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唐悍匪-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观察了一整个下午,大致摸清了契丹军和唐军侦骑的规律,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陆敏儿下令出发。

    他们本来就是从张敬达这支唐军部队里出来的,非常熟悉部队里的习惯,口令什么的都记得清楚。

    一共十人十骑,从山里出来,在蒙蒙黑的黄昏时分,按照之前的观察,下山后截了两支契丹人侦骑小队,直接射死后,切下六个契丹人的脑袋挂在战马的前面,一路冲进了唐军主营。

    唐军阵营此时士气很低,看到外面风驰电挚跑来十骑穿着唐军制服的骑射兵,又看到跑在前面的几名骑兵威风凛凛的样子,马前还挂着几颗契丹人的脑袋,说明这几人并不好惹,已经先入为主地有点害怕了。

    再加上就十骑而已,放你进去,在上万人的营盘里还能翻上天么?

    “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

    口令对上了,单武他们基本没怎么减速,骑在马上直接冲了进去。

    第一层是主营大门,没多远很快就跑到了第二重门岗,中军营大门,他们被一名守门的校尉拦下了。

    “来者何人?”

    “东都密侦司,有密旨送交张大帅。”

    说话的是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屁吐屁弓射手,假扮这支小队的首领。只因此人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子,又是一口标准的洛阳口音。

    “传旨者何人?”

    “延英殿内侍陆公公和单公公。”

    领头的豪放面孔弓手让开身影,露出跟着他后面的陆敏儿和单武。

    这两人身材矮小,面容稚嫩,外面虽然套着唐军骑兵的装束,但是领口处很明显地翻出了唐宫内侍专用的暗蓝色衣领。

    没办法啊,谁让他俩个子太小,只能双双扮作太监了。

    唐军校尉一看,已经有九成信了。

    后唐时代的风气就是这样,毕竟还处于****时代,宦官专权的事情基本没有,一般宣圣旨都是派大臣来,但是如果是皇上发密旨的话,就有可能派密侦司领着太监过来。更奇葩的是,这年头选太监都是一朝皇帝一朝太监,李从珂刚刚坐上皇位不到三年,宫里的太监自然全是年幼的十几岁的新太监。

    唐军校尉一挥手,让他们进了。

    一行人十骑继续前进。

    前面还有最后一道营门需要过,中军大帅营。

第七十七章 高行周接旨() 
中军大帅营是现代读者能够理解的说法,在当时,准确的说法是“招讨使营”。

    张敬达原来的职位是“彰国。军节度使”和“北面兵马副总管”,统管代州和雁门关周边的兵马,属于后唐朝廷防御北部边境的边防军主力部队,权力相当大。

    后来皇帝命令他南下攻打太原反叛,一开始他还太不愿意动,李从珂只好再连封他三个职务:“太原四面排陈使”、“太原四面都招讨使”、“知太原行府事”。

    其中“太原四面都招讨使”是个军职,所以他本人驻扎的亲兵营,就叫做“招讨使营”。

    那么,“招讨使”是个什么意思呢?

    这个时代的官场,还是沿用唐朝的习惯,只要官职后面有个“使”,那就牛逼大了去了。

    因为如果你是个什么官,你的思想就必须跟朝廷保持一致,开口闭口就是:“奉皇上旨意。。。。。。”,威风是威风,但别人还是会认为,你只是个传话的。

    但是,如果你是个“使”,那就不一样了,你一开口就是:“本使认为。。。。。。”。

    也就是说,只要是个“使”,就有了一定的独立地位,敢说自己的话,敢干自己的事了。

    “使”有很多种,但是“招讨使”就是个让人非常讨厌的“使”,因为他如果看到其他“使”不太顺眼,就可以有权去“招讨”那个“使”!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可以欺负别的“使”的“使”!

    比如,可以写封信:“小子,赶紧过来舔我的脚趾,饶你一条狗命。”

    这就叫做“招”

    或者直接发兵攻城,破城后斩其头颅,抢其财物,夺其妻女,灭其九族。

    这就叫做“讨”。

    所以说,现代人以为轻飘飘的一个“招讨使”,好像没有感觉到很厉害的样子,比起什么“宇宙总司令”“无敌大将军”之类的差得太远了。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招讨使”三个字,可是代表了一个手握重兵,攻城灭国只在一念之间,屠城滥杀百万人的时候,眼都不眨一下的大军阀!大魔头!

    就连何大仙假冒的那个“巡边使”,如果严格按唐朝法律来执行的话,看到不顺眼的其他“使”,也只能够打个小报告给朝廷,恶心恶心人家而已,自己是没权利去欺负人家的。否则你以为心高气傲的何大仙,会有那么大的耐心,因为白胡子老头兜里那张“振武四面招讨使”的委任状,就那么卖力讨好大马屁精李专美?

