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狼行三国-第7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功之臣及外来各国使节,整个宴席经精心策划可说是美轮美奂极尽热闹精彩之能事,身怀绝技的各地艺人在此中都有着极为出色的表演,令得异国使节叹为观止,而世子的雍容大度和沉稳风范更是深入人心,整整一夜在刘桓的脸上根本看不出半点大战的迹象,其言语之中对于燕王表达出的信心坚如磐石,似乎此战已然得胜!

    待到天明,一众又在世子的率领之下进入皇宫参见伏皇后,刘桓的表现更是谦恭有礼,诸国使节更是尊敬有加,伏后对众人勉慰一番,不免亦对燕王之辛劳大加赞赏,谓皇叔公忠体国,为大汉之兴旺征战四方,并面南遥祝,此番之战燕王出师大捷可操必胜之算!

    一边是剑拔弩张尸山血海,一边却是歌舞升平盛世兴旺,虽说朝中亦有官员对世子此举不以为然,可更多的还是对此盛举颇为兴奋,大汉已然多少年未出现如此热闹的场面了,虽说燕王出征之时便是世子刘桓坐镇大局,但如此大事想必还是出自其授意之下,大战之时尚能分心于此,看来此战也会如同之前种种过往一般无往不利!

    这两年在对长子刘桓的栽培之上朗生可谓不遗余力,此番出征青兖便将所有燕地之事尽数付之,戏志才、陈群、钟繇等人尽心辅佐,可说此时在燕地诸州,刘桓就是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朗生给了世子极大的权力,也可说是对他的一种考验,刘毅用人并不怕人才犯错,有的时候错误的经验才更为印象深刻,对长子亦是如是,当然刘桓的所作所为也会及时的传到刘毅的手中,借新年之机好生热闹一番宣扬大汉的威势、燕地的繁荣,增长百姓必胜的信念和其余各州子民对大汉的从属之感乃是刘毅最大的目的,按后世的说法这叫政治仗,打好了也不输与一场大战役的获胜,现在他要的乃是全天下的人心。

    不过对此刘毅只是给出了大的方向,具体如何行之还要刘桓自己去组织决定,单从北平的反应来看,这次盛会还是极为成功的,包括蔡勇、杨彪、刘虞在内的一干老臣以及戏志才陈群等燕王心腹都对世子表现出了很多的赞赏之意,同样的宴会形式不仅在北平上演,各郡县之中世子亦有让当地官员与民同乐之言,并称要长此以往。

    如今燕地有六州之地,人口千万,地方政事可谓繁复之极,朗生在时便只是独观大略很少会究其详,对于手下一干治政之才他是极为信任的,况且倘若事事求细他就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但刘桓对此却是乐此不彼,青春年少之时谁不喜醇酒美人吃喝玩乐?可世子在燕王出征之时却是与其一脉相承,每日几乎都是最早到达州府之中,又是最晚一个离开此间,那些长篇累牍的地方政事他可高坐堂中一看就是一日不但没有丝毫疲倦之态反倒是精神奕奕,这个举动无疑获得了大多数官员的一致好感,长年如此作为,没有一定的恒心毅力是绝对坚持不下来的,便是燕王如此勤政每隔数日还要有所歇息了。

    不得不说这两年年龄的增长与父王的言传身教,世子是真的成熟了,对燕地各处的政事军事以及人员安排他都有着很多自身的见解,其中亦不乏创新之处,当然行事谨慎已然成了刘桓一向的作风,法度严谨待下和善也成了很多官员心中对世子的最大印象,正如二公子在军中极受士卒尊敬一般,刘桓在官场之上已然树立起了自己的形象。且成家得子之后的他为人处世之中更添张弛有度,稳重俨然!

    兴国之道在于明政强军,而此二者又在用人,对于父王此言刘桓随时牢记心间,此时在他的身旁已经有了一帮年青俊彦为其出谋划策,似杨修、刘明、黄慎便是其中的佼佼之辈,而燕王麾下那些重臣的后代更是隐隐然已经将世子作为核心,可说如今的刘桓已经初步建立了自己的班底,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所能掌握的力量还在不断扩大。

    这些都是燕地明里的表象,暗中各处亦展开了极多的调动,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飞虎军房山分部的南运,这两年在刘毅的属意之下,那处岛国上对战的热烈程度绝不逊于汉末纷争之时,张荣扶持的百目一家已然成了实力最为强大的一股力量,为了表达自己的忠心,一批批强壮的奴隶被源源不断的送来大汉,在各个领域之中发挥着他们的光和热,为燕地的建设添砖加瓦,或者说是添血加肉。但与年前燕王一声令下,奴隶运送的规模暂时要加以控制,从刚开始的每年数千到去年的将近四万,刘毅也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绝不可杀鸡取卵,况且眼下的战局他也需要飞虎军将全力运用到战场之上了。

    对此张荣毫不犹豫的就表示了服从并立刻开始安排舰队分批开往徐州与甘宁的分部汇合,此时在海岛之上他可说是太上皇一般的角色,奴隶贸易更让很多人眼红不止,君不见那些倭国女奴的受欢迎程度始终未减,在众人看来,张荣的这个职位简直就是坐在金山之上!但显然他自己绝不是如此作想,加入飞虎军他是为了打仗的,这些别人眼中的好事在张荣看来却是谁愿意干谁干,只不过燕王的军令不可违抗罢了,这一回得到军令对他而言无疑便是久旱甘霖!

