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狼行三国-第8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毅的这个判断并未对手下一众谋臣有任何的隐瞒,庞统在之中便是对此最为赞成的一个,朗生对孔明的分析是通过后世的所见与今世的形势分析结合而得,而庞统却是此时最为了解诸葛亮的人,二人对此都是一般见解其投奔刘备的原因怕是虽不中意亦不远矣了。当时的孔明也的确是如此作想,能够将刘毅击败才是对他最大的挑战!

    孔明到达长沙之时诸葛瑾正在城外调集军粮器械等物,闻听二弟前来他心中是颇为讶异的,当然对于主公的所令他不会拒绝,当即便赶回城中在府中偏堂与兄弟相见,乱世之中两兄弟也是聚少离多,如今相聚已然是各为其主,自是别有一番感慨!离家之时二弟尚是孩童,前番回荆州相见之时却是英姿勃发的青年,如今经过扬州两年的历练,其与俊朗飘逸之中带着成熟稳重,令得诸葛瑾这个长兄亦是心中欣然,只是暗暗叹息他们以兄弟之亲却不能同在一主手下效力,不过以他的对孔明的了解,只要二弟坚定了心思任谁也难以言语动之。

    在内堂中诸葛亮先以使臣之礼与诸葛瑾相见,对自己此番的来意也并未有任何的隐瞒,如今两家和则两利,分则两害,孔明相信只要扬州带着足够的诚意而来他应该是可以打动孙策出兵相助的,飞虎军一旦在长江之上站稳阵脚不但对扬州是巨大的威胁,孙伯符的所领亦会在其攻击范围之中!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哪怕刘毅在其中再有什么奇谋妙计亦定难将之改变,一味隐晦自己的想法倒是不显其诚了。

    听完二弟之言,诸葛瑾对其所论还是比较赞赏的,孔明言语之中都是中规中矩,并没有任何利用他们兄弟之情的意思,对形势的分析也是十分jing细到位,表现的十分坦然!此来长沙之前诸葛亮与刘备之间便有过商议,若是孙策出兵他们便可坚定渡江以助中原战局的决心,可真若为之所拒哪怕不尊之前与曹cao的约定这兵定也是出不得了,扬州当会立刻倾尽一切力量加强自身的防卫,此时出兵后路随时会被甘宁飞虎军断绝,对手又都是沙场宿将智谋高深之辈,在这种情形之下与之相对就以他的自信也是败多胜少,又岂能强行为之?

    待将此来的诸事对诸葛瑾做了一个大概的介绍之后,孔明这才以大礼参见兄长,与其共叙兄弟之义,再无半点涉及眼下战事分毫,在长沙州府之中,两兄弟这一番谈论自然躲不过孙策军的耳目,见诸葛亮如此公私分明先公后似便是周瑜鲁肃二人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到了晚间便由二人在内堂之中设宴款待扬州来使,说是宴席堂中却唯有三人,这孙刘两家是否联合恐怕在今晚之后便会分解。

第九百六十五章 合则力众() 
三国演义之中罗贯中描述诸葛亮“身长八尺、器宇轩昂,观之有神仙之姿”,其刻画可谓入木三分,端坐与长沙府内堂之中的孔明峨冠博带,英伟不凡,与之相对便觉一股俊逸轻灵之气扑面而来,令人不由自主的便心生好感,确是天下第一流的人物!且此时二十二岁的他可不是当日那个初出茅庐的书生,与荆州之处精彩绝伦的设计步步进取天衣无缝,在扬州建武力,招贤才,平山越,定民生,这一切都让他在这乱世之中声名鹊起,便是比之周瑜鲁肃二人亦不遑多让。

    孔明此来长沙便是与孙策进行一场谈判,既然是谈判双方就要具备对等的地位,因此在谦虚有礼之中其言行举止也带着凛然有威,此次前来他就是扬州刺史大汉皇叔刘备的全权代表,有擅专之利。对于孙策麾下的这两个重臣,孔明在事先便会有着深入的了解,只有了解了对方的特点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这对双方达成一致至关重要。

    除了战阵帅才之外,周瑜与音律之处亦有着精深的修为,当年江东小儿都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言,其水龙吟、长河吟皆乃顶尖杰作,为当世爱乐之人视若珍宝。便是燕王刘毅对其在音律上的成就亦是极为推崇,朗生本人可能不同音律,但他的所言却是无人敢于轻视的,据说燕王王妃亦是当今大家的蔡琰在听了周郎所谱的水龙吟之后对其亦是极为赞赏,许之为当今之世能在此道之中集大成之人!相对与燕王的赞叹,蔡琰之语就相当于专家的评价了,何人还会质疑?