    那么,“四面招讨使”又是啥意思呢?很简单,那就是皇帝说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爱卿你爱打哪打哪,爱杀谁杀谁,不用给我面子。

    为什么皇帝敢这么放权?

    因为“四面招讨使”去“招讨”的其他“使”,一般都是“节度使”,也不是好惹的!

    “节度使”执军政大权于一身,就是一方土皇帝,类似于大英帝国的“海外总督”。

    “节度使”可以自设幕府官员,自己招募和养着一支军队。唯一的限制就是,你不能干涉指定范围外的其他地区,而且,最重要的是皇上可以随时更换节度使。

    历史上大部分的节度使还是蛮听话的,只是有少部分有鸿鹄之志的“节度使”就不干了。

    尼玛我在这里呆了十几年,养了这么大一支军队,上上下下全是我的亲戚和家里人,你皇上一句话就要收我的兵,还要把我赶走换个新的节度使来?

    所以,唐朝和五代时期造反的,绝大部分就是这些不安分的“节度使”。

    既然张敬达这个“太原四面都招讨使”这么牛逼,他的“招讨使营”防卫也很牛逼。

    守门的已经不是校尉一级的军官了,而是左右郎将级别的军官。按照后唐军制,左右郎将可指挥三到五名校尉,五千人以下的部队。

    只是这个值班守门的左郎将,何大仙在推演中根本就没有放在眼里。

    何大仙是什么人?仙人啊!

    虽然这个世界里没有灵气,可是仙人计算天地法则,推演风云变化的能力还在啊,最多就是算得慢一点而已罢了。以前修仙时一秒钟便可算出来,现在可能要算三天才能算出来。

    只是,毕竟还是能算出来的不是么?

    根据何大仙的推演,陆敏儿他们在这个“招讨使营”的大门口,会遇上一个关键人物:高行周。

    高行周是谁?

    高行周现年五十岁,是后唐的一员悍将,从小跟随后唐庄宗李存勖和明宗李嗣源出生入死,曾经官至振武军节度使。石敬瑭造反后,被皇帝李从珂派往协助张敬达,是这支唐军里的五大巨头之一,与另一员悍将符彦卿分列为左右排阵使。

    按照级别排下来,这支唐军领军的五大巨头分别是:

    

    张敬达:四面招讨使

    杨光远:副招讨使

    安审琦:北面排军阵使

    高行周:左排阵使

    符彦卿:右排阵使

    

    可是。。。。。。好复杂呀,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呀。。。。。。

    没看懂是不是?

    好吧,我们换个容易理解的说法:

    …

    张敬达:总司令

    杨光远:副总司令

    安审琦:总参谋长

    高行周:第一集团军军团长

    符彦卿:第二集团军军团长

    ……

    这下,看懂了吧?

    在正史上,杨光远串谋安审琦,杀害了张敬达,然后率军全体投降了石敬瑭。

    为什么呢?

    因为杨光远和安审琦都是沙陀人,石敬瑭也是沙陀人。杨光远早就不爽李从珂这个老王家里的汉人孩子篡夺了沙陀人的后唐王朝,一看他原来的老哥们石敬瑭起来造反了,于是也开始心生反意。

    只是高行周和符彦卿两个汉人将领早就觉察不对,有意无意地护着张敬达,使得杨光远总是找不到机会。张敬达这个傻子还经常傻傻地问:“行周常常跟在我的脚后,是什么用意?”弄得高行周没了脾气,只好不再跟着,最后被杨光远找到机会,一刀砍了张敬达。

    高行周和符彦卿两个为什么要护着张敬达呢?

    因为他俩一直都是在北方边境做将领,与契丹人交手的次数实在太多,杀了不少契丹人,可谓是血海深仇都不为过,哪里还敢兴起投降的念头!

    当然,在正史里,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后来抓住他俩后,惜其才华,不计前嫌,还是默许让石敬瑭重新重用了他们。不过那是正史,在本书中是不会发生的,就此不提。

    这天晚上,张敬达又召开临时军事会议,商量该怎么办。

    然后照例又是杨光远说一通“我们还是投降比较好”,张敬达义正言辞的驳斥杨光远。高行周在一旁听得好烦,便暗示符彦卿看着杨光远,自己一个人出来透透气。

    走着走着,正好就走到招讨使营的大门口。

    门外有十几骑唐军正企图进来,说是有什么密旨要交给招讨使张大人。

    高行周便走上前去。

    “什么事?”

    “这位将军,可是高行周高将军?”

    “正是,阁下何人?”

    “延英殿内侍陆敏,奉皇上之命,特来传递密旨。高行周接旨!”

    说罢,那个身形矮小,面容稚嫩,满嗓子都是童音的小太监翻身下马,小心地从怀中掏出一个木头做的小盒子。

    小太监陆敏将小木盒双手捧着举过头顶,恭敬地递给了高行周。

    高行周诧异地接过小木盒,上下左右看了看,然后走到一边,从一个兵士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