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竞月贻香-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不到这祭坛深处的“金水木火土”五道石门后面,前面的“金水木火”四道门后分别对应着兵刃、丹药、典籍和财宝,到这最后一道“土门”后面,则是存放着这个神秘家族中已故之人的尸身。

    适才谢贻香曾从“木门”后的记事典籍里,对这个神秘家族的来历有所了解。试问这个家族既然经历了上千年的繁衍生息,伴随着生老病死,自然会留下不少的遗体,又何止眼前这六七十具干尸?至于此刻石室中的这些干尸,可想而知必定是整个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即便不是当时的首脑,也便是所谓的“家族管事人”,也必定是极有威望之人,否则只怕也没资格将死后的干尸存放于此。

    那吴镇长见石室里尽是死去已久的干尸,倒也不如何害怕。当下吴、金两人在这些个干尸当中查探了一番,也并未发现什么异常,更不见这些干尸身上带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不禁大失所望。一时间,在场三人的目光都不禁投向石室里靠墙供奉的那座神龛。

    这个隐居在鄱阳湖畔山谷深处的神秘家族,既然是当年蜀山派流传下来的后裔,如今在这埋尸之处所供奉的神祗,不知又是哪路的神仙?谢贻香忍不住踏上两步,往那神龛里望去,顿时大惊失色。

76 土门起尸变() 
只见在金捕头手中的灯笼火光照耀下,那座靠墙而设的神龛当中,分明闪烁出一股阴冷的蓝光,也不知其光源是从何而来。就在这股蓝光的笼罩中,神龛中所供奉的居然是个双眼紧闭的赤裸男子,浑身上下一丝不挂,兀自坐在神龛当中。

    虽然这个赤裸男子分明是盘膝而坐,但居然比寻常人站立时还要高出一个头来,以此估算,此人的身高岂非超过了一丈?谢贻香见这男子周身并无片叶遮掩,当即啐了一声,心道:“这是什么妖魔鬼怪?好不害臊!”

    然而再仔细观看这人的面容,依稀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须发皆黑,面如冠玉,形貌可谓是俊朗非凡,却不知究竟是什么来路,居然能被这个神秘家族供奉在这“土门”后的神龛之上,还要让石室里这些家族首脑人物的尸身向他朝拜?

    莫非这个赤裸男子便是当年受秦皇派遣,打算和那徐福一同出海寻仙的蜀山派长老,也便是这个神秘家族的祖先?可是记得书中记载,当时领命的蜀山派长老,分明是天任、天芮和天辅三位,这神龛中如何却只供奉了一人?而且若说供奉的是这个神秘家族祖先的尸身,但经过了这上千年的岁月,其尸身为何还能如此栩栩如生、宛如活人?

    又或者,眼前这座神龛之中所供奉的,本就是一个活人?

    伴随着谢贻香这个念头刚一生出,身旁的吴镇长已惊讶道:“这神龛里是什么鬼东西?说他是活人,却分明没有丝毫的呼吸和心跳;若说他是尸体,却如何能保存得这般鲜活?莫非……莫非这不过是尊人造的人俑罢了,只是雕铸得精致了些,却不知是按谁人的形貌所铸造,为何还要闭上眼睛?”

    要知道吴镇长口中所谓的“人俑”,乃是一门自商周时期便已流传下来的技艺,简单来说便是依照真人大小所铸造的人形雕塑,原本是用于代替活人殉葬。就好比始皇帝的陵墓之中,据说曾经铸造了几十万个精雕细琢的士卒人俑,个个栩栩如生,更涂之以色彩,其作用只是为了要给这位始皇帝殉葬。此刻眼见神龛里供奉的赤裸男子肌肤不腐,又要比常人要高大得多,所以吴镇长才有此一说,认定那祭坛中乃是一尊人俑。

    却听那金捕头骂道:“什么鸟东西,摆在这里吓唬人。是尸体还是人俑,只管试试便知。”说着,他便从靴筒里摸出一柄在“金门”后拣来的匕首,径直向神龛中那个赤裸男子猛掷过去。但听“咚”的一声轻响,匕首锋刃正中那男子的胸口处,却仿佛是击中了玉石的声音,发出“叮”的一声清响,将那柄匕首弹落到了一旁。

    须知金捕头掷出的这柄匕首乃是自那“金门”后石室中寻来的神兵利刃,可是此刻这柄匕首锋刃分明正中那赤裸男子的胸口,在他身上却连白印也没留下一道,如此看来,这赤裸的中年男子自然不可能是活人了,更不会是不朽的尸体,果然如同吴镇长的推测,乃是一尊栩栩如生的人俑,也不知是用什么材质铸造而成,居然坚硬如斯。

    当下吴镇长和金捕头惧意一去,便走上前去在神龛前仔细打量起这尊人俑来,这才发现神龛里面在这尊人俑四周,居然堆积了上百颗珍珠,清一色全是龙眼大小,兀自泛起一股淡蓝色的光晕;方才三人看到神龛中透露出的蓝光,便是由这些珍珠所发出,可想而知这上百颗珍珠自然不同凡响,名贵至极。

    之前在那汉墓前殿的黑暗中,曲宝书曾以手中的一颗宝珠照明,显然是“夜明珠”一类的宝物。而眼下这上百颗珍珠虽然不及曲宝书那颗宝珠明亮,但除了微弱的蓝光,这些珍珠还兀自散发出一股阴冷之气,让人越隔得近越感到刺骨的冰寒,也不知这到底是些什么珍珠。

