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侠武无敌-第3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苦命的战马,对于萋萋芳草,茵茵嫩芽,淙淙流水,更多的是“只能远观,不得近食”。

    那些索然无味的草料,早已让它们味同嚼蜡。

    性喜奔驰的它们,对广阔无垠的大自然,早就心生向往。

    奈何身处战场,并无选择之余地。

    虽然在主人被俘之初,它们也曾有过短暂的恐慌和不安,但经过新主人驯服之后,此刻早已安定下来,变得随遇而安。

    畜生就是畜生,只要能够好好的生存下去,谁当主人又有何妨?

    当然,也有一生只认一主的良驹。失去旧主之后,新主不但无法驯服,还会绝食而亡。

    那样的良驹,举世难寻,全天下都寥寥无几。

    显然,这两千余骑之中,并无这样的良驹存在。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侠武无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wxi7

第497章 临阵磨枪() 
天微明。

    风已止,雨已住。

    一抹晨曦,遥挂天际。

    林间,战马此起彼伏的响鼻声,战士千奇百怪的打鼾声,骑兵营斗志昂扬的训练声,早起昆虫偶尔发出的鸣叫声,小草的拔高声、树枝的呼吸声、鸟儿的欢叫声……

    这一切,构成了一副奇妙的画卷。

    使得硝烟迷漫的战场,多了难得的几分和谐安详。

    若非骑兵营训练之时,不时传出的些许低喝带有几分肃杀,谁又能想到如此安宁的画卷背后,隐藏着血雨腥风?

    往后,这种栉风沐雨的生活,将成为华枫等人的常态。

    ……

    对于两千战马的使用,华枫早有考虑。

    除却首先满足骑兵营一千二百又三匹之外,华枫、孟起、肖云、段今朝、风吹柳、雷家兄弟、廖家兄弟九人各自占用一匹。

    此外,左军、右军、中军各保留十二匹,骑兵营保留六匹,用于驮运物资及通讯所用。

    如此一来,华枫一部已占用一千二百八十四匹,还余下七百一十六匹。

    对这余下的七百一十六匹战马,华枫打算全部上交给黄道周,由他这名全军最高统帅进行分配。

    ……

    虽然罗战军之前早已说过:“在战场上夺取的战马,尽皆归己所有,无须上交,他人更不得出手抢夺。”

    但毕竟此次收获的战马,数目委实不小。

    如果华枫全部据为己有,势必引起众怒。别人虽然明里无话可说,但内心定然极度不爽!

    如此“见小利忘大义”之事,华枫又怎会去做?

    而且,他之一部,应该配备战马的岗位,已然悉数考量在内。以北伐义军目前之羸弱兵力,战线不可能铺得太长,因而骑兵不宜过多。

    否则,就会有头重脚轻之感。

    因此,那余下之马匹,放在他手中,用处已然不大。

    ……

    给那些步兵?

    断然不可取!原因有二。

    一则,僧多粥少,一旦分配不合理,恐横生枝节。

    如此一来,岂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与其还要耗费人力照料这七百余匹战马,还不如送给极度需求的黄道周。

    这样,还能落下一份功劳,获得一份人情。

    二则,步兵就是步兵,骑兵就是骑兵。

    不能两者混杂,搞得职责不清、分工不明。

    骑兵虽然战力强横,来去如风。但有些战事,却只能由步兵来完成。

    比如伏击、攻城等,骑兵就无法完成。

    ……

    就伏击而言,如果敌军尚未进入伏击圈,却被战马突然发出的异响所惊动,又将如何?

    如此伏击,必然失败。

    最后要么是硬起头皮正面迎击,要么是被迫于无奈遁走放弃。

    因一匹战马异动,导致一场战争失利;因一场战争失利,导致整个战局反转;因整个战局反转,导致一个王朝覆没。

    这样的事例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必须引以为戒。

    毕竟,影响战争的因素极多,考虑理应细致入微,绝不能自以为是的“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粗心大意、粗枝大叶、随心所欲。

    ……

    华枫一番长思下来,天已透亮。

    雨后,空气异常清新,伴有一丝沁人心脾的芬芳。

    除骑兵营仅休息了半个时辰之外,其余兵卒至少已休整了两个时辰。

    是时候进行临战训练了!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连从军多年的老兵,都会遵照执行此原则,何况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

