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狼行三国-第8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瑾子敬所言俱是,刘毅与战场之上的确厉害,按方才子敬所言,兖州战局与汉中之处具为一体,倘若燕军能够速破曹军对张子才而言便是绝大助力,怕曹操闻之亦要改变其作战之法。可如此对我却是无利,兖州一失汉中再无所得,燕地实力必将更进一步,须知刘郎生不但精于战阵,与治政之处也是周全细致,观如今幽州各州便可知之,吾亦不愿曹军与此战之中惨败下来!但如此来看便更难猜透其用意所在了,铁骑营突进之后辽东、北平、疾风三军对坚城之攻势却是缓和下来,此战燕军备战多年,以其实力就算曹军强悍且有雄城之利当也不至如此不济,想必刘毅心中定有安排!”孙策又再言道,此时他已经得到了燕军三大主力军进展缓慢的消息,似乎与刘毅一贯善攻的风格不符,就算他想引出曹军虎豹骑聚而歼之也得造势才是。

    “恩,兄长所言亦是瑜心中所虑,据闻高敬方之辽东军极善攻坚,且前几日他对乐平的攻击打的有声有色,并无后继无力之态,今有此举倘若所猜无差,刘郎生实是意在……子明,观你似有所得,不妨言之一听。”周瑜闻言微微颔首,得到军情之时他依然感觉出了刘毅此举必有用意,和鲁肃谈论之后亦有了自己的判断,此时刚要将自己的见解说出,却见一旁而坐的青衫之人神色有异,当下便笑而言道。

    从周瑜对其称呼之中便可知此人乃是吕蒙吕子明了,此时这位另一个时空之中继周郎鲁肃之后成为东吴大都督的名将只有二十四岁,也不知是否已然开始博览群书,但他能身在此间便足见孙策对他的看重,而周瑜看向他的目光之内除了鼓励之外亦不无欣赏之意。

    “主公,周都督,以末将浅见,刘毅之所以为此其意并不在兖州之战,想来还是针对此时兵屯庐江的刘备所发!……”吕蒙见状倒也爽快,立刻说出了自己心中的判断,其所言倒与当日赵云高顺之见极为相似,听他侃侃道来思路清晰分析透彻便知此事在他心中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显然对于刘曹这番大战他也保持着极高的关注。

    “哈哈哈,好,子明之见解果然高深,兄长当日劝你多读兵书战策亦是有先见之明,伯符兄,此之便可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听着吕蒙的一番言语,坐上三人眼中赞赏之色越来越甚,待其言罢周瑜首先击掌大笑而言,却原来那劝学之事已然发生,只不过主角由另一个时空之中的孙权变成了如今尚在人世的孙策!

第九百六十三章 紫髯碧眼() 
这吕蒙吕子明从军的经历倒是和颍川徐元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徐庶乃是为友杀人,吕蒙则是不堪受辱,后托熟人出而自首又投到孙策麾下,伯符见其有能,便以之为军中别部司马,后随孙策周瑜南征北战亦是屡建战功,其人作战勇猛且颇有军略渐渐的便是更受主公器重。只是子明一心为将与军中之事及其认真却是不通文墨,因此才有了一场孙策劝学的故事,比之另一个时空之中更提早数年。

    说起此事却又与刘毅有关,当年孙策父子被朗生所救得以在西凉铁骑之下逃的性命,小霸王对于朗生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一面是救命恩人,一面争夺天下却不得不与之为敌。当然孰轻孰重孙策心中自然分的清楚,但他一直对燕王有着一份仰慕之情亦是事实,便是身为一方之主他的很多言行也在像朗生学习。燕军整军之时刘毅对众将的要求之中便有博览群书一事,孙策闻之便觉极为有力,亦在军中加以效法,此时看来也在吕蒙的身上得到了回报,又一个大将之才!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公瑾之言果然精妙,观子明此番所言胸有大局,所思缜密,果然不负策之所望,善、善!”孙策亦是爽朗的笑道,他本身就是武者,与吕蒙这般的将领向来就极为亲善,如今见其长进与自己所言不无联系,日后又可再添一得力臂助岂能不喜?坦率的说便是孙策自己也并没有似吕蒙这般想的那么深入。

    “主公与周都督谬赞了,蒙不过浅见而已,且无主公当日教诲怕亦不能有此所见,其时之言确是金石珠玉……”被孙策周瑜这么一唱一和的夸赞下来,倒将吕子明闹了个大红脸,幸好他面色黝黑,却也并不明显,当下急忙谦逊道,刚说到一半便有一人自中门而进,看清来人为谁之后吕蒙立刻打住话头,微一躬身重又退在一旁肃立。

    入门之人身材高大,行动之间颇有龙行虎步之姿,虽不过弱冠之龄却给人成熟稳重之感,其膀阔身健,面如冠玉,尤其一双眼睛与众不同,隐隐有湛蓝之光,晗下微须亦带淡紫,此等样貌在其幼时便有异人言道乃是大富大贵之象!能有这般长相此人的身份便呼之欲出了,正是孙坚次子孙策亲弟在另一个时空之中能与曹操刘备这汉末双雄鼎足而三的一代雄主孙权孙仲谋了,后还号称东吴大帝位尊九五!

