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竞月贻香-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见宁萃被自己唬住,谢贻香心中大喜,急忙继续回想宁萃所用的一招一式,再对照水镜宝鉴录中记载的棍法变化印证,愈发觉得她这套“摩诃般若杖”博大精深,分明是一套极厉害的棍法,也不知出自何门何派。直到将宁萃使用过的三十六招从头到尾梳理清楚,她这才松下一口气,安心睡了个好觉。之后她将整套棍法演练几遍,直到再无遗漏,这门“摩诃般若杖”便算是彻底偷学练成了。

    随后谢贻香又尝试着以“融香决”将这套棍法融入到自己的刀法之中。虽然棍法和刀法本是大相径庭,但是参考水镜宝鉴录中间那两三万字,两者的变化到底逃不出易学之理。她又花了三天的时间冥思苦想,最后终于参悟透其中道理,那便是棍法和刀法虽然各有“变易”,但其本质却是“不易”,当中道理更是“简易”。再以此试招,顿时便将整套“摩诃般若杖”和自己原本的七套刀法融合在一起,比起宁萃将这套棍法和“海天穿云追”夹杂着使用何止高出一倍威力?

    如此一来,谢贻香的“融香决”便算是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非但能融合刀法、内力和轻功,甚至连十八般武艺也能尽数融于其中。她这才明白海一粟当日的赠书深意,要知道模仿偷学别人的武功,虽然为江湖中人所不齿,而且就算偷学成功,到头来也只是和对方打个平手,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是对谢贻香的“融香决”而言,学会的武功越多,融合后的威力便会越大;虽然这威力未必是一加一等于二,但同时融合八种武功,至少也能有二或者三的威力。

    所以这便意味着从今往后,谢贻香只需以“水镜术”不断模仿偷学对手的武功,再以“融香决”融会贯通,自身的修为便能越来越强。想到这里,谢贻香到底是小姑娘心思,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恨不得宁萃再来挑衅,自己便将她潮音洞的“海天穿云追”、“海天垂云翼”和“海天风云怒”三套功夫一并偷学过来。

    果然,又过了两日,宁萃再次孤身前来,谢贻香正要拔刀迎战,却见宁萃这次并未携带油伞,而是笑吟吟地和自己打招呼,说道:“妹妹,我今日可不是来找你切磋,而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说罢,她见谢贻香这副架势,又意味深长地笑道:“妹妹既然能从我手里偷学到‘摩诃般若杖’,若是再和你打下去,我这一身功夫岂不是全都要被你偷学过去?”

    谢贻香不禁脸上一红,心中失望至极,随口问道:“你能有什么好消息?”宁萃微微一笑,说道:“再过两日,我和小灵便要离开这个洞穴,所以特地前来知会妹妹一声。你若是想也想离开,那我们三人大可结伴同行,一齐离开这里。”

    这话一出,谢贻香差点没当场跳起来。此番自己随商不弃一路追踪宁萃至此,不料却被困在这“苏里唐峰”的洞穴之中,前些日子因为一心想着练好武功对付宁萃,就连宁萃和赵小灵两人的日夜寻欢她都不曾留意,哪里还记得离开此间的事?此刻听宁萃忽然提及,谢贻香还是不敢信任于她,当即问道:“约我一同离开?你会有这般好心?”

    宁萃不禁叹了口气,笑道:“看来妹妹始终不肯相信我,我若真想害你,你又岂能活到现在?你们将我称作‘撕脸魔’,却不知我杀的人全都是该死之人;而对于妹妹你,我却从没有想过要伤害你。更何况我先前落在商不弃手里,要不是有你一路上的劝阻,我即便能保住一条性命,至少也会落得一个终身残废。所以细算起来,我还欠了你一份人情,当然不能把你一个人留在这里。”

    说到这里,她见谢贻香还是有些不信,又笑道:“试问天下间的女子面对情爱,谁又不是自私自利?我与小灵情投意合,又何必要同你共享?先前我之所以劝你从了小灵,的确是出自一番好意,想要以此还你一个人情。但你坚持不肯,我也不必勉强,只是”

    谢贻香听到这里,愈发感到尴尬,连忙说道:“够了!”回想起宁萃和商不弃在蜀地定下赌约,到如今她又和赵小灵在此间缠绵,谢贻香将整件事情从头到尾想了一遍,当即问道:“之前你说自己前来这座‘苏里唐峰’,是要抢在言思道前面得到什么‘天山坠龙’,但如今却为何与那赵小灵终日鬼混?难道‘得之可得天下’的‘天山坠龙’,便是指那个傻头傻脑的赵小灵?”

    宁萃叹道:“想不到妹妹身为谢封轩的女儿,对于本朝的事却还不太了解,那便说来话长了。”说着,她当即就地坐下,又向谢贻香问道:“话说前朝末年汉人揭竿而起,各地相继有多支义军起事,合力驱逐前朝异族,当今皇帝不过只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起事的还有李九四、张初五等人,这你可知道?”谢贻香点头说道:“当然知道。”

    宁萃又问道:“然而在皇帝、李九四和张初五等人之前,还有一支最早起事的义军,你可曾听说过?”谢贻香沉思半响,终于想起了一个几乎已经被世人遗忘的名字,喃喃说道:“是是在黄河沿岸起事的‘香军’?”