    器具所对于飞虎军船只的改造从未停止过,两年多来又有百余艘战舰投入使用,虽然房山分部的士卒们一直没有得到太多实战的锻炼,与徐州分部相比在战力上可能有所差距,但若论到操船之术则定要胜之,往返海岛与大汉之间的航线此时飞虎军已然轻车熟路,张荣也很注意让士卒们多感受一番实际穿越大洋的经验。不时还会让其登陆帮助百目一家征战一番,士卒长年不见血就似好刀多日不用是会生锈的,他始终相信燕王是绝不会让其一直从事这项营生的。

    当年冀州之战刘毅亦甘宁的飞虎军作为奇兵跨海登陆袭取稽古,对最终的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自房山出发到冀州沿海登陆,兴霸共计用去半月时间,这在当时已然是难以想象的速度了,而时至今日随着舰船质量的提高与士卒们航海经验的不断增加,同样的航线张荣率军只需九日便可到达,就算前往徐州海岸亦不会超过二十日,待两军会齐之后,甘宁手中的实力就会更为强大,士卒五万,各类舰船千余艘,他的存在就是封锁长江水道的最大保障。

    前往徐州的还不止飞虎军房山分部一军,白虎玄武二营大部亦被运送而去,大汉边境的匈奴与乌桓此时已经不会对境内形成威胁,而鲜卑经前番北平一行见识到了刘毅的强势与燕军的强大之后更变的谨慎起来,再言一日匈奴乌桓在侧,纵算其有狼子野心也不敢轻举妄动,况且西域使团回归之后,大汉的声望又到了一个新的顶点!

    在做出决定之前多方听取意见,事无巨细,而一旦定计就会坚定不移的加以贯彻,这本就是今世刘毅的一贯之道,庞统在信中提出需要飞虎、龙骧及烈火三军来应对扬州刘备的举动,刘毅既然接受了凤雏的提议就要想法设法增强甘宁手中的实力使得其用起兵来更加游刃有余,燕军老四营成军犹在龙骧虎卫之前,前番不用乃是出于谨慎考虑,此时战略作出调整刘毅自然就要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为徐州补充兵力此为其一,考验飞虎海军运送的能力便为其二,白虎玄武二营没有八大主力军那般巨大的构架,每营士卒都在万五之间,正好也在飞虎海军的承受范围之内,此番海运徐州便是一举多得!这一次的经验也将对燕军其后的战局起到深远的影响,刘备的扬州,孙策的交州可都在飞虎海军的远航范围之内,到那时刘毅便会让他们知道光注重长江天堑的得失是远远不够的,燕军有能力在万里海岸线上的任何一点集中兵力进行登陆作战,让其防不胜防。

    而在青州边界赵云屯兵之处李铁牛的朱雀营早在新年之前便已经到达,兖州陈留封丘皆是坚城,单靠各军器械营在攻城力量上海略显薄弱,朱雀营这只攻城劲旅是不可或缺的,改良之后的巨型轰天炮亦会在此战之中去检验威力!与此同时徐晃的龙骧军,鞠义的烈火军在稍稍整补之后亦是极为隐蔽的经过东海郡向下邳靠拢,青州一战虽有折损但整补下来两军合力亦还有接近十万的兵力,再加白虎玄武二营和飞虎军,甘宁庞统手中的实力对付刘备扬州军至少不落下风!

    转过年来不到三日,刘毅、赵云、甘宁三人同时有了行动,而汉中之处曹军对城池的攻击亦正式展开,倘若说青州之战与汉中之前只是前哨的话,此时双方不约而同的动手战役已然进入**!

第九百一十三章 三箭齐发() 
大汉建安二年公元二零二年一月初六,青州赵云部太史慈北平军攻击鲁国,高览疾风军走卢县直指东平,子龙郭嘉与高顺辽东军一处兵发乐平,一日之间燕军三箭齐发分兵攻入兖州境内,进展亦算的上极为顺利,待到当日晚间三路大军已经深入达七十里,其中只遭遇了曹军留守郡国兵的轻微抵抗,盖因此时夏侯渊曹仁于禁乐进等将按照之前既定的战略收缩兵力固守要点,以此时双方的兵力对比倘若与燕军展开野战曹军必败无疑,除了辽东、北平、疾风这三大主力二十万人马之外刘毅的铁骑营亦随时都在待机而动,等得就是曹军主力!

    当时为了对付燕军兵进兖州的攻势,程昱曾经给曹操出过一条计策,那便是尽数征取各县百姓之粮将之屯往各处坚城之中,然后再将这沉重的包袱甩给刘毅,则燕军的后勤不但要负担数十万大军的军用,还要分出余力来照顾十余万百姓,照刘郎生一贯的风格他是绝对不会对此视而不见的,况且此人一向又以大汉正统自居,若是弃之不顾对他的声名将会是极大的影响,借此亦可延缓燕军强大的攻势!

    世人皆知贾文和毒士之名,程仲德的狠辣之处亦绝不在其下,此番设谋与另一时空之中郑度为刘璋所设之计何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