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荣耀大中华-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这些派到地方上的将领一到地方上任便会遇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地方新军对他们的排斥现象。虽然各省新军都是陆军部要求编练的,可是这些新军在成军的时候不管是军饷还是士兵亦或者是将领都来自于地方,可以说各省新军虽然名义上归陆军部管辖,但实际上却是自成体系。

    来自京城的人想要来夺权,首先就会受到地方新军内部其他将领们的反对。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省份的新军就是自己碗里的肉,岂容外人来抢食?来自京城的人把主要将领的位置拿走了,那他们还怎么升迁?

    地方新军内部将领排斥这些外来的,而内部那些普通的士兵也是都只认自己的老乡,上边发布命令的是他们家乡自己人,那就都老实听话,可要是外人来发布命令,那他们就阳奉阴违,有些时候甚至都敢装作没有听到。

    在这个年代地域观念还是十分重的,就像曾国藩的湘军一般只要湖南人、李鸿章的淮军一般只要他老家的安徽人一样,而一般有人外出投军也只会找自己的老乡。这个时代不同省份的人之间认同感相当的差,而外地人想要在地方上掌权难度自然是相当的大,特别是在最排外的军队里更是如此。

    而除了地方新军内部的排斥之外,往往地方官府也会时不时的给袁世凯派去的人下绊子,对于地方官府来说,自己省份的新军是他们自己出银子、再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才筹办出来的,现在新军建成了京城来的人就像摘桃子了?哪有那么容易?基本上各省也都把自己省份的新军看做是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也是极端排斥外人来掌权。

    这一年里袁世凯派往地方上的将领并不算多,可是却也有好几个。而这几个人都不约而同的进展受阻。当然,像当初李瑞那样让陆军部极度失望以至于迅速被免职的倒是还没有其他人。

    事实上袁世凯早就想过此事的难度,可是真的做的时候才发现难度远比他想象的大。不过一开始袁世凯到还没有灰心,虽然他派去的人都不约而同的受到了阻碍,不过毕竟他还掌握着大义,只要朝廷想要加强对地方新军掌控的想法不改变,袁世凯就有很多时间来慢慢克服这些阻碍。

    只不过随后慈禧的驾崩却打了袁世凯一个措手不及。在慈禧时代,虽然满清的少壮派们一直反对袁世凯,可是他在慈禧的眼里却还是可以信任的,也正是因为此他才可以趁机把北洋的一些将领外放的地方新军当中掌权。可是慈禧之后掌权的载沣却是极度怨恨、排斥袁世凯的人,进入到了载沣时代之后,不但袁世凯失去了朝廷的信任,就连他派去的那些人也都失去了朝廷的信任。

    在载沣掌权的时代,商德全是第一个被陆军部免职的人。不过在商德全被免职之后,袁世凯对于剩下的几个人也就不抱什么希望了,陆军部打压北洋势力的心思十分明显,既然他们已经冲商德全下手了,那其余几个人幸免的可能性就不大。

    当初李瑞的被免职是袁世凯最失望的一次,因为袁世凯派去的那些人当中李瑞是表象的最差的一个。而在李瑞之后就是商德全,那个时候如果商德全能够迅速打开局面,可能他在袁世凯心目之中的地位就会迅速提升。在其他人遭遇挫折的时候如果商德全能够打开局面,那不正是证明了商德全的能力吗。对于真正有才能的人袁世凯还是能够知人善用的。

    只不过商德全在江西做的一样不成功,所以慢慢时间长久了之后,他在袁世凯心目之中的地位便开始下降。而这也是为什么他被陆军部免职的时候袁世凯没有阻拦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当时的处境不好,可另一方面又何尝不是商德全让袁世凯看不到什么值得为他冒险的地方。

    历史上在这之后商德全不看好袁世凯与北洋的未来,所以慢慢的疏远了北洋集团。而袁世凯也同样并不重视商德全,所以时间长了之后两个人之间的联系自然而言的就断了。如果不是袁世凯在几年之后重新掌权的时候念在商德全是北洋出身,可能他连那一个中学的总办位置都保不住。

    不过现在,情况却已经有了改变。虽然商德全还是没有让袁世凯看到自己的才能,可是最起码他让袁世凯看到了自己的忠心。上位者不但喜欢有才能的人,同样也喜欢忠心耿耿的人。有才能的人都一般都有一定的野心,所以上位者一般在使用他们的同时也会对他们加以防范。相对的那些才能不算太突出,但是却忠心耿耿的人有时候反倒更让上位者喜欢。

    而在袁世凯的心目之中商德全便是这样的人,虽然他的才能不算特别突出,但是至少也是不差的,毕竟商德全能够靠自己的本事在北洋中出人头地成为一个标统,还是有一定能力的。不过相对于商德全的能力,袁世凯更看重的却是他的忠心。

