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N道贩子康采恩-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欧洲这种事情,对于重臣们来说,是要时刻准备着的。

    当然啦,这种事情也是要时刻准备着的,于是宰相杜衍立刻冲上去,拽着老伙计晏殊的水桶腰就往后跑。

    吕一姐最喜欢看这种热闹了,她哪里容许双方就这样算了,于是立刻跳出来,名为息事宁人,实为挑拨离间的说道:“大家都是朝廷的重臣,岂能做出如此不讲身份的事情呢,有里是要说清的吗?哪里能动手呢?动手能够解决问题吗?不能啊,咱们得先把道理讲清楚嘛,对不对?好了,你们现在可以讲道理了。”

    既然首相大人说要讲道理,那就讲道理好了,于是,皇宫南侧的“办公区”再次炒成了一团浆糊。

    皇帝当然也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事,他甚至没有心思去查看一番因为他也在反思自己,是不是太过冲动了因为下完那道圣旨之后,她的心里突然变得空落落的,反而时刻担心自己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可惜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派去面见康采恩的程昉。已经结束了沟通的使命,然后将康采恩的誓言原原本本的带了回来。

    皇帝赵祯不知道为什么康采恩要反复的强调他是自己最后的盾牌。

    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而已,那么弱小的肩膀几乎还需要家长的呵护,有哪里能够抵挡住什么风雨,怎么能和盾牌相提并论呢?

    可是皇帝注意到,回来的程昉一脸的坚毅,似乎是受到了什么话语的鼓舞,或许正是康采恩所说的那番话吧。

    “哎!”皇帝叹了一口气,人年轻的时候总是容易热血澎湃的,做出什么怪状的事情来,可惜呀,他如今已经40有余,再不是那个年轻的赵祯了。

    倘若不是身旁的这位年轻宦官,与那个连年轻都还不到的武臣。他这辈子恐怕再也不会有如此的感受。

    只是他不知道,此时的康采恩也不好受。

第492章 你好,李元昊—16() 
此时的康采恩已经登上坐船,前往此行的下一站西京洛阳。

    他不准备在洛阳停留太久。或许也只是短暂的休整,以及简单的采购,就会继续向黄河的上游前进。

    之所以不在汴京城采购,是因为这里的物价相对较高,对于简单的补给品来说,在价格方面实在是不够划算。

    当然吸睛的物价也不算便宜,不过再往西去就没有比这里更好,更全面的及时了,所以这里是他们的重要补给点。

    然后他们会由西向北,顺着黄河的河道,挨着西夏的边境,一路到达河东路最北端的几座州城——那里是契丹、大宋与西夏的三国交汇之处,形势错综复杂,而康采恩与西夏人的初次接触将会在那里开始。

    为什么是那里?

    因为那里有座正在修建的城寨,宁远寨。

    自从去年毁于一场激烈的战役过后,修复那里就成为了朝臣们争论的焦点。

    而最终皇帝拍板,认为历史上曾经能够守住的地方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所以不能轻易放弃,因此决定还是要修复那里。

    可是要幸福那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西夏人随时有可能向这座就在边境附近的城寨发起进攻。

    所以说此行应当是极其凶险的,因此康采恩也格外强调纪律,并为整个行程制定了严密的计划。

    按照这份该死的计划,他们应该在15天之后,他们在平安之中到达了此行的水路终点,保德军。接下来他们将改走陆路,前往他们的目的地丰州宁远寨。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他们还没出河南地界,便遇到了一件让他们不得不停下来的事情。

    一位官员模样的人正准备登船离开,却被另一条船上的人紧急叫住。

    原本,康采恩并没有把这不相关的事放在心上,但很快,骈四俪六,抑扬顿挫的宣纸声便打破了他原本安分守己的想法。

    或许是反映了晚安,康采恩竖起耳朵之后只听到了这道圣旨的后半部分,不过那也应该是甚至最为关键的部分了。

    原来这位官人原本是要从陕州前往江南地区担任要职的。康采恩听到的官职名称是这样的,江淮制置发运使。

    北宋的发运机构就是根据朝廷政令,将所需要的物资运输到目的地的官府衙门。

    这一功能和后世的漕运衙门很相似,只不过漕运几乎都局限在运河之上,但宋朝的发运司一开始还是分水路和陆路的。

    根据康采恩不太准确的记忆,北宋应该有三个相当著名的发运司。

    只不过,来到北宋一年多之后的康采恩,已经对这个错综复杂的官僚政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北宋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具有改革精神的朝代,其政策调整的频率远远超过了之前的那些朝代。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酝酿出两大重要革新,庆历新政和新宁变法的原因之一。

