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狼行三国-第1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出京时就和他约好的。到了晋阳将近一年,文和的饮食水平都在以一种飞快的速度提高着。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贾诩在心中生出的念头,但他知道愿意为君侯效死的可不仅仅是士!士卒,百姓莫不如是,可能一开始文和还会有些稍稍的不适应,但当他真正融入进去之后就更能体会到刘毅那句民为贵真正的含义!不但要给对方衣食无忧的生活,也要给与寒门中人相当的地位。

    士族寒门孰优孰劣?在以往的认知之中这不是一个问题,但如今文和却越来越要深入思索,尤其是在人才这个层面,因为它与主公的大业息息相关。朝中以王司徒为首的群臣抓不住冠军侯别的错失,就在此处大作文章,隐隐间就会暗指君侯的很多做法会和祖制相悖,对寒门太过宽容。

    在其位谋其政,贾诩首先要战在主公的角度思考问题,一句任天下智力以及各处招贤馆及南山书院的模式已然能将刘毅的立场表露无疑!且在主公麾下,似首席军师戏志才,大将张辽臧霸等等都非士族中人。

    一开始在自己心中贾诩多少是对刘毅之行有些疑问的,那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想法,与忠诚无关。但在来到并州之后,尤其是身体力行所闻所见很多事之后,他的想法也发生了改变。南山书院中寒门学子比之士族丝毫不差,器具所就更是明证,那些被士族视为奇技淫巧的匠人在此处却有着璀璨的光芒,君侯说的不错,他们缺的只是良好的环境和发挥的场所!

    幽州北平,城东车骑将军府,今日董承在此设宴,从事中郎伏完,中常大夫种辑,及太学从事王中李茂等人尽皆为坐上之客,这些人也算是董车骑这个小集团的核心了。如今刘毅出巡,给他们的环境更为宽松,在朝中便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但如何去做还需要仔细斟酌。

    原本在西都长安之时董承和太傅杨彪之间交情极深,二人联手对抗董卓为国出力,算得上合作无间。可来到北平之后却有着渐渐疏远的趋势,其中原因不言而喻,杨彪的权欲并没有董承那么大,救出天子之后他最大的心愿已经完成,在看过并幽二州的实情之后对刘毅的能力更有了充分的信任,加上朱儁和卢植等人的原因他并不愿意卷入到朝廷的纷争中去。

    立场决定想法,杨彪的做法在董承看来就有些不合时宜了,眼下还就是他们一展抱负之际,要扶助天子振兴大汉,方才不负平生所学。而刘毅虽然战阵无敌治理地方有法,奉迎天子更立大功。可他的很多做法却并不为董承所喜,尤其是他重商,重视寒门子弟,甚至那些工匠都能谋得官职,这是与他的想法完全相悖的,且在众人看来此便是对祖制的一种违背。

    大堂之中伏完等人已然到了,可身为主人的司车骑将军董承却并没有出现,按常理这可是颇为失礼的,却原来此刻在内书房之中董车骑正在与爱子董宇进行着一场对话,后者面庞微微发红,前者胡须亦在飘扬,看上去气氛并不是十分的和谐。董承面前的案几之上茶盅偏离了位置,茶水亦洒漏出来。

    “无商不奸,士寒有别,君子不与其同列,亏你还是饱读圣贤文章,怎么现在连这个道理都不清楚?便算那刘朗生与你有提携之恩,可大义面前岂能分不清楚?”调整了一下胸口的起伏董承寒声言道,此处乃是家中没有太多的避讳,而且自己的亲子都站在刘毅一边更让他气不顺。否则他和朗生此时只是政见不同,还没有到达剑拔弩张的地步。

    “父亲教训,孩儿本不应反驳,可骠骑将军向来之为人,并幽二州真实之所见,在公在私刘骠骑哪里有半点不是之处?爹爹你也教我,大丈夫该当恩怨分明,别的不言,就是上次晋升包括赵海之事,将军仗义之言也是无人能辩。”董军的音调柔和了下来,但所言却依旧没有半点退让。

    说起赵海之事王允倒是一愣,不管他对刘毅的有些所作所为多看不过眼,但亦不得不承认自从来到北平,朗生对朝中老臣当真还是十分尊敬,姿态也放的颇低,唯独一次针尖对麦芒就是为了前常侍之子赵海。盖因有人将董卓之患的因由加到了內臣头上,言及若非是他亦不会有董卓之乱。

    其时刘毅便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雄辩涛涛,当年内臣外戚之患乃是朝中之首引董卓入京原本是为了讨逆,且内臣对此还是持反对态度的,就事论事岂能与之相干?彼等误国已然身死,又与赵海何干?

    有了这么一个插曲,赵海之事自然尘埃落定,不说赵海对兄长感恩戴德,甘宁赵云也莫不如是,以刘毅的义气跟着兄长就是心中踏实,任何事都会为他们出头。

外传 毒士之才令人佩() 
    就在董车骑宴请宾客之时,车骑将军府府的宴会之情就有人报到了少府郭嘉案上,北平乃是天耳总部所在,自然更加无孔不入。身为掌管天耳之人,所有的重要情报郭嘉都能在第一时间得知消息,此次贾诩随同君侯视察黄河,朝中之事便交到了张虎郭嘉戏志才三人肩上,奉孝又岂能不在意?

