐的演变为了大汉朝的主流。
但,却并非唯一,而是在这上面,百花齐放,开辟出了诸多路子,如这所谓的儒文一道,同样是博大精深。
短短十几年的演变,仿佛溯本回流一般,仿佛又一次回返到了昔年的秦汉时期。
儒道、墨道、法道、兵道、杂道、阴阳道等等等等,诸子百家,可谓百花齐放。
有人读书不倦,得悟孔孟之理,感悟浩然正气而入儒道。
有人金戈铁马杀人盈野,杀气入体而修得兵家之道,还有人穷究机关算术,感悟生生造物之奇,领悟墨道造化等等。。。
得受于多年文学的积淀,蔡邕,也有了一身非比寻常的独特能力。
他将之,称为才气。
又叫,浩然正气!
蔡邕踱着脚步,在进入门院后,便不再需要守门人的引路,眼中浮动淡淡的光雾,轻车熟路的,向一处庭院走去。
没有丝毫的掩饰,嘎吱一声,老者径直的推门而入。
瞬间,原本正在讨论的氛围,陡然一转,压抑起来,无数道目光,迅速的凝聚过来。
“哼,原来是你!蔡伯喈!你居然还有脸来这里!”见是“熟悉的身影”,当下一名舒了口气的老者,蓦然一拍桌案,闷声喝问道。
自他的身上,猛然散发着一种实质但无形的力量,有山岳之威,碧海之阔。
就像是奔腾的河水一样,由娟娟细流不断的汇聚,最后竟然成为了江河之势,浩浩荡荡,无边无际……
很快,一股股寒风呼啸凛冽,细碎尖锐的风刃缓缓凝聚。
风刃如刀,要是卷进去,势必难逃被绞成碎肉的悲惨下场。
“翁叔,难道就连你,也如此看待邕的吗?”
听着昔日志同道合的老者,那充斥着几分威胁的口吻,听得蔡邕一脸苦笑着摇了摇头,右手一招,身旁出现一股碧绿色的波澜。
蓦然,一片碧绿竹林出现在他的身后的虚空。
这一片竹海,郁郁葱葱,浓的如同无暇翡翠。
隐隐约约,仿佛还有一道虚琴当空,置身于其间,伴着耳边风吹竹叶刷刷作响,听者无不感觉整个人都平静了下来。
“哼!”又是一声哼声,坐于上座的王允,亦是忍不住出手了。
漫天风沙围绕其转动,在风沙中,视线所触及之人,无不只觉在身体沉重万分,非但一步行走不得,甚至连呼吸都难以负担。
很难以想象,王允那看似老朽的躯体里面,居然隐藏着如此深邃的力量。
“。。。子师。。。!你们。。。即便是真要不念旧情杀某,也多少,让某将话说完吧?到时候,如果你们还是如此看某,要杀要剐,邕绝不抵抗。”对于王允的出手,蔡邕没有丝毫的惊讶,眼眸中确是闪过一丝难以磨灭的痛楚,不禁高呼一声。
在此时,蔡邕的身上,却是透着一股令人心酸的无力与暮气,好像春天已远,夏日已过,秋季落叶,寒冬将至一般。
第299章 挚友割袍()
接连遭到两名旧友的攻击,蔡邕的心,甚是难受。
对于他们出手的理由,他心里明清,可正是如此,他才愈发的难受。
所以,才会说出那样一番话来。
因为,在以他如今的气魄看来,人的这一生,自古艰难,最难,也不过唯一死罢了。
一个人如果连死都不怕,那在这个世上也就没有什么能让他恐惧的了。
很多时候,死亡固然也许恐怖,但有时候,也会转变为动力的源泉。
或许是年龄愈大,见多了生离死别,浮浮沉沉,蔡邕之前的那一番话,确是说的是感慨万千。
“。。。。哼,我倒还真的想听听你的话。”或许是想到了昔日的友情,马日磾与王允二人对视了一眼,杀机渐敛,同时止住动作,却依旧隐隐的将蔡邕围拢于其中。
“。。。多谢。”蔡邕深吸了一口气,没有在意二人的动作,浑身莫名的浩然之气,缓缓涌动,背后虚空中,竹琴的光芒愈发的闪烁。
很快,虚影化实,竹琴幻现,蔡邕盘膝而坐,一手拂过,以膝为琴台,竹香氤氲,整个人显得更加明亮。
蔡邕撩衣而动,十指轻挑,在琴弦上流水般一抹,一缕琴音袅袅飘出,萦绕梁间,
闻得此声,马日磾与王允二人,不由自主地,抬起了眼睛。
无韵的曲调显得哀婉自然,仿若是平平淡淡的娓娓叙谈,又似是潺潺流逝的不羁小溪。
虽然乍一听起来,清缓无奇,却又令人平生一股落花流水的茫然,勾起无限相思情肠,酸楚幽痛几难抑制,不知不觉心头便如堤溃洪泄一般,只想着痛快一恸。
在关键之处,琴意的风格,却是又蓦然一转,婉转奏出杨柳之调,融融暖意间略带惆怅追惜,其中的哀伤却已平复。
悠宁安和取而代之,宛如胸臆之间郁塞泄尽后的一剂温补,令人倦意渐起,不由地想要在长长的追逐后稍加安憩,把酒独酌,心愁几何!
“唉,身不由己,乱世之途,身不由己啊!”蔡邕双手合平,琴声渐淡。
他的言语之中,多含有抑郁无奈之意。
这世上的人,不管是光明磊落伟丈夫,还是蝇营狗苟真小人,只要在红尘中打滚,就会经历生死离合,爱恨情仇。每个人心中都有会有所得有所失。
王允与马日磾皆是饱读经书之辈,都听出了,蔡邕他这一声叹息中所包含着的感慨,分明是有感而发。
他们却是不由得惊讶的抬头,认真的看了几眼,脸色却不由地有些微微的变化。
“既然你琴述胸臆,又为何如此变动?”性子急躁的马日磾,犹豫了一下,忍不住质问道。
语气之中,多有遗憾、愤慨与不解与怨恨之情。
情之深,恨之切。
他却是在愤其不为,又恨其所为!
想昔日灵帝去世不久,董卓任司空,专擅朝政,听说蔡邕的名气,于是征召他,蔡邕推说有病不能去。
当时志得意满的董卓,顿时发怒,骂道:“如今的我,执掌辅助天子临朝,有灭人族祀的权力,就算你再怎么的骄傲,也是不过举手的事而已。”
又急令州郡征召蔡邕到府,蔡邕不得已,只好应命,被任命为代理祭酒,很受董卓敬重。
仅仅只是初入宫廷,他蔡邕便被举为高第,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三天之内,遍历三台!
在朝堂众人看来,蔡邕,无疑便是投奔了董卓!
本来他们这些昔日挚友,自不会因为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