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狼行三国-第9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庀碌闹髁粕谰衲苈溆谌撕螅磕呐率切旎蔚牧膊恍小

    “哦?那就让你的儿郎们先上,传令下去让兄弟们在下面先练好了,到时候可得给我一个个扯开嗓门子!”徐晃闻言微微一愕,看了一眼毫不示弱的张燕之后方才言道,随后亦大声向身边亲随下令。

    “张将军说的好,声情并茂,公明、子义、云渺、喝茶喝茶!”见二将如此,赵云举杯笑道,身为主帅他自应该有此作为。通过千里镜城下的众人并不难观察城头敌军的神情,此法当是极为有效,眼下大哥亲自去了江陵对付孙策,这里的局势汉军当可不用心急。

    众将见常山王出言皆是举杯相应,这攻心之法的背后也是有着天子属领强大的人力物力作为支撑的,否则他们又哪里能在短期之内收集如许多的家书?看城头曹军的表现汉军的宣传攻势再持续一段时间的话,襄阳雄城很有可能便会不攻自破!就在众人饮茶之时一个传讯士卒的前来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看那衣甲正是天子身边的亲卫营!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枭雄末路 十一() 
更新时间:2014…05…10

    襄阳城头之下汉军的宣传攻势越为越甚,在几位统领的严格要求下,负责宣读家书的士卒们也找到了感觉,一封封带着离情别绪的书信被他们诵读的声情并茂,更有甚者黄衫营统领张燕还找来了几个嗓门洪亮的护卫女兵前来助战,相对与男性的浑厚女声之中带上了几分柔美与哀伤,更能将那种家人的思念与寄托烘托的淋漓尽致。其时张燕有言将敌军读下泪来只是一番笑言,可此时却成了不争的事实。

    作为大汉有数的军中精锐,曹军纵横沙场十余年,苦战大战不知打了凡几,士卒们的信心意志不可谓不坚定,但家人始终是他们心中最大的牵挂,经年征战许久未见,此时闻听家音怎能不心中唏嘘?再结合眼前的形势有此感慨并不足为奇,男儿不是本无泪,只是未到伤心时。这一点在襄阳城上也体现的十分明显,信中的字里行间家人的生活得到了足够的保障,使得他们在安心的同时思念更为浓烈。

    如果现在给曹昂一把狙击步枪再教会他如何使用的话,他第一个要做的便是以之射杀城下不断念着家书的那些汉军士卒,可很显然这绝不实际,在宣传队伍的两侧是三大主力军虎视眈眈的骑兵营,一旦敌军出城他们就会毫不留情的给予致命打击,宣传队的阵营可说是固若金汤!就算明知汉军的行为会瓦解己方的斗志却也是无可奈何。

    现在再看赵云徐晃那一群汉军军将,他们的面色比之刚才的轻松又多了几份喜色,天子与贾军师亲往江陵弹压小霸王孙策,消息传来此处的荆南士卒已经开始后撤往江南而去,周仓将之称为天子之威众将亦是赞成,刘毅百战百胜的声名加上现在汉军的强势足可使得任何对手面临巨大的压力!孙策周瑜此举看似示弱可徐晃太史慈张燕等统军大将也皆可看出他们退兵也是眼下保存自己最为实际的方案。天子亲去辅以麴义的烈火军与华雄的西凉营,谁也不会看好荆南一方。

    孙伯符周公瑾一去,这荆襄战局定矣,曹军孤立无援绝非我军对手,陛下攻心之法如今观之效用不凡,我军亦不必急在一时而下襄阳,常山王,眼下之局还当再调精锐增援敬方,蜀中败军一至怕官道之上需再有一番血战!看过赵云递来的天子书信,郭嘉微微沉吟便出言道,时局至此可说大局已定,但越是此时就越容不得半点疏忽。

    恩,酒未到口,还防失手,陛下常言胜利在望不等若胜利在手,倘若我等此时掉以轻心导致战局失策乃大过也,曹孟德绝非其他可比,不能与其任何翻身的机会,敬方与信儿及数军士卒久战劳苦,我军当有强将前去才是,便在三军之中再挑一万精锐,须得善走山路之兵,子义,由你统军如何?赵云闻言面色谨慎的点了点头,随即便做出了安排,攻城战作为攻防必须要保持优势的兵力来保证自己攻势的连绵不绝和给予对方持续不断的压力,但以眼下情势来看荆南军一去曹军已是孤军,汉军攻势不必急于一时,郭嘉之言也就是从此而发,看了看众将赵云第一个点的就是东莱太史慈,言语之中亦极具豪气。

    诺,末将愿往,这便去点军。子义闻言立刻面露喜色,北平军这阵子可没捞着什么大仗,襄阳之处前番便是徐晃的龙骧军主攻,如今又是攻心为主,此时太史慈怎能不对赵云的军令甘之如饴?