    但也正因为这一点。北宋实际上是没有什么恒定且长期有效的政策措施,因此说它有什么三大发运司,实际上是肯定不准确的。

    因为这些官僚机构的设置和废除,肯定都是根据朝廷当中那些人所认为的实际需求来改变的。

    而北宋朝廷缺乏严密的统计方式,缺少科学的认知手段,因此也就造成了他们动不动就推行改革的文明假象。

    不需要简单的了解,康采恩就知道北宋的发运司绝对不止三个,而且他们撤了又建,建了又撤,折腾了绝对不止3的平方次。

    至于面前的这位仁兄,他和康采恩等人乘坐的官船,其实也就属于所谓的三大发运司之一的三门白波发运司,负责黄河中游的漕粮运输任务。

    就从西站开战以来,这个发工资就没有消停过,他们几乎是把中原粮食运到陕西前线最直接部门。

    当然江淮的物产要更加丰富一些,因此江淮制置发运司也将会是极为繁忙的一个衙门。

    像那样一个衙门肯定派去的都是理政高手,因此这位官人的名字极有可能在历史上赫赫有名。

    不过刚才听了半天之后,却只得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

    这个陌生的名字由一个陌生的姓氏开头——这位官人居然姓明。

    明姓,和中国的绝大部分姓氏一样,都拥有那么三四五六种来源。

    其中比较为人所熟知的一种是出自燧人氏的“四佐”之一,明由。

    当然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拥有这个姓氏的人后来散落在全国各地。封建时代以山东平原和江南吴兴地区的名是最是为人熟知。

    而这位官人则正好是山东密州人——在全国地图上看,这两个地方不算远。

    康采恩之所以知道他的籍贯在哪,是因为她很快听清了这位官人姓氏后面的那个名。

    然后他根据山猫为他搜集来的情报,很快就把这个人和已知的某个历史人物挂上了号。

    这位官人的名是镐。

    镐,古代重型冷兵器之一,与斧钺相当,但使用技法上应该更接近于锤镋。因为后来基本上就没人会用这玩意儿了。

    据说这东西挥舞起来的时候,招式几乎没有相同的地方。每一次更换招式对对手来说都意味着巨大的改变,因此经常出其不意,但因为它实在太过沉重,形状又过于诡异,所以不是一般的猛将,断然不可能熟悉掌握它的用法。

    而这位姓氏稀有,名字怪异的历史人物,当然最终也做到了名留青史,只不过他的名声,没有其他人那么大了。

    明镐,字化基,京东路密州人也。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登进士第。平素为人正直寡言,处事沉稳得体,遇事从不苟且,因此而为世人所推崇。

    不过这个家伙并不仅仅是个正人君子,山东人所奉行的往往只是道义而已。看上去与几礼相合的,那大概也就是礼了,但那可不代表他们会把繁文缛节这种事情放在心上,他们有自己的操守,就算是地痞流氓也经常会把道理挂在嘴上,当然实际上他们是屁用不中的,只是山东地区的地域文化,决定了他们人际交往当中的这些细节。

    当然如果不是地痞流氓的话,他们在这种文化当中所孕育出来的就是坚守道义气节了。

    比如说面前的这位仁兄以训练清边军而出名,喜欢到处修建城堡,对于军事方面的事情,有着属于山东人的追求。

    康熙康麻子那个地域黑,曾经讽刺福建人凶狠,但山东人的凶狠少了福建人的几分狡猾,但多了几分山东特色的霸道。

    而眼前的明镐,也正是这一氛围的绝佳体现。

    朝廷显然知道他的这个特点,既然为人正直,那就让你负责发运司的事务,反正正直的人一般是不会贪污的,就算有些财会上的问题处理不好,那也没什么打紧的。

    可是就在他将要离开的时候,丰州线路的消息却传递到了朝廷那里,于是朝廷立刻改变了原来的想法,便有了这套专门为他送来的圣旨,而圣旨的意思正是阻止他前往江淮制置发运司赴任。

    因为它的最新官职已经发生变动。有建于西夏前线的恶劣形势,朝廷决定立即任命他为河东路都转运使,他也就此手握河东路财务民政大权。

    从地图上来看,河东路只有一连串南北排列的盆地所构成,因此,几乎每一块地皮都可以独立的成为割据势力,当然。包括自然和人口在内的多方面因素,并不允许这样小范围的割据出现,不过在历史上以河东整片地区为根基的叛乱势力并不罕见。

    而对于宋朝这种疑心病相当严重的政权来说。这样的地方是断然不能设立一方安抚使的,因此都转运使极有可能就会成为这里的最高官员。河东路的大小事务,甚至包括一部分军事任务,都要落在她明镐的身上了。

    但是,明镐到脸上却写满了从容,甚至还有一层掩饰不住的跃跃欲试,或许在这片距离边境不远的地方呆久了,他早就想去和那个叫做李云浩的家伙过过招了。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