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出兵琉球只是他的第一步,他要控制这个在贸易商有着重要作用的岛链,然后发展与中国的贸易使得萨摩藩逐渐强大起来,岛津久光和荷兰人经常打交道,他对于荷兰人的坚船利炮十分感兴趣,想要从荷兰人手中购买战船的设计图纸和洋枪洋炮,他的军队里面整个时候大量装备了老式的火绳枪,在日本被称为铁炮,这玩意操作起来没有荷兰人手中的那种不用火绳点火的火枪好用,而且威力更小。至于荷兰人船上的火炮,他就更是欣羡,那东西炮声一响简直地动山摇啊,比起日军自己的沉重而又老旧的火炮来说实在是先进太多。

    岛津久光的眼光倒是不错,他只道荷兰人手里面的武器比自己这边的要好,于是便想尽一切办法想要购置一些武器过来,西方人都是很讲现实利益的,想要武器不是不能,你的拿出钱来买,火炮一万两白银一门,火枪五百两白银一杆,至于战船,看在是“朋友”的份上,打个八折吧,便宜算五十万两白银,另外战船上面的火炮要自己掏钱。

    荷兰人的报价把岛津久光吓得够呛,他的封地才只有七十万石,哪里有这么多钱买得起这样昂贵的武器,但是他又实在是想要荷兰人手中的洋枪洋炮,于是只好拿出了二十万两白银,购买了十门火炮两百条枪,他寄希望于拿回这些武器来自家的工匠们能够自己仿制,在他心里面既然中国的唐刀传到日本来,日本人能够仿制出来,而且比之唐刀来说更加锋利耐用,那么荷兰人的洋枪洋炮又为什么不能呢?

    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由于工艺的限制,日本工匠根本就仿造不出来荷兰人的这两样武器,耗时耗力不说,还因为炸膛伤了好几名工匠,经过一些列的失败之后,岛津久光也终于是死心了,既然仿制不成,那就还是干脆花钱买吧,但是囊中羞涩实在是拿不出钱来,那怎么办?他便想到了要打琉球,跟中国发展贸易,将中国的商到日本来卖,在将日本的商到中国去卖,商业总是赚钱的,这样下去至少要比单凭封地里面的税收来的快吧。

    岛津久光的美梦做的很好,但是很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个横空出世的项玉,而且这个人还事事走在了他的前面,因此注定了岛津将要成为一个悲剧。

    明军和萨摩藩几乎是同一时间出兵的,项玉率军先到了南部尚令的这个国家来,这个时候尚令已经将大部分的军队派到了北部区抵抗萨摩藩的入侵了,明军的到来层一度引起了岛内的恐慌,他们见到明军的战船遮天蔽日,还以为是萨摩藩的船队从海上杀了过来,好在明军及时亮出了身份,明军升起的旗帜是腾飞的龙旗,并不是日本的太阳旗。

    尚令得知前来的是来自台湾的援军,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他本以为台湾收到和答复他的话的人只是一小股势力的首领,并没有想到项玉的手底下有一支这么强大的军队。

    其实明军并不是军队数量很多,只是因为船队规模比较大的缘故,看上去显得声势浩大,其实士兵加起来还没有两个琉球国家的联军的数量多,当然了,要是论质量或者战斗力的话,联军在明军的眼中那就是战斗力为五的渣,三下五除二就能被明军摆平。

    这个时候明军士兵并没有登岛,项玉派人将尚令请到了明军的战船上来,带着他一边向北边战场方向行驶,一边了解目前的局势。

    通过尚令的介绍,项玉这才知道原来萨摩藩的军队和自己一样,也是在九月底出兵的,这个时候差不多也应该到达了联军的前线了,联军目前一共有一万两千人的军队,两个国家都征集了一批年轻青壮编入军队,但是即使这样,联军在人数和规模上仍然远远落后于日军。

    岛津久光这一次是亲自出征,一共携带了超过一万五千名陆军士兵,八千名水军士兵,并且有超过两百艘战船和运兵船,因此尚令和中部的琉球国王李阳都感到十分担忧,因为很显然岛津久光的目的是要灭亡他们两个国家,而且以日军的兵力和战斗力来说,联军是不可能有丝毫的胜算的,他们甚至已经准备好了船只要带着卫队和金银财宝出逃了,而出逃的方向真是南方的一个大岛,距离南部的琉球群岛并不远。所以起初在明军邀请尚令上船的时候,他是有点犹豫的,万一联军打了败仗,阻止不料日军的侵略,那他就没有机会逃跑了,不过在看到明军的规模之后,他还是上来了。

    项玉对这个国王的坦诚感到既好笑又悲哀,一个小国,在强国的面前始终是寝食难安啊。

    根据尚令的推测猜想这个岛应该是后世的美军的军事基地关岛,不过目前这还是一个无人岛,很快将会变成他项玉的地盘。

第一百二十二章 两军遭遇() 
明军进过一天一夜的航行,终于赶到了前线双方的交战地,这时的战场是在一处浅滩上,这是一片连成线的岛屿,岛并不大,看上去并没有人居住,不过它却是连接主岛的必经之路,因此日军选择了在这里登陆,此时海面上已经停泊着近百艘战船,稍远一些的海面上还游弋着近百艘的战船,看的出前面停泊着的是日军的运兵船,后面的是海军的战船。

