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竞月贻香-第4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又是什么来路?”谢贻香和商不弃二人也不明白荒漠里的事,当下只得静观其变。

    商队众人不敢大意,纷纷摸出随身携带的兵刃,当中大半都是弩箭。再看南面那个陌生人脚步不停,离营地已不过两百多步距离,商队的领头人便用汉话高声喝问道:“来的是什么人?”那人却不回答,继续朝这边而来。随后领头人又用各族语言逐一询问,那人依旧不答,脚步反而越来越快,到后来几乎变成小跑,径直冲向众人所在的营地。

    眼见对方如此举动,商队里有个畏兀儿汉子便抬起弩箭,瞄准月色下的陌生人,大声喝道:“停下!再不停下,我便要放箭了!”此时那人离众人只有一百五十多步,谢贻香“穷千里”的神通已能大致看清,乃是一个身穿黑衣的中年男子,浑身上下都是尘土,可谓是肮胀不堪。那畏兀儿汉子喝出这话,见对方丝毫没有停步的意思,顿时起了杀心,径直扣动手中弩箭机簧,羽箭顿时离弦而出,一箭射穿了那个陌生人的脖子。

    谢贻香微微一怔,想不到这畏兀儿汉子的弩箭竟有如此威力,丝毫不逊于汉人的弓箭,而且下手也是如此之狠辣,不料接下来发生的一幕,顿时吓得在场众人目瞪口呆。只见荒漠中那陌生人脖子被射穿,忽然伸手握住箭尾,奋力将箭拔了出来,随手扔在地上;与此同时,他双腿不停,继续朝营地这边狂奔过来。

    众人惊骇之下,还以为是那人受了这致命一箭,在做垂死挣扎,谁他竟是越跑越快,看不出有丝毫力竭之像,转眼间离营地只有百步之遥。这是怎么一回事?世间怎会有人的脖子被羽箭射穿,居然还能安然无恙,难道这个出现在荒漠月夜里的陌生人,竟是什么妖魔鬼怪不成?

    那放箭的畏兀儿汉子吓得脸色惨白,一时竟不知如何是好。幸好商队领头人临危不乱,当即也是一箭射出,正中那人胸口。其余众人惧意一去,连忙纷纷效仿,顷刻间乱箭齐发,已有十几支羽箭射在那人身上,当中几只箭劲力不小,甚至还穿透了那人的身子。如此一来,那陌生人的奔行速度这才慢了下来,往前冲出几步,终于摔倒在地,再没能爬起来。但远远望去,依稀可见看见他的手脚还在不住地挣扎。

    眼见这个陌生人终于倒下,众人稍微松下一口气,心中却仍有余悸。商队领头人连忙向畏兀儿向导请教,向导沉吟半响,说道:“据说世间有不少奇药,能够在短时间内激发出人体的全部潜能,更无惧于生死。照我看来,那人多半是服食了此类药物,所以在中箭后才会回光返照。可是这个人孤身前来送死,分明有些不合情理,恐怕当中有诈是了,说不定这是歹人的调虎离山之计,大家千万不要轻举妄动,有什么事等到天明再说!”

    众人听向导说得在理,便守在篝火旁小心警惕,也不敢出去查看那个陌生人。谢贻香和商不弃虽是艺高人胆大,却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所以也不便强出头。谁知后面这大半夜却什么事都没发生,百步开外的那个陌生人也不再动弹,显是死得透了。待到夜空中的月牙渐隐,天色缓缓泛白,将整片荒漠照亮,众人眼见荒漠四野再无异样,这才敢结伴去看那陌生人的尸体。谢贻香和商不弃也一同前去,两人都是吃公门饭的办案老手,一见地上这具尸体,顿时吓了一大跳。

    原来地上这具尸体,分明是一个早已死去两三天的人。尸体上虽然插满羽箭,但伤口处却并无多少鲜血浸出,只是有些凝结的黑血,正是死后才中箭的征兆。再看尸体的形貌,乃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一身黑衣肮脏破烂,浑身肌肤呈紫红色,有着明显的浮肿,正是尸体停放了两三天才有的特征。商不弃惊恐间也顾不得旁人目光,径直上前验尸,略一查探,立刻沉下脸色,说道:“这人的死因是肺病引起的窒息,而且早在三天前便已身亡,还曾被人埋进了土里,所以浑身上下才有这许多尘土,就连耳朵和鼻孔里都是。至于你们昨夜射在他身上的羽箭,不过是射中了一具尸体。”

    这话一出,在场众人皆尽哗然。从昨夜射杀那个陌生人到现在,商队众人一直盯着这具尸体,当中绝无调换的可能,试问一具死于三天前的尸体,又怎么可能在月夜下行走奔跑?那畏兀儿向导已是浑身发颤,突然将双手交叉在胸,朝西方跪下,叩头说道:“这是易卜劣斯的仆从在作祟,伟大的真神,我们祈求您的庇佑!”谢贻香听不懂他的话,便向商队旁人打听,便有人告诉她说‘易卜劣斯’源自畏兀儿族所信奉的宗教,乃是邪恶的化身,眼下向导这般祷告,意思是说这具尸体其实是恶魔在作祟。

    当下谢贻香和商不弃低声商议一番,都是毫无头绪,也不知这具尸体为何能够“复活”。再回想起昨夜那一幕,谢贻香突然灵机一动,脑海中随即浮现出两个字,脱口说道:“走尸?”

