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谭延用手指轻敲桌面,沉吟片刻说道:“这项计划执行时间跨度之长,保密工作如此严谨,还要保证连续性,温先生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最佳人选他可以不离开机关,不过我需要调整一下计划。伯尔尼地目标人物在未来的数十年之内都是关键核心。我们必须要将其牢牢的抓在手中,必要时刻可能还会采取过激手段”

    “温先生可以先去伯尔尼接触一下目标人物。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将其弄到国内来,k机关可以给予配合。据我所知他现在连一个大学讲师都算不上,这三篇论文可以堪称是理论物理界划时代的成就,就是如此他在欧洲并不受到重用,我们可以将其转移到国内来国内的大学现在就会发出邀请,如果顺利的话你可以不用远渡重洋前往伯尔尼了”谭延转过身来对温基岩说道。

    温基岩知道老k很重用自己,不过他还从来没有想过能够前往上海担任k机关的上海站站长。在k机关中,上海站的地位仅次于天津站,因为天津是谭延经营北洋势力发迹地老巢,在工业上天津已经超越了上海称为中国第一,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天津比上海优越地地方实在是太多。当然上海作为中国最开放的城市,其地位也不是这么轻易被动摇地,只是架不住谭延名下产业的扶植。

    k机关的老巢虽然在北京,但是天津才是其活动的中心,而中国南方则是由上海、广州和汉口为核心,上海又居于南方第一。k机关的上海站在情报收集上更倾向于目前它不划归到国家情报系统的性质,如果k机关最后的命运不是走向国家情报系统,那毫无疑问天津站地地位将会受到很大的抑制。而上海站则会凸现出来。

    “连个大学讲师都不是?!”老k听后非常惊讶。

    谭延点点头说道:“至少目前是如此,他的工作地点是伯尔尼专利局的三级技术员,这还是去年从试用的身份转正的所谓功夫在诗外,就凭这三篇论文的价值,不要说是大学里面地讲师,就是当个教授都没有问题!”

    “这就好办多了,北京、天津有这么多大学。只要将其挖到国内来不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么?一个三级技术员的工资才有多少,我们可以给他无法抗拒的物质条件让他到中国,还用得着我们派出优秀的情报人员去欧洲来接近他获取情报,这实在是太麻烦了”老k在得知情况后笑着说道。

    “这个世界上总还有金钱办不到的事情”温基岩在一边说道。

    谭延笑着说道:“温先生这句话是正理,温氏家族为了战争抛家舍业,还有很多人当初造反成立新中国的时候,他们可都不是为了金钱北京、天津的几所高校都已经向他发出了热情的申请,如果他不来中国教学地话。那就想办法弄他过来进行演讲,只要他来中国咱们再想办法其实我个人对这个计划并不看重,理论物理和应用物理不一样,不需要太多的精密设备,但是它需要一个氛围,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我们这里连一个能够和他交流的人物都没有,而欧洲那边则有很多这方面的大师,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弱点”

    老k听后点点头说道:“估计让他来中国难度并不大,关键是将他留住不管怎么样,先用银子来开路砸一砸再说,万一得手了可以省了我们不少功夫”

    谭延对于科学家都是抱有很强烈地好感的,至少他觉得这个时代的学者远比一百年后完全被商业包装起来的学者要强得多。不仅仅是在学术上,在人品上很多人都可以堪称楷模。正因为如此,他不能肯定靠真金白银把爱因斯坦砸到中国来,当然如果能够靠金钱来办成这件事那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去这么做。中国在某些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在尖端科学方面,中国和西方的差距可不是一天两天,尤其是理论物理,他没有调查过,但估计中国这方面的人才能够有十个他就该偷着笑了。这个氛围相差地实在是太大了,就像指望中国足球的一众臭脚可以取得世界杯这样的差距。。

    中国的数所大学向爱因斯塔发出的邀请确实有些“吓到”他了,在伯尔尼专利局里面的工作的三级技术员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内接到了五六封从中国发来的邀请信,希望他能够前往中国一行,主要是做学术交流,如果有可能地话中国的很多院校都愿意聘请他成为教授。

    爱因斯坦对于中国几乎等同于零,只知道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家国力并不是很强,是属于受欺负的那一列中,不过最近发展似乎很不错。中国和德国是友好国家。

    “不过这一切和我的研究有什么关系呢?”爱因斯坦在伯尔尼的公寓中对着电报犹豫了。

    准确的说这些热情的电报令爱因斯坦受宠若惊。因为他是个无名之辈,就是今年他发表的那三篇论文是让他在理论物理界有点名声。但他现在却连个大学讲师都不是,而是在专利局中从事微不足道地工作。当然他地三篇论文还是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德国物理学权威普朗克便注意到了,不过相对于学术界地反应,这让他感到非常的失望。

