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鼓动下,官兵们纷纷向皇帝写信,表示誓死效忠的决心,其中甚至还有上百封,是咬破手指,用鲜血。

    伴随着封赏诏令的实施,一道除役令也同时颁发。所谓除役令,就是解除八旗兵的编制,附带的也将八旗土地收归国有,一切经营活动都归财政部管理。

    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几乎一夜之间,八旗子弟就失去了土地,被剥夺了正规军的编制,而且他们的月饷也只剩下了两年,也就是说两年之后,他们将变成平民。

    这些人要么去租地来种,要么街边摆摊,要么给人跑腿打工,总之必须自食其力了。

    这道除役令的颁布,丁云桐没有征询任何官员的意见,完全是乾纲独断。事出突然,朝廷内外惊呼哗然,大批官员纷纷上疏劝阻,希望皇上能收回成命。所有的满族官员都是强烈反对,而一些汉族官员出于各种政治考虑,也恳请除役令缓行。一时间众口一辞,群情汹涌。

    但丁云桐早有所料,不为所动。他采取"鸵鸟"政策,坚持三不主义:不批复奏章,不接见大臣,不开会讨论。

    2月11日,恭亲王奕?带领着英桂、崇伦、景寿等一干满族大臣,想要进宫面圣。但却吃了闭门羹,里面只派人出来说"皇上龙体微恙"。众大臣空等了半夜,最后只能怏怏而回。

    而此时的宫内,丁云桐左手揉捏着钰莹的酥胸,右手正用胎毛笔书写着一道道调令:

    第一道命令,王祥所部近卫旅提高战备,加强京城的巡逻和盘查,随时准备应付一切突发事态。

    第二道命令,吴长庆师入驻怀柔,警戒京城郊区,能够随时奉命入京。

    第三道命令,袁世凯与徐世昌立刻进京,入值军机处。

    第四道命令,从近卫军里挑选800名战功卓著的官兵,组成一个"八百壮士团",归内务部赵秉钧直接指挥部,作为一支秘密的行动队。

    第五道命令,近卫军各个部队都要抽调精干,参加即将进行的**大阅兵。

    第六道命令,京城所有的军械库、军火库都派驻内务部人员监管。

    。。。。。。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丁云桐可不希望自己会成为政变的牺牲品。

    从2月13日开始,大批不甘心的八旗兵开始不断聚集抗议,要么酗酒闹事,打砸酒馆店铺,要么非法集会游行,冲击政府部门。

    到了15日,更是出了一件惨事,一个旗人带着自己的妻儿,一家四口,在西市口点起柴火**。旁边有人拉起横幅"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而朝廷中王公贵族,文武大臣们也纷纷串联集结。各部衙门中都出现了消极怠工的现象,许多官员故意称病不出,撂挑子不干了。这其中包括几乎所有的满族官员,甚至还有一部分的汉族官员。

    一时间京城里风起云涌,暗潮汹汹。

    2月17日,黄昏,丁云桐站在养心殿里,看着窗外。

    天空中黑云密布,大地笼罩在一片阴沉中。丁云桐暗自嘀咕:"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他知道发布除役令,肯定会有不少人反对,但没想到声势会这么大,阻力会这么强。虽然除役令针对的只是八旗兵,虽然自己一再放风,表示绝不会去碰触贵族们的利益。但显然满朝的官员根本不买账。甚至一些汉族大员也参与其中,这一切明摆着有一批人在背后鼓动和组织。

    也许有很多势力,早就已经对自己的政策不满了,只不过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而现在这个除役令,就成了最好的借口,最好的动员令。不管自己如何安抚,如何解释,后面的抗议只会越来越强烈。

    怎么办?后退吗?妥协吗?撤消除役令?

    不,不可能!如果撤消的话,自己马上就会威信扫地,辛苦建立的形象就会彻底完蛋。不但那些王公贵族、文武百官会看扁自己,连近卫军也会大失所望,离心离德。自己立刻就会众叛亲离。别说什么宏图霸业了,皇位都会保不住,甚至性命难保。

    想到这,丁云桐一咬牙,一跺脚:"好吧,既然是万丈深渊,那我就索性向前,杀出个黎明。本来是想一步步来,慢慢搞,和颜悦色做文明人。但现在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你们逼我做穷凶极恶的野蛮人。也罢,我就来个一步到位,反正要当独裁者,就学学前世的希特勒,给你们来一个中国版的'国会纵火案'吧。"

    计议已定,丁云桐冷静了下来。艰难的是思考过程,当下定了决心后,整个人反而轻松了。他下令:"来啊,传朕的旨意,2月23日将举行**大阅兵,朕将亲临检阅近卫军!"

