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朝最后剑客-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床边的钝剑就冲到屋外,见屋外木架上摆着的各种草药筐,她用力挥剑砍去,想把心里的怒火全部都发泄出来。一个个草药筐子被打翻在空中,草药的味道散开在风中。辛竹慢慢蹲下,抱着双腿低下头已经泣不成声。正当辛竹慢慢撑起身子准备回屋时,突然柴扉外飞进一只信鸽,在鸽子的脚上绑着一个小布条,辛竹取了下来,上面竟然是有关宁远的战况,没想到宁远城现在已经粮草将尽。辛竹赶紧回到屋内,取来纸笔,写了一封书信给紫阳堂堂主,近日宁远大战在即,江湖各个帮派已回全部撤回中原,眼下要想救城,唯有请紫阳堂堂主出山。

    本草老头摇摇头叹着气说道:“就算是你取回来那个水晶泪,也未必救得活封尘公子了。眼下这情况,他已经进入又一轮的沉睡。我无法将他从他的记忆中唤醒,就算是丹药可以炼成,但眼下这情况,恐怕不得再耽搁了,我对西海那边比较熟悉,若姑娘信得过我,就由我去取来,你在此地照顾封尘公子吧!”辛竹转身对身后随从说道:“给本草先生准备一匹快马!”本草老头谢过辛竹姑娘后,就转身回自己屋内收拾行囊准备出发。

    本草老头摇摇头叹着气说道:“就算是你取回来那个水晶泪,也未必救得活封尘公子了。眼下这情况,他已经进入又一轮的沉睡。我无法将他从他的记忆中唤醒,就算是丹药可以炼成,但眼下这情况,恐怕不得再耽搁了,我对西海那边比较熟悉,若姑娘信得过我,就由我去取来,你在此地照顾封尘公子吧!”辛竹转身对身后随从说道:“给本草先生准备一匹快马!”本草老头谢过辛竹姑娘后,就转身回自己屋内收拾行囊准备出发。

    辛竹将屋门合上,坐在封尘身边,轻轻抬起他的右手放在自己掌心说道:“封尘大哥,我们都在等你醒来,你快点醒来好不好!”说话间就听到屋外马蹄嘶鸣,再回头开窗望去,本草老头已经疾驰而去。

第七十章 崇祯自缢 明朝灭亡() 
等到八旗军攻打到北京城下的时候,崇祯早已想好自己的退路,虽然京城的天依旧是战火纷飞,硝烟弥散,但在飞扬的尘土中夹杂着一种不祥的意味,宫内的侍卫、太监、宫女一个个焦虑不安,在京城的热闹街市中,不少有钱的商贾开始挖地窖将自己一生所搜刮的民脂民膏藏在地窖之中,大户人家也开始暗中收拾细软,京城内挤满了四处仓皇而逃的百姓。

    让北京城陷入恐慌的是漫天飞舞的传言,先是有人说,李自成的大军已开出关中,进入了山西地界,很快就要打到北京了;又有传言说,大明皇帝的老家安徽凤阳发生了严重的地震,震动了大明朝的龙脉。传言中最可怕的是说有人夜晚经过紫禁城正门,经常会听到鬼魂的喧闹和哀嚎,那些鬼魂好象是大明朝曾经的皇亲国戚们。总之一句话大明朝气数已尽了。

    和北京城内的恐慌比起来,皇宫中似乎显得平静许多,这一天,也就是1644年的正月初三,崇祯皇帝在宫中接见了一个大臣,这天的接见极为隐秘,除了崇祯自己以外没有人知道将要谈得是什么话题。谈话之前,崇祯让所有的人退出,一主一臣就这样从清晨一直谈到了第二天的黎明破晓时节,才算把事情讨论的情清楚楚。

    那么崇祯皇帝这样一次秘密的会见谈论得内容是什么那?提起这件事还要先来看看当时中国的形势。

    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混乱的年代,定都北京的大明皇帝崇祯,已经不是中国唯一的皇帝了,在北京东边的沈阳有虎视眈眈的大清军队,在北京的西面有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崇祯皇帝在位的17年中这三股势力一直是此消彼涨,但是到1644年,原来均衡的势力被打破了。在这年的年初,曾经的草寇李自成在古城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建国伊始,李自成作的第一个决定就是要挺进中原,矛头直指北京城。面对这样的局面,当时大明朝的大臣们也是议论纷纷,有主和的,也有主战的,那其中有一位叫做李明睿的大臣,他的建议就比较有创意,是主张三十六计走为上,也就是逃跑,当然人家当时是没这么说,他的原话是建议北京城应该迁都,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咱万岁爷在,早晚咱还能打回来。

    正月初三崇祯皇帝召见得正是这位李明睿,商量的话题当然也就是关于北京城搬迁的事宜。但是皇上召见大臣干吗要搞得这么神神秘秘那?这呀还要先了解一下崇祯得心思,这说起来话就比较长了。