    欧洲物理学界和中国大学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封邀请函只是让他动心,第二封、第三封在半个月后,他接到了在德国的中国驻德大使许景澄和原中国驻俄国大使龚照援的电报,和这两位中国公使电报同时到来的还有中国教育部严复部长的电报。许景澄和龚照援只是一般热情的邀请电报,这和爱因斯坦受到的那几封中国大学邀请函没有什么区别,不过中国教育部长严复的电报却很有意思严复在电报中坦诚的说明中国目前在理论物力方面是走在世界的后面的,但他也介绍了中国教育在这几年的飞速发展,并且中国的教育界希望他能够前往中国来做学术交流活动,以提高中国在这方面的水平。

第三百二十一章 无言的教育() 
毫无疑问,这种热情的邀请是在欧洲受到“冷遇”的爱因斯坦所不能拒绝的,在许景澄和龚照援的帮助下,爱因斯坦登上了十月前往中国的客轮,同行的还有回国述职的龚照援,一路享受与龚照援相同的待遇。同时他也辞去了在伯尔尼专利局的工作,因为这次前往中国的学术交流费用为三万英镑,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成为北洋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等五六家大学的教师接到电报的龚照援和许景澄都将中国对爱因斯坦的待遇说的非常明白,他不用担心失去工作。

    当然在k机关的眼中,爱因斯坦肯来中国这就已经接近成功了,尤其是他辞去了伯尔尼的工作,这更让k机关感到非常的意外。当然随着爱因斯坦登上了前往中国的客轮,谭延也开始有计划的对他名下的学校进行改组增添物理学研究室,紧跟欧洲物理学最前沿动向,并且划拨巨资从欧洲和美国订购了最新的实验设施,在山东大学和天津大学建立了两个设备非常完善的实验室,提高对报考相关学科学生的奖学金数量,并且提供更多的留学机会。

    事实上随着谭延执掌北洋到现在近十年的时间,对于教育的推动几乎是不遗余力。他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名下的轻重工业产业的巨额利润,对教育的投资几乎是令人瞠目结舌的,仅他名下地校产就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十四所大学。一百二十多所中学和近五百所小学,还有他名下每个资本超过两百万元的企业必须要开办一所职业学校,每年花在教育上的开支就达到了近一千万元,还要投入至少一千一百万元的奖学金。至于各地政府在他的授意下对教育的倾斜,中国的教育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美国教育界的支持,使得中国教育事业获得了跳跃性地发展。

    十年教育投入到现在开始进入“摘果子”的阶段,每年大量的各级学生进入社会。这极大的缓解了中国对于人才的需求。新式教育的蓬勃发展速度很快就将旧式科举制度给淘汰掉,就在去年中国彻底结束了科举考试的历史,人才选拔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

    从爱因斯坦这件事上,谭延和他的政府教育部门开始利用对资源地倾斜来获得一些急需的人才,以往为了冲破旧式教育的封锁,新式教育几乎从上到下没有收费,甚至还要以奖学金的形式来倒贴补助学生。现在新式教育已经站住了脚跟,招生不在是主要问题,各级学校也开始了收费。当然教育收费的水平在谭延的控制下严格的联系城市中工人收入地多少来计算,保证一个家庭里面有一个工人便可以轻松供养一个中学生,大学生一年的学费不得高于一名普通工人年收入的百分之三十。

    当然也有很多社会名流开始关注教育,天津、上海、广州和汉口等地的富商名流也开始办学,私立大学的收费不在政府控制之下,它们的收费相对而言要比公立大学要贵上不少公立大学每年的收费基本上是在一百三十元到一百八十元不等,私立大学年收费普遍高于三百元。当然以私立大学地收费数额来说。一个四口之家只有一个工人的话是供养不起一个大学生的,不过也有一些例外,因为私立大学的奖学金是非常丰厚的,覆盖面虽然不广,但真正极为优秀的学生获得的奖学金不仅可以满足学业的需要,甚至还可以补贴家用。一些有着长远办学眼光的私立大学在招生上也有着非常灵活地方法,对于一些在考试中非常出色的学生干脆就全部或大部分减免学费。这对贫家子弟也是有很大的吸引力。

    因为共和国建立刚刚五年,科举考试虽然被淘汰掉,但是新式教育也没有形成一个类似于科举考试和后世全国统一高考的这样性质的统考标准。目前中国教育部对于中学升大学放得是很宽的,不过教育部对私立大学的资格要求比较严格,为了保证大学生的质量,每隔三年将会有一次认证考核,当然现在私立大学兴起不过才两三年的时间,教育部也只能在目前阶段每年都考核一次大学地资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