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狼行三国-第10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敌军摆出的这种阵势就无法可破吗?当然不是,假如自己手中能有一支类似对方白马营那般精通骑射的骑兵的话,眼前的梅花阵破起来就会十分省力,强大的机动力会让敌军立刻处在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境地之中,那样要做出变化的就是燕云军了。可白马营如此的骑军周瑜并没有,放眼天下它也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而假如自己真有这般力量的话,张辽也未必就敢摆出这样的阵型。

    当然没有白马营周瑜依旧有破燕云军梅花阵的方法,主攻的一方永远是处于主动的,现在可以把对方的阵型看做是一座没有居高临下优势的城池,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就会是阵地攻坚战。周瑜要做的就是要用更多的弓箭手来压制燕云军的远程力量,更要最先打击那些身处高台上进行指挥的敌军将领。

    心中计议已定,周瑜立刻起身下山,他要靠近前线才能做出最快的应变,哪怕因此而失去观敌察敌的便利。之前的一切已经证明了汉军名将张文远绝对值得他如此去做,亦唯有如此他才有希望尽快击破敌军。

    :

双肩之负逾万钧() 
燕云军的梅花大阵之外燃起一阵熊熊烈火,荆南军士卒则一时为火势而阻。这一切在张辽看来都是顺理成章,对方的战力不可谓不强,恐怕比之当年曹操麾下的精兵也不逊色多少,可六年以来汉军的战力却是增长的更多,经过一阵接触他对敌军也有了更多的认识,眼下最理想的便莫过于荆南军强攻他的梅花阵,只要对方顾忌时间而产生急躁的情绪,凭借稳固的阵型他就能让对方付出更大的代价。

    不过荆南军的攻击并没有像张辽想象之中的那样立刻到来,敌军的阵型也有了改变,接下来的攻击他们不再是犹如潮水一般的涌上,而是列出堂堂之阵开始缓缓的压近,刀盾手在前弓弩手在后,三阵之间则有骑兵游弋不停。此时张辽的面色稍稍一沉,周瑜果然不愧是陛下口中的用兵大家,在第一次冲击受到巨大打击的情况下依旧可以冷静的做出调整,接下来的战局燕云军就绝不会轻松了。

    当然对于周瑜而言如此的应对也并非是理想的情况,要知道他的对手可不仅仅是眼前的张辽和燕云军,这张文远既然敢于轻军突进,汉军后继的部队肯定会源源不断的赶到。谁也不敢轻视赵云与张虎的用兵,而汉军之间的协作也是被无数次大战所证明了的,假如荆南军不能在围歼燕云军之后及时抽身,那么只要被对方缠上无论能否歼灭张辽所部亦是于事无补。此更是周瑜没有一开始就排出厚阵的原因,他还是有着一丝尽快击破对方的心理的。

    随着荆南军从三个方向接近燕云军的阵型,双方弓手之间的对射就开始了,论射术与弓弩无疑是后者占据上风,但前者却占据了人数上的优势,双方一时间打了个势均力敌,但由于周瑜采用了厚阵,燕云军的短促突击再想像一开始那样建功也是难于登天了。一旦己方能对敌军进行有效的牵制,再度发起冲击之时威力就会大上许多,半个时辰之后荆南军已经开始在撞击燕云军的外围盾阵了。

    在双方对射之中荆南军是非常注意打击燕云军身处高台之上的军官的,刚才在土山之上周瑜也十分仔细的观察了张辽的排兵布阵,战斗之前也许他无法去做到知己知彼,可在战阵之中他对于敌军的了解是十分细致的,此亦是一名主帅或是大将所必备的素质。那一个个站在高台之上的燕云军军官组成了对方极为有效的指挥体系,尽力给予打击就算不能使敌军指挥瘫痪也要最大程度的影响对方。

    “弩手后撤,第一军第二军轮番出击,高台后移,长弓迎敌。”观察了一会儿敌军的攻势之后张辽也及时做出了应对,敌方意在先破燕云军外围的盾阵,一时间弩手在对方刻意防范及箭手的牵制下作用已经变小,那么利用长弓射程远的优势来压制对方就成了极为自然的选择。短促突击依旧不能放弃,哪怕此举并不能给敌军带来太大的杀伤,张辽的真正目的还在延缓敌军对盾阵的破坏。

    有过刚才的经验,荆南军对燕云军的短促突击就有了极大的防范,因此双方在阵前的短兵相接一时也打的是势均力敌,燕云军只能占据稍稍的上风却不能像一开始那样的完全压制了。在如此的对战中双方的伤亡也在不停增大,你来我往对阵的局面就形成了拉锯,应该说从总体来看荆南军还是占据了一定的上风。

    见到这样的战局,吕蒙凌统包括程普在内都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在这样两军堂堂之阵的对垒中一方一旦形成优势另一方的反转就会变得更加困难,大都督不愧是大都督,别的不说就是这一份冷静便是常人难及。可此时在周瑜的面上你却是看不到半点的得意之情,相反他的一对浓眉还在不断的收紧。