    话说十七年前,那时崇祯皇帝的身份还是信王,当时的皇上是崇祯的哥,天启皇帝朱由校。天启皇帝没什么文化,基本算是文盲吧,但是他的爱好还不少。其中最著名的一个爱好就是能做一手非常漂亮的木匠活,每天清晨,皇宫中就能听到他叮叮当当的做木工活得声音,这声音有时半夜都不消停。因为忙于每天打家具,天启皇帝把朝中的事交给了一个是宦官魏忠贤,把家里的事情交给了自己的奶娘客氏,这两个人据说还是名义上的夫妻,既然你把天下的事都交给人家了,那人家也就不客气了,把大明朝当成了自己家,只要是可能伤害他们家的人那只有一条路…死最后大明朝的政事是乌烟瘴气,而天启皇帝自己也绝了后。天启皇帝命短,年仅22岁便离开了人世,他唯一的弟弟信王朱有检就这样阴错阳差成了当时全球最多子民的大明朝的皇上。

    十六岁登基的崇祯皇帝由信王府搬入大内,在宫中生活的最初几天,每天吃的是自己从家里偷偷带来的干粮,宫中准备的东西根本就不敢碰。人们都估计这个小皇帝坚持不了多久就会死在魏忠贤的手里,或着是换一种方式成为魏忠贤得傀儡,但是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崇祯当上皇上后,对魏忠贤和客氏相当的礼遇,但是魏忠贤并不踏实。他的策略,就是送一些美女给崇祯皇帝。崇祯皇帝在明代皇帝中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怎么好色。想来,在当时战战兢兢的心态下,崇祯皇帝自然对美色更无兴趣了。

    据说,为了不致引起魏忠贤的担心,崇祯皇帝将送来的绝色女子全部留了下来,但却仔细地搜这几个女子的身。结果发现,在她们身上,都系着一颗细小的药丸,宫中称作为“迷魂香”,是一种能自然挥发的春药。魏忠贤的目的很明显,是要把崇祯皇帝带坏,最后象他哥哥那样成为自己的木偶。崇祯皇帝把春药扔了,但是对魏忠贤却不动声色,依然是褒奖不断。

    在魏忠贤以为自己的危机已经解除的时候,崇祯却借着一个大臣的奏折先是逼着魏忠贤辞了职,最后更是让这个走投无路的宦官自了杀。从此,树倒胡狲散,魏忠贤余党的清算也很快就着手进行了。此时更敲五鼓,崇祯皇帝的身边只剩下太监王承恩一个人,两人手拉手走上了景山,到达了山顶的寿皇亭,这里看去北京城火光冲天,杀声不断。环顾四周崇祯皇帝的心中大概只剩两个字:绝望。3月18日凌晨,当东方刚刚露出一抹晨曦,大明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在寿皇亭旁的一棵海棠树自杀身亡。

    在崇祯皇帝的衣襟上他留下了这样的遗言:

    一行是: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貎恭,上干天咎,然皆诸臣之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去朕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另一行是:百官俱赴东宫行在。

    在魏忠贤以为自己的危机已经解除的时候,崇祯却借着一个大臣的奏折先是逼着魏忠贤辞了职,最后更是让这个走投无路的宦官自了杀。从此,树倒胡狲散,魏忠贤余党的清算也很快就着手进行了。此时更敲五鼓,崇祯皇帝的身边只剩下太监王承恩一个人,两人手拉手走上了景山,到达了山顶的寿皇亭,这里看去北京城火光冲天,杀声不断。环顾四周崇祯皇帝的心中大概只剩两个字:绝望。3月18日凌晨,当东方刚刚露出一抹晨曦,大明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朱由检,在寿皇亭旁的一棵海棠树自杀身亡。

第七十一章 朝局混乱 封尘解毒() 
封尘在本草堂沉睡的一年内,天下发生了惊天逆转,想不到兵强马壮的大清八旗军竟然只攻下了宁远城和锦州,而李自成趁机从西安起兵直逼京城,大明朝在这风雨飘摇中走到了尽头,而唯一明室的血脉悯天也流落在江南一带,江湖上仿佛一夜之间没有了有关明朝的一切,百姓们都是对李自成赞不绝口,因为他勇猛又有谋略,还提出“均田免赋“的政策,真正替务农的百姓做了一回主。一时间京城内散布着“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拜在李自成麾下的普通百姓,只要有两下子都可以百官封爵。倒是让皇太极和多尔衮有些按耐不住,不过多尔衮心生一计,将此计谋告知皇太极:“听说山海关总兵吴三桂有位特别漂亮的佳人,若是咱们将那位夫人掳来再借机献给李自成,你说到时候吴三桂会怎样?”皇太极听后大笑不止:“十四弟果然妙计,如此一来可以得明将吴三桂的心,又可以让李自成这些山头土匪不攻自破。”多尔衮点头道:“皇上英明,臣弟正是此意。”

    多尔衮偷偷派人绕道南下,赶往山海关准备潜入吴三桂府中将他那位漂亮夫人请来京城做做客。这一行神色匆忙的商旅刚好在山海关附近遇到了绕道回本草堂的本草老头,本草老头见这些商人装扮的人并不像是商人,反倒有几分武夫的样子,就试探地挡在路中间,笑着说:“小老头我饿了,还望好心的大爷给一口干粮!”只见商队的头喊话道:“老乞丐,别挡路!快滚开!”那个小老头一掌打在马头上,只见那匹马儿发了疯一样狂奔朝向远处,然后掉头就返回来时候,跑到本草老头面前的时候,前蹄子一扬,应声倒地,骑在那高头大马上威风的商人此时也灰头土脸。商队众人见这小老头有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