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马掠三国-第2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令牌的样式他倒是不陌生,许多家族的私兵,都会被配备一块,如同奴隶主对于其手下奴仆的“印记”,以用于表示对其的“领用权”。
但是,在黛怡阁中突然出现的杀手身上,搜出来如此一块令牌,就有些玩味了。
而且。。。
“你确定能够从那人的身上,感受到军队的气息?”吕布再次询问高郅,有关那个杀手和他交手时的感受。
“确实在他身上有一股浓郁的军队作风,至少有一年以上的经历,还不是那种郡兵的经历,起码得是西凉军那个级别。”高郅回忆了一下,给予肯定的答复。
“如此说来就合理了!肯定是杨彪他的那个杨家,无疑了!”吕布森然的咧了咧嘴。
“也,不一定。”
高郅摇了摇头,后世阴谋宫廷狗血剧看的不少的他,觉得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
哦,刚好碰巧杀手出来刺杀,还要带着能够象征自己身份的物件?
要不要这么巧合?
还是说在杀手的眼里,我高郅就这么弱,十拿九稳的一定会被他给杀死?
高郅不清楚这个时代人的作风,但至少他不认为,电视剧里面的狗血剧情,这么容易出现吧?
“你的意思是说,也可能是有人嫁祸?”吕布瞬间领会到高郅的意思,眉头一皱。
“嗯,也不是没有这个可能。”高郅点了点头。
吕布蹙眉想了想,觉得确实有道理,可又没有个具体的他,一拳砸在手心,呲牙苦想了一阵,最后还是望向身前的身影。
“你怎么看?”
得,皮球又弹回来了。
“我认为,还是稳妥一点,至少先打探一下,不能盲目下手,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候,我们可消耗不起任何该凝聚的力量。”高郅想了想,谨慎道。
“不错!”吕布点头,站起来来回走上两步,唤来自己的亲信下人:“立即前往军营召张辽、高顺、曹性、成廉等人,到此议事。”
显然,吕布对于此事还是非常重视的,估计晚上还得就这个话题,专门讨论一次。
待那下人走后,吕布眯起眼,大手一挥,示意高郅坐下,然后面色一肃,说起他所在意的另外一件正事来。
“打围的计划,可能要提前开始了!”
“哦?!”高郅闻言,心中蓦然一动。
所谓的打围,其实指的便是狩猎的一种方式。
而在京都打围,有且仅有一种可能,天子狩猎,围田娱乐!
这种情况,是必须先由军队出面将猎物围在某个区域,然后王公贵族再在这个区域内狩猎。
大多在初春或者深秋,在大汉朝,打围,可以说是天子以王公间的一种非常流行的娱乐活动。
当然了,对于天子以及王公而言,打围仅仅是娱乐活动,但是对于有资格参加这个活动将领而言,那可并非只是娱乐那么简单。
相传打围最早传自于先秦,是大秦朝选拔将领以及世家择婿的一种主要形式。
可以说,一般而言,但凡有资格参与其中的将领,大多都是年轻一辈将领中的佼佼者。
基本都是憋足了劲想要在田猎中一鸣惊人,从而平步青云,甚至,就算没被高官显贵看上,倘若有幸得到一些世家千金的赏识,嘿嘿……
说白了,田猎打围也可以被视为世家公子或者寒门将领展自身武艺的一个平台。
倘若在此期间表现出色,对于他们在官职的升迁,绝对不亚于在战场立下奇功。
要知道这次的打围狩猎,可是天子刘协,抵达长安后的第一次皇巡狩猎,换而言之,意义重大。
无论是董卓麾下的将领也好,朝廷帝党一系的士家公子也罢,哪一个不是憋足了劲,想要在这场较量中拔得头筹。
由尚令统筹名单,一共划出了五十个名额。
换句话说,只有这五十个人能够陪伴天子在林苑围猎,不得不说,各方势力为了争取名额可以说是抢破了脑袋。
但是最终结果,还是待定之中!
不过,高郅得吕布暗示,这一次他被吕布王允等人,想办法推荐给了董卓。
无论如何,到时候,他们都一定能够参与其中,负责围猎的保护工作!
这几天,就是让高郅他,先去郿坞报道,顺便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
没错!
就是当初董卓迁都城于长安,为了更好的控制朝廷,乃役使民夫二十五万,在长安以西二百五十里处,花大力气修筑了的那一座郿坞!
郿坞,又号‘万岁坞’,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内盖富丽堂皇之宫室,屯积上百万斛粮食,金玉、彩帛、珍珠不计其数,更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以充其中,董氏族人也都居住里面,由最精锐的飞熊军驻守。
就连董卓本人,都曾得意的说:‘事成,老夫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矣’。
《三国演义》中亦是描述奢侈:“役民夫二十五万人筑之:其城郭高下厚薄一如长安,内盖宫室,仓库屯积二十年粮食;选民间少年美女八百人实其中,金玉、彩帛、珍珠堆积不知其数;家属都住在内。”
董卓为了方便在长安、郿坞之间往来,又动用数十万徭役,鞭打绳栓、不计死伤,修筑了一条坚固的驿道,战车驰骋其上,军队护卫其侧,一日夜就能到达长安了……
(后世有北修长城,南筑坞岭的说法,能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可见其工程之浩大了!)
