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竞月贻香-第2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话,谢贻香不由自主地倒抽一口凉气。要知道之前在那祭坛之上,听家族管事人六曾祖母的言下之意,也曾说过这批军饷其实是假的,当中根本就没有白银。当时在场的闻天听和言思道二人还曾因此起了争端,两人嘴上虽然并未明说,但听他们言语里的含沙射影,显然是认同了六曾祖母的说法。

    对此谢贻香一直心存疑惑,不敢妄下断言,此刻听眼前这小男孩再次提及此事,说船队里根本就没有军饷,她略一思索,当即说道:“胡说八道!”

    谢贻香这一出口否认,本就是故意试探于他。果然,那小男孩当即冷笑一声,反问道:“就连劫走军饷这等大罪,我们都敢承认下来,又何必要以此事来骗你?”说罢,他用鄙夷的眼神打量着谢贻香,说道:“依照阴间的规矩,官家之事,我们原本是决计不会参与的,因为无论哪朝哪代,上位的这帮家伙,终究信不过,也靠不住。就好比是十一年前,我们破例插手了鄱阳湖上的一场大战,据说还曾救下当今皇帝一条性命,但皇帝事后却派来大批高手,妄图将我们一网打尽、彻底剿灭。最后家里人死伤无数,以鲜血为代价,这才化解了这场灾难,从而和皇帝顶下互不侵犯的协定。所以按理来说,朝廷的这批军饷,我们本是不该沾染的。”

    说到这里,那小男孩脸上隐隐笼罩起一片愤怒,话匣一开,忍不住继续说道:“许多年前,阴间曾有过一个叛门而出的族人,居然在尘世间当上了什么神火教的教主。此番便是他亲自前来,求家里人出手帮忙,要劫走朝廷这批军饷。哼,当真是愚蠢至极!”

    谢贻香知道小男孩口中这个“叛门而出”的族人,便是那洞庭湖的军师方东凤,同时也是昔日神火教的第十一任教主尹匡宇;其实他却是出身于这个神秘家族,本姓乃是“辅”。

    只听那小男孩接着说道:“他的这一要求,不仅违背了阴间的祖训,而且以我们和当今朝廷之间的关系,说什么也不该去碰朝廷的军饷。所以家族管事人当时本要拒绝于他,谁知他却一口承诺,说会把军饷的遗失嫁祸到洞庭湖水匪江望才的头上,只要家里人做得干净,绝对万无一失,不会惹来任何麻烦。再加上这人和家里到底有着太多的恩怨纠葛,家族管事人最终还是被他说动,这才安排下劫取军饷的行动。谁知我们费尽心思将运送军饷的船队引诱到鄱阳湖上,再以‘黄泉之地’的神异把所有货船吸入此间,这才发现船上哪里有什么白银?装载的不过是些破铜烂铁,还有好几百筐石头!”

    听到这里,谢贻香再结合之前祭坛上六曾祖母和闻天听、言思道二人的对话,心中已然相信了六七分。一来对方将事情的经过讲得言之凿凿,二来正如这小男孩所言,劫走军饷本已是滔天大罪,对方既已坦言承认,又何必要撒谎说船上根本就没白银?

    然而她嘴上还是不肯承认,又问道:“这怎么可能?要知道此番军饷的运送不同于以往,由于朝廷缺兵,所以是由皇帝的十一皇子恒王出面担保,请动中原十七家最大的镖局共同护送。试问江湖上的镖局和朝廷打交道,当然不敢有丝毫大意,如果朝廷要他们运送的只是些破铜烂铁和石头,那些走镖的镖师都是老手,又如何会看不出来?一旦发现这件事不对劲,只怕他们说什么也不肯接下这趟镖。”

45 天子迷天下() 
那小男孩不屑地说道:“这个问题你不该来问我,应该去问你们朝廷。作为这批军饷的‘劫匪’,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根本便没有所谓的两千万两白银,甚至连一锭白银都没有!至于在这批假军饷的运送过程中,有多少人知道此事幕后的真相,我怎么说得清楚?说到底,无论是那个叛门而出的阴间族人,还是我们动手劫走军饷的族人,到头来都只是被别人利用的工具,白白幸苦一场,没来由地趟了这趟浑水,甚至还差点为此引火烧身。”

    眼见这小男孩一副咬牙切齿的模样,倒也不似作伪,谢贻香不禁暗叹一声。再回想起当时祭坛上闻天听和言思道二人的对话,她已逐渐想明白了这整件事情,心中也有了一个大致的猜想。

    若是自己所料不错,这一批所谓的“军饷”,其实根本就是朝廷设下的一个局,本就打算好要在江望才所掌管的湖广境内遗失,从而顺理成章地将此事扣到江望才头上。正如那言思道之前在祭坛上所言,要想填平这两千万两白银的债,那便只能由洞庭湖的江望才和湖广的百姓一齐来买单了。

    如此看来,这样的一个局,分明是针对洞庭湖的江望才而设,却不料当中又有一个方东凤横生枝节,让鄱阳湖的这个神秘家族多此一举,出手劫走了这批假军饷。虽然如此,这笔账最后终究还是算到了江望才的头上,在那言思道的穿针引线之下,谢擎辉率领的承天府的驻军和闻天听率领的江湖人士,毕竟还是攻陷了龙跃岛,江望才和方东凤也相继毙命,从而让朝廷收回了湖广大地,也算是功德圆满,不负朝廷所望。

