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降贞观-第1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鹏羽,朕记得曾让你也考虑一下此事,不知你可有善议。”李世民又问赵云泽。

    赵云泽想了一会儿,说道:“陛下,目前大唐市面上的粮食虽然紧缺,可不代表大唐真的无粮。据臣所知,那些门阀世家手中,怕是不缺粮食的。朝廷何不向他们买粮置义仓、常平仓呢?”

    李世民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道:“大唐门阀世家,五姓七族,天下近半的土地都握在他们手里,他们自然是不缺粮的。如今大唐粮价居高不下,也未尝不是这些门阀世家囤积居奇,在背后哄抬粮价造成的。可话又说回来,别说现在朝廷没钱向这些门阀世家买粮,就是朝廷有钱,他们也未必会卖粮于朝廷。”

    赵云泽对李世民的话深以为然。唐时,门阀势力可是完全可以跟朝廷抗衡的。李世民所说的五姓七族,从晋朝时就是士族的代表。俗话说,没有千年的朝廷,却有千年的世家。这些世家大族,因为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资源和人才资源,历朝历代,都是当政者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

    就现在的唐朝来说,朝中的官员,也大量的充斥着门阀世家之人。甚至于,那些老的门阀世家,对于新兴而起的李氏皇族都看不上眼。李世民如果想向他们买粮,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赵云泽听了李世民的话,也沉默了。他在默默的思索着,看有没有办法从世家门阀手里买粮。

    “开中法”赵云泽喃喃说出了三个字。

第237章 开中法(下)() 
“开中法!对,就是开中法!”赵云泽的眼神一下亮了起来。

    “鹏羽在说什么?”李世民听到赵云泽的自言自语,不解的问道。

    赵云泽道:“陛下,臣想到了一个主意,我们可以实行开中法。”

    “开中法?何为开中法?”李世民疑惑道。

    “这开中法嘛,就是就是”赵云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

    开中法,原出自明朝。明代鼓励商人输运粮食到边塞换取盐引﹐给予贩盐专利的制度。又称开中。

    开中之制系沿袭宋﹑元制度﹐但明代多于边地开中﹐以吸引商人运粮到边防﹐充实边境军粮储备。洪武四年(1371年)制定中盐例,根据里程远近﹐一至五石粮食可向政府换取一小引(二百斤)盐引。此例以后随形势变化﹑米价高低而不断有所变动。

    赵云泽听李世民说买粮难,于是便想起了明朝的开中法。

    “陛下,臣所说的开中法。就是用盐引向那些世家门阀换取粮食。”赵云泽想了想,向李世民解释道。

    盐引,就是食盐专营证。古代的食盐,都是由朝廷控制的,盐商们想贩盐售卖,光有钱还不行,还必须向朝廷购买盐引。凭借盐引规定的数量,贩取定量的食盐。如果没有盐引就卖盐,那便是贩卖私盐了。那可是大罪。

    李世民听了赵云泽的话,若有所思道:“用盐引换粮食?这办法,成吗?”

    赵云泽道:“陛下,臣所说的盐引,不是普通的盐引,而是精盐的盐引。陛下不是说,等明年就要用臣所献的净盐之法来大量提取精盐了嘛,精盐一旦出产,那些糙盐必定没有了市场。咱们便用这精盐的盐引,来换取世家门阀的粮食不,不是换,而是让他们向朝廷献粮、捐粮。他们献捐的粮食越多,就可以得到越大数额的盐引。若是不向朝廷献捐粮食,便不给他们精盐的盐引。如此一来,咱们可就变被动为主动了。”

    “妙啊!”李世民击案而起。“哈哈哈,赵鹏羽啊赵鹏羽,你可真是个奸商。这开中法,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啊!”

    赵云泽笑了笑,道:“臣这也是突发奇想罢了。至于这开中法合不合时宜,能不能推行,臣心里也没底。”

    李世民琢磨了一会儿道:“此法定然可行!一来,精盐本就稀缺,那些世家门阀所贩卖的都是糙盐,这开中法只针对精盐,而在糙盐的贩卖上却没有轻动,这就不落人口实;二来,正如鹏羽所说,一旦朝廷的盐场出产精盐,那糙盐必定不好卖了。那些世家门阀要是还想着得售盐之利,就必定弃糙盐而就精盐。抬高粮价,世家只能获一时之利;而售盐,却是长久之利。况且,盐利要高于粮利数倍,这笔账,那些世家之人还是会算的。开中法一推行,就不是朕求他们,而是他们求朕了。大善!大善!哈哈哈,鹏羽啊,你这脑子究竟是怎么长的?一谋乱朔方,如今又一谋取粮。朕得鹏羽,今后无忧矣!”

    “这陛下谬赞了!”

    李世民的话,让赵云泽大感受用。甭管是不是真心话,但让人听了舒服呀!

    “开中法,好一个开中法!明年,朕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行新的盐政!有了粮食,朕就可以设立义仓常平仓。今后,大唐的灾情,也总能消弱一些。”李世民目光坚定的说道。

    赵云泽犹豫了一会儿,说道:“陛下,若设了义仓和常平仓,臣建议先在关中和河北、山东三地设置。”

    李世民不解的望向赵云泽:“为什么要先在这三地设置?”

