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侠武无敌-第4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进攻发起很是突然,战斗结束更加突然。

    速度之快,匪夷所思。

    恐怕是战争史上,时间最短的两军交锋。

    数百“信徒”甚至尚未抵达敌工事,清军甚至弓未上弦、炮未填铳,战斗已然结束。

    ……

    华枫对柳飘飘的随机应变,甚为满意。

    他旨在试探,并无意即刻交锋。

    华枫如此,李成栋又何尝不是?

    清军援兵未至,李成栋只欲一心坚守。

    他的两万余兵马,实在再也经不起折腾。

    何况,对屡败自己的华枫援军,李成栋心下委实已有几分忌惮。因此,才并未全力出击。在柳飘飘率军撤退之时,也并未死缠烂打。

    李成栋只盼两军暂且休战、相安无事,直至援兵到来之时。

    ……

    李成栋在等待援军,华枫又何尝不是?

    早在猜知清军意图之后,华枫已然发出了“联盟令”,广召“华大联盟”旗下势力、缔约盟友,决意在这块大明王朝所遗留的最后一片土地之上,与清军全力一战。

    身为大明王朝的一介子民,正该如此,是为尽忠。

    身为侠骨丹心的一介武夫,也该如此,是为情怀。

    身为名震天下的一大帮会,确该如此,是为义举。

    ……

    其实,以华枫、朱洪竺麾下战力,要拿下李成栋区区两万余人马,并非难事。

    即便其有火炮威慑,有高手助阵,也绝计不是上百高手和三千“信徒”之敌。

    而且朱洪竺在华枫、姜瑶瑶拜访之时,也曾要求全力出战,但却被婉拒。

    华枫让他们在清军援兵到来之前,只需派出部分兵力,轮流骚李成栋之军即可。

    其余的人马,只管休息。

    毕竟,朱洪竺一军与李成栋周旋已达数月之久,早已疲惫不堪。

    何况,在李成栋有火炮支撑,并坚守不出的情势之下,增加兵力,并不一定能增加战力。

    当然,武功高强的好手除外。

    ……

    华枫之所以让李成栋余部苟活至今,并非心慈手软,更非力不从心,而是“别有所图”。

    其最大的图谋,就是围点打援。

    这一招,他早在铲除黑鹰组织时,就已尝到了甜头。

    如今故伎重演,自然得心应手。

    ……

    华枫再次采取“围点打援”之策,目的有二。

    其一,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采取钝刀割肉之法,蚕食敌有生力量,有两大好处:

    一方面,可隐藏已方实力,不至于引起清廷过分关注。

    从而有效避免大军压境、无可抗衡之危。

    试想,如果一举歼灭李成栋之军,必定震动清廷上下。其结果,很可能是数十万、上百万大军齐至。

    如此,“华大联盟”如何能敌?

    ……

    华枫此策,实乃无奈之举。

    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如果权掌数十万大军,如果有强大的国力作后盾,即便面对强大的清廷,华枫又何惧之有?

    然而,没有“如果”。

    孤军奋战,只能苟延残喘!

    他非常清楚,“华大联盟”即便势力强横,但面对强大的清廷,也不过是困兽之斗而已。

    人定,终难胜天!

    ……

    另一方面,可避免李成栋变成跳墙急狗、咬人急兔。

    从而达到“保存自己,消灭敌人”之目的。

    要知道,如果逼迫过甚,以李成栋之品性,很可能会选择背水一战。

    而其临死反扑所带来的破坏力、杀伤力,必定惊人,绝对不可小视。

    这也是华枫经验所得,他击杀黑鹰老大、张天远之时,就深有体会,也曾身受重伤。

    以至于在与“华枫三熊”决斗之时,才会如此的从容不迫、掌控自如。

    ……

    其二,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两军兵力、国力相差太过悬殊,作为弱势的华枫一方,自然不能当面对垒、正面厮杀。

    因此,要想虎口拔牙、战而胜之,作战谋略就显得极为重要。

    面对李成栋龟缩不出之现状,鉴于其援军必定声势浩大之可能,华枫早已思好应对之策。

    那就是“以已之长,攻敌之短。”

    ……

    此策,但凡领兵打仗者,上至统帅,下至把总,无不知晓。但真正能达到出神入化者,却少之又少。

    就连历史上诸多著名的兵法大家,如孙膑、诸葛亮、徐茂功、刘伯温、吴用等,均无法将此策运用到极致。

    既然能坐上统帅三军之位,就绝非胸无点墨之辈。

    毕竟,皆非庸者!

    又哪里会有明显的短板给人利用?