    常山王军师所言极是,此番荆襄之战敬方确是负担最重,辽东军白虎营亦皆不愧能攻善守之名,三将军军师子义此去可将玄武铁甲带去一半士卒,无论攻守之间都有莫大效用!太史慈接令便要前往点军,他求战心切的心思同为大将的徐晃与张燕又怎能不知?不过所谓救兵如救火,早的一刻便是一刻,既然玄武重甲暂时无法在襄阳城下扬威倒不如将之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公明此言也是出于一片公心。

    能攻善守,高将军却是当得起,重甲前往亦是正当其用,不过官道之战辽东军之坚韧还在意料之中,倒是二公子之智勇双全令人钦佩,当年冀州之战二将军率飞虎军深入敌后曾与那虎痴许褚大战一天一夜数百回合,仍旧是平分秋色,如今过马之战陛下将燕人张飞败在阵前,二公子毫不逊色力胜许褚,我看纯以武论二公子已经不在天子之下了,当真是天纵之才!徐晃话音刚落张燕便接而言道,言语神情之中一片赞赏之色,官道之战刘信的表现也的确是可圈可点。

    冀州之战二将军大战许褚某就在阵上观战,此人之勇武犹如狮虎,将之与恶来典韦并称名副其实,慈自问不能胜之,当世亦恐只有陛下与三将军可力战胜之,如今二公子可以战而胜之慈自愧不如,确如张兄所言天纵之才。且不光武勇其领军之处亦颇有陛下当年之风,稍假时日就是上将之资,如今太子坐镇北平施政有法,鲁王军阵之中威名尽扬,当真虎父无犬子!见张燕说起刘信,太史慈颔首言道,冀州之战他是亲历,二公子又曾在其麾下,他算是最有发言权了。

    二公子天分不凡兼有苦工,更在善于取长补短,云尝忧之虽是博采众家之长可武之一道却是贵在专注,一味驳杂反而失却精纯,不过信儿却能将之融会贯通与自身之中尽得其用,此种天分云生平仅见,值此十六之龄便能在战阵上如此,当世恐亦无人能及,隽乂将之言为天生军营之将绝不为过,子义此去当可亲见!对于刘信赵云从来不掩饰心中的喜爱之情,而以他的身份说起话来更少了一些顾忌。

    赵云、徐晃、太史慈皆是当世顶尖一流的战将,名列风云十八将,他们共同的判断自不会错,不过纵使三人现在也想不到日后刘信到达的高度,他的武勇统军之名不仅仅限于大汉,更真正的是天下得闻!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枭雄末路 十二() 
孙策周瑜经过详细权衡选择了退却,在刘毅到达的当日晚间荆南军便呈现出了收缩的态势,襄阳城下的赵云等众将闻听此讯皆是欢欣鼓舞,最后的援军一去曹孟德已经成了强弩之末,这个消息亦通过汉军的宣传喉舌让襄阳城中的曹军人尽皆知!这样的攻心之法中有着刘毅很多的创新独到之处,不过他只是开了个头,士卒们群策群力将之展现的五花八门深入人心,再一次证明了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对荆襄战场上的曹军而言,荆南军的背盟后撤无疑是雪上加霜,少了顾忌的汉军将能把所有的精力与兵力用在曹军身上,其原本的优势变成了压倒性!但在刘毅心中却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里的感觉,诚然孙策周瑜的举动让荆襄的战局对汉军极为有利,可就天下全局而言却有可能拖缓他一统天下的进度,换了不是刘毅的任何一个汉末豪雄哪怕是曹操和刘备见到这样的情形都会欣喜不已,因为他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一统天下,可穿越而来的朗生,他的追求是超越这个时代的。

    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且不论这样的心情导致的举动产生了何种的效用,至少这样的心情此时的刘毅已经可以理解一二,“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一种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但人之一生又有多长的时间?又有多少精力旺盛可以放手事业的时日?来到此世二十余年,当年的山林少年已经年近四十,眼看天下一统就在眼前,他很希望能够尽量缩短这一过程。

    想象之中的大汉王朝幅员将比此时更为宽广,无论是军师还是经济抑或民生都必须立于世界之巅,刘毅不知道它今世的举动能够给后世到来多少的影响,谁也不可能预测未来,但他可以在有生之年将一切做到自己的极致!阻止他这个心愿的最大敌人并不是曹刘孙这南方三雄,而是令所有英雄豪杰都会失色的时间!有着后世的见识朗生绝对不会像秦始皇那般去追求什么长生不老,但他定会尽其所能!

    应该说在此事之上刘毅有着一种矛盾的心理,既希望孙策军后撤以全力对付曹操却也有着将之滞留此地予以歼灭的想法,那样便可一劳永逸,这种求全的心思人所难免。当然在既成事实之后心中所想就只剩下了一样,在荆襄之处全力以赴的给自己最大对手一个结局。

    随着形势的发展,荆襄一战已经无可置疑的成了汉末双雄刘毅曹操之间的最后决战,在很长一段的时间里朗生都曾无数次设想过这场决战,身为汉末最大的两大诸侯,他们的生死战应该是波澜壮阔奇谋迭出精彩纷呈的。可相对眼前战局却并非如此,虽然兵力的对比上双方的差距尚不如另一个时空之中的赤壁之战那般强弱分明,可汉军拥有的优势却比之其时还要明显几分,孙策一退刘毅有九成把握可以打赢这场战役,天时地利人和全在自己一方这场仗岂有拿不下之理?

    作为兖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