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竞月贻香-第5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知道谢贻香自从来到这座宁义城中,也不知是不是残留在自己脑海里的言思道“鬼魂”作祟,曾有过好几次莫名其妙的经历。就好比衙门后院地窖里的稻米变成尸体,又好比撞见那女童行凶当夜那对中年夫妇的离奇丧命,自己至今都还弄不清是幻是真。所以对于方才在城隍庙里发生的那一幕,谢贻香虽然感到不可思议,一时倒也不作深究,连忙站起身来向得一子问道:“你你杀了这女童?”

    得一子淡淡地说道:“似这等妖邪之物,留它作甚?”谢贻香心中满不是滋味,自己一路追查的这个“人厨”终于伏法,原本应当高兴才是,但心底竟有一丝说不出来的失落,又或者是说遗憾。只听得一子又补充说道:“难不成你是打算将这妖物带回刑捕房问罪?哼,要想解释清楚一个六岁女童为何会成为连环凶案的杀手,再依照律法将其定罪,难免大费周章。而且凭这妖物的本事,当中只怕还会横生枝节,惹出不少乱子,所以倒不如由我亲手将它了结。你若是担心无法向刑捕房交差,只管将这妖物的尸体带回去归案,找仵作验证它的‘骨龄’便是。”

    谢贻香一想也是,自己当夜曾亲眼目睹这女童行凶,方才又得她亲口承认罪行,再加上得一子也已讲清整桩案子的来龙去拜,所以这桩“人厨案”的确可以就此结案、到此为止了。而此时分布在城隍庙四角的军士已相继围拢过来,按得一子的吩咐收敛地上那具女童尸体,谢贻香又上前查验,确认那女童果然已经死得透了,这才吐出憋在心里的一口长气。

    她又想起之前出手救下自己的那个灰衣高手,忍不住向得一子询问道:“方才救我的那个灰衣高手,也是你此番带来的绿林高手?”得一子在那女童尸体上擦拭着霄光文火神印上沾染的血迹,淡淡地说道:“我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

    谢贻香不禁皱起眉头,那灰衣高手能够无声无息地救下自己,武功自然不俗,不料宁义城里居然还有这等人物。倘若他并非得一子带来的人,那便极有可能是恒王叛军混入城中的奸细;可若是恒王叛军的人,他又怎会从那女童的手里救下自己?谢贻香苦思不得,又听得一子的回答不尽不实,当下还要继续追问,谁知陡然间但听一阵炸响声从半空中传来,势如晴天霹雳,转头望去,却是宁义城外东面的天空当中,竟然同时绽放出十几朵青色烟花,景象甚是壮观。

    谢贻香看得莫名其妙,略一思索,不禁说道:“这这是什么意思?看这些烟火升起的方位,难道是来自城外的叛军营地?是了,昨夜小道长你安排那些绿林好汉将食物送进宁义城里,便是以五色烟火参照东西南北中五个方向为号,眼下这东面天空中升起的青色烟火,莫非也是你安排的人所为?”

    得一子此时已经整理妥当,重新转回了他那对灰白色的瞳孔,见到东面天空中这片青色烟火突然绽放,也是面露惊疑,摇头说道:“不是我的人。只有我用烟花向他们传令,他们不会用烟花来通知我。”说罢,他又沉吟道:“难道是恒王的军队气恼昨夜之事,所以要用同样的烟火来向我示威?又或者或者是那个家伙果真在此,所以用这些烟花来向我下战书?”

    眼见连得一子也是一头雾水,谢贻香更是弄不清其中缘由,当下只得吩咐留守在城隍庙外的衙役和军士清点善后,自己则和得一子一同赶往宁义城东门,看看城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得一子也不多言,一路行处数里距离,便听旁边的街道上传来一阵哄闹,涌出数十名军士,当中一人满身肮脏,神情憔悴,正是宁义太守方铁衣。

    那方大人撞见谢贻香和得一子二人,顿时喜上眉头,急忙上前向得一子说道:“仙尊来得正是时候!今日早就有军士来报,说有千余名叛军一早便在宁义城东门外集合,相继架起了五十多口大锅,此外还带有上百头肥猪,看这架势,倒像是要埋锅造饭,也不知是何意图。然而就在不久前,伴随着东面那片青色烟火当空炸响,东门外的那批叛军便开始劈柴生火,果然在城门前煮起粥来,同时还将带来的肥猪屠杀,割肉放在火上炙烤。要知道城里的百姓早已饥饿难耐,一闻到飘进城里的稀粥和烤肉香味,哪里还把持得住?不过短短半个时辰,已有上千名百姓聚集在东门一带,嚷嚷着要出城乞食。下官怕城外叛军另有奸计,所以不敢令人打开城门,此刻守城的军士正在东门处和那些百姓对持,闹得不可开交。”

    谢贻香听得心中暗惊,连忙问道:“我不是已经叫人转告于你,先将昨夜送来的粮食面向全城所有百姓发放三日,以此安定民心?既然城里已经有吃的了,那些百姓又怎会被东门外叛军烹煮的食物所吸引?”方大人的脸上顿时露出一丝尴尬,结结巴巴地说道:“下官既已将剑印交托给谢三小姐,谢三小姐但有吩咐,下官自是不敢不从。只是只是自古以来这驭民之道,任何恩赐从来都是由少到多;若是一开始给得多了,往后一旦给少了,又或者不再给了,立刻便会激起民愤。如今向全城百姓分发三日的粮食虽是不难,但等到三日之后,一旦停止发粮,只怕顷刻间便会生出哗变,让整座宁义城上下彻底乱作一团。所以所以下官思前想后,为求万全之策,一时还不敢轻举妄动”

