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运-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懊恼也没用,他一个小小的县公安局长,和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相差太远了,夏德长哪怕只和他握一下手说一句话,就足够让他回到孔县吹嘘一番了。
只可惜,谁都没有给他机会。
不过他不怪关允,关允的伤心他也看在眼里,他也年轻过,知道年轻的时候都会为情所困。但尽管关允为情烦恼,也不防碍他对关允的崇敬,是的,他第一次崇敬一个比他年轻几十岁的年轻人。关允才23岁,就不但一步迈入了市委,成为万众瞩目的市委第一秘,而且他现在已经成为无数大人物的支点,还有一个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的岳父,前途绝对不可限量!
幸好他当时慧眼识珠,早就看出了关允并非池中物,一直没有和李永昌一样对关允打压,否则他现在别说还能坐稳公安局长的宝座,说不定也锒铛入狱了。
官场之上,步步险途,关键时候的一两步就能决定一辈子的事情,崔玉强以前视李永昌为他最崇敬的人,现在他当关允为他这辈子最敬佩的人。
“关主任,不,应该叫关大秘了,我们是不是该动身了?”以前在关允面前,崔玉强还敢托大以老兄自居,现在关允一步登天,成了堂堂的市委第一秘,他不敢再在关允面前有半分姿态了。
“可以走了,辛苦崔局了。”关允神情淡淡,冲崔玉强点了点头,又冲刘宝家几人说道,“宝家,走了。”
“不辛苦,不辛苦。”崔玉强见关允对他一如从前一般随意,心里十分受用,他可是清楚关允在冷枫面前说话的分量,就自告奋勇亲自驾车,“我来开车,关大秘坐后面。”
“别叫我关大秘,在你面前,我永远是你的关老弟。”
“关老弟,呵呵,好,关老弟就关老弟,老哥领情了。”崔玉强喜不自禁,急忙又吩咐同来几个警察,务必一路提高警惕,关键时刻宁肯牺牲自己也要保护领导安全。
领导是谁?当然是指关允了。
冷舒陪关允坐在了崔玉强的车中。
一路上,崔玉强说起了孔县的变化。孔县班子调整之后,平稳过渡,没有激起什么风浪。王车军一死,李永昌隐藏的遗留势力都纷纷浮出水面,向他投诚了,基本上可以说,李永昌在孔县经营了二十余年的根基,在王车军最后的疯狂之下,全部连根拔起。
从此,孔县再无李永昌和王车军的传说。
而农业兴县的战略,在冷枫上任第二天就通过了常委会的讨论,正式成为孔县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发展方针。不过冷枫虽然推翻了李逸风工业强县的思路,却对李逸风的评价极高,李逸风临走之时在孔县的人事布局,他也原封未动,全部留用。
由此,也让孔县人心大定。
从燕市出发,绕牛城,不经黄梁,一路平安无事回到了孔县。一踏入孔县熟悉的土地,关允心中涌起故土难离的情绪,多少次他梦想一飞冲天,逃离孔县的困境,但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他却又发现,他还是深深地爱着孔县和孔县人。
不过……终究还要是离开孔县了,关允知道,是该和孔县有一个了断了,不管是工作上的交接,还有和温琳的感情,以及老妈在黄梁时镇静从容的表现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惊人的秘密,他都在要离开孔县之前,一一理清。
PS:求月票、求订阅。
第202章 再回孔县(求月票、推荐票!)()
关允回来的消息一石击起千层浪,迅速在孔县县委大院形成了一股风潮,无数人放下手头工作,纷纷走出办公室,如迎接凯旋的英雄一样迎接关允的回归。
无人关心关允经历了什么,也无人知道关允从孔县到黄梁,再从黄梁到燕市,期间走过了怎样的生死劫难的历程,对于在最基层的官场中人来说,只看重一个结果——升迁!
孔县二十年才出一个李永昌,李永昌倒了,都在猜测到底还要多少年才能再出一个超越李永昌的人物,十年,二十年,还是三十年。
当〖答〗案揭晓时,所有人为之瞠目结舌,既不用三十年,也不用十年,甚至连十天都不用,只在冷枫的县委〖书〗记任命下来短短一天后,关允的任命就正式下发——经市委组织部决定,关允同志调任市委办公厅秘书处。
如果说关允的任命还不足以让人联想到他的下一步的话,那么随后师龙飞正式走马上任孔县就明确无误地坐实了之前不少人的猜测,蒋〖书〗记的秘书外放,关允同时调入市委办公厅秘书处,两者连在一起解读就是——关允青云直上,要由县委办副主任直升市委〖书〗记秘书了。
也就是通常被人仰视才见的整个黄梁最接近市委〖书〗记的市委一秘!