    “这个嘛”赵云泽不知该不该向李世民说明贞观元年关中和山东、河北有灾情的事情了。

    他今天进宫,本意就是为了来向李世民说明此事的。可是临了了,他却又犹豫了。必定,自己能提前预知未来之事太过匪夷所思,李世民会不会相信,赵云泽的心里实在没底。搞不好,李世民就会把赵云泽当成坑蒙拐骗的神棍给处置了。

    “陛下,臣的师父曾预言,明年关中有涝灾,山东、河南有旱灾!”赵云泽咬了咬牙,对李世民说道。

    赵云泽此话一出,李世民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鹏羽,莫不是在诓朕?”

    “陛下,此事关系到国运,臣怎敢信口雌黄。”赵云泽连忙说道。

    “你那师父,又是如何得知明年大唐有天灾的?”李世民目光咄咄的望向赵云泽。

    迎着李世民的目光,赵云泽的心跳加速了。那是怎样的一双眼神,简直就如要择人而噬的老虎一般。千古一帝的威严,果然不是盖的呀!

    赵云泽深呼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心神,便又用忽悠秦茉儿的那一套,对李世民说了推背图的事情。

    “推背图?世间难道真有如此高人,竟能预卜未来?”李世民惊疑道。

    赵云泽道:“陛下,不管臣的师父所预卜之事能不能应验,反正朝廷都已经要设立常平仓和义仓了,那么,就先设在这三地,也没什么不可呀!”

    李世民点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那等过完了年,朕推行了新的盐政得粮之后,就先在关中、山东、河南三地设置义仓与常平仓吧。”

    “陛下圣明!”见李世民接受了自己的建议,赵云泽总算是舒了口气。

    李世民又道:“天灾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反正,来年朕也是要下旨鼓励屯田和兴修水利的,就先在关中、山东、河南三地试行吧。”

    赵云泽又犹豫了一下,说道:“臣在想,陛下是不是还下道旨意,让山东、河南两地的百姓多种抗旱的作物,关中的百姓多种抗涝的作物呢?”

    李世民沉默了一会儿,苦笑道:“鹏羽倒是有一番爱民之心。可是,朕的旨意也不是那么好用的呀。如今天下土地,多被门阀世家掌握,他们又岂会听朕的。此事,尚需从长计议。”

    既然李世民都这么说了,那赵云泽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反正,他已经尽力了,至少,问心无愧。

第238章 又见《推背图》() 
“鹏羽,你既然说曾看过尊师所做的的推背图,可还记得其中的内容?”

    李世民好奇的问赵云泽。

    赵云泽道:“臣只是偷瞄了几眼,只看了推背图的前几卦。而且,也只是记住了卦象。至于这几卦的卦象做何解,我也不懂得。师父只告诉我要尽心辅佐陛下,以及明年大唐的关中、山东、河南有旱涝灾害之事,其他的,臣就不知道了。”

    李世民失望道:“要是朕能知道未来的一些事情,那施政起来,可就得心应手多了。”

    赵云泽道:“陛下,天机本不可测,若强行窥探天机,必遭天谴。臣的师父,就是因为推演了推背图而遭了天谴唉!”

    “话虽如此,可世间之人,又有谁不对未来之事好奇呢。要不然,那些卜卦算命的,可就要饿死了。”李世民笑了笑,又肃然说道:“朕身为一国之君,想预知未来,并非私心,而是为了天下黎民百姓啊!”

    赵云泽道:“陛下,对未来之事无需惶惑,只要您凭本心做事,大唐必国泰民安。师父曾经说过,陛下,乃是千古一帝。”

    “哈哈哈,怪不得朕刚在渭水河边见你时,你酒醉后说‘老李是注定要成为千古一帝的人物’呢,原来这话是令师说的。”

    “呃陛下,您就别提臣那点糗事了吧。”赵云泽又尴尬了。

    “好好好,不提就不提了。”李世民说道,“不过,鹏羽啊,朕还是对那推背图好奇。不如,你就将所记住的前几卦的卦象写下来给朕,待过个几年,朕再看看这卦象,是否应准了所发生的事情。”

    李世民的这个要求,对赵云泽来说倒不是难事。他以前就曾经看过推背图,虽然记不全那六十条卦象的全部内容,但是写个三两条,还是没问题的。

    于是,赵云泽便就着李世民的书案纸笔,写下了推背图的前两条卦象。

    推背图第一象,是“甲子,乾下乾上,乾卦”。画的是交错在一起的两个圆圈,圆圈之内,写着一“白”一“红”两个字。第一象没有什么实际的预言,只是说世间万物如日月更迭,周而复始之意。

    第二象,是“乙丑,巽下乾上,姤卦”。画的是一个果盘中堆放了二十一个李子。第二象的预言,是说李姓之人得天下,并历经二十一帝。

    至于第三象,本来是画的一个戴皇冠的女人,预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