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竞月贻香-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在这当中便产生了地方官员中饱私囊的贪污举动。要知道但凡是官员经手的每一笔银钱,都是白纸黑字记录在案,若想在当中做手脚,势必要动用太多的关系,而且要买通太多的人,不但非常麻烦,而且风险极大。所以火耗标准的制定,便成了地方官员动手脚的大好机会。例如原本的熔铸火耗,仅仅是二十分之一,但只需将火耗标准提高到十分之一,那么每熔铸二十两银子,官员便能从中贪污一两;以此推算,假设某地当年为了缴纳赋税,需要将一百万两碎银重新熔铸,依照这个火耗修改的标准,当地官员便能从中私吞掉五万两白银。

    所以理论上只要将当地应当缴纳赋税的数额,与当地实际缴纳的赋税数额进行比较,从而推算出当中损失掉的火耗,再与正常熔铸的一般火耗标准相互对比,便可知晓当地贪污风气的深浅。当中火耗愈大,那便说明缴纳给朝廷的赋税被各级官员贪污得愈多,反之亦然。所以自从皇帝下达“贪污六十两白银即可杀”的严令之后,各地数不胜数的官员因为查账而丢了脑袋,便是死在这火耗的贪污之上。

    当下谢贻香便将这赤龙镇近十年来的赋税公文仔细查阅了一遍,结论却是匪夷所思。因为依照公文上的记录,自本朝建立以来的这十多年间,赤龙镇每年赋税中的火耗一项,居然是出奇的诡异——倒不是火耗高得出奇,而是根本就没有火耗!

    要知道将碎银熔炼成标准的银锭,无论是技术上的缺陷,还是人为的损耗,当中必定会有火耗的存在。即便是本朝最清廉的地方官员,他们所递交的赋税公文上,也至少存在二十分之一的火耗;至于江南一带那些贪污严重的地方,通常以熔炼技术落后为借口,甚至还报出过高达九分之一的火耗。可是眼前这赤龙镇的赋税公文上,每年所上报的赋税缴纳数额,和实际缴纳给朝廷的赋税数额竟是一模一样,也就是这当中根本就没有火耗的损失,这叫谢贻香如何不吃惊?

    难道是因为这赤龙镇地处天下技艺之都景德镇之西,所以熔铸技术冠绝天下,以致当地白银的熔铸可以做到没有任何损耗?谢贻香立即否定了这个想法,日月盈亏本就是自然之理,天地尚且有不全,又何况是这人世间的熔炼技艺?

    如此看来,这赤龙镇的赋税公文里,之所以会出现这般不可思议的记录,只可能是一个缘由。那便是赤龙镇负责赋税的官员——也便是那位吴镇长,非但从来没有以火耗的名义贪污过一文钱,甚至还自掏腰包,用他自己私人的钱财为朝廷贴补了火耗的损失。

    倘若真是如此,那么这赤龙镇里面的玄机就更深了。谢贻香深知当今皇帝的脾气,无论大小事宜都要亲自审阅,更何况是地方赋税这一头等大事?试想在中原各地每年所上缴的赋税公文中,唯独这江西赤龙镇所缴纳的赋税里没有火耗,整个赤龙镇自然便会因此出类拔萃、鹤立鸡群,以皇帝的精明,又怎会看不出当中有问题?

    谢贻香当下顺着这个思路往深处思索,说不准就连当今皇帝,也和这赤龙镇也有些不明不白的瓜葛,所以才会任由赤龙镇的赋税公文上出现这般诡异的火耗。她正思索间,忽然觉得头顶一凉,仿佛是一滴水滴落到了自己头上,急忙抬头望去,却见头顶上除了那雕花红木屋顶,便再无它物,哪里有什么滴水的痕迹?

    滴落在自己头上的若不是水,却又是什么东西?谢贻香不禁用手指在头顶发凉之处抹了一抹,果然有湿嗒嗒的液体。但见指尖的液体无色透亮,微微有些粘稠,再放到鼻间一嗅,隐隐又有一股腥臭味,真不知是从哪里滴落下来的脏东西。

49 赤龙镇记事() 
谢贻香当即在这赤龙镇衙门里四下寻找了一番,却什么也没发现,也不知刚刚头顶上那滴凉飕飕的液体是从哪里滴落下来的。她虽然心中疑惑,但是当此时刻,也只好暂时作罢,抓紧时机去继续阅读那些关于当地赋税的公文。

    这一往下继续翻看,谢贻香顿时又发现不少新的端倪,除去刚发现的火耗一项极不合理,不料就连这赤龙镇的赋税总额也极为古怪。往前几年的赋税数额暂且不论,单是去年所缴纳给朝廷的赋税,这赤龙镇居然达到了朝廷下达指标的九成之多。

    要知道谢贻香这一路上在江西境内见识了不少的风土人情,深知这一带百姓的生计也不算富足,再加上去年湖广的那场大旱,池鱼殃及之下,江西的收成也是惨不忍睹,不少地方甚至还向朝廷申请了救济。可是赤龙镇这一片小小的地方,当此灾害之年,去年竟然能完成朝廷赋税指标的九成,非但比前些年来丝毫未减,所缴纳的赋税总额反而有所增长。似这般能在大旱之年照例完成赋税,只要是个粗通事理的人,也能看出这里面一定有问题。