23岁的市委一秘,几乎就是官场上的神话和传说,却〖真〗实地发生在了身边,就让孔县不少人为之惊呼,李永昌用了二十年才达到的高度,关允只用了一天就一举超越。
诚然。关允才是副科的级别无法和李永昌县委三号的副县级相提并论,但在孔县人眼中,级别再高,也终究只是在孔县的池子里扑腾,而关允却是直接迈进了市委大院。跟在了市委〖书〗记身边,比起一辈子没有出过孔县的李永昌不知高明了多少。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县委大院外面的人议论的只是关允成了市委〖书〗记的跟前红人,得是多大的荣耀。县委大院里面的人却心里有数。关允一入市委,必定前程似锦。过了年关允才24岁,而依照惯例,秘书一般比领导差两级,市委〖书〗记是正厅,市委一秘就是正科。
关允才提了副科不久,但既然担任了市委一秘。不出三个月必会解决正科。了不得,24岁的正科,按今后三年一个台阶上升,岂不是说33岁就是副厅了?啧啧,关家祖坟冒青烟了。几百年才出了这样一个人才。
大广推之的话,孔县几百年才出了一个关允?
当然,以孔县县委大院一帮人的见识,猜测关允的前程只是基于最基本的认识,关允从副科到正科容易跨越,从正科到副处就是一道关卡。而从正处到副厅。则又是一道更难跨越的天堑。以崔同的天纵之才再加上崔姓庞大的势力,才在35岁迈入副厅,成为黄梁的官场神话。关允无根无底的草根出身,能打破崔同的传奇?
别人或许出于同乡之情同事之谊,更愿意相信关允一迈进市委,就是一马平川,天下坦途了,哪里知道。黄梁市委的龙门确实金光闪闪,但在市委的龙门之外。黄梁市水深火热,处处潜流暗涌,要将关允卷入其中,撕裂撕碎。
关允一下车,就被如潮的人群围住了,人群中,全是热情洋溢的笑脸。关允来者不拒,一一和伸来的手握手,现在的他几乎成了县委之中所有年轻一代的偶像和人生目标。
让关允吃惊的是,好不容易分开人群,一抬头却发现,冷枫站在内门之处,亲自出来迎候。如果仅仅是冷枫一人也就算了,冷枫身后还站着一人,一脸笑意,满面春风,正是陈宇翔。
好嘛,县委一号二号亲自出来迎接,就算关允正式确定了市委一秘的身份,他也不够分量惊动〖书〗记和县长,说到底,冷枫是抬举他,陈宇翔是抬爱他。
关允急步向前:“〖书〗记、陈县长,可不敢当。”
“怎么不敢当?蒋〖书〗记点中你,是孔县的光荣,我和陈县长也是脸上有光。”冷枫向前一步,伸手和关允握手“一路辛苦了,走,到办公室。”
陈宇翔也和关允握手:“关允,我才来孔县,你却又要走了,真不凑巧,关于高效农业的投资,我还想好好和你商量一下该怎么开局。”
到了冷枫的办公室——冷枫接任〖书〗记后,搬到了李逸风的办公室,也就是他曾经的办公室,世事轮回,转了一个大圈又回到了——冷枫、陈宇翔和关允三人,关紧房门,闲人免进,召开了碰头会。
按说以关允的级别不足以参预到孔县发展方向的大事上,但冷枫和陈宇翔就是针对高效农业的投资和由高效农业带动的农业兴县的战略,以及由平丘山旅游带动流沙河旅游的大旅游规划,等等一系列由农业、旅游组成的孔县可持续发展前景,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毕竟关允从头到尾介入了高效农业的投资大计,金一佳不在,他就是金一佳代言人的角色,一些细节以及投资规模等问题,也只有关允最清楚。
关允毫无保留地向冷枫和陈宇翔交了底,也为冷枫终于主持了孔县全面工作而高兴,更为冷枫和陈宇翔之间的通力合作而欣慰,从冷枫主导而陈宇翔密切配合的姿态上他已经可以得出结论,孔县在冷枫和陈宇翔搭班子之后,必定会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发展之路。
关允的预言得到了实现,他的发展观在若干年后也验证了正确性。在周围各县都在走工业强县的道路之时,孔县在冷枫的力主下,走了一条农业兴县的不同寻常路。
一开始,工业强县的县市步子都很大,快步如飞将孔县甩在了身后。孔县却不慌不忙稳步前进,按步就班地规划高效农业和旅游,两三年内投入了大量资金,却不见任何成效,一时被周围兄弟县市引为笑谈。
但三年后,工业强县的县市,污染严重,后续发展乏力,大批工厂倒闭,大量厂房闲置,虚高的GDP只换来了政绩和外表的光鲜,农民当年卖地的钱huā光之后,赖以生存的工厂再一倒闭,忽然就失去了生活来源……
而孔县却是迎来了全面收获,不提由平丘山的旅游带动的流沙河旅游已经形成了气候,几个林场也加入了农业休闲旅游的行列,而且林场和农场经过三年的成长,进入了快速成材期,收获颇丰。边伐边补种,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结合之后的巨大威力凸显,孔县开始大放光彩。
真正的政治家要有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眼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