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白马掠三国-第5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眼天下,北地诸侯,除了冀州袁绍,就是并州吕布!

    诸如司马朗这样的人才,自然能够看透动荡的局势。

    毕竟,如今天下动荡不安,曾经辉煌过的大汉,现在不过就如同一颗老树,生长了四百多年的沧桑老树。

    直到有一天,这颗树不再结果,它的身体里出现了虫子,慢慢地枯萎了,满树的枯枝,已经奄奄一息了,不可能再活过来了……

    这种时候,其实说起来也就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拿起刀,为其进行修剪,为它除去枯枝,除去害虫,让其继续苟延残喘的过上几年,自欺欺人、掩耳盗铃般的暮色生涯。

    二则是当断则断,一针见血,。。。彻底的劈砍树枝,断其**,切其落色,重新“种植”!

    毕竟,一棵真正已经腐朽的枯木,无论你怎样给它施肥,给它浇水,给它除虫,它都不可能活过来了。

    也许大汉曾经是有机会得到救赎,往前挪望二十年,三十年,那个时候要是大汉有一位明君在位,再辅以能臣佐之,未尝不是没有机会能够复兴。

    但绝对不会是现在,现下的大汉,已经没有扶持下去的必要了。

    或者说,已经被勾起野心的天下诸侯,已经不再有多少热忱去付出在所谓的“匡扶汉室”的口号上面。

    天下有志之士,也自然看得出来这一点。

    司马朗,自然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保皇派,对于汉室,他也不会有什么效死忠的可笑想法。

    他的看法与他那位自幼不凡的天骄弟弟一样,天下当乱需重扰!

    乱世当以乱世法。

    既然老树腐朽了,如果不将这朽木砍倒,种上新的树,那种树人的子孙只怕再也吃不到果实,只能对着那朽木感叹了。

    想到这里,司马朗的眼神,蓦然一凛。

    双眸之中闪耀光芒,视线横扫,挪移到眼前的众人身上,开始施展某种术目。

    此之术,古称观气!

    孟轲在《孟子尽心上》曾云:“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简单点说就是地位和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和涵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素质。

    司马朗的目光神炯,正饶有兴趣得望着四周。

    此时此刻,精骑众人的血气汇聚,在司马朗他用特殊眼法观望过去的时候,仿佛有一片片赤血勾连,阳刚异常,仿佛是火烧云,又好像是薄雾纱。

    观气之法,知有内视,预测天气,看穿对手气机,窥得三才之变(天、地、人)等神奇功效。

    这种术法,乃是通过锻炼,使人对自然,加深了解,锻炼人体感知,提高人体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使人能够凭借敏锐的感知能力预判人、事、物的发展趋势和走向。

    一般来说,多用于民间术士,法师观地理阴阳,查吉凶祸福,千里望气就可以知道。

    司马朗也是得益于他那位弟弟的鸿福,才习得此术,也颇有心得。

    正所谓,天有天运,地有地运,人有人运,每个的吉凶祸福都和气运息息相关。

    有的人能够位列三公,有的人贫贱一生,固然有能力的因素,但是更多的是气运所致。

    气运旺盛则尊贵,气运衰败则贫贱。

    中国人常说气运,但气运却并非一种命定论。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世间万物,于一大化生万变,是规律而非命定。

    气运,气运,若把此两字分开,便是气数与命运。

    尤其在时代黑暗,社会动乱,乃及个人遭遇不幸、困难、挫折、失败时,总喜欢说到气数与命运。

    然而,这“气数”与“命运”两观念,却不能简单地说是中国世俗的迷信。

    气既是极微相似,必积而成变。所谓变,只是变出许多的不相似。那些不相似,则由所积之数量来。

    所以常人说气数,此数字即指数量。

    气之聚,积到某种数量便可发生变化,其积而起变的一段过程则称化。

    如就气候言,一年四季,从春到夏,而秋,而冬,这是变。

    但这种变化是以渐变,却不以骤。并不是在某一天忽然由春变夏了,乃是开春以来,一天一天地在变,但其变甚微,看不出有变。

    正如春天,不会忽然地变成了夏天,只是一天天微微地在变。

    此种变,则称之为化。

    等待此种微微之化积到某阶段,便忽然间变了。

    到那时,则早不是春天,而已是夏天了。

    普通人的生命过程也如此,由婴孩到幼童,从幼童到青年,从青年而壮年而老年而死去。

    也不是一天突然而变的,还是积渐成变,此积渐之过程,则亦只称为化。

    因此一切现象,乃在一大化中形生出万变。

    

