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争龙道-第3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二人一起阅卷之后,最后将挑选出来的他们认为合格的试卷进行分类,分出一二三等,交给李霖进行最后审核。
而李霖拿到这一批卷子之后,马上先核对一下他手中那些红色以上气运士子的名单,是否在这些卷子之中,以防出现遗漏。
当核对之后,他发现基本上朱宇和石宏二人阅卷,还是相当公正的,这些有红色以上气运之人,可以说都没有出什么意外,全部被录入了。
只是让他意外的是甲等试卷之中,只有一个黄色本命之气的士子入选,剩下的五个头顶有黄色本命之气的士子,则基本上都在乙等之中,甚至有一个干脆在三等之中,这说明了这些人虽然气运不错,但是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未在人群之中可以独占鳌头,有的人虽然气运不错,但是文气却并不很足。
至于那些红色本命之气的,则大部分占据了一二等士子的名单,这一点出入不大,也有一个本命之气只有白色的士子,被朱宇石宏二人评定甲等。
李霖看过了试卷之后,感觉此人在学识方面确实不错,气运虽然一般,可是这卷子答得却相当漂亮,特别是在策论一项之中,观点鲜明,立意独特,见识也相当不错。
于是李霖最终仅仅是做了简单的,将那个黄色本命之气的士子,从三等调到了二等,其余的便基本上按照朱宇和石宏二人的评定,下令进行发榜。
这第一次科举考试,相对来说李霖给出的标准相当宽松,六百多士子,最终录用了二百余人,录用高达三成还多一点,这样的录用不可谓不高,要知道在另外一个位面之上,古时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能金榜题名的可是低的吓人,可以说是百中取一都不止,甚至可以说是万中取一。
这一次的考试,李霖给出如此高的录用,也算是千金买马骨了,谁让他现在手头严重缺乏人才呢?也只能用这种办法招买天下的寒门士子为他效命了。
当榜单被公布出去之后,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二百来名中榜之人,其中豪门士子,就占去了五十多人,前来报名的豪门士子,差不多算是基本上都被录用,只有极少数几个酒囊饭袋,最终被淘汰了出去。
李霖并没有刻意的将豪门士子排斥出去,毕竟现在豪门世家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力还非常之大,如果他将豪门士子都排斥出去的话,无疑就等于把自己彻底放在了这些豪门世家的对立面上,而这些人一旦被逼急了的话,他们的能量还是相当大的。
李霖可不想这个时候,就彻底把豪门世家都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上,而是通过这个手段他们知道一下厉害,告诉他们以前他们想要通过不让子弟出仕,是多磨可笑的想法,他李霖即便是没有这些世家豪门的,照样也可以找到足够他用的人才,省的这些豪门大户不知道他们姓什名谁。
当榜单公布出去之后,那些豪门士子终于长长的松了一口气,也都明白了李霖其实并没有彻底排斥他们,这榜单上一二等名单之中,他们这些人占了很大的,这也说明了李霖还是愿意启用他们这些豪门子弟,于是他们也就放心了下来。
至于现在李霖搞出这么一出科举的考试,其实这些豪门大户也挺后悔,原来他们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向李霖示威,认为李霖离开他们没有办法找到足够的人才,为他治理辖地,可是没想到现在李霖通过这种手段,便轻松化解了他们的这一招。
而出现这种情况,也算是他们自作自受,现在李霖能不计前嫌,录用他们这些豪门子弟,也算是已经给他们面子了,故此他们也没什么好说的。
至于那些被录用的寒门士子们,则各个喜极而泣,能通过这样的科举,被李霖录用为官,对他们来说无疑如同做梦一般他们各个都对李霖感激不尽,大有把这条命卖给李霖的想法。
第五十一章 医官()
有人欢喜有人忧,至于那些未能通过考试被录用的士子,虽然十分失望,可是李霖还是派人给他们每个人都发放了一些赏钱,令他们返回家乡攻读,准予他们到各地县学或者州学之中读书,并且给他们三次考试的机会,只要接下来三年之中,他们能通过努力,最终考中的话,还是有机会被录用为官的。
对于这些被录用的士子,李霖马上就给他们安排了差事,按照他们的考试成绩,分为一二三等进行安排。
人都并不马上给予有品阶的官职,人都从吏员做起,考试成绩甲等的几个人,全部安排为典史,成绩二等的则授给司吏的差遣,成绩三等的则给予令吏的差事。
这么做的原因是李霖认为,刚刚出仕的这些人,并无多少实际的为官经验,如果就这么急急忙忙的授给他们官职的话,那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做法,而他们虽然在学识方面,有些人可以当官,但是也必须要先在底层做起,熟悉最基本的事务之后,再行拔擢不迟。