    因此,在华枫指派下,孟起、段今朝两位巡检,率领雷冲天、雷冲霄、廖德高、廖德远四位副巡检,开始组织临战训练。

    至于警戒任务,则由华枫亲自负责。

    可以说,华枫一人之耳目,胜过千军万马。

    有他警戒,可保万无一失。

    ……

    临战训练,主要因势利导、有教无类的讲解训练四个内容:埋伏要领、冲击时机、对敌搏杀、打扫战场。

    至于其他内容,由于时间关系,暂时并未安排。

    毕竟,新兵初上战场本就紧张,学多学杂了,反而不美。

    这些内容,之前他们也有习练,但并未作为重点。

    而且,当时也并无多少紧迫感。

    毕竟,新兵强训时,对尚在关内的他们而言,战争离他们似乎还很遥远。

    因此,并无大战将临的紧张气氛。

    ……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

    如今他们已将与敌军短兵相接,甚至昨晚已战过一场。

    在这种氛围之下,无须孟起等人过多动员,士卒们的训练热情空前高涨。

    因为,“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多学一分本领,就多一分保命机会”,这些道理,谁又会不清楚?

    在“多流汗”与“少流血”之间,他们毫无疑问,全都选择了“多流汗”。

    人,都不会嫌自己活得太久!

    ……

    空闲下来的华枫,身如电闪,给那两千名俘虏,全部再次重点要穴。让他们至少十二个时辰之内,不会动弹分毫。

    除了呼吸尚存之外,其他宛如一具死尸。

    叫喊?不可能滴!

    进食?不存在滴!

    华枫一部,食物本就不多,当然不会当吃力不讨好的滥好人。

    能扛到黄道周大部到来之时,是他们的“幸运”。

    扛不过,是他们的“不幸”。

    客观而言,“幸与不幸”,对他们来说,恐怕并无多大区别,不过苟延残喘而已。

    因为在华枫想来,即便能活到黄道周前来,这些人恐怕也是死路一条。

    ……

    华枫如此处置这些战俘,实乃最佳选择。

    收为已用?

    绝不可能!

    毕竟,撇开种族不谈,双方乃是国仇,是势不两立之局。即便敌军愿降,黄道周又如何敢信?又如何敢用?

    临阵倒戈?有此可能。

    背后捅刀?不可排除。

    明降暗反,暗通曲幽?谁又敢保证不会如此?

    与其整日提心吊胆、劳神费力,还不如全部击杀之。

    这样既省心,又放心,还省力。

    就生死大敌而言,只有死人,才最为可信,才让你无须提防。

    ……

    押送后方?

    更是妄想!

    路程不算远,押送力量也足够。

    真要押送,也并非无力完成。

    但问题是,押送任务完成后,隆武帝该如何处置这两千人马?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侠武无敌》,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wxi7

第498章 不快也光() 
细思起来,对这些俘虏,隆武帝不外三种处置办法。

    办法之一,打入死牢养着,慢慢教化。

    如果国力强大,此法倒也可行。

    可现在、而今、眼目下,你让物力财力本就捉襟见肘的隆武帝,情何以堪?

    ……

    办法之二,斩首示众,提振士气。

    此法虽然解气,虽然大快人意,可示给谁看?

    要知道,南明王朝境内,青壮年大都已加入北伐义军了。余者,不过是些妇幼老弱之辈,她们士气再高,又有何大用?

    况且,这分兵押解后送,很可能还会贻误战机。

    ……

    办法之三,派人交涉,交换俘虏。

    这个办法虽好,很符合爱民如子的隆武帝品行,但问题是找谁去换?在哪里换?

    而且最关键的是,还有人可换么?

    在清军强大的力量面前,在条件优厚的诱惑之下,大明王朝被俘之人,大都很识时务,早已改弦易帜。

    望风而降者、“弃暗投明”者、“另攀高枝”者,更是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而对于极少数不识时务、坚决不降者,清军那是绝不手软,直接斩杀!

    不然,养着有什么用?

    等其回心转意么?对不起,没那耐心,更没那闲功夫。

    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不说,还极不痛快!

    ……

    收为已用不可能,押解后方不可取,那么到底该如何处置这些烫手山竽呢?

    就此释放?

    天方夜谭!

    对于清军那样的虎狼之师,怎能心慈手软、放虎归山?

    “打蛇不死反被咬”的道理,对于黄道周这样人老成精之人来说,又岂会不知?

    所以,此法无异于天方夜谭,绝逼不可行!

    ……

    随军携带?

    纯属扯谈!

    别说是会伺机反抗、会偷偷逃跑的活人了,即便是两千具尸体,随军携带也很困难。

    解开足部穴道让他们自己行走?

    也不可取!

    因为,稍有疏忽,多半会趁隙开溜。

    只能分出为数不少的兵力,进行二十四小时看守。

    可是这样一来,又太耗费人力。

    让战马驮运而行?

    太耗费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