    而在这件事中,什么江望才、方东凤,又或者是闻天听、谢擎辉,还有庄浩明和刑捕房众人,包括自己和师兄先竞月,甚至连同眼下这个神秘家族,再加上一个高深莫测的言思道,所有所有的人,说到底都不过只是一枚棋子罢了。而真正的幕后设局者,当然是朝廷,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

    想不到之前的那一场“弥天劫”,曾在那刑捕房总捕头庄浩明的嘴里变作了“迷天劫”,说是要将军饷失窃的罪名扣到江望才头上,以此来迷惑皇帝。谁知追本溯源,所要迷惑的哪里却是什么“天子”,分明是由天子设局,要迷惑这整个“天下”!

    想通了这整件事,谢贻香不禁暗自苦笑,一时间竟有些心灰意冷。如此说来,之前连同庄浩明和自己在内的刑捕房五人去往湖广办案,当真死得有些冤枉了。或许在朝廷的眼中,甚至是在皇帝的眼中,所看重的只不过是最后的结果。而今江望才和方东凤伏法,湖广大地也随之被朝廷收回,可谓是大获全胜。相比起来,牺牲区区一个庄浩明和几个刑捕房的捕头捕快,又算得了什么?

    而自己所谓的继承庄浩明遗志,追查朝廷失窃的军饷,到头来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和石头?而自己所付出的代价,更是身陷此地,被困在了这个所谓的“阴间”山谷之中。

    当下谢贻香再望向眼前的这个小男孩,看着他这一脸老练的模样,再加上他向自己讲诉的这一连串的事,谢贻香说什么也不敢相信这只是一个五六岁的孩童。真不知似他这般年纪,怎么可能会懂得这许多事,难不成当真是什么“长生不死”的妖怪?

    谢贻香连忙甩了甩脑袋,不去多想关于这个小男孩的事。眼下对方既已亲口承认劫走军饷的事实,那便足以定罪了。至于失窃的军饷能不能找回,这批军饷是否当真是两千万两白银,已不是自己这个刑捕房里的小捕头所能过问的了。对自己来说,眼下要做的,便是尽快离开此地回到金陵,将自己所了解的案情回禀刑捕房,交由朝廷来处决后面的事。

    当下她又多问了几句关于军饷被劫的细节,那小男孩倒也毫不隐瞒,一一替她解答。原来运送军饷的货船总共是一十八条,除了三条还留在眼前这个和鄱阳湖相连的水池里,其它的船却是被家族中人尽数扔进了这‘黄泉之地’当中最大的一个水池里。据小男孩所言,这个最大的水池底下,连通的是这鄱阳湖水域地底下最大的一股暗流,船骸一入其中,便会被暗流卷入地底深处,永世不见天日。这也是家族里一贯的做法,否则眼下这个石洞即便再大,也早已被这上千年间的沉船给塞满了;至于船上那些人的尸身,则是被扔进了那条肥遗所在的地洞里,以供那条蛇王食用。

    也便是说,除了眼下水池里的这三条破船,整个运送军饷的船队,连同当中的近千个人,便再也没留下其它的丝毫线索。而这个神秘家族之所以留下三条船,则是打算故意存下证据,证明这些船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军饷,他们根本也没得到一锭银子。

    听到神秘家族的这一打算,谢贻香不禁心中冷笑,暗道:“自古律法断案,行窃者即便没有偷取到财物,但犯罪便是犯罪,一样可以定下这偷盗之罪。眼下我分明已经查清了此事的来龙去脉,自会有朝廷来向你们问罪。至于这批军饷中是否当真有两千万两白银,又有什么关系?单凭这近千条人命,便足以给你们整个家族定下死罪,哪里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

    她正思索之间,忽然听到石洞中那个最大的水池——也便是小男孩所谓的连通鄱阳湖地底最大暗流的那个水池,忽然发出咕咚一声大响,继而冒起了一个好大的水泡。谢贻香本就对这所谓的“黄泉之地”不甚了解,甚至对此间的神异还心存怀疑,此刻见到这一幕,倒还不觉得什么。但那小男孩却是脸色一变,脱口说道:“不好!”

    谢贻香不解地问道:“出什么事了?”那小男孩却摇了摇头,说道:“莫要多问,赶紧离开此地。”

    谁知他话音刚落,陡然间那个巨大的水池如同炸裂开来一般,发出“啪”的一声巨响,溅起大片水花;与此同时,整个石洞里的上百个水池也随之发生异动,就仿佛是煮沸了的开水,兀自翻腾起来,随即涌出大股大股的水来。不过片刻间的工夫,这石洞的地上便已积满了水,径直没过谢贻香的脚踝。

    只见那小男孩的脸色愈发难看,自言自语般地说道:“混账!自从前些日子洞庭湖上的封印被解,导致这整条长江水域的下游也发生了变动。而那些深埋地底的暗流,更是混乱不堪,时不时要生出些事端。”说着,他当即踏着满地的积水往石洞外冲出,示意谢贻香也跟上,嘴里还自言自语般地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