另外李霖装作随便,从一二等士子之中,将那几个拥有黄色本命之气的士子挑选了出来,另外还把几个纯红气运的士子也选出,留在了郡守府的秘书阁行走,虽然同样只是吏员,但是这些人却可以被他放在身边进行培养,积累一些经验和名望之后,便可外放下去为官。
这些人今后的前途,比那些直接放下去为吏的士子,很明显要前途广阔很多这些人又惊喜了一番。
寒门士子们对于李霖的这种安排,都并无不满之处,虽然只是吏员,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也等于是踏入了仕途,可是对于那些豪门子弟来说,对于获得这样的差遣,却多少有些不太高兴,觉得李霖有些太过小气,居然没有直接授给他们官身,而是只给了他们吏员的差遣。
但是看看那些寒门士子,也都全部是从吏员做起,这些豪门子弟也没有办法,只能接下了差事,被派往了他们当差的地方。
而且李霖任用官吏,采用的是异地用人的办法,不许这些士子在家乡出任官职,这样以防他们在本地借助家族势力坐大,另外也防止他们借用手中职权,照顾他们的家族,今后这也形成了的制度,被贯彻了下去。
永和四年之中,李霖除了忙于整顿山阳郡内部的军务和民务之外,大力兴办工商业,开设市舶司、码头之外,还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成立了一个医署,专司培养医官,从郡内招收普通百姓的聪慧手巧的十四岁到十八岁的子弟入医署就学,着令医官李晨冰为医署的医丞,官序七品,主持医署的事务。
这个医署最基础的事务,便是为李霖培养的医官,而且以创伤外科为主,为军队培养随军医官,尽快让他们掌握救治外伤的技能手段。
另外医署下设成药局,其实就是一个大型的制药作坊,主要生产各种成药,比如用于辟瘟、解毒、解暑的行军散,专用于创伤的金疮药,专治烧伤烫伤的烫伤膏等等可以方便直接使用的成药,供给军中使用的同时,也可以在民间发卖,供应民间使用。
这也是这个位面上,这个时代建立起来的第一个专门培养医生的学府,虽然称之为医署,可是却主要是培养军医,另外也算是第一所大型的制药厂。
李晨冰得令之后,欣然受命,立即就走马上任,并且从周围招录了一批名医,到医署之中充当医官,这些经过李晨冰招录来的名医,李霖全部都直接授予了他们正九品的官身,可以按时领取正九品的官员俸禄,另外还专门给他们一份特殊补贴,使得他们的实际俸禄收入水平,远超过以前他们在民间当郎中时候的收入他们得以安心在医署之中做事。
这段时间李晨冰一直都跟随李霖南征北战,在军中充当军医,从李霖那里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治疗外伤的东西,并且学到了一些控制疫病的方法李晨冰耳目一新。
以前的中医对于伤口感染的原因并不了解,另外对于止血和伤口缝合的技术也不精通,特别是缺乏对于人体解剖方面的知识。
李霖一边带兵打仗,一边不断将一些治疗创伤的方法告知李晨冰,还有伤口感染的原因也对李晨冰做了详细的解说,另外对于疫病传播方面的问题,也给李晨冰做了一番详尽的解释,给李晨冰在这些方面打开了一道大门李晨冰大开眼界。
虽然李晨冰对于李霖所说的一些有关疫病传播和伤口感染,多是因为一些小的肉眼不可见的小虫子所引起的这种学说不太相信,但是却不得不承认这却是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另外李霖对于伤员伤口的处理,也证明了他的理论确实成立。
李霖通过李家酒坊,蒸馏出了高浓度酒精,大概达到了医用酒精的水平,用于对受伤兵将的伤口处理,并且给军队织造了不少棉布,和纱布,作为绷带使用。
另外还了很多稀奇古怪的用来处理伤口的工具,供医官救治伤兵使用,又想办法弄出了一些桑皮线,作为缝合伤口的缝合线,大大丰富了医官处置外伤的手段。
另外对于包扎伤口的绷带,也要求必须上蒸锅高温蒸煮之后,方能使用,结果是这些办法经过李晨冰的试用之后,确确实实发现军中受伤的兵将,伤口化脓感染的几率出现了大幅度的降低。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李霖所说的事情确实是正确的,于是李晨冰帮着李霖,制定出了一套相对于比较完善的军中防疫条例,还亲自编写了外伤处理的标准,下发到军中要求严格执行,并且防疫条例被列入到了军律之中,军法官参照执行,但凡违反条例者,少不了会挨军棍。
所以李霖这两年来虽然率兵不断征战,可是军中却基本上没有发生过疫病传播的事情,即便是偶然有兵将感染了疫病,也马上会被隔离处置,不会引发大规模的传播。
而这个时代很多时候对于疫病的控制,采用的是一种十分残忍的办法,当权者一旦发现所辖的地方出现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