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北洋正规军加上可以控制的整编军总数在十五万左右,还有两三万连整编都没有来得及的旧式军队,即便如此重建国防军地缺口至少也要有四十多万。作为第一支正式转变成正轨北洋嫡系的军队,聂士成这三十各营其中的重要性和示范性不可忽视。谭延为了保证顺利完成这次整编,连自己的亲卫营都拿出来参与整编工作。作为北洋陆军系统中极为特殊地存在,谭延的亲卫营任何一名普通的战士下放到军队中将自动成为班长、排长这样地基层军官,有他们帮助整编军队。这样的把握会更大。。

    整编聂士成三十营训练新军第八、九镇,这个过程肯定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不过聂士成的精锐部队在谭延起义的第一天便选择了投降新政府。这无论如何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下午四点这三十营的军队将武器全部交给了直隶督标新军,全军就在长辛店暂住,按照北洋陆军参谋部的要求,明天其中的十五营士兵将会前往北洋陆军地“发祥地”小站兵营。前往小站兵营接受整编的军队将会成为第八镇,长辛店为第九镇,他们将会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整编。

    三个月是谭延给北洋陆军的时间,在他的记忆中历史上的辛亥革命从爆发到各省争相响应,这中间也持续了数月之久,中间并没有发生外国列强干涉的事件。不过谭延生性小心谨慎。历史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不能肯定外国列强对中国革命地态度日本虽然没有资格在这个局面中浑水摸鱼,但俄国却成为各国列强中对中国最为贪婪地国家,它可是在庚子事变中趁乱占领东北的,历史上更是因为东北和日本打了一场,难保俄国人不会趁机南下占领东北。

    谭延严令北洋陆军参谋部将扩军和占领精华地盘放到同等的位置中国目前经济发达的地区用一只手便可以输出来,而中部的湖北有铁路,四川有留德士官系的旁支并且还是自己的老丈人为四川总督,除了广东谭延占领地把握并不大之外。其余精华地区都在北洋掌控之下。可以说在一个星期之内谭延心中必须被占领地地盘肯定会落到北洋的手里,但这并不能掩饰北洋内部兵力匮乏地问题。

    北洋扩军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政治的需要一个国家不能没有自保能力,这不是对内,而是对外!国内各省的军队不是谭延瞧不起他们,再强也不过是十年前淮军的水平,而自己编练的新式军队完全可以以摧枯拉朽的态势横扫它们。甚至谭延根本用不着采用暴力的手段这个时期的中国旧式军队当兵不是为了国家利益。而更偏向于一个糊口的饭碗,从上到下皆是如此。没有足够的军饷不要说正面交锋,就连军队集合出兵都是一个问题,甚至还会闹出兵变的戏码。

    谭延需要在未来的三个月中至少再训练四个镇的兵力,正因为对于聂士成的重视,才会将这由三十营的旧式军队混编的两个镇排名先定下来成为正规北洋陆军的待遇要比那些北洋系统内的“杂牌”陆军要高出不少,这对于普通士兵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也是出于安定军心的需要。另外的第十、第十一镇也会在最近几天在济南、胶州湾陆军训练营展开训练因为有铁路的连通,在这里训练的士兵可以在必要时刻乘坐火车前往威海卫、天津直到目前修建中关东铁路的最北端金厂堡,这里距离锦州府不超过五十公里。

    “正卿兄,这是北洋海军参谋部发来的电报”靖海号装甲巡洋舰舰长蓝建枢将电报递给正站立在舰首遥望大海的邓世昌。

    蓝建枢字季北,他是福建船政学堂第三期驾驶班的优秀毕业生,二十五年前他毕业后在扬武舰上实习,在结束南洋至日本的考察后,便投身北洋水师效力。他不是留英海军军官,也不像邓世昌这样际遇好,在甲午大战之时,他不过是“镇”字号炮舰的管带,大战之后,北洋海军高级将领陨落殆尽,而北洋海军不断增添主力战舰,他终于成为第一艘靖海级装甲巡洋舰的舰长。

    此时邓世昌舰队在今天中午的时候通过电报联系聚拢在一起会合,因为俘虏的日本客船、货轮航速比较低。所以在早上接到海军参谋本部电报的时候,光是集合就折腾到了中午。虽然慢些,但是整个舰队的精神状态都非常不错,各舰都知道北洋海军地大脑袋谭延造反已经将他们昔日效力的帝国首脑一举成擒。在第二次和宿敌日本联合舰队交战大获全胜的北洋海军上下心情都非常放松。而这几天在朝鲜和日本之间的海域活动,收获更是丰厚大小客船、货轮加起来三十多艘。

    本来可以更多地,但是在海上中国和日本双方的仇恨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不光是大多数日本船只不肯投降,就是邓世昌舰队上下对日本船只稍有反抗地时候,便在第一时间予以击沉数天以来,光是被他们击沉的日本各种船只已经不下五六十艘,其中最大的收获便是击沉了日本陆军第三师团船队。

