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项玉这边派出来的使者劝降不成,只能无奈原路返回,项玉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感到十分的惊讶,他原本已经做好了由费扬古来担任骑兵主将的打算了,谁曾想这个人居然不识好歹,那也罢了,他不愿意来那就不来算了。

    整个冬天的时间,蒙古草原上都在进行骑兵的训练,中华军的骑兵的规模不是很大,只有五千多人,这个数量显然是不够的,这个时候中华军手中的战马数量充足,但是骑兵人数不足,而原先拨过去的很多步兵都不适应战马,所以不能转化成骑兵,而骑兵不仅要优良的装备,而且还需要精湛的骑术,所以项玉也就逐渐的放弃了从中华军的陆军之中挑选骑兵的计划,他开始从新疆、西藏、蒙古一带的游牧民族中间挑选骑兵,而且这个时候被迁到内陆的一百万准葛尔牧民也不太好安置,正好从他们中间将主要的劳动力吸收过来,不管他们是不是战死了沙场,都会对整个部族的繁衍造成很大的影响,这会大大加速这一百万人被汉人同化的速度。

    (。)

第四百二十一章 西伯利亚对峙() 
中华军在结束了秋天的战事之后,在精心的准备接下来的对俄作战,而俄国人也没有闲着,哈萨克汗国虽然对中华帝国的实力很畏惧,而且对沙俄也很厌烦,但是这个时候他们实际上跟俄国人已经取得了停火协定,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受到俄队的进攻的,所以在项玉这边派人给他们送出了联合起来向俄国人进攻的信的时候,他们虽然表面上答应的很爽快,但是实际上却并不打算出兵进攻俄国,这主要是他们怕俄国人被激怒,然后撕毁了双方的挺火协定,哈萨克人甚至还将中华军这边派人送来的信件原封不动的交给了俄国人,使得俄国人提前知道了中华军的打算。。xm

    俄国沙皇阿列克斯大为恼怒,他从基辅方面调来了八万军队,又从挪威一带调来了三万军队,加上圣彼得堡和莫斯科的军队,在东线组成了一直人数超过三十万人的庞大军团,阿列克斯恼怒中华帝国的所作所为,这个时候顾不得和芬兰、挪威之间的争执了,想要一举消灭这个来自东方的敌人。

    项玉对于这些自然是毫不知情,他还在计划这对俄国人的用兵要分步进行,先是派遣小规模的骑兵前去侦查和s扰,然后等到中华军这边的骑兵的规模上去之后,发动两万人的骑兵长途奔袭,袭击驻守在西伯利亚各地的俄军,让他们疲于应付,等到地形全都被掌握了之后,中华军这边的骑兵的练兵估计也差不多了,到时候就能步骑协同作战,一同向西伯利亚出兵,一路向西进发,配合着东中东向北进攻的其他国家的军队,将俄国人的势力赶出西伯利亚,赶回乌拉尔山脉以西去。

    为了这场行动,中华军这边特意的设计了一种在原来的步枪的基础上进行缩短处理的马枪,利用它能够很方便的在马上s击。在s程上虽然有所损失,但是最远s程依旧是超过三百米,对付俄国人的骑兵是绰绰有余的。

    游牧民族善于骑s,这一点项玉也准备加以利用。所以这个时候在装备马枪的同时,这些骑兵还会装备马刀和弯弓,这些弓都是先进反而复合弓,还有一些短弩,可谓是门类齐全花样繁多。

    一个冬天的时间。中华军在各地都招募到了大量的骑兵,这些人被编成三个骑兵军,一个军有五万人,总共十五万人,这支部队的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中华军的步兵的人数,由于西伯利亚地区的面积太过于广阔,想要依靠陆军一点点的推进,显然是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的,项玉不想在这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于是干脆就采取激进一点的做法。那就是大肆扩军,好在这些骑兵倒也不需要太多的开销,他们的组建成本不高,只要说服当地的部落,给他们一些好处,他们就愿意提供士兵,中华军这边甚至都不需要提供军饷。

    之所以要招募这么多的人,一方面是作战需要,另一方面项玉也想要在这些人之中挑选出更多的合格战士,将他们编入到中华军的正式编制里面来。

    第二年的三月份。中华军开始正式向西伯利亚出兵,由于一整个冬天的小规模军队的袭扰和侦查,大军早已摸清了俄军在西伯利亚各处的驻军情况,因此十五万人分三路出击。分别从东北黑龙江一带,中部蒙古一带和西部的新疆一带向北出兵。

    俄军这个时候采取的是战略守势,他们在远东的兵力不多,即便是在整个西伯利亚的军队也不是很多,所以干脆放弃了这些地方,采取了一种诱敌深入的方法。将交战的地方定在了自己的内陆纵深地带,然后在各地都埋下伏兵,准备对中华军来个十面埋伏,中华军的中路军的进展最快,因此最先抵达俄军设伏的地点,但是中路军的主要构成都是蒙古骑兵,蒙古骑兵的作战经验非常丰富,早就发现了事情不对头,因此在这个时候并没有贸然进攻,而是驻守在原地,并且派人前去联络其他两个方向的军队,五天之后,十五万中华军骑兵集聚一堂,近了俄军的主力。