    话说宁萃和商不弃订下赌约,留下“峨眉血婴”、“兰州鬼猴”、“玉门走尸”和“天山坠龙”这四个案子。而众人不久前在玉门关侦破的“玉门走尸”一案,却是“阴山堂”的道士假借赶尸之名夹带走私,比起前面的“峨眉血婴”和“兰州鬼猴”两桩大案,分明有些不值一提。

    难道是众人一开始便想错了,宁萃所谓的“玉门走尸”一案,指的并非“阴山堂”的赶尸队伍,而是眼前这具在月夜中奔走的尸体?

    谢贻香说出自己的猜想后,商不弃也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但又立刻否定道:“所谓‘玉门走尸’,本就是宁萃那丫头留下的哑谜,我们揭穿的‘阴山堂’花招,也和这一谜面吻合,又何必胡思乱想?要知道我们此行的目的,始终是缉拿‘撕脸魔’归案,眼下我们离玉门关已有二三十里路,绝无回头之理。即便我们对‘玉门走尸’的判断有误,只要能抓到宁萃,一切谜题自然也能迎刃而解。”

12 寻龙迹() 
    撞见这等诡异之事,商队众人哪里还敢多做停留,连忙收拾行装继续赶路。谢贻香和商不弃随商队同行,一路上虽然遇到两股贼匪,也被商队领头人用孝敬银子打发掉,却再没撞见什么古怪之事,看来当夜那具行走的尸体只是一桩偶遇的怪事,并非是有人故意针对这支商队而来。

    如此随商队沿官道往西北行进,穿过人烟绝迹的荒漠,花了大半月的光阴,这才终于来到别失八里城。话说这“别失八里”,不但是畏兀儿的国名,同样也是都城之名。其都城地处天山山脉的东北方,本是前朝的西北重镇,又被称之为“别十八里”、“鳖思马”和“别石把”等,乃是取自突厥语“五城”之意,也被前朝称为“北庭”。当中居民基本都是畏兀儿人,也有西域各国之人,而汉人沿用前朝称呼,将这些西域各国的人统一叫做“色目人”。

    两人便与商队道别,一路进到城中,放眼望去,这座别失八里成倒也算是繁华,却因为本朝以嘉峪关分割疆界,如今城里除了行商的队伍,几乎看不到有汉人居住。想来是物以稀为贵,见到谢贻香和商不弃这两个汉人前来,城里的色目人都甚感新奇,纷纷拿出烤馕、手抓饭等当地美食招呼两人品尝。两人身处异国,不得不小心提防,便在城东选了一处僻静的客栈,要了两个房间住下。

    话说此地既已是别国的都城,谢贻香和商不弃的捕头身份自然也用不上了,无法再像先前那样去找当地官府帮忙。幸好这间客栈的主人是个五十来岁精瘦老者,全名唤作玉山·西日阿洪·伊力亚,年轻时曾在外面跑过生计,所以会说一些汉语;也正因如此,两人才会选择这间客栈下榻。待到安置妥当后,谢贻香便向这位玉山老爹打听‘天山坠龙’,看看能不能堪破宁萃留下的最后一个哑谜。

    谁知那玉山老爹却是茫然不解,回答说道:“‘天山’我当然知道,‘坠龙’却是什么意思?”聊到最后,竟成了谢贻香反过来给他解释。原来这所谓的“坠龙”二字,首先便要从“龙”之一物说起,乃是华夏传说里的神异动物,最早可追溯到殷商时期,本是用来象征祥瑞,到后来渐渐变成皇权的象征。至于这世间是否当真有“龙”之一物,却是谁也说不清楚,有不少人声称自己亲眼看见过龙,基本都是源自于“坠龙”这一现象。

    所谓“坠龙”,顾名思义,便是从天空中坠落到地上的龙,有时也指在水边搁浅的龙。就好比谢贻香当日在鄱阳湖畔听到的“赤龙镇传说”,说那条赤龙身受重伤,却被鄱阳湖畔的百姓惊扰,最后浮尸湖面,其实也属于是一次“堕龙”。

    所以宁萃留下的“天山坠龙”,单从字面上来看,便是指在天山一带出现了“坠龙”现象。那玉山老爹听懂谢贻香的意思后,连忙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道:“在我们畏兀儿的信仰之中,根本没有你们汉人所谓的‘龙’,更没听说过天山有什么‘坠龙’。”

    谢贻香也不灰心,此后又和商不弃在城里寻找其他通晓汉语的色目人询问,却都没听说过什么“天山坠龙”。眼见这条路行不通,两人立刻改变思路,在城里打听宁萃的下落,看看宁萃是否也来了此地。商不弃破案靠的是“画像之术”,其丹青功力倒也不差,当下便替宁萃画了一幅肖像,就连谢贻香也觉得形神皆备。然后商不弃便雇了一辆马车,模拟宁萃的举止替她“画像”,从而找出宁萃的进城的线路,再拿着她的肖像沿途询问。

    如此也没花多少工夫,便从一个卖水果的小贩口中得到消息,说三日前曾见过这么一个女子孤身进城,还在水果摊上买了两串葡萄,随后便往城北方向而去。

    两人欣喜之下,连忙顺藤摸瓜一路寻访,谁知此后竟是一帆风顺,每行出十几步距离,便会有商贩见过宁萃,都说似这般美丽的汉人姑娘,在这别失八里城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