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狼行三国-第4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友新书重生三国之战尽天下(书号273336)发布,诸位可往之一观,觉得好的收藏推荐一下,想来好友的三国应该不会让各位失望!

第五百四十五章 上下一心() 
更新时间:2013…06…05

    徐晃与鞠义二人走后刘毅与戏志才二弟再将甘宁率飞虎军相助刘备一事的细节商讨了一番,虽则离其出兵尚有一段时日,可年后兴霸即将赶赴房山,刘毅做事又是向来谋划再前,特别是兵家之事更要细致无比,也许有不少的预备未必在战时用的上可却是有备无患。

    等到甘宁告辞而去,又是州府官员的集会,平时刘毅可以放手任由陈群钟繇等人施政而不加干涉,但如今情势不同他自要详加监督,好让州府一条条的对策可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得到贯彻,此时每早一步说不定就可挽救一些百姓的性命,天灾造成的损失已是事实无法避免,但接下来的预防及安抚工作亦是重点,亦可稳定人心。

    早在刘毅统领幽州之时州府之中便有专门的钱粮是作为应急之用的,一开始只是为了随时可能展开的大战,可随着地盘的逐步扩大各种各样的事情也逐渐多了起来,这笔专用资金也开始分门别类,军事专用,农事专用,商事专用,大旱之后更多了赈灾专用,虽然这赈灾数年未用可积累却是从未停止,此时便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

    根据各郡县乡的损失情况,钱粮以及物资的调拨已经开始展开,此种田豫手下的万余民夫及来自高句丽的那些降卒就是运送这些物资的主力,前番冀州一战刘毅除了三十四万大军之外还动用了将近十万的民夫,他们的出现大大增强了刘毅军的战力与持续能力,当然战时属于特殊情况,田豫的手中常备人员只在万五上下,这些人中多是各地前来幽州的流民,几乎都是无牵无挂的壮年之人,甚至还有不少来自乌桓与匈奴,有了后世的经历刘毅对于后勤的看重也要胜过当世不少诸侯,可说冀州大战的胜利除了三军用命他们也是功不可没!

    这些民夫平时耕种的乃是州府的官田,所交赋税比之一般百姓要多上一些,不过剩余足够他们维持生活了,且每逢战事或是像如今的情况,他们还能在州府之中领到额外的一笔银钱,相当于是工资的概念!刘毅知道想将做事的效率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极为重要的,可决不能光说不练,任何时候利益都是让人全力以赴的原动力。

    而相比这些民夫,高句丽的那万余精壮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毕竟刘毅从不否认自己算是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在东方的战争之中,战败方对于战胜方只能绝对的服从,况且他们现在也没有了作为战败方的资格,整个高句丽都已经与辽东合并成了刘毅治下的平州!不过对于这些精壮本人而言,在幽州的生活却比他们想象之中的下场要好的多了,说起来只是活计多了一些温饱却是不愁,有时还能得到一些奖赏,更重要的是他们只要干满十年便可以得到梦寐以求的自由及州府给予的一笔钱粮,对于这些人刘毅是在仿造劳改农场。

    显然他们要比后世要好管理的多了,毕竟高句丽之前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苦寒之地,岂能与北平这等繁华之处相比?刘毅心中还是有着一些对人权的看重的,他们的基本生活都能得到保证,有了希望之后怎能不一个个全力以赴?北平的建设,各地沟渠的建造包括飞虎军战船的打造中都有这批人的身影,工作效率可说极为之高,让刘毅心中很是满意,不过高句丽已经是大汉的领土了,再从那里征集并不合适,刘毅之所以让李奉株等人尽快登陆倭岛也是有着这方面的考虑,那上面可有着更多的资源可为大汉所用,而且在使用方面刘毅更不会有丝毫的顾虑,他相信只要大军登陆对方绝对无法抗手!这件事情甚至用不着等到天下一统之后再加操作,现在就可以齐头并进了。

    眼前这场大雪还没有减弱的势头,除了燕代受灾严重之外各地郡县亦是遭受了不小的打击,将近三万的民夫队伍应付起来就显得极为吃力,幸好还有各地郡国兵的存在,百姓们在官府的组织之下也表现出了自救的能力,华夏这个民族有着一个很大的特点,他们的民族凝聚力与闪光之处很多时候都是在大难之中体现的,古今相同。

    “受损的民居必须要在三日之内得到修复,此外加固房屋不得有半点松懈,各郡县怎么安置灾民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不要给我说出种种理由,此事刘某要的就是结果,伤亡数字再有增加首先问责各地官员,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就是他们一展其能的时候,做好了州府自然会有奖赏,可若是办事不利也绝不会姑息!”事急从权,刘毅在应对紧急情况之时向来采用的是军中一套,也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军令是容不得人有半点质疑的,理解不理解你都得造作,当然在刘毅的心中自有考量,如此行事的目的就是要去逼迫身在一线的官员殚精竭智,有的时候在高压之下人的潜力是可以得到爆发的,这世界上很多的奇迹都是被逼迫出来的,金字塔秦皇陵想必也是如此,后世的刘毅经常会给手下的员工开一个玩笑,你们觉得任务重完不成还是压力不够,倘若完不成任务就要砍头的时候还能有这许多的说辞吗?那时没有条件现在却是大权在握,当然其中的度还是要加以考量的。