八百八十一 讨要兵符() 
观气术起源于我国古代的望气之法,其内容虽稍有不同,原理却大致相通,只是观气术多被用作观望运相,望气之法则多被用作带兵施政。

    望气之法,其实是根据云气的色彩、形状和变化来附会人事,预言吉凶的一种占卜法。

    凡望气,有大将气,有小将气,有来气,有败气,能得明此者,可知成败吉凶。

    《吕氏春秋·明理》有说:至乱之化,君臣相贼,长少相杀,父子相忍,弟兄相诬,知交相倒,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失人之纪,心若禽兽,长邪苟利。其云状有若犬、若马、若白鹄、若众车,有其状若人苍衣赤首不动,则名曰天衡;有其状若悬釜而赤,其名曰云旍;有其状若众马以斗,其名曰滑马;有其状若众植华以长,黄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旍。

    气的吉凶,一般可以从颜色上分辨。各个方位气的颜色是:东方属木,气为青色;南方属火,气为红色;西方属金,气为白色;北方属水,气为黑色;中央属土,气为黄色。

    通过观气之术,一个人有诸内必显诸外,因此会形成不同的气场。

    气色光明则发兴,气色暗淡则败落。气呈红色则巨富,气呈黑色则有祸,气呈紫色则大贵。

    善于“望气”之人,必有术目做基础,练功时瞄准目标的远处,半阖双目入静,似看而非看,目注而达心,久而久之,自然可以看到一种冉冉升腾,薄轻飘渺的岚雾。

    这就是大自然的环境之气和阴阳内气相沟通的气,也称之为晕。

    观气术,其实早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在先秦的许多典籍中均有望气活动的记载。

    《左传》哀公六年,记载天上有云如众赤鸟,夹日以飞三日。

    《史记》上说秦始皇时,有精通望气术的人说:“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于是秦始皇东游,以厌之。

    《史记·孝武本纪》载:“入海求蓬莱者,言蓬莱不远,而不能至者,殆不见其气。上乃遣望气佐候其气云。”

    就连昔日项羽的谋士范增说刘邦:“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

    先秦、秦汉时期,望气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汉书·艺文志》记载汉代尚有《别成子望军气》、《常从日月星气》等望气专书,可见当时望气术的兴盛。

    观气,也可观相。

    人的相理主要是先天遗传的状态,例如一个人的脸型、肤色、头发、骨骼等基本是爹妈给的。

    因此,与人的出生八字一样,相理是盖棺定论的,它自然而然反映出人一生的基本状况。

    既然这样,为何有“相由心生”一说呢?

    其实,“相由心生”的“相”主要不是指脸型、肤色等,而是指人的“气”。气是人受到疾病、环境的影响所产生的反射,所以气色时时刻刻都可能改变。

    气色与眼神需综合观察,气色好时,表明五脏六腑的运作较佳,能够推动血液正常循环,皮肤因为获得充足的营养,能散发出强壮明亮的“气”,头脑也就随之清晰灵活。

    一旦精神、气色俱足,眼神自然明亮清澈。但精、气、神呈现的比重因人而异。

    例如说“印堂发黑”,其实是由于气有滞碍,需连同精气的状态与眼神的明亮度一起评估,并非只是印堂一黑就会大难临头。

    观气,看似一个很玄乎的事情。

    任何事情、任何人都生活在有诸内必显诸外的规律当中。

    因此当你的心境足够安静时,便能很轻易地感受到不同人、不同场合的气场。

    人一旦能够感受到这个的话,则自己的行动会比一般人灵敏、准确得多。这或许是懂得观气的好处。

    对此,司马朗亦是深有体会。

    当然了,所谓的运气是一方面,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再大,如果现下却没有一个足够强大的实力,那也是建在沙滩上的建筑,经不起任何风浪。

    毕竟,没有成长起来的天才,是不能也不配被叫做天才的。

    诗仙李太白也是先天气运不足,年轻时被盛名所累,曾经数次出仕,数次都遭贬黜。年近中年,还是一介白身,生活潦倒。

    如果不是后来诗词歌赋流传千古,恐怕也不过岁月洪流之中的一粒尘埃罢了。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自古如斯。

    “将军所言前往并州之事,伯达有所考虑。”略微想了想,司马朗背负双手,笑吟吟得说道。

    “不过,一则路途不近,二则伯达自幼心气高,如果将军想要在下加入,在下可是做不得刀笔小吏,所以。。。在前往并州的路途中,在下想先向将军讨要这数百精骑的兵符,倚为指挥。

    当然,到了后,自会奉还。”

    “兵符?”高郅微微一愣,望向司马朗的目光不禁闪烁,在思考司马朗这样说的用意何在。

    别看兵符就是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劈成两半的令牌,它却一直都是兵权的象征,在古代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