    阿列克斯见到对方的骑兵的数量太多,己方的部队多是步兵,骑兵人数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因此不敢继续设伏,因为对方的骑兵可以利用自己的机动性率先吃掉自己的伏兵,一场遭遇战变成了一场阵地战。

    交战双方的总兵力超过了四十万人,其中俄军三十万,中华军只有十五万,不过因为中华军这边全都是骑兵,所以一门大炮都没带,缺乏攻坚能力,而俄国人躲在一座小型城堡里面,虽然这座城堡装不下这么多的军队,不过却给俄军提供了一个可以依托的节点。

    双方谁也不敢率先动手,这个时候由于生活在东欧大草原的哥萨克人中出现了一个反抗的声音,这既是斯捷潘·拉辛,他手中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那就是哥萨克骑兵,在刚刚完成对土耳其人的远征之后,斯捷潘·拉辛见到沙皇统治之下的广大农民的遭遇之后,生出了反意,这个时候沙皇的人虽然在和中华军对峙,他的心却还在想着国内有愈演愈烈趋势的反叛战争。

    中华军这边这个时候也不敢主动进攻,对方的军队人数是自己的两倍,而且还有一座坚固的堡垒可以依托,如果自己这边的进攻一旦出现不利的话,对方阵中的五万骑兵可以很快的发动进攻,到时候就算是自己这边有十五万大军,也依旧抵挡不住,对方的战马和士兵普遍都比自己这边的要高大很多,这样一来他们发起冲锋所产生的冲击力势必将会非常恐怖。

    双方谁也不敢主动进攻,两支军队便一直僵持了下来,双方都有点沉不住气了,沙皇忧心自己国内的局势,不想在这里做无意义的消耗,中华军这边担心对峙的时间一久,自己这边的粮草会消耗殆尽,到时候只怕是很难撤军。

    。

第四百二十二章 沙俄退军() 
双方的对峙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中华军这边开始缓缓的后退,俄国人这个时候当然不会主动的追出来,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对方的这是不是诱敌之计,不过等到中华军后撤了两百多里之后,俄国人这才确定对方是真的撤退了,于是在沙皇的号令之下,俄**队调头向西,准备扑灭国内的起义之火了。

    中华军并没有后撤很多,大军撤到了靠近蒙古的贝加尔湖这一带的草原之后就没有停驻了下来,由于在这之前中华军是兵分三路的出击,所以这个时候整个远东地区实际上已经全都在中华军的掌握之中了,而这些地区上生活的人原本就是中国历代王朝的藩属部落,俄国人将手伸到这里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并不能完全的控制这些地方,因此沙皇也没有派兵前来夺回这些地方。

    远东地区一直到勒拿河流域这一带已经被中华军实际控制了。

    这些地方常年严寒,人烟稀少,大片的地区不适合种植农作物,因此这里只有一些游牧民族在上面居住,从黑龙江往北走,这些地方的气候就已经非常寒冷的,不过也还是能够种植一些耐寒的农作物,如小麦和高粱等,为了维持这些地方的稳定,项玉也是从辽东一带迁来了不少的人口,让他们在海参崴和库页岛以西的地区居住,至于更北一些的远东地区,就只能将一些牧民迁移过来了。

    正好这个时候蒙古各部族之中有一些清朝的旧属,如科尔沁部等大小十几个部落,项玉于是决定将他们和之前的准葛尔移民迁移到这一片区域来。这样一来的话就加大了中原王朝对于这些地方的实际控制了。而草原上的条件十分艰苦。这些部落想要生存下去的话,就必须得到中原地带提供的各类生产和生活物资,如食盐、铁矿、茶叶和布匹等,项玉则需要他们在这里来抵挡俄国人的渗透,作战的时候也能够从他们部族中间挑选一批适应当地气候和熟悉当地条件的士兵。

    俄国人比自己想像之中的要强大很多,项玉于是决定放弃原先的一鼓作气拿下西伯利亚的打算,历史上蒙古人曾经占领了整个西伯利亚,其军队甚至打到了欧洲去了。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地盘扩张的太快了,这才导致他们的统治不稳,包括几大汗国在内,很快就被当地的反抗势力推翻了。

    而项玉则要吸取这种教训,他准备稳扎稳打,俄国人从莫斯科大公国扩张到了目前的俄罗斯帝国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军队一直在对外作战,军中的人才辈出,士兵的作战经验也十分丰富,装备精良。是一支不能小觑的力量。

    不过这个时候俄国人前去镇压国内的反抗势力去了,如果中华军这边继续在西伯利亚施压的话应该能够成功占领这些地方。俄国人此时在北欧也面临着芬兰人、挪威人和瑞典人的反抗,可谓是多年战线作战,因此不带可能将大量的兵力放在东方,而仅仅只占领一个远东地区显然也对不住自己的这十五万大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