    当年刘毅迎接献帝到达北平,所发的第一条诏令便是招江东二张与江东周郎入朝为官,对于周瑜音律之外的才能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肯定,其时张竑张昭兄弟二人奉召前来令朗生喜不自胜,亲自出迎其与北平城外,如今二张一为冀州别驾,一为司州别驾皆是位高权重声名显赫的名士,亦足以体现当日燕王眼光的精准,相对而言周瑜就是他心头的一个遗憾了,倘有此人辅佐,此时的甘宁就要轻松多了。

    传言之中刘毅?刘毅称周郎“统兵之处不下与己,谋略之间不输奉孝”,这在众人眼中已然是最高的评价,而周瑜当时刚刚投奔孙策方才崭露头角,天下众人对刘毅的眼光虽不怀疑但也多半认为其言之中便有夸大之意!刘郎生自起兵以来百战百胜从未有过败绩,而郭嘉在奔狼并州两役之展现出的才华亦是令人叹服,一个年方弱冠之辈岂能如此厉害?这个看法显然是人之常情,不过还有一人却对刘毅之言丝毫不加怀疑,甚至对他诏周郎入京的举动颇为后怕,此人当然就是孙策。

    正如庞统孔明这对至交好友相互之间的了解一般,孙伯符是最知自己这个义弟的才能的,却是如何也想不通为何刘毅也能知之甚深?以其在北方的实力地位加上朝廷大义在手,若不是周郎与自己有兄弟之义此事还真的颇为难说!当日也曾与公瑾笑言刘叔父亦是汝之知音之人,周瑜对此一笑置之,可心中亦有着与兄长一般的疑问。这南北相隔千里,刘毅又如何知之?便到此时他也没有将之想个通透!

    此后周瑜相助兄长逐渐由弱变强,将眼前强敌一一击败不仅以武力威慑扬州豫州之地更是为其建立起了一支天下无敌的水师,其间更有凌操、蒋钦、周泰等一干俊才加入孙策麾下,得左右之盛后的小霸王更是春风得意!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周公瑾不但用出色的表现证明了燕王对他的夸赞绝非虚言也赢得了孙坚麾下一众老将的信任,似程普黄盖初始还有怠慢,但随着周瑜的建功立业对之亦逐渐心腹,无论为帅还是为人,周郎的风采都令人折服,在军中更是拥有崇高的威望。

    与刘备争夺扬州失利是孙策今生最大的一个挫折,甚至还在丧父之痛之上,有那么一段时间便是英雄如小霸王都有些意志消沉,此时也是周瑜出于至诚的兄弟之义才让他逐渐走出了这巨大的阴影!痛定思痛,扬州之战的败因并非在于刘备的决绝和刘毅的相助,根本还在孙策本人对于形势过于乐观的估计以及对扬州隐伏危机准备的不足,其时周郎在鄱阳精练水军,群臣之中唯有鲁肃对他的决定提出了异议,可鲁子敬也并未想到刘毅的决定是如此的雷厉风行!根本没有给孙策半点准备的时间,当然所有人也不会知道此事之中存在的玄虚,若非当日朗生与蔡琰甄宓改装前往万花楼一见风若曦又在天香楼凭借远超超人的听觉听见鲁肃诸葛瑾的言谈,其后的扬州之战还不知会有怎样的变化,似乎冥冥中自有天数,倒也不能太过苛责孙策!

    重新振作起来的小霸王在一众干才的齐心合力之下占据荆南三郡又将交州收入囊中,加之扬州西侧一步依然在其手中此时的实力虽不比全盛之时却也算恢复了元气,得到士家多年积累的大量财富人力之后,胸中的那颗雄心又再度奋发起来,此时正值刘毅曹操双雄在汉中中原两处大战,孙策与坐山观虎斗之中亦是想要有所作为!

    实力占据极大优势之后刘毅选择了以稳为主的战略,但不得不说在大战之始他沉稳的有些太过,有了患得患失的心理,这些就会体现在他的布局与用兵之上,而对燕王的举动南方三雄都无时无刻不在保持着极高的关注,对此孙策周瑜鲁肃等人的看法一致,刘毅的稍嫌异常绝不会维持太久,便算他自己不能及时醒悟其麾下大才亦会给予点醒!但这段时间对他们而言就是绝好的时机!谁也不会知晓庞统献策之后朗生的那段心路历程,可从今日诸葛亮前来的举动之中已然可以表明一点,刘毅又变成了当年那个战场无敌的统帅,且还更为可怕。

    三人坐与内堂之中起始的话题便是音律,诸葛亮诸艺精通,与此也有精深的造诣,更曾重金求购周公瑾的长河吟,每每弹之赞赏不已,鲁肃鲁子敬对此虽不如二人精到却也颇有功力,三人自长河吟始言语便是颇为相投,最后评点的中心又来到了蔡琰的武者吟及春江花月夜这两首传唱大汉经久不衰的名曲之上!琴声之中亦见知音,周郎便言蔡大家这一首武者吟便足见其功力高绝之处,以纤纤弱质之身竟能谱出如此雄壮之音实是令人叹服!而那春江花月夜之曲调便更是其所长,将之称为千古绝唱亦不过分,且更令人感兴趣的是据蔡大家本人言及,此曲之曲谱竟是出自燕王刘毅,此人到底有多少神奇的本领!

    带着后世的思维,恐怕朗生便是今世最不会轻视女子之辈,他的妻妾之中如蔡琰、甄宓、风若曦、秋月夜除了样貌无暇之外亦都是惊才绝艳,尤其他与爱妻相伴十数年二人之间已然浑然一体,燕王自不会让爱妻的才能埋没在府院之间,为其将所谱的曲目大举传扬乃是他有意为之,而蔡琰于此中自能感受到夫君对自己的情深意重,当然不会据刘毅之能为己有,这方才才有以上所言,当然这春江花月夜的音调的确是由刘毅哼出蔡琰倾听,但朗生哪里能记得那般精深,其中又有很多蔡大家的心血所在,与后世传唱的那首还是有着些微出入!

    三人这番关于音律的探讨颇为热烈,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心思也是极为明显,周瑜鲁肃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