    这一段时间袁府的门可罗雀让袁世凯对于忠心之人的渴望远大于有才之人,特别是在北洋军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更是让袁世凯的心态发生了改变。让袁世凯感到寒心的不但有京城中的那些旧交故吏,还有北洋军中的一些将领。

    按说北洋六镇是袁世凯一手打造的,里面的将领也基本上都是他培养与提拔的,而在他们的老上司袁世凯出现危险的时候,这些人怎么也得站出来表示一下自己的忠心以及对袁世凯的支持吧。

    可是实际上除了段祺瑞等少数将领坚定不移的支持袁世凯之外,其余不少的将领在这段时间态度都显得有些暧昧。最起码和段祺瑞等人相比,他们和袁世凯通信的次数很少,也很少站出来公开支持袁世凯。很明显,在朝廷打压袁世凯的这段时间里,这些人的态度发生了动摇,不能说他们背叛了袁世凯,但是最起码他们已经不像以前说的那样毫不犹豫的为袁世凯卖命了。

    当然,袁世凯相信这个时候如果他扯旗造反的话这些人还是会跟随自己的,但是这个时候袁世凯最需要的是像段祺瑞这种毫不犹豫的为自己出生入死的人,而不是有自己小算盘的人。站在现实的角度来说,那些人的做法也无可厚非,可是站在袁世凯的角度来说,他却感受到了一种寒心。

    以前从来都不乏向袁世凯表露忠心的人,可是对于那些人除非他们展露了过人一等的才华,否则袁世凯也还是不会重用他们。嘴上说的忠心谁知道真假几分?袁世凯为官多年还是不会被几句花言巧语给蒙蔽了的。

    可是这一次商德全表的忠心却让袁世凯大为感到,在这个时候能够像商德全这样不但在南昌的时候就亲自写信表忠心,而且返回京城之后哪都不去直接来到袁府见他的很少很少,特别是见到袁世凯之后商德全更是提出了要留在袁府守卫袁世凯的安全,这话更是将袁世凯感动的差点掉泪。

    那个时候袁世凯自己还天天提心吊胆的想着载沣会不会突然杀了自己,可是商德全却说要进入袁府护卫他的安全,这其中的风险有多大袁世凯非常清楚。一旦载沣真的对他下手,那么商德全绝对被他牵连必死无疑。商德全本有更好的选择,可是他却要冒着生命危险来效忠,这个时候袁世凯不得不为他感动。

    同样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商德全在袁世凯心目之中的地位迅速上升,虽然商德全的才能不算特别出众,可是就冲商德全的这份忠心,袁世凯也决定要重用他。这一次离开京城,袁世凯也不敢保证自己几年之后再回来北洋军里的那帮手下还会不会再认自己。当然实际情况没有袁世凯想的这么悲观,不过几年之后他对北洋军的控制力也确实是减弱了许多,换而言之那些人已经不像那样对他忠心耿耿甚至都愿意为他效死了。

    为了几年之后的东山再起,袁世凯也需要重用这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不过虽然决定了要重用商德全,但是袁世凯却并没有将商德全带在身边,而是强行将他留在了京城。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袁世凯也是从长远考虑,商德全现在毕竟也是协统级别的官吏了,而如果让商德全跟着自己回河南老家,到时候除了把商德全当做一个护卫使用之外也没有其他用途。让一个协统级别的人去给自己当护卫,袁世凯还没有这么奢侈呢,所以他还不至于做出如此浪费人才的事情来。

    而相对于让商德全跟着自己回河南老家,让他留在京城对于袁世凯更有用。一方面商德全留在京城可以帮助袁世凯密切的留意京城的动向,不至于让袁世凯因为离开京城而失去朝堂消息。而且除了这一点之外,让商德全留在京城出任清河陆军中学总办对于袁世凯来说更有用,虽然这个总办不算特别权势的职务,但是既然由商德全出任这个总办,那么以后整个清河陆军中学出来的学生就都可以打上商德全乃至北洋的烙印。如此一来未来随着这些人的成长,他们必然会更加倾向于北洋。

    所以对于袁世凯来说,让商德全跟着自己回河南老家当一个侍卫远远没有让他留在京城管用。也正因为此,袁世凯才不顾商德全的意向,强行将他留在了京城。

    而商德全按照唐杰的意见是打算跟着袁世凯去河南的,只不过袁世凯的强行要求却让他的愿望落空了。这个时候虽然他再三请求,可是袁世凯做出的决定其实那么容易更改的,所以最后商德全也不得不听从袁世凯的安排留在了京城。

    不过虽然商德全还是和前世一样去了清河陆军中学,可是情况却完全不同了。上一世商德全去清河陆军中学是他开始逐渐远离北洋的开始,可是这一世随着他呆在袁世凯身边那段时间的表现,他和北洋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密切了,而且袁世凯也比着以前更加的器重商德全了。如此一来等待未来袁世凯东山再起了,商德全必然不会像前世那样受到冷遇,说不定他还会借此契机取得更大的成就。

    袁世凯离开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