    “仲谋不在寨中观水军操练来此却为何故?”孙策等四人在堂中议事四周的警戒自然很是严格,不过孙权所来并无人会加以阻挡,主公是有言在先的,此时伯符出言问之语气之中便透着一份亲热,两兄弟之间的感情极为融洽,且孙仲谋亦是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才干!

    孙策年长孙权八岁,对这个弟弟一项照顾有加,但身为长兄他的照顾可不是溺爱,对其学习文武之道是督导极严的,而孙权与此也表现出了过人的天赋,学习起来往往都是举一反三进展神速,令得兄长常常自叹不如。待到其十五岁之上孙策便让二弟为一县之主一来对之加以磨砺二来也更想看清孙权的本领!显然仲谋没有让兄长失望,以十五之龄便将百里之县打理的井井有条政通人和!后孙策与刘备争夺扬州失利,退来荆南之后便开始教授孙权军中之道,希其有所建树。

    在二弟身上孙策是寄予厚望的,常言:古人云三十而立,如今吾第仲谋十五而立,稍加历练便可为吾之左膀右臂!与地方之上孙权如鱼得水挥洒自如,到了军中亦是一展所长,不光各种实务学习进境神速与一干将领也是相处和睦,并没有任何主公之弟的架子,待人和善有礼敬重有加,很快便赢得了几乎所有军中战将的一致称赞,诸葛瑾、鲁肃等一干文臣对其更是看重,论及声望怕仅在乃兄与周郎之下。

    “大哥,弟与军中操练之时忽闻士卒来报言及扬州有使者前来,来人自称扬州刺史刘玄德帐下治中诸葛孔明!弟在兄长与公瑾兄长口中曾多次闻听此人之名,称为当世俊才,往之一观其人风采果然非凡,亮言他此来要求见兄长商议军机大事,弟不敢怠慢故特来通传。”孙权闻言答道,听其出言语音清越,沉浑有力,更有从容不迫之感。

    “诸葛亮?如今刘毅兵出徐南,并斥责刘备私迁徐州民众之举,似有对其兴兵问罪之意,此人乃刘玄德之股肱之臣,不在庐江为其主出谋划策却来长沙有何用意?”孙策闻言面上稍有讶色,之后出言却是在对周瑜发问了,对于自己的这个义弟他的看重不在亲弟之下。

    “兄长,当今天下舍刘毅之外便是兄长与曹操刘备二人并存,三者之中唯刘玄德与刘郎生皆为大汉宗亲,是以直至今日燕地与扬州亦从未破脸,刘备得江东之地后便兴建烽火台,又有迁徐南之民往之之举,皆不无对刘毅的试探之意,盖因其当前大敌乃是曹操,还不至立时与他敌对!燕军攻击青州,继而再至兖州,刘备兵屯庐江之意你我皆知,当时刘毅亦未为之所动,此番之举当是他麾下智谋之士所言。以我所料,对燕军之举扬州应对必是极为吃力,那诸葛孔明来此想必定是向兄长求援而来,单靠徐晃的龙骧军再加麴义之烈火军当不会让刘玄德倍感威胁,唯一能令他如此的便是……”言及刘备与扬州孙策周瑜面上皆稍有不虞之色,毕竟他们在此战之中败在了对方手下,可若是仔细观察就能发觉其实在方才孙权进门之时公瑾面上的神色就已经有所变化,对义兄的这个二弟,不知为何周瑜心中总有警惕。

    和孙策及鲁肃诸葛瑾等人一般,周瑜对孙权的才华也很是欣赏,虽然没有乃兄的勇武绝伦,可其人在待人接物之上的应对比之孙策却犹有过之,本来此处也并不是什么不足之处。但周瑜总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感觉,在孙权和善待人的面貌之下却隐藏着极为深沉的心机,孙策待弟一片至诚,但孙仲谋却未必如此!不过这只是公瑾心中所想却没有任何的实际证据,所谓疏不间亲,他亦不能在兄长面前吐露。

    当然眼下战局为重,周瑜不会将自己的心思放在这些事情之上,闻听诸葛亮前来他与孙策一般也有着意外之心,但随即就开始分析此人来长沙的目的何在,虽然之前三雄之间有过磋商,交州双方也保持了一定的默契可毕竟当年他们可是刀兵相见多次的,扬州之战更是心中之痛!倘若不是燕地给三雄的压力太过巨大,孙策无论如何也是不会与刘备进行合作的,倒是对于刘毅的出兵他并无太多的怨恨。

    回到长沙之后周瑜平时思索最多的便是眼下的战局,曹军在中原之处无法与燕军抗衡兖州之失只不过是时间长短,这已是众人的共识,倘若战局如此发展对南方三雄皆无好处!可刘玄德之扬州比之孙策的荆南之地更要首当其冲,兵屯庐江的他都还在观察周瑜就更要与之比比耐性了,就算是唇亡齿寒也有个先后之别,三方虽是合作以抗燕军但还是各自为战绝非铁板一块,于此中更要沉得住气。

    本来依照周瑜所想刘备就算要渡江出击怕也不会短期为之,可徐晃兵出徐南却使得形势发生了变化,刘毅的态度似乎忽然就变得极为强硬起来,龙骧军的举动当可视作他对刘备兵屯庐江的直接回应!当然此举到底是虚张声势还是刘毅心中已然别有良谋还要留待事实验证!但此时诸葛亮的前来却可以证明燕军的行动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