    “这些老大人们就不能安宁片刻?嘉可是盼着文和早日回归,朝中之事还是由文和处理才更加妥当。”让来人退下,郭嘉便对一旁的戏志才言道,他更加在意的还是袁绍曹操等汉末诸雄的动静,并非说他不注重此事,相反既担其责鬼才就会十分认真,只不过眼下朝臣之举还未对主公形成大患。至于张虎,他的手段和贾诩相比就偏于温和。

    “奉孝说的是,文和的确眼光精准胸有韬略,且在这朝争之处还要胜你我多矣,如今为主公所献之计策更是精妙,却不知奉孝有何见解?”戏志才颔首言道,和贾诩相处日久,对他的才干就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今日刘毅来信便将当日文和所献之法告知二人,志才见了更是佩服贾诩的所谋。

    “呵呵,兵者诡道,上兵伐谋,文和兄此计极得其要,当真想我等之未想,只要此计施展得当袁本初想要进取徐州必增极大阻力,一旦被主公找到口实,越是悬而不决就越能让他首尾难顾,贾文和厉害啊。”郭嘉闻言一笑道,以他的才干一旦被启发就看得极深,贾诩此法的确大有妙用。

    “当年在颍川之时,忠心中便觉唯有荀文若方可与奉孝平分秋色,如今观之文和子才亦是大才,不会在文若之下。”戏志才欣然言道,对郭嘉的才华他是一直自叹不如的,亦是心中佩服,如今又多了贾诩,主公当真目光如炬。

    “兄长太谦了,眼下你我当要好好思量,如何将文和这条计策用到尽处,操作得当便可抵得上五万大军。”郭嘉摆摆手言道,有了贾诩之计刘毅之言鬼才心中现在想的就是要将此计的效用做到最大,最理想的结果莫过于令得袁绍失却人心,主公却随时都有征讨之的理由,否则只要董卓存在一天,刘毅对任何一处用兵都会被有心之人利用,那奉迎天子便失去意义了。

    “我观奉孝与文和越来越是知己相投,想来此次定能合作无间,此处有二君在忠就不必添乱了,这练兵征兵之时还有千头万绪了。”对郭嘉之言戏志才十分认可,亦对二人信心十足,他们定能为主公赢得最有利得形势。

    “兄长你可不能躲懒,嘉之想法还需与兄长印证,主公和文和说的不差,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嘉这里先把文章写好给兄过目,待得主公文和从大河而回当才是时机,不过之前还要志才兄助我一臂之力。”郭嘉说道最后却是弯下腰来和戏志才耳语起来,面上则是一副饶有兴致的模样。

    “呵呵,奉孝你倒是好算计,嗯,说不得要让子龙将军辛苦一番了。”郭嘉耳语之时戏志才便是眼中一亮,随即连连颔首,等到郭嘉说完他便领会了鬼才的言中意图,当下目视对方拈须笑道,此事自己可想不出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只需彼等算计主公,我等岂能不投桃报李?不瞒志才兄,便是西都长安之处嘉亦要让天耳闹上一番,试一试李榷郭汜到底有多大的气度,若有机会不动刀兵也是上善之法。”郭嘉轻松言道,天耳的存在给了他更多奇思妙想的空间,也让他更加的游刃有余。

    “奉孝你可小心,不要将天捅破不好收拾。”戏志才此言是半假半真,没有人比他还能了解郭嘉,要说胆大包天他比之主公也绝不稍差,他的天马行空往往让人只能跟在身后猜度,好在主公对之极为信任,也有着一副大心脏,很多时候戏志才听到奉孝的一些想法都会有些心惊胆跳。

    “兄长放心,为主公大业计,嘉岂能没有分寸?凭什么彼等就要静观主公之动而动?此番他们也闲不下来!”郭嘉一副莫测高深的模样,看得戏志才不由摇头失笑,在奉孝和主公身上都还有着一些少年意气!

    郭嘉与戏志才与府中议事,天耳的往来几乎没有停止过,如今对情报的收集工作标准极高,刘毅和冷智数次强调,身为一个优秀的情报人员,不但要善于隐藏反应敏捷,还要能从细节之中发现问题。往往重大情报的来源就在不经意之处,这就需要你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天耳的情报更从开始的五级变成了九级。

    一般而言七级以上的情报都必须呈递给奉孝过目,三级以下则由天耳的中层人员再度审核,而四至六级便要先报陈登,很多时候情报的级别也会有所变动。陈元龙能被曹操称为“五湖四海之士”,在情报工作之中是极有天赋的,刘毅对之也算量才而用,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与时间,陈登就能接替郭嘉的位置,让奉孝更能专心投入到军略上去,以后得数年乃至数十年军事都会是最大的主题。

    前番在邺城之中力助韩馥对付公孙瓒,陈登已然显示出了自己的能力,刘毅用人固然是唯才是举,但在元龙心中他和冠军侯有这一层亲属关系他就要比别人更加出色。面对案几之上厚厚的一摞情报,陈登翻阅极快可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