    只听那吴镇长开口说道:“这……这难道便是传说中来自极北之地的深海底下,由千年老蚌所孕育出的‘寒玉珍珠’?据说这种珍珠产自大漠以北的罗斯国北方,乃是冰海深处极其耐寒的千年老蚌,因为长年吸收明月之阴气而形成,其阴冷更是远胜寒冰……”不料他话未说完,旁边的金捕头贪念顿生,当即也不客气,伸手便探向那神龛之中,一把抓起五六颗“寒玉珍珠”,却当场惊呼一声,全部撒手掉落在了地上。

    原来这所谓的寒玉珍珠果然名不虚传,颗颗异常冰冷、阴气十足,那金捕头一时不慎,被冻得肌肤刺痛,手里这才没能握紧。而“土门”后的这间石室当中之所以会有如此寒意,想来便是因为这上百颗寒玉珍珠。

    谢贻香自从进到这间石室起,便一直觉得此间有些诡异。且不论那地上坐着的那六七十具干尸,单是神龛里所供奉的这尊人俑,看这身形相貌竟仿佛似曾相识,好像是在哪里看见过,又或者是听说过,但一时间却又想不起来,所以谢贻香才一直不曾言语。

    眼见那金捕头已脱下自己的外衣,耐着寒冷将那些寒玉珍珠一把一把从神龛里抓了出来,随后用外衣包裹,谢贻香忽然间灵光一闪,联想起在“木门”后翻阅到的记事典籍,顿时脱口说道:“当年始皇帝乘船巡游东海,却在海上发现了一具身形高大的浮尸,虽然在海中浸泡了多时,尸身却是完好无损,以兵刃试之,更是刀枪不入……莫非眼前这座神龛当中所供奉赤裸男子,竟是……竟是千年之前始皇帝在海上遇到那具浮尸?也便是这天地间第一具被始皇帝亲口御赐的僵尸?”

    听到谢贻香突然说出这么一番莫名其妙的话语,那吴镇长和金捕头两人同时一愣,相继转过头来,不解地望向谢贻香。那吴镇长更是开口问道:“什么始皇帝,又是什么僵尸?”

    此时那神龛里的人俑周围分明还剩有十几颗寒玉珍珠,金捕头双眼望向谢贻香,手中动作却是不停,下意识地将手伸入神龛当中,要去拿那些剩下的汉语珍珠。忽然间猛觉手臂一紧,竟是被什么东西给夹住了,任凭他如何发力,都无法将手臂挣脱出来。

    刹那间,伴随着谢贻香的尖叫声响起,金捕头和吴镇长两人回头去看。只见在灯笼那微弱的火光当中,神龛里的那尊人俑、也便是那个赤裸男子,不知何时居然已经睁开了双眼,但眼中却不见常人的瞳孔和眼白,尽是通红的一片血肉。

    而这尊人俑此时分明已将一条长长的手臂探出,正好抓住了金捕头准备去拿那些寒玉珍珠的手臂!

    【本案(中)完】

01 活俑暴杀人() 
朝廷两千万两白银的军饷神秘失踪,谢贻香为追寻失窃军饷的下落,依据庄浩明和江望才当日在龙跃岛御笔峰内的对话,孤身前来鄱阳湖畔的赤龙镇。然而经过一个多月的明察暗访,却一直没有丝毫进展。

    幸好就在此时,以“湘西尸王”鲁三通为首的一行当世高人,也恰巧出现在这赤龙镇上,乃是因为受了那言思道的蛊惑,要来此地找寻“长生不死”之术。当中更有武功天下第一的天山青竹老人、峨眉剑派第一高手“回光剑”戴七、东海普陀山潮音洞的前掌门人曲宝书、天涯海角阁的高手海一粟海道长以及墨家四大护法之首的墨残空。众人为了寻求“长生不死”的真相,最终将目标锁定在隐居鄱阳湖畔的一个神秘家族身上。

    在寻找这个神秘家族巢穴的过程当中,谢贻香随鲁三通一行人共同进到了一座汉代古墓里,同行的还有赤龙镇的镇长吴玉荣以及捕头金凉,不料在那汉墓尽头,竟有一条洪荒时期的巨大蛇王守护,居然还能在它的身体里生长分裂出数万条小蛇,依稀便是那传说中的赤龙,又或许是《山海经》里的上古神兽“肥遗”。

    经过一番惨烈的搏斗,鲁三通虽然孤身击毙那条蛇王,一行人也因此损兵折将,天涯海角阁的海一粟更是当场身亡。就连谢贻香也不慎失足,掉落进了蛇王所在的蛇穴深处。

    谁知那蛇穴深处却是曲径通幽、别有洞天,谢贻香与当今峨眉剑派第一高手戴七重逢,继而结伴穿过蛇穴,来到了一个深邃的山谷之中,正是隐居在鄱阳湖畔那个神秘家族的所居之地。其间虽是鸟语花香、炊烟四起,但也隐隐透露出一股莫名的诡异。

    由于戴七不愿再与鲁三通等人汇合后同行,便与谢贻香二人夜探山谷之中一座怪异的祭坛,谁知在祭坛前却遇到了吴镇长和金捕头二人。交谈后方才得知鲁三通等人已然失手被擒,这吴、金二人则是想趁着家族里此刻的混乱,到这座湖神祭坛中浑水摸鱼、窃取宝物。

    四人当即潜入祭坛深处,来到分别标注着“金、水、木、火、土”的五道石门之前,通过对“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