    不但会将自己的短板竭力隐藏起来,而且还会努力去寻找对方的弱点。

    ……

    华枫虽然妖孽无比,但面对同样身经百战的李成栋,也抓不住对方太多弱点。

    目前被他牢牢抓住,并屡用不爽的弱点,只有一个,那就是骄傲自大。

    这可能是清军统帅的通病。

    或许是入关以来,战斗进程太过顺利的缘故。

    也或许,是其族的个性使然。

    ……

    至于已军的长处,华枫当然如数家珍。

    高手众多,骑兵比例甚重,机动灵活,众志成城,号令严明,阵法大宗师,暗器名家……

    至于已军的短板,华枫当然也是心知肚明。

    兵力较少,孤立无援,火炮稀少,粮草匮乏……

    面对清军数量绝不会少的援兵,最适合采取的战术手段,仍然是“李代桃僵”与“请君入瓮”相结合。

    因为,援兵统帅并不清楚华枫之用兵特点。

    因为,在再度斩杀清军那第三批人马之后,华枫手中堪用的清军服装,已有五千余套,完全可以装扮成一支清军前锋部队,或者是步骑混合的精锐之师。

    wxi7

第593章 战略战术() 


    有了这许多清军服装,“李代桃僵”之计,成功的概率就会大增。

    唯一让华枫心中无底的,就是消息泄露,让“李”无法代“桃”。

    只要“李代桃僵”计划能够成功,那么“请君入瓮”之计达成的几率,也会相应增强。

    ……

    策略已定,“瓮”备何处?

    这点很是难以把握。

    仅凭猜测,当然不可行。

    一旦有误,将战机全失。

    因为,清军汇合之后,再想分而击之,势必困难重重。

    毕竟,李成栋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已达三次,怎能盼望其再跌倒第四次?

    因此,最稳妥之策,就是确定其援兵来路。

    而要想获得精准的情报信息,其最佳途径,自然就是亲眼目睹。

    也就是侦探。

    ……

    三个方向,都得派遣人手,而且不能少于两批次,每批次不能少于两人。

    如此一来,就需要派出十二人。

    该如何选定人手?

    侦探消息不同于上阵厮杀,既要轻功高强,还要耐得住性子。像任勇、姜楠楠、向天笑这样的人物,显然并不合适执行此项任务。

    让他们前去,万一性起,直接开战,岂非自乱阵角?

    ……

    思来想去,华枫终于确定了六组人选。

    第一组,姜瑶瑶、王仲梅。

    第二组,肖云、曾梦妮夫妇。

    第三组,冉寰宇、白婧雯夫妇。

    第四组,“华山双蒂”。

    第五组,史武远、风吹柳。

    第六组,张家兄弟。

    并将轻功最强的第一、二组,安排在清军援兵最有可能前来的方向——西路,由姜瑶瑶牵头负责。

    此外,第三、四组,前往北路,由冉寰宇牵头负责。

    第五、六组,前往南路,由史武远牵头负责。

    至于东路,则绝无可能。

    因为需要包抄的距离太长了。

    ……

    虑定之后,华枫立即召开了紧急军情会议,并再次恢复了“一言堂”、“家长制”的强硬作风。

    因为时间紧迫,并非发扬民主、刻意低调之时。

    清军何时到来?

    大概多少人马?

    综合战力如何?

    这些,一概不知。

    因此,侦探人马早派出一刻,就多一分胜算。

    ……

    会上,华枫简明扼要的分派了三项任务。

    第一项任务,就是侦察事宜。

    因为无关乎厮杀,加之华枫语气极其坚定,倒也并未引起任何争论。

    六组人选并无任何变动,全部按华枫的提议抽组。

    ……

    第二项任务,收集苏高飞布阵所需材料。

    此项任务,交由临安府千余人马完成。兵分九路,分别由苟不理、严不成等九人率领。

    完成时限,七日。

    七日之后,无论任务完成得如何,务必全体返回此处,准备迎战清军援兵。

    ……

    第三项任务,警戒及后勤保障工作。

    则由来自华南地域的八百“信徒”担当,分成七批,每天一轮换,由多思过为负责协调统领。

    既要确保安全,又要让人人都能得到充分的休整。

    ……

    至于无任务的人员,则即刻转入休整。

    时间,当然也是七日。

    七日之后,全部转入临战状态。

    大战,就要来临!

    ……

    会议结束之后,有任务的人马很快转入忙碌之中。

    那边箱,朱洪竺按华枫要求,令五位舵主和一些德高望重、武功较强的掌门、洞主、家主、帮主率队,轮流对李成栋进行不间断骚扰。

    让其无暇他顾,混淆其视听。

    此时,距双方信使履行职责之旅,已过去十余日。

    不出华枫预料,率先到达的援兵,果然是自己一方人马。不问可知,正是距离最近的华南武林界。

    ……

    当先两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