    此时双方的距离大约还有十几公里,项玉连忙下令明军就近登陆,支援前线的联军,海军战船则前去迎战日军的战船,明军这个时候海军的战船只有七十余艘,在数量上面比较吃亏,但是明军的战船大部分都比日军的战船要高大,而且船体两侧的干舷更显修长,上面布置的火炮也明显要多一些。

    日军的战船的排水量大多数是在两百吨到三百吨的战舰,船体造型是长首型,这种船的航速和加速性都比较出色,但是船体的稳定性就很一般,因此在行进的过程中为了两侧的甲板上的火炮能够开火,必须将船速减慢下来,而且不能进行火炮齐射,不然就很有可能被火炮的后坐力加上海浪的作用将船掀翻。

    就算是日军的战船没有这个问题,他们今天也是要到了血霉,因为这场战斗根本就是不公平的,明军的战船不仅拥有更加高大宽阔的船体,火力也比日军更为凶猛,最关键的是明军战船上面的火炮全部都是新式火炮,在射程方面要远远超出日军装备的老旧而且沉重的青铜炮。

    日军海军的指挥官叫做岛津久五郎,看名字很容易猜想成家里的老五,但其实他是家里的长子,日本家庭的长子一般都比较霸道,岛津久五郎也是如此,他起初见到远处来了一支陌生的舰队感到有一点震惊,还以为是大清国的舰队赶来支援琉球国了,加上之前在万历朝鲜战争期间,明朝的舰队曾经多次重创日本的海军,那一仗给日本的海军士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使过去了接近六十年了,日本人一提到中国的舰队的时候还是多有畏惧,岛津久五郎虽然没有经历过万历年间的朝鲜水战,但是萨摩藩的海军当年是日本的海军主力,从战场上心存下来的老兵们将明军的可怕一代代的传了下来,知道两百多年后的甲午中日海战之后,日本人才终于摆脱了对中国海军的恐惧。

    岛津久五郎也算是萨摩藩的海军名将了,他一身之中也经历了不少的海战,因此在最初的慌乱之后很快就镇定了下来,他一边下令让日军海军组成战斗阵型,一边缓缓的向前驶进,他要靠近一点观察敌方的情况,这个时候由于距离太远,还看不清楚对方的船体造型和上面悬挂的旗帜,还不能判断对方是哪一股势力。

    日军海军在缓缓的向前靠,明军海军也在开始调整阵型,明军组成了一个锥形阵,最前面的是一艘排水量七百吨的巨舰,这艘战船两侧都装备了一层铁甲,因此它的吨位要比同类型的其他战舰要重上不少,但是这艘战舰的速度却并不慢,这是因为它目前在船体内部首次使用了整齐发动机和螺旋桨推进,尽管蒸汽机耗煤很厉害,但是它却能在短时间之内提供巨大的动力,从而使得战船获得较快的航行度,因此更利于追击和摆脱敌人。

    这艘战船属于基隆级的首舰,被名为兴国号,她这个时候并没有完全调试好,后面和船首的装甲都没有安装上去,而且整齐发动机还不稳定,因此船身上面和其他帆船一样,都是三桅杆三面帆,平时使用风帆动力,到了需要的时候才使用蒸汽动力。

    随着两军距离的拉近,岛津久五郎也发觉了明军前面的这艘战船的体型要比其他战船大上一圈,而且船体的两侧还有一层反光的银色涂层,他并没有发觉这时一层铁甲,就算是有人告诉他这是一层铁甲,他也不会相信,他还会反驳你说:你傻啊,铁放在水里面是会沉入水底的,只有木头这种东西才能漂浮在水面上不会沉没。

    正是因为这个观点的影响,在古代的造船史上,宋代和明代尽管造船业在当时已经是世界领先的水平,但是他们却没能造出先进的铁甲舰,有人或许会说:那是因为这两个朝代还没有发明出蒸汽机的缘故,其实不然,只要设计合理,造出一个铁甲舰来并不是很难,真正难的是突破思想上的这道定式。

    随着距离的持续拉近,明军后续的战舰也都进入了岛津久五郎的视线内,他惊讶的发现对面这支军队的战船都普遍比自己这边的战船要高大不少,而且敌军战船两侧的火炮的窗口也要高出自己这边的不少,岛津久五郎心中突然生出了一种不好的预感,眼前的这支军队竟然让他生出了一种深深的凉意。

    岛津久五郎在观察明军,明军这边李权也在观察日军,他见一军排成了一字长蛇阵,这种战阵要求军队要快速的穿透敌方的阵型,在前进的过程中不用转向,用船体两侧的火炮攻击敌方阵中两侧的战船,而且因为两侧的火炮同时发射的原因,船体的稳定性受到的影响也比较小。

    应对这种战法,明军派出的锥形阵有点吃亏,要将距离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