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动力系统的技术进步,龙旗号地航速依旧达到了君权级战列舰的十八节航速。哈维镍钢生产成本要比克虏伯装甲高。虽然北洋海军付出了比较高的运费,但是在装甲这一造舰耗资大块上还是剩下了不少银子。

    “张季直想要求见你”沈静非常突兀的说出一句。

    谭延在完成了与德国签约之后,便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返回山东老老实实的去做他的巡抚,当然在走之前还有很多事务要完成。沈静是他身边最重要的幕僚,自然跟在他的身边忙前忙后。不过从他嘴中说出地这句话倒是挺值得玩味的张季直就是与谭延“齐名”地大清状元张謇。不过一个选择进入军队,另外一个心灰意冷退出官场开始经商。

    “哦?一第之名。何补百年之恨,慰亲之望,何如侍亲之终张季直这个孝子确实不适合在官场上混的,我们和翁同走到今天已经是可以用你死我活来形容了,这个昔日翁门第一弟子这个时候来见我干什么?!”谭延将手中的卷宗放到一边。

    对于张謇谭延还是非常有好感的,虽然俩人未曾见过面,但是以一个状元身份“下海”办厂,这种勇气着实令人佩服。有传闻说张謇因为先是不满翁同在甲午年中日大战中趁机陷害李鸿章,以私仇来害国事,所以在为父奔丧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京师,可以说在政治上张謇与翁同算是绝缘了。

    “传闻终归是传闻,张謇说他天生野性,本无官情,我想张季直先后考了二十六年才得了这个状元,这不一定是真话。不过他来见你并非是为了政事,而是为了商事甲午年回乡奔丧之后,张季直奉当时两江总督刘坤一在南通办团练以防备倭寇,后来帮着办大生纱厂,刘坤一和张之洞都挺看重张季直的,不过这大生纱厂办起来也是格外艰辛,总算张之洞得咱们地资助财政上宽松了不少将这大生纱厂给办起来,但是横生枝节这状元郎办厂并不顺当,张之洞也害怕大生纱厂成为另外一个汉阳钢铁厂,便进行了商办忙活了三年多,张季直办厂可谓是什么苦都吃了,可是现在这大生纱厂资金缺乏,他来见你是想弄银子来维持纱厂地”

    沈静大致将张謇的这几年地经历简略的说了说,说到张謇办厂的种种艰辛也不胜唏嘘,可见张謇是先见了沈静,想要通过沈静来面见谭延。当今中国在纺织业还有谁不知道谭延的大名?抵羊纺织厂在广州横空出世一振民族工业,一边经营一边扩张,从布匹纺织一直延伸到缫丝、纺纱、甚至是棉花种植都有很大的份额。通过兼并扩张一统长江以南的纺织品市场,而北方在传统意义上是盛宣怀所办的华盛纺织总厂的地盘,但是以华盛的规模根本不能够满足中国北方纺织品市场的需求,是以抵羊纺织厂都开到了天津,仅天津分厂所出产的布匹就比华盛总产量多三成。醉露书院。

    除了抵羊纺织厂地股东之外,没有人能够具体说出抵羊纺织厂一年能够挣多少银子。不过自从抵羊纺织厂投产后,确实如它的商标所蕴藏的内在含义一样,外国纺织品输往中国的数量大为减少。抵羊纺织厂虽大,但却并不放在谭延地眼中。在他看来抵羊为他挣多少银子已经并不重要。重要地是抵羊对日本纺织业的冲击。连在中国纺织市场地传统霸主英国的市场都被抵羊大肆蚕食,而日本的纺织业根本无法进入中国。就是国际生丝市场也被抵羊纺织厂所左右抵羊至少控制了美国生丝进口的八成份额,经过降价、控制生丝源头等一系列惨烈的商战,日本缫丝业大受重创。

    张謇自然无法开办重工业,无论是钢铁冶炼还是机器制造,在中国商办这些企业没有工商银行的支持,个人是很难办得起来这些重工业产业,况且对于重工业的市场需求大部分是军工产业和铁路,在这两方面谭延更是有很大的话语权。既然张謇办地是纺织业。那来找谭延也是情理之中了。

    谭延听完沈静叙说张謇“状元办厂”的艰难历程之后,沉默了一会说道:“如果张季直此来完全是为了商业上地合作。不管融资也好,还是合办也罢,咱们都是欢迎的。虽然他以前是翁同的得意弟子,但他能够为甲午战败而退出官场,可见此人心中并非是利欲熏心之辈张季直一个状元能够办厂想要以实业救国。这条路是有些问题。但是中国的市场这么大,对于纺织品的需求日甚一日。我们抵羊也不是扶植了华盛和一大批地纺织厂么,多他一个不多,少它一个不少”

    “张季直能够将大生纱厂办起来实为不易,起先盛宣怀毁约并且还打压大生纱厂,张季直也在心中怀疑是否是组安你暗中授意。现在他肯来见你也是迫不得已,看来是走投无路之举,前日我与之相谈已经明确告诉他组安并不干涉抵羊纺织厂地经营,不但不干预,工商银行还会根据贷款人信誉和声誉进行放贷鼓励民族资本发展工业和商业”沈静说道。“现在棉纱行情是多少银子一包?好长时间没有顾及纺织了,行情上都生疏不少”谭延有些自嘲的说道。