    谢贻香听他啰啰嗦嗦地说出一大串话来,言下之意分明是并未向城中百姓发粮,顿时火冒三丈,厉声说道:“岂有此理!今日先是那‘人厨’率领众百姓在城隍庙里烹煮人肉,眼下又有叛军在东门外烹煮食物,故意引起城中骚乱。方铁衣,你要是再不肯向城中百姓发粮,根本无需等到三日之后,整座宁义城只怕连今日也熬不过了!”

    方大人只得连声陪笑,还没来得及回话,旁边的得一子已冷冷说道:“他说的不错,宁义城大敌当前,仅有的粮食当然要留给有能力守城之人。至于那些老幼妇孺,是死是活又有什么区别?”

    

63 仿其道还治其身() 
得一子说完这话,不等谢贻香开口反驳,已再次沉声说道:“刀之锋利,并不在于出鞘示人,更不在于深藏鞘中,而在于将出未出之际,也便是方才那些烟火升空的刹那间。如今对方既已动手,彻底亮出了这柄刀,反倒是不足为惧。因为对方在东门外的动作,显然不足以对宁义城造成致命一击,那么这柄刀便只是一柄钝刀,甚至是一柄废刀!”

    说到这里,他略一思索,又说道:“要知道恒王的军队昨夜虽然损兵折将,其实却只是皮毛之伤,哪怕只剩一两万大军,一旦率众强攻,我们依然毫无还手之力。只可惜那个家伙早已定下‘兵不血刃、不杀一人’的规矩,就算要改,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立刻做出调整,否则恒王的军队岂不成了反复无常的小人,还谈什么聚拢人心?如今看来,既然对方暂时还不愿违背‘兵不血刃、不杀一人’的规矩,那么在这个规矩的范围之内,针对宁义城的任何举动便只能是隔靴搔痒;就算由那个家伙亲自出手,也不可能玩出什么新的花样。”

    这一大番话听得方大人和谢贻香二人面面相觑,都是不明所以,那方大人忍不住问道:“敢问仙尊,眼下应当如何是好?”得一子冷哼一声,当即说道:“昨夜从城里揪出的奸细,应当有四十人左右。你这便叫人将那些奸细带去东面城墙上,无论死活,统统绑起来用火烤熟,再割下肉来分食给聚集在东门一带的百姓,让他们就在城墙上吃。哼,要和我玩攻心之术,那我倒要看看是宁义城里的百姓先熬不住,还是城外那些埋锅造饭的军士先熬不住。”

    方大人听得眉飞色舞,大声赞道:“妙计!妙计!是该让城外的叛军好生瞧瞧,看看我宁义城里的军民是如何烹食人肉渡过难关,定要挫一挫他们的锐气!下官这就前去安排。”说罢,他连忙招呼起同行的军士,一路往宁义城东门方向赶去。

    要知道城外恒王的叛军如今虽是占尽优势,但若是亲眼瞧见烹食人肉这等伤天害理之举,只怕也是触目惊心、气焰全无。谢贻香不料得一子竟会采取如此歹毒的应对之策,心中大生反感,却又不好干涉他的谋略,只能试探着问道:“难道我们当真不向城里的百姓发放粮食,还要让他们吃人肉?”

    得一子嘴角露出一丝冷,还没来得及答话,便听远处又是一阵轰鸣响彻天际,循声望去,却是十几朵白色烟火自宁义城西面城门外腾空而起,当空绽放开来。

    谢贻香和得一子都是脸色大变。若说方才自东面升空的青色烟火只是巧合,那么此刻自西面升起的这些白色烟火,无疑又是对应着五行之中西方之金的白色,正是和得一子昨夜开坛作法时的伎俩同出一辙。这便意味着城外叛军今日的动作,绝不仅仅只是在东门外烹煮食物引发骚乱,而是在宁义城的西门也有安排,甚至极有可能是在模仿得一子昨夜的调度,在宁义城的东西南北中五路皆有动作,这叫谢贻香和得一子二人如何不惊?

    谢贻香不等西面天空中的白色烟火燃尽熄灭,已抢着问道:“他们这是要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一子的一张俏脸已在微微抽搐,随即冷哼一声,厉声说道:“邯郸学步,东施效颦!且去西门看看再说。”说罢,他便径直举步,谢贻香也紧随其后。两人刚行出十几步,那方大人也一路追了上来,却是他见西面的白色烟火升空,也知道西门有变,急忙吩咐众军士依照得一子的对策去处理东门的事,自己则扭头赶往西门查看。

    一路上众人都是神色凝重,相互间也不多言。待到抵达宁义城的西门附近,便有守城军士前来禀告,说有一批难民逃难至此,约莫有六七百人之多,其间有老有少,自称是江浙沿海的百姓,因为被倭寇烧毁了家园,这才一路逃难至此,想要进城寻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