    开始的时候邓世昌他们并不知道这是日本紧急向朝鲜调运的第三师团船队,不过这支船队在海琛号靠上去准备俘虏它的时候,居然有大批日本陆军在甲板上用步枪列队抵抗射击。面对这一景象,邓世昌舰队上下几乎是“喜出望外”,他们在执行谭延的封锁命令同时就得到了“一旦遇到日本陆军运兵船可不问缘由即刻击沉”的命令。

    在大海上就算世界上最勇猛的陆军面对大舰巨炮武装起来地海军也是有心无力的。日本陆军的“嚣张”举动让邓世昌舰队有了更加充分的理由来终结这支船队。海琛和同行的靖海、靖湖三舰只用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便击沉了这支船队所有的船只,从被捞上来的个别俘虏的口中得知这是日本陆军第三师团,也是从他们地口中才得知日本政府对第二次中日大海战采取了隐瞒地政策,这些日本陆军第三师团从上到下根本不知道他们在前往朝鲜的航线上很可能会遇到北洋海军的拦截。

    邓世昌伏下身趴在栏杆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海面说道:“季北,各舰官兵如何看待此事?!”

    蓝建枢无所谓的说道:“还能有什么反应?支持推翻这个朝廷的官兵占了绝大多数,可以说反对者寥寥数人而已,中层军官都是毕业于天津和威海卫水师学堂的,他们对谭大人自然是信服地很。底层地官兵不在乎这些。只是他们的家人可都在天津、威海卫、旅顺或是胶州湾,相对于这种复杂地局面,谁能够给他们家人足够的保障,他们自然就拥护谁”

    “那各舰舰长又当如何?”邓世昌的头连动都没有动,仿佛视线的前方是一片金子的海洋,丝毫没有在意蓝建枢的语气。

    “司令官!我们各舰舰长虽然都吃过谭大人的板子,不过思前想后当年我们都为什么这么做?浑浑噩噩的活着哪里还像个海军?我没有出过洋。不过从上船政学堂到现在我接触的洋人教官。像顾问英格纳先生那样从世界上第一流海军中出来的海军军官,他们也是一个脑袋两只手。我们身为学生学习再刻苦,水平提高的再快,甚至比我们的教官也相差无几的时候,我总觉得我们还是比英格纳先生他们缺了什么”蓝建枢也没有看邓世昌,而是抬起头朝着战舰航行的正前方看着说道。

    邓世昌听后眉毛一挑问道:“你认为我们缺了什么?”

    蓝建枢此时反倒是摇摇头有些苦恼的说道:“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我们和那些洋人海军军官之间到底有什么不一样,但我却明显的感觉到了这种差别他们的身上总是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傲气,这不是洋人那种普通的傲气,是一种自信,哪怕他们用比我们稍差一些的战舰和我们来打仗,他们也绝对不会有一丝畏色,哪怕我们有一天我们用的战舰比他们的好,他们也有充足的自信把我们打败正卿兄,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第二百六十三章 易帜() 
“正是因为我们至高无上的主令深渊干涸,他为我们开辟出通往世界终极的路途”邓世昌看到蓝建枢用惊奇的眼神看着自己,说道:“这是英格纳顾问经常念叨的诗句,是洋人诗人吉卜林写得诗,写诗的洋人虽然不是海军,但是这个英国人从骨子里面就认为英国人注定是属于海洋,反之海洋亦属于他们”

    蓝建枢不屑的笑了笑说道:“这英国佬吹牛皮还真是不打草稿,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的道理么?古往今来多少强盛的帝国到现在不都飞回湮灭了?!”

    邓世昌叹了口气说道:“这不是傲气,这是自信!这是源于他们的祖国几百年来在海上纵横,数代海军培养出来的自信从霍华德和德雷克到康华利和纳尔逊,英国人数百年来在海上谋求的霸主地位,这中间不是凭空而来,相对于我们,我们做的远远不够,还记得当年北洋海军成军,朝廷就苟且偷安,甲午一败几乎元气尽丧,若不是”

    邓世昌停住了话,蓝建枢却颇为玩味的看着他说道:“司令官的意思属下已经明白了,其实也用不着我们来选择,形势永远比人强易不易帜本身没有什么难以抉择,这是陆军的事情,我们北洋海军的家在北洋,我们不跟着北洋还能够跟着日本邓世昌摇摇头肃容说道:“选择北洋不是为了保自己一人、一家平安,几十年来朝廷对海军怎么做的我们都很清楚,国家不能没有海军中国的希望未必会在谭大人身上,不过他是目前最重视海军的人,我们虽然打败了日本人,他日未必不会卷土重来,我们北洋海军必须站在他这一边!”

    蓝建枢沉默的点点头说道:“正卿兄。那我就去电报房发送舰队易帜电报了!”

    邓世昌长舒一口气说道:“去!顺便将煤水补充好,靖海四舰先在这里继续封锁航线,海圻四舰押送这些俘虏船只先回旅顺记住,无论什么时候。我们北洋海军都必须站在国家的这一边,只有为国家而战,日后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