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竞月贻香-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贻香略一识别,此刻吴镇长手中那道银光分明是一柄软剑,乃是从他的腰间拔出。想来平日里他是将这柄软剑当做腰带缠绕在身,到此危机之际,顿时便亮了出来。

    只听曲宝书的声音随即在公堂中响起,说道:“老干货,这死胖子的武器分明是一柄软剑。你也算是用剑的行家,且来点评几句。”谁知不等青竹老人的声音传来,戴七那略带惊讶的声音已然抢着说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这是昔日蜀山派的‘秦王六合剑’。”

63 试招秦王剑() 
戴七的话语声刚一落下,那吴镇长手中的软剑已然寒光展现,化为绕指之柔,向谢贻香的乱离上缠绕而来。但听一阵金铁交鸣之声,那软剑的剑身便如同绳索一般盘旋在刀身上,顿时将乱离缠绕起来:不等谢贻香做出反应,那吴镇长手腕发力,软剑的剑尖随之一晃,就好似一条毒蛇张嘴吐信,直往谢贻香握刀之手的“神门穴”上点来。

    想不到这吴镇长居然会陡出奇招,谢贻香一时不慎,刹那间便已从大占上风的局面,沦落到避无可避的险境。要知道此刻自己的乱离被敌剑锁死,那软剑的剑尖还往自己手上的“神门穴”刺来,当此局面,似乎唯一的办法便是放弃手中的乱离,继而往后躲避。就连外面公堂上的一干人都听出了战况的危机,青竹老人更是厉声呵斥道:“快弃刀!”

    只可惜谢贻香的为人向来极是较真,说得难听些,也便是一个“犟”字。这柄乱离乃是师父刀王亲授的神兵,十多年来不曾离身,可以说早已成为了她身体的一部分。更何况无论“乱刀“、“离刀”又或者是“空山鸣涧”,谢贻香浑身上下所有的功夫,都在这柄短刀之上,你若要她在激战当中自行放弃乱离,那便等同于自行认输。

    当下谢贻香将握刀的右手奋力扭转过去,避开“神门穴”的要害所在,继而任凭吴镇长的软剑刺中自己手臂;与此同时,她运起十二分“秋水长天”的内力,尽数灌注到乱离之上。只听“哐嘡”一声轻响,吴镇长缠绕在乱离上的软剑,竟被她的内力弹开,直溜溜地滑落了下去。

    这一记化解之法,谢贻香乃是以自己手臂中剑为代价,拼死保住了手中的乱离,所幸那吴镇长念在她是朝廷命官,下手间始终还是留有分寸,剑尖虽然命中,却也未曾发力,只是在谢贻香手臂上留下一道寸许长的浅伤。屋外的众人也随之松了口气,曲宝书的声音已然笑道:“戴老七,这小丫头倒和你是一般脾气,拼着自己受伤,也要拿够气势,说什么也不肯弃刀躲避。”戴七的声音当即冷哼道:“放屁。”也不知他是不赞成谢贻香的做法,还是说自己绝不会做出谢贻香这般举动。

    而后堂里的谢贻香虽勉强逃过一劫,但接下来便再也讨不到便宜。但见吴镇长的那一柄软剑忽上忽下,却几乎从来不曾刺向自己,而是在向自己“抽打”而来。谢贻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剑法,要知道软剑虽软,始终还是剑,走的也是剑的套路,但这吴镇长手里的软剑竟仿佛是一条软鞭,招招轮圈劈扫,时而像单鞭的招数,时而又像软鞭的招式,偶尔翻转一刺,又变回了剑招的套路,当中大有君临天下之象、气吞斗牛之势,逼得谢贻香几乎无从招架,每次软剑剑锋从自己身旁经过,都刮得她肌肤生寒。

    想不到这个鬼鬼祟祟的吴镇长,此刻一剑在手,居然是这般大开大合、霸绝人寰的招式,就连外面公堂上的海一粟也忍不住叹道:“昔日琅琊山秦王鞭石,石皆悲泣,血尽方休。戴施主,原来你方才所言的这一套‘秦王六合剑’,取的却并不是始皇帝身为‘秦皇’时的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志,而是他身为‘秦王’时的穷兵黩武、惨无人道之举。”

    只听戴七的声音说道:“你问我做甚?蜀山一脉自千百年前便已消亡殆尽,老子虽然认得,却也未必见过。”曲宝书的声音当即说道:“戴老七,此番与你一路同行,看你的神色之间,莫非此番鄱阳之行,除却我等共同的目的之外,你还想借故寻访蜀山一脉,好让你的峨眉派发扬光大?”戴七冷哼一声,并不作答,旁边却有个嘶哑的声音响起,缓缓说道:“戴老师,我等此番结伴同来,自当同心协力。眼下鄱阳湖的畔的这帮家伙,分明是我们的对头,所以你若知道些什么,还是不要向大家隐瞒得好。”

    谢贻香还是头一次听到这个嘶哑的声音,只觉说话之人似乎是身患重病、行将就木,仅靠一口气吊着,甚至比青竹老人那有气无力的声音还要严重得多,一时间不禁有些纳闷,暗香道:“此人是谁?”却听曲宝书的声音笑道:“戴老七,老僵尸都发话了,你还有什么好隐瞒的?”