    宁萃接口说道:“不错,正是香军!当年香军首领自称弥勒佛乘龙转世,降临华夏九州,便以‘九龙王’的名号登基称帝。麾下三军对此也是深信不疑,沿途烧香礼佛,所以才被世人称为‘香军’。”谢贻香已大致听懂了她的意思,不禁沉吟道:“难道难道你是说这个赵小灵,其实是当年香军的后人?”

    宁萃忍不住叹了口气,突然带开话题,笑道:“回想起来,那位北平神捕商不弃倒也算个人物,当日你孤身前来此间探路,回来后向我们说洞穴里的情况,商不弃听你提起小灵的相貌年纪,其实当时便已猜出‘天山坠龙’的真意。只可惜他这人最爱故弄玄虚,所以到死也没来得及告诉你真相。妹妹,我且问你,香军的首领‘九龙王’,你可知姓甚名甚?”

    谢贻香皱眉沉思,随即立刻惊醒,脱口说道:“‘九龙王’当年登基称帝,是以南宋皇室后人的名义,所以当然也姓‘赵’!那么那么赵小灵难道便是当年‘九龙王’的儿子‘小龙王’?可是可是那个‘小龙王’,岂不是早在十多年前便已溺死江中,又怎会出现在这天山之中?”

17 天山墨() 
    话说香军的“九龙王”当年在黄河之畔首倡义旗,由此揭开乱世序幕,谢贻香倒是略知一二。当时的皇帝、李九四和张初五等人,因为“九龙王”自称南宋皇室血统,都曾一度归顺于香军麾下,这才有了后来“九龙王”的登基称帝,成为与前朝政权对立对汉人皇帝。后来“九龙王”兵败身亡,膝下只有一个六岁孩童继承皇位,各路义军便将尊称这个孩童为“小龙王”。然而经此一役,香军其实便已名存实亡。

    后来皇帝在鄱阳湖大败李九四,便派人去请这位“小龙王”移驾金陵城,不料半路上“小龙王”的坐船不幸遇难沉没,整个船队无一人幸免。事后便有不少传言,说“小龙王”的遇害乃是皇帝设局,若不下此狠手,这天下之主哪里轮得到当今皇帝?也不知真相是否果真如此,到后来无论是“小龙王”还是当年的香军,便渐渐成为本朝的禁忌,再也无人敢提及此事,所以如今几乎被世人彻底遗忘。

    而宁萃的言下之意,分明是说被墨家囚禁在此间的那个赵小灵,便是当年香军的“小龙王”?谢贻香心中推算,“小龙王”六岁登基,若是当时并未溺死江中,到如今应当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倒是和赵小灵吻合。因为赵小灵已被关押在此十多年之久,就连心智也还停留在十来岁年纪,所以才会看起来显得年轻,似乎只有二十来岁年纪。

    当下宁萃继续说道:“当年反抗前朝异族的各路义军,虽然名义上一致奉‘九龙王’为帝,实则各怀鬼胎、尔虞我诈。当今皇帝为了削弱李九四、张初五等人的势力,一面举着还我汉人河山的旗号,一面又在暗地里接受前朝异族的封赏,奉命前朝之令按兵不动,这才导致香军的惨败。待到‘小龙王’继位,当今皇帝因为自己是布衣出身,担心‘小龙王’南宋皇室后裔的身份才是民心所向,于是假意邀请‘小龙王’——也便是如今的赵小灵——前往金陵,又派人在半路上凿沉他的坐船。当时幸好有天山墨家在暗中出手,终于救下小灵的性命,又担心有人利用他‘小龙王’的身份招摇撞骗、祸乱天下,所以这十几年来,他们一直将小灵囚禁于此,不敢对外透露半点风声。”

    谢贻香听得心中惊讶,宁萃这番说辞分明是坐实了世人针对当今皇帝的阴谋论。若是照此看来,整件事情倒是说得通了。她不禁沉吟道:“所谓的‘天山坠龙’,便是指当年香军的‘小龙王’?所以‘得之可得天下’之说,则是指赵小灵的特殊身份?”

    宁萃笑道:“不错,‘小龙王’才是名正言顺的汉人皇帝,要不是当年出了意外,这汉人的江山哪里轮得到当今皇帝?至于此中详情,我也是从那个人口中听来,就连这一路上将你们引来天山的那几桩奇案,其实也是我从他那里的知,否则峨眉山‘止尘庵’和丐帮兰州分舵那些肮脏事,我又从何得知?”

    谢贻香听到言思道的名字,不禁双眉一跳,接口说道:“所以言思道也想找到赵小灵,便是想利用他‘小龙王’的身份,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宁萃笑道:“你也看到了,小灵今年虽然已有二十五六岁,但因为自十二岁起便被囚禁在这个洞穴当中,至今心智还是个天真无邪的孩童。可想而知小灵若落到那个人手里,必定任由他的摆布,所以我无论如何也要抢先找到小灵,绝不能让那个人得逞。”

    听到这里,谢贻香不禁泛起一阵鄙夷,忍不住冷笑道:“何止是‘找到’?只怕却是要‘得到’。为此你不惜委身于赵小灵,便是要让这位‘小龙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