    “张季直说现在地棉纱行情一般都在六十五六两左右,波动范围不大,只要悉心经营是绝对不会亏本的”

    谭延听后点点头说道:“以前这棉纱的价格都握在英国人的手中,咱们的抵羊崛起之后,这英国佬的墙脚也被咱们挖的差不多了,起初抵羊刚刚创立的时候,我记得棉纱的价格险些冲破了八十两一包,现在价格下降但国内纺织厂规模也远比咱们起初建厂的时候要大了不知多少倍,这六十五两左右一包的价格还是比较合理的”

    沈静不知道谭延突然问起棉纱价格是什么意思,便直入主题的问道:“张季直在和我交谈之后,知道组安并非有意打压,全是盛宣怀自作主张之意,也希望能够从我们这里得到更多的贷款,好将生产规模扩大”

    谭延问道:“他想要借多少银子?”

    沈静回答道:“起初他想要借三十万两还怕你不答应,不过我消除了他的顾虑,他想要借五十万两,这样他就可以扩大大生纱厂的生产规模”

    谭延摆摆手说道:“张季直我就不见了,这银子还是要借给他,你用电报通知陆羽兄,借给张季直的贷款不要从工商银行内走账,就从我的特别户头中拨款,他知道该怎么办张季直能够落下脸面来求我们可见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过我却有些不想见他,当年我在李鸿章幕府之中,可是受尽了这些翁门弟子的鸟气,没有翁同的搅和,这甲午战争也不会变得这么糟糕张季直的贷款最高限度可以达到八十万两,只要他想贷我们就放贷给他,这个状元郎和别的书呆子不同,对于经营工厂还是很有想法的”

    后世中国近代工业上发展重工业的代表自然是张之洞。而在轻工业上成就最大的便是张謇。谭延相信张謇现在所面临地困难不过是暂时的,历史上没有自己的帮助他都可以闯出一片天来,现在自己这里可以放贷来支持张謇的大生纱厂,张謇绝对没有失败地可能。

    “除非我发疯了。以抵羊地实力来打压大生纱厂。否则就是盛宣怀也不行!”谭延在心中笑着想到,这种内心的高兴是一种自信。长时间没有接触纺织业使他都有些不相信自己手中地实力了。

    “盛杏荪那边看来是给张季直穿小鞋了,他手下的电报局和招商轮船局是北洋名下最赚钱的两个行业,华盛纺织总厂也算还可以。这个人八面玲珑,也在积极的向太后那边走动,对我们他也是还有些想法的”谭延淡淡的说道。

    “盛杏荪答应张季直筹集二十五万两的股本,结果到最后食言而肥,甚至现在还想着将只是缺少资金无法全面开工的大生纱厂给吞并进入华盛纺织总厂,如果此举一旦得手。则华盛纺织总厂则可以弥补当年没有建立纱厂地遗憾”

    “哼哼!这家伙还是挺执着么?敢和咱们作对?!文渊兄,这个人我已经不打算再留着了。以前是我们根基不稳不愿意多招惹是非,现在我们门下也有足够的人才,是时候将北洋所有地权力全部接管回来的时候了!”

    “盛杏荪和日本人有点关系,但是还没有切实的证据赵老爷子他们在那次行动中带回了许多文件,现在我还正处理当中。盛杏荪接受了日本的贿赂。华盛纺织总厂就有相当多的棉纱来自日本,而山东一带也有日本所产地布匹在销售可以说盛杏荪是日本设立在中国洋行地最大主顾。不过他也明白咱们对待日本的态度,就是不敢明目张胆地干罢了”。

    谭延冷笑了两声:“这还不算是明目张胆么?不错,现在市场上日本的棉纱和布匹价格是比较便宜,以前他们和咱们斗的时候还卖过更低的价格,盛杏荪敢用日本的棉纱来替代抵羊的货,他就没有想着自己是在干断子绝孙的事情么?!文渊兄,告诉下面的人,我不希望在中国的地盘上看到日本货,尤其是纺织品,盛杏荪的事情我会去安排,你先准备好接手盛杏荪的人手,一旦他倒台我们就开始接管他所掌管的产业”

    在谭延与亨利亲王在胶州湾谈判期间,赵恒君也奉命抓紧时间策划了一次失火,将五十八个日本人全部烧死在一家日本旅馆中这家旅馆是日本间谍组织设立在天津的重要据点,半个月来包括赵恒君在内一共从军队中精选出来的三十三人住进了这家旅店的不同客房,日本间谍并没有识破赵恒君等人,最终被赵恒君等人一网成擒,搜出了大量的文件和武器,随后将现场伪装成失火的样子杀人灭口。

    事后日本领事馆提出抗议,因为他们的三名参赞和两名武官也在这五十八人当中被烧死,但这是一起有些夸张的火灾火灾是不假,但是五十八人一个没有跑出来,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不过直隶按察使陈飞亲自办案,由于火灾现场一片狼藉,整个旅店全部被烧毁,唯一得到的结果便是五十八人大部分分散在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