    激战中的谢贻香顿时释然,想起青竹老人曾对自己说过,他们此番前来鄱阳湖的发起人便是那号称“湘西尸王”的鲁三通。据说是这鲁三通在机缘巧合下,寻访到了一名那些黑袍人当中的同伴,仿佛从中探查到了长生不死的线索,这才联络大家同来这鄱阳湖畔。而这个由鲁三通带来的人,戴七、曲宝书和青竹老人曾先后要想带自己前去相见,却因为诸事阻挠,至今一直未曾见着。

    至于这个人称“湘西尸王”的鲁三通,无论在朝在野,其名头都不如青竹老人、戴七这些人响亮。然而听说此人一生盗墓无数,以致见多识广,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都能被他从各种途径探听得一清二楚,是以江湖中人大多对这鲁三通三缄其口,极少提及此人。如今听了曲宝书话语中的“老僵尸”这个称呼,想来这嘶哑的声音多半是那鲁三通了。再听他言语间的意思,依稀便是众人此行的首脑,想不到他此刻居然也随众人一齐现身于这赤龙镇衙门里。

    只有那青竹老人似乎还关注着后堂内谢贻香和吴镇长两人的战况,出声说道:“什么‘秦王六合剑’?却也不过如此,充其量不过是以软剑做鞭使,再在当中夹杂了些许剑招……要知道这鞭法虽然盛行于秦汉年间,但是发扬光大,却是在唐代的尉迟敬德手中了……想那敬德一生醉心于鞭,经过他的总结与改良,这才将鞭法一门细分为单鞭、双鞭、软鞭、硬鞭四路,合计劈、扫、扎、抽、划、架、拉、截、摔、刺、撩十一种攻法……照我看来,眼下这胖子所使的什么‘秦王六合剑’,取的不过是软鞭一路,而且当中仅有劈、扫、刺三种攻法,即便是和当今江湖中各大门派细分下来的鞭法相比,其招式的精妙度也差得远了。”

    顿了一顿,青竹老人的声音又补充说道:“然而这世间却常有愚蠢之人,以为越是古老的功夫,威力便也越大,当真是愚不可及……要知道武学一路,本就是源远流长、汇总而成,每历经一代人的继承发扬,流传下来的武学便能再往前走出一大步……咳咳……这才能有我等今日的成就。我记得前些年江湖中曾有流传,说大禹治水时的‘伏魔剑法’重现古谱,引得各大剑派为此争相抢夺,结果几番苦战下来,胜出者将这千辛万苦才到手的古谱一看,上面一招一式都却是再简陋不过,甚至连‘剑法’二字都谈不上,不过是几下简简单单的劈砍动作……结果好多蠢货还照此苦练了多年,后来也没见有什么成果……戴老七,我说的可对?”

    只听戴七恨恨地哼了一声,却也并不答话,想来青竹老人话语中所谓的“蠢货”,当中便有这位峨眉第一高手戴七在内。

64 蜀山一脉传() 
青竹老人这番话看似在骂戴七,其实也是在暗中提醒谢贻香。后堂中的谢贻香连忙去细看那吴镇长的剑招,果然正如青竹老人所言,这套“秦王六合剑”不过是些简单的软鞭招式,使来使去,也只有劈、扫、刺三种路数。只不过这些简单的招式在吴镇长手里施展出来,非但速度极快,而且再配合他那浑厚的内劲,一招一式威力奇大,绝非是谢贻香的功力可以抵挡。

    幸好经过青竹老人的提点,自己已然看懂了吴镇长那软剑的路数,当下她便依照应付软鞭的方法招架躲闪,同时以全新的“乱刀”抽空反击,一时间倒也不至落败。

    外面公堂中的戴七听闻鲁三通开口询问,此时已将那蜀山派的来历细细道来,缓缓说道:“……要说这蜀山一脉,几乎可以追溯到上古巴蜀的蚕丛、鱼凫时期,到如今我们只知道它曾兴旺于蜀地境内,至于其它的来龙去脉,便再也不可考究。后来直到秦皇灭六国,一统天下之后,这蜀山一脉似乎便开始逐渐衰败,渐渐地从江湖中消失,更有传言说如今的蜀中四绝,也便是‘唐门毒、峨眉剑、青城客、凌云僧’四派,便是由昔日的蜀山派一分为四,一代一代传承至今……”

    他说到这里,海一粟的声音忽然插嘴问道:“既是如此,戴施主的峨眉剑派,又或者是唐门、青城墨客、凌云寺这三派的掌故记录中,难道便没有提到过昔日蜀山一脉的来龙去脉?”

    不等戴七答话,曲宝书的声音已笑道:“牛鼻子这话问得好蠢,想你常年身居海南,倒也不知我中原门派的博大精深。须知一门一派的兴衰,或只在数十年间,或只在数年之间,当中因为天灾人祸、兵戈战乱,以至门派与门派之间的交替取代,到最后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一脉了。”

    说到这里,曲宝书似乎觉得自己解释得还不够清楚,又说道:“就好比戴老七的峨眉派,据说本是由西汉时期的一群道士创立,在当时声势极大,隐隐便是中原武林之首,到后来却在东汉末年的战乱之中覆灭。此后又逢佛教传入中土,当地的官员便将整座峨眉山上的道观尽数拆除,全部改建成了寺庙,于是此后数十年中的峨眉派,又变作了佛家的分支门派。似这般建后覆灭、灭后重建,这其间又不知经历了多少个轮回,然而在每一次的覆灭之后,总有能人异士重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