    更何况依照朝廷眼下的惯例,每年给各地颁布的赋税指标,到年底仅需缴纳八成便算合格,除非是当地官员一心想要被提拔,否则又何必要交满九成之多?难道这又是那位“青天再世”的吴镇长,再一次用自己的财产倒贴进去,从而超额完成了赤龙镇的赋税?一时间,谢贻香倒也顾不得惊叹于那吴镇长的神通广大,急忙又将其它有用的公文都粗略浏览了一遍,脸上的神色也随之越发凝重。其它公文虽不及赋税这一项中有那么明显的异常,但也隐隐透露出这赤龙镇的情况与其它地方大相径庭,当中必定暗藏着什么猫腻。

    谢贻香在这赤龙镇上明察暗访有一个多月光阴,早已对这个奇怪的小镇深感怀疑,如今从公文里又发现的这许多的不合理之处,其实倒也在她的意料之中。无论是那火耗也好、赋税总额也罢,眼下这些公文能被自己看出其中的端倪,倒也罢了,难道整个朝廷乃至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一直没对这赤龙镇的管治心生疑惑?

    这绝不可能,当今朝廷当中能人辈出,皇帝更是绝顶聪明之人,赤龙镇的情况既然如此不合情理,他们自然早已心里有数,却又为何要隐忍至今?以谢贻香对当今皇帝的了解,皇帝那颗疑神疑鬼、风声鹤唳的猜忌之心,以及他那一怒杀人的阎王脾气,当中又有什么理由可以让至高无上的皇帝至今容忍着这一个小小的赤龙镇?

    当下谢贻香只得带着满腹疑惑继续往下查阅,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便已看到最后几个有用的公文抽屉。只见这几个抽屉上贴的乃是“赤龙镇记事”的标签,待到谢贻香将这几个抽屉尽数拉开,顿时倒抽了一口凉气。

    原来这几个抽屉里所谓的“赤龙镇记事”,乃是以“年”为标准装订而成的一份份记录,略一估算,竟有上千份之多!当中有两个抽屉中所盛装的还是竹卷,上门竟是以小篆记录先秦时期之事。

    眼见这些记事公文以年为区分,可想而知这赤龙镇的历史有多长远。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历史还被整理得如此完善,有条不紊地存放在了此处。面对抽屉里的这许多记录,谢贻香一时竟不知从哪里入手,难不成竟要一年一年地查阅一遍?耳听远处深巷中传来鸡鸣之声,不知不觉中,竟已是五更天时分,照此看来,自己还要想办法和那吴镇长他们再拖延个一两日的光景,留待明晚再来细读这些记事公文。

    当下谢贻香正要将抽屉合上,却听腰间的乱离无端清鸣,继而“嗖”的一声,从刀鞘中自行跳起一寸多高低。谢贻香大惊之下,连忙拔刀在手,心中暗道:“师父所赠的乱离素有灵性,此刻无端自行出鞘,必是周围有危险降临。”于是她便以乱离护身绕出一个光圈,嘴里沉声喝问道:“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不敢现身相见。”

    然而在桌上那盏油灯的微弱火光里,整洁的衙门后堂里却是空荡荡的一片,哪里有什么敌人的踪影?谢贻香背心里冷汗直出,方才滴落在自己头顶上的那滴液体,本已蹊跷得紧,此刻素有灵性的乱离又自行示警出鞘,可见眼下这看似平静的衙门后堂之中,必定暗藏着自己看不见的凶险。

    这一次谢贻香将整个后堂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外全部仔细检查了一遍,就连屋顶的横梁也跳了上去,却仍旧没有丝毫发现。幸好谢贻香本就打算暂且结束今夜的查阅,当此情形,更是不敢去细看那些公文,只得小心翼翼地将那几个标注着“赤龙镇记事”的抽屉合上,准备返回公堂中歇息。

    然而就在她将要离开的一刹那间,也不知是被那些抽屉上的“赤龙镇记事”五个字所提醒,还是被这衙门后堂中潜藏的凶险所逼迫,谢贻香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暗道:“在历朝历代留下的记录文书当中,所谓的记事,其实通常都是些无关痛痒的文字。而当中那些真正要紧的事件,或是对当时的局势有着重大影响的事件,因为当权者的忌讳,所以往往是不会出现在记录当中,以供后人知晓。”

    一时间,谢贻香也不知自己是从哪里冒出来的这个念头,当即想道:“所以眼下这些个标注着‘赤龙镇记事’的抽屉当中,不管有着怎样的记录,其实却一点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反而是这里没有的记录。”

    想到这里,谢贻香兴奋之下,哪里还顾得上这后堂里暗藏的危险?她连忙转身回去,将那些个标注着“赤龙镇记事”的抽屉重新拉开,根据年份仔细清点了一遍里面所有的记事文书,果然便有了新的返现。

    原来抽屉里这上千份记录当中,上至先秦楚汉时期,下至本朝开国后的去年,当中的一千一百四十七年,每一年都有相对应的记事存放,却独独缺失了一份不久前的“赤龙镇癸巳年记事”。至于为何会在这上千年的记事中单单缺失掉一年?其中的缘由显而易见,自然是被人刻意毁去了,不愿让这一年记事里的内容被旁人看去。

    谢贻香略加推算,顿时便已知晓,这些抽屉里所缺失的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