不过,尽管这座坚固城堡有“三国第一堡垒”之称,原有的历史上,却并没有成为董卓的最终庇护所。
仅两年后的初平三年192年4月23日,王允、吕布等设计斩杀董卓,并派皇甫嵩率兵赴郿坞,灭掉董氏三族,运走坞中所藏金银珍宝等物。
不过,照现在的这个趋势来看,估计董卓想要被干掉,靠“历史”那样的美人计,估计是悬的。
emmm,现在的董卓,狂暴起来,吕布都要挨揍,哪那么容易被弄死。
第389章 白鬃有马()
于长安至郿坞之间,有一条坚固驿道,可供驷马之车驰骋,运输粮草也很方便,可谓一举多得。
而这,同样也是如今的高郅,所策马奔驰,赶望郿坞的路线。
郿坞岭,横亘在眉县、周至、户县、长安一带东西走向的一条土岭。
郿是董卓的封地,坞“高厚各七丈,积谷三十年储”。
郿坞岭,原本是钟官城的遗址。
钟官为官名。
汉武帝时,为水衡都尉的属官,职掌铸钱。
最初主管铸造钟鼎之类,其后以铸钱为主,演变成主铸钱币之机构。
当时管理铸币的最高长官称钟官,其城亦名钟官城。
这里,曾是汉代铸币中心钟官城。又因此处位于西汉上林苑内,所以亦称上林三官铸钱工场。
郿坞岭依地势起伏、跨沟越涧,位于今长安、鄠邑、周至、眉县的渭河南岸二级台地上,南望终南山,北依渭水,东西相同长安、郿城。
毫不夸张的说,占领郿坞岭,是兵进长安的最佳捷径。
一路向西,高郅策马,在郿坞前停下,仰头高眺,打量起这座有名的坞堡来。
整个郿坞的城边长160米,墙体厚度达7米,按照略微偏斜的东西南北方位构筑。
城墙四角有角楼,四面的正中都有建筑。
但令高郅他有些奇怪的是,居然只有南面一个城门,城外挖有宽8米、深3米的护城壕沟。
此时的等级制度非常森严,私人城堡不能采用正南正北的规划,必须有一点偏斜。
至于为什么只有一个城门,连逃生的口都没留,其余三面是“马面”。
“马面”是古代城墙的防御设施,与角楼一样突出于墙体,利用三面的空间对来犯之敌形成攻击角度。
在前面点,便是层层叠叠,林立的坞堡了。
坞堡,又称坞壁,是一种民间防卫性建筑,大约形成王莽天凤年间,当时北方大饥,社会动荡不安。
富豪之家,为求自保,纷纷构筑坞堡营壁。
东汉建立后,汉光武帝曾下令摧毁坞堡,但禁之不能绝,由于西北边民常苦于羌患,百姓又自动组织自卫武力。
黄巾之乱后,坞堡驻有大批的部曲和家兵,成为故吏、宾客的避风港。
东汉末年的坞堡组织很发达。“这些坞堡组织,是军事性的防御战斗组织,又是经济性的生产组织。”
对于这里的人来说,每一个坞都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体。
每个坞都需要生产自己所需的物品,特别是粮食衣物。
董卓的郿坞,便是一个最为典型的坞堡。
坞堡的组成人员比较复杂,除了当地依附坞主保护的自耕农之外,多的是从四面八方汇聚来的流民,还有战争中掳掠来的俘虏和“生口”,他们都成了坞堡的奴隶。
当然了,郿坞附近,也有私立军营。
按照东汉末年私人城堡的建筑规模,堡主人都蓄有大量的武装部队。
出于防卫的需要,这些部队,不能全部驻扎在坞堡里。
过几天,高郅他的任务,便是率领着驻扎在郿坞里面的五百西凉铁骑,将长安附近大小猎物都驱赶至狩猎范围以内。
说实话,这项工作,根本用不着那些分配给他的士兵。
以高郅他如今的那一身强烈的杀意,即便是虎狼、熊獐,也经不起他的一记瞪眼啊。
直到,他遇到了一点。。。
意外惊喜!
准确的来说,那是一匹马。
一匹正悠闲的吃着新芽苜蓿草的雄壮野马。
这匹野马个头高大,毛色亮,体态神骏,可以明显看到它的肌肉呈现一条一条的状态。
野马高昂着头颅,脖子上好像雪地狮子一样的白色鬃毛随风飘舞,发出撕心裂肺的咆哮。
只见它四蹄蹦跳,忽而仰蹄,忽而后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