    就在此时,下人来报,说慈安太后请皇上移驾钟粹宫,共进晚宴。

    丁云桐一听就明白了,那些王公贵族们见不到自己的面,就去撺掇了太后出来,既然太后有请,皇帝也就不能避而不见了。至于慈安会说些什么,丁云桐心里也已经大概有个数了。

    他心里暗暗冷笑:今非昔比,自己已非吴下阿蒙,要是还想玩垂帘听政的那一套,可就不好使了。

第八十五章 炮打天安门() 
更新时间:2014…01…12

    当晚,钟粹宫里灯笼高悬,光亮如昼。桌上的菜肴散发着蒸腾的热气,香气让人闻着垂涎欲滴。

    但丁云桐却一筷子都没动,他已经养成习惯了,绝不在外面吃东西,即便是慈安这里也不行。

    慈安知道丁云桐倡导节俭,憎恶大吃大喝,平常吃饭都是一荤一素一汤而已,宴请臣下也就是四菜一汤。所以今天慈安太后也只安排了四菜一汤:佛跳墙;烧鹿筋;黄焖鱼刺;烤羊腿;排骨藕汤。这些都是丁云桐平日爱吃的。

    丁云桐与慈安隔着桌子相对无言,两个人已经很久没有在一起说说话了。丁云桐也已不再是那个五六岁的小娃娃了,现在已经是一位少年皇帝。

    慈安颇有些感慨,几年前,小皇帝还只是在自己怀里撒娇,现在却连个头都要高过自己了。随着皇帝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中,她隐约感到两人之间仿佛有了一堵墙,越来越隔阂了,皇帝除了向自己请安,平时也没什么话和自己说了。

    慈安叹了口气,说道:"皇上日理万机,平常也须保重身子。"

    "有劳皇额娘牵挂,子臣自会劳逸结合,张弛有度。"

    "那就好,哀家也就放心了。只是平日里,有什么事多交待下人去做,别乏了自己。"

    "多谢皇额娘提醒,子臣会的。"

    慈安顿了一下,又说道:"哀家虽然深居内宫,但外面的事情也偶有耳闻,听说皇上最近有些事做的急了,颇有些人不满啊。"

    丁云桐心想:来了。便问道:"不知皇额娘所言何事?"

    慈安一看皇帝故作姿态,心里突然涌起了一阵怒火,她冷静了一下说道:"还能有何事,还不是那道除役令。此令一下,数十万八旗子弟马上就断了生计,这是在逼人造反啊,要知道这些人的先祖都是打天下的功臣,这样做于心何忍啊?"

    "皇额娘原来说这事啊。额娘可还记得,子臣小时候说的话,子臣要做千古一帝。如今列强环伺,天下纷争,我国更要发奋自强,锐意改革。如今满族自恃地位优越,嚣张跋扈,飞鹰走狗,不事生产,欺压百姓。汉人积怨已久,迟早有一日会酿成大祸。子臣若要地位稳固,不能等百姓起来造反,只能自己动手,不留后患。子臣是天下臣民的皇帝,满族也好,汉民也好,自当一视同仁。这些八旗兵,只知道吃饷吃粮,每年国家要耗费白银上千万两供养他们,长此以往还谈什么国家富强,又如何与西洋列强一争雄长,子臣是打定主意了,要让这些大爷们自食其力,自力更生。何况我也给了两年时间缓冲,他们若有羞耻之心,便该感恩颂德,若有怨懑之心,便是猪狗不如了。造反?哼,就凭这些手无缚鸡之力、养尊处优的大爷们?他们要是有胆量,有血性去造反,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子臣也不用裁撤他们了。还造反?借他们个胆!"

    慈安太后气不过:"你断人财路,还说他们猪狗不如。你,这,这是要改祖制!"

    丁云桐扬眉说道:"不错,改的就是祖制。如今世界大势,变则通,不变则亡。再墨守陈规,到最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悔之晚矣。子臣不但要解散八旗,还要剪掉辫子,换掉衣服,移风易俗,最后连这大清的国号也会改掉。"

    慈安指着丁云桐,半晌说不出话来,好久才哆嗦着嘴唇说道:"疯了,你一定是疯了,疯了!当初,我把御赏和同道堂两印都交给你,是希望你励精图治,振兴我大清基业,不是让你胡作非为,败坏朝纲的,我,我。。。。。。。"

    丁云桐打断她的话:"怎么,皇额娘后悔了?想重新垂帘听政了?但时势已变,世事已非,子臣今日已经不是三岁小儿,不能再任人摆布了。我奉劝皇额娘克制守礼,莫要受他人挑唆利用。只要额娘谨守规矩,子臣自然会恭恭敬敬侍奉皇额娘一生一世。否则,恐怕会有子臣不敢言,不能言之事。恳请皇额娘成全子臣,也成全自个,庶几才真是国家之福,百姓之福,子臣之福,也是额娘之福。"

    听着丁云桐这**裸的威胁言语,慈安一下子傻在那里了,盯着丁云桐,仿佛不认识一般,好久才从牙缝里蹦出几个字:"滚,滚,你给我滚!"

    丁云桐不慌不忙的站起身,给慈安鞠了一躬,然后说道:"子臣告退了,皇额娘早点安歇吧。"

    转身出门时,丁云桐又像突然想起了什么,回头说道:"哦,对了,那羊腿烤得有些过了,应该七分熟火候才最好。"

    说完便一甩衣袖,扬长而去,只留下面色惨白,呆若木鸡的慈安。

    一场温馨的家宴,最后以不欢而散,跟慈安彻底撕破脸而告终。丁云桐真心不愿意这样,但原则问题绝不能让步。他已经想清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