    “现在各地之事已经按主公的要求改为三日一报,灾情严重的郡县一日一报,损失及百姓伤亡的信息会源源不断的送到州府之中,倘若隐瞒不报或者少报必会根据主公之言罪加一等。”陈群是最早回应主公此言的,当年刘毅亲自奔行数百里前往平原请当时还籍籍无名的他出仕,现今长文可是整个幽州政事的一把手,还总揽着各地的大局,除了自身的能力之外刘毅的信重至关重要,多年的相处他早就深知主公的行事风格,在这次抗灾的安排之中也最大程度上的体现出来。

    “嗯,如此便是极好,还有这些简报是让他们说及当地详情的,此时不要去计较什么格式,再来一些废话,我要的是各地灾情的实际数字和他们的应对之法,其他能免则免!”刘毅点点头言道,各地的所报都有着固定的格式,有时也难免会有一些无关的内容,平时刘毅不愿计较太多,可现在这个时候能多一分效率都是好的。

    “主公放心,繇会立刻通传此时,不过现今大雪纷飞,很多地方的信鸽难以使用,简报传递都需以马匹完成,请主公暂在幽州马场中调集百匹良驹以为应急所用。”钟繇起身出言道,此乃他的职责。

    “元常所虑极是,多给你五十匹,由你负责分配调度,无论如何各地信息都要确保通畅,刘某这里每日都要见到通报。”刘毅闻言不做多言,立刻持笔亲手写了一份绢帛交给钟繇作为调集马匹的凭证,他要求下属办事不得拖延耽误,对他们正确的意见采纳起来自然也要雷厉风行,钟繇的进言显然是行之有效的,那便立刻就办。

    “这几日刘某都会亲在州府之中,各位也要多吃些辛苦,夜间遇有紧急情形还需随时召集,各人需要谨记之身所负之责,我们这里多出一份力各地的负担就要减轻一些,刘某相信只要我等上下一心,幽州必能度过眼前难关!”这席话也算是刘毅在军中鼓舞士气的常用手法了,当然前提是他的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更具效力,一众官员虽非武者却也能感受到主公强大的自信,眼中亦有坚定之色。

    “报!主公,郑玄先生与刘虞院长前来见过主公。”此时一个传讯士卒自屋外本来,刘毅面上不悦之色一闪而过,没有紧急之事他在议事之时是不愿受人打搅的,可之后的两个名字却让他释然。

    “将其请到大书房,长文元常,你二人暂代刘某,我去见一下两位。”刘毅闻言起身言道,此二人与这个时候前来拜访肯定不会是来找自己的聊天的,定有要事,当下交代之后便先行前往。

第五百四十六章 文王之卦() 
更新时间:2013…06…05

    刘虞算是在刘毅崛起过程中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物,给予了朗生很大的助力,当年公孙瓒劝他自立为之所拒便将其囚禁在蓟县,后刘毅起兵讨伐叛逆一把大火在摩云岭烧了白马将军数万大军,生擒其人,后又攻下北平,刘虞便是此时被刘毅救出,并仍为幽州刺史。从此之后他对刘毅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奔狼一战之后主动让位,后更是辞去一切职务一心打造幽州书院,要知道那时候书院可没有现在的名声,一开始也只是刘毅的尝试,正是在刘虞的呕心沥血之下才有了如今的大汉第一学府,对于这位前辈,刘毅是发自内心的尊敬。

    而郑玄在大汉文化历史中也是一个里程碑似的人物,他的名气甚至不在刘毅之下,只是领域不同而已,此人当日初见给刘毅的感觉却是与想象之中大相径庭,很有点老顽童的摸样,不过学识渊博绝非虚名,后来亦在幽州书院定居,使得其名气得到进一步的增长。

    这样的两个人可说已是大汉文坛泰山北斗一般的人物,对于他们的来访刘毅再忙也是要抽出时间加以接待的,只是心中还略有疑问,二人一向埋首于书院之中不问外事,此次前来却又是为了什么?

    “刘院长,郑先生,此时天寒地冻又是大雪纷飞,道路崎岖难行,二位若是有事派人前来知会一声刘某必当前往聆听教益,又何苦亲自奔波这一趟。”刘毅到了书房时二人已经在用茶了,不待其起身亦是快步上前温言道,幽州书院地处近郊还是有一段距离的。

    “这场大雪连绵不断,幽州各地都颇受其害,想必此时朗生亦在为此时劳神,刘某绝非夸赞朗生,至少在我所见诸人之中无有爱民之人可胜之,又怎能在此时分你的心,自当前来,现今各地详情如何?”刘虞闻言正色道,面上亦是颇有忧色,他当年身为幽州刺史,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