    “太慢了……”这是周瑜心中的想法,自己用上了这个阵型来加以攻击,取得上风是意料中事,毕竟他在兵力上占据绝对的优势,可这一点的优势绝不能让他满意,相反假如现在能看见文远的表情的话,对战局满意的反而变成了处在下风的张辽。如此的形势敌军的确可以对自己的阵型逐步蚕食,可与此同时他们也会消耗掉极为宝贵的时间,对张辽而言只要做到这一点他就成功了。

    “传令,全。。。”正当传令兵全神贯注的倾听都督之命准备传达之时,他却讶异的发现周瑜的话说道一般却顿住了,这在之前还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场面,任何时候大都督都是杀伐决断的,而此时他却双眼紧盯战局又恢复了之前的模样,似乎刚才的命令根本没有下达一般,看了一眼传令兵重新低下头去。

    “还不到全线压进的时候,现在的优势还不足以这般。”看了看身边士卒手上所捧的沙漏,周瑜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之间自己双手的掌心已经满是汗水,目前的战局自己下令的时机太过关键了,而且所背负的职责也是泰山之重,他不能不谨慎以对,越是关键时刻越需要冷静的判断,此战不胜全局就再难扭转了。

    一军之帅,统帅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同时双肩之上承担的压力更是重于万钧,尤其对于眼前的周瑜更是如此,孙策让他率领荆南军主力来此已经是将所有的赌注押在他身上了。而与之相比张辽在心态上就要好的多了,敢于在敌军围攻的威胁下依旧选择突进,就是效法当年霸王破釜沉舟的决心而即使燕云军此战失败汉军的同袍依旧可以争胜,他可以没有负担的全心见招拆招。

    “传令下去,全军突袭。”又等待了片刻之后周瑜终于下达了军令,荆南军的阵型已经足够稳固,战局亦处于上风,现在定要给张辽以不断增加的压力。而就在传令士卒挥动旗帜的同时北边却传来了一阵极为响亮的喊杀之声,周瑜知道那绝不是自己的麾下士卒。

    :

一无所惧驰援来() 
那一阵东北方向传来的喊杀之声声势极壮,听上去不下万人,梅花阵中的张辽与燕云军士卒立刻就能听出那是虎卫军同袍到了,而且巨大的喊杀声有很多是通过扩音器喊出来的。 汉军各个主力军的冲阵喊杀也是各有特色,当然其中区别不大,只不过周瑜听不出来张辽则是清清楚楚。至于为什么虎卫军会在此时从那个方向来援,文远亦是一想即明,定是隽乂临机决断派兵增援了李典袭击蕴县的一路。

    从时间上来看恐怕那三道黑烟之中更有不少虎卫军的功劳,周瑜用兵有法,蕴县一处也定有防备,李典的两营士卒是否单薄了一些?不过现在没有任何的顾虑了,虎卫军,张隽乂就是最为值得信任的同袍,同样的信任张辽对张绣也是一般,司州营肯定可以及时赶到战场。而虽然看不见同袍的踪影,可只是听见他们的声音也是对身在重围之中的燕云军士卒极大的鼓舞了,孤军奋战与两军携手的感觉是大不一样的,虎卫燕云,两大王牌合力战力绝不会是简单的一加一。

    “幼平,你率三千骑军前往查探,所来之敌定是袭取我蕴县之敌,长途奔袭连续作战,就算来援亦不过是强弩之末,不足畏惧。”几乎没有往东北方向看一眼周瑜很快就做出了应对,悍将周泰也立刻率领三千骑兵而去,对大都督的话他是不会怀疑的,他说敌军没有战力绝不会错,自己的铁骑会将他们尽数击破。在这一点上荆南军诸将对周瑜的信任也不会在汉军诸将对张虎、贾诩等人之下。

    周瑜此时还不知蕴县作战的详情,只是从那三道黑烟之中猜测其已然陷落,董袭即使退军也不会直接来这儿而是去往大寨。不过从时间和距离上来分析不管对方来了多少人他们的战力也会受到巨大的影响,长途奔袭,连续苦战再加上长途奔袭,世上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在此时还保持强大的战力,汉军王牌也不会例外。

    此时从东北方到达战场的正是郝昭率领的虎卫军四千士卒,如同周瑜的判断长途奔袭加上连续作战的他们绝不在自己的最佳状态,不过也决不是其口中的强弩之末,原因就在他们身下的那些大车之上,这一百多里的路途对虎卫军而言反倒成了休息,倒是周瑜始料未及了,便是张辽也是稍稍有些疑惑援军的速度。但此时他已经没有时间去分析其中原因了,对手没有顾及援军直接向自己发动了猛攻。

    “散开,散开,一队跟我,另一队冲那座土山,大车不能丢,防止敌军突袭。”一阵高声喊杀之后郝昭立刻兵分两路,他自己亲自率军从侧面靠近战场,另一队士卒则前往方才周瑜所在的那处土山,而从速度上看虎卫军并不快。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拿下蕴县之后,李典和郝昭的着眼点立刻放在了张辽的燕云军主力身上,他们要想方设法给予有效的支持,一夜大战之后的李典所部再要驰援并不现实,即使是关键时刻敢来的虎卫军也要经过休整,到了战场就要能发挥出战力,否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