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降贞观-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真的应准了赵云泽所言,山东、河北两地出现了旱灾,那长安朝廷就不能置之不理,必须赈灾了。而要赈灾,就要有粮食。别说长安距山东路途遥远,远水解不了近渴,就说赈灾的粮食,长安如今也拨不出。一切,只能靠当地筹粮。这就又回到了常平仓、义仓的设立问题上。

    一事不烦二主,李世民直接任命魏征为赈灾使,赵云泽为副使,主持山东、河北两地的赈灾之事。

    实际上,清河崔氏在魏征率领的巡视组到来之前,他们已经开始赈灾工作了。毕竟,崔氏的土地也同样受到了旱灾的影响,如果不能留住那些佃农,那就算旱灾过后,崔氏的土地也会因为无人耕种而荒芜。再说了,崔阀标榜的是儒学正统,如果见死不救,也有碍他们的声望。

    但自家佃农以外的那些百姓的死活,崔氏就顾不上了。

    魏征来到山东后,与崔氏族长一提筹粮赈灾之事,崔氏族长的答复很简单,我们支持此事,但拿不出粮食。如今整个山东都受灾了,我们自家人和佃农也要吃饭。这旱灾也不知道要持续多久,秋粮能不能种上也不知道。要是连秋粮都种不上,那别说佃农了,恐怕今年我们自家人也没粮食吃了。至于别的百姓,我们也想赈济,可却有心无力啊。

    崔阀真的那么缺粮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古代的地主,最大的爱好就是存钱囤粮。有了粮食有了钱,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将粮食卖出去换成钱投资,而是先存起来。只有存够了应对好几年风险的钱粮,剩余的粮食和钱,他们才会拿出去做别的事情。

    别看崔阀哭穷,可魏征估计,他们家族的粮仓里少了不敢说,够全族吃三年的粮食,是一定有的。

    于是,魏征也不再一味跟崔氏要粮,而是在几天之后带着崔氏的族长和一班族老上了巡视组其中的一条船。在那条船上,崔阀一班掌权者看到了一仓仓、一袋袋的精盐。他们吃了大半辈子盐,卖了大半辈子盐,这么多的精盐,却是头一次见到。恐怕,他们这些人大半辈子所用的、所卖出去的精盐,全加在一起都没有这一船精盐多。

    这时,赵云泽把他的开中法抛了出来。

    当得知朝廷的盐场已经可以大量出产精盐之后,崔氏的那些族老们经不住‘诱’‘惑’了。他们在商量了几天之后,终于答应接受开中法,出粮赈济灾民。

    不过,崔氏的那班族老也都是精明人,他们也向魏征提出,这次他们可以捐粮来帮助朝廷赈灾,换取精盐的盐引。但是以后,他们却不能一直靠捐粮来换取盐引,而是改为低价卖粮给朝廷。相应的,卖粮所换取的等量盐引数额,也自然减少。

    这个条件,涉及到开中法的灵活运用,魏征和赵云泽、马周商议一番后,答应了这个条件。而且,赵云泽也提出,今后如果朝廷有需要,他们崔氏一门,还要帮助朝廷运粮至指定地点。自然,如果到时真有这种需要,那朝廷兑换给他们的盐引数额,也会相应增加一些。

    双方谈妥了合作意向,那接下来的赈灾工作,就比较顺利了。

    有了清河崔氏这边的成功经验,博陵崔氏那边也没出什么意外,以相同的条件跟朝廷达成了合作意向。事实上,清河崔氏与博陵崔氏本就同气连枝,魏征手持清河崔氏族长的亲笔信见过博陵崔氏的族长后,很顺利的就筹到了粮食。

    这一忙,又是两个多月的时间。虽然,这段时间内老天爷仍然没有降雨,旱情也仍在持续,可因为设置了义仓,有了赈灾的粮食,山东、河北两地的百姓,也能挺过今年的旱灾去了。

    在赈灾之时,赵云泽还向魏征建议,实行以工代赈的办法,召集灾民中的青壮劳力,大搞水利设施建设。这一项工作,本来也是劝农工作其中的一项。

    旱年河流多数干枯,兴建起水利设施来格外容易一些。这是一举两便的好事,崔氏两族人也都支持。因为以工代赈这条举措,倒是让山东、河北两地的水利设施工程建设程度走在了大唐的前列。

    六月中旬,老天爷终于开眼,下了一场大雨。这场雨足足下了两天两夜,覆盖范围也极广,几乎覆盖了整个河北道范围。

    土地终于得到了滋润,干枯了数月的河床,水流也充盈了起来。这时,种别的庄稼已经来不及了,但种大豆和高粱还不算太晚。虽然收成肯定会比往年降低,但有收成总好过颗粒无收。于是,山东河北两地的农民,终于种上了秋粮。

    河里有了水,以工代赈所修建的那些水利工程,也可以发挥作用了。如此一来,即使下半年再遇旱情,也不会像上半年的旱灾那么严重了。至少,能保住百姓活命的粮食。

    至此,巡视组的工作也终于可以结束了。巡视组从二月中旬出长安城,一路巡视,又在山东、河北之地赈灾,前后历时四个多月。七月初二,巡视组一行在当地官员、士绅、百姓的欢送下踏上了回长安的路途。

第280章 又升官了() 
巡视组沿黄河一路西上,除了登岸补给,路途不做其他停留。十天后,就到达了洛阳。

    在洛阳停留一日,赵云泽从采访使衙门提走了王晊一班罪犯,巡视组继续西上。

    又过四日,巡视组才回到长安。此时,其他的七路巡视组早已回到长安城一两个月了。

    渭河码头,尚书左仆射萧蜕惺橛移蜕涑に镂藜纱熳乓话喙僭庇游赫鞯难彩幼椤?

    长孙无忌的尚书右仆射是刚刚迁授的。六月初一,原尚书右仆射封德彝病逝,七月初二,李世民迁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尚书右仆射。至此,长孙无忌也终于跨入了宰相的行列。

    尚书仆射,即尚书省的长官。李世民登基之前,大唐以尚书令作为尚书省长官。因为李世民曾经做过这个官职,所以他登基以后,大臣们出于避讳,谁都不愿就任尚书令。于是,尚书令一职便空置,以左右尚书仆射作为尚书省的长官。

    魏征和赵云泽引着一班官员下了船,与萧统に镂藜珊哑鹄础b碇芤蛭缃窕故前锥n矸荩槐阍谡飧龀下睹妗k驹诖罚弁虐渡咸感缟囊话喑懈吖伲凵褚黄迕鳌?

    如果放在两个月以前,马周要是能见到岸上这些高官,其眼神要么是热切的,要么就是故作不屑。可如今,他与魏征和赵云泽相处了两个多月后,其心志早已成熟,再不是以前那种既目空一切,又暗中祈盼能跻身高位的矛盾态度了。

    马周知道,他的春天要来了。无论是魏征还是赵云泽,一定都会向李世民举荐自己的。

    岸上众人寒暄一番后,便一起入了长安城。赵云泽让秦安先将马周带入他家中安排住所。魏征对此也没有异议。就算他再欣赏马周,人家马周也是赵云泽最先结交的,由赵云泽来安置马周,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王晊那一伙罪犯,赵云泽留下了一队军士暂时看押在船上。至于该如何处置他们,还要听候李世民的旨意。

    朝官离京执行任务,回京之后是不能先回家的,要进宫交旨之后,才能回家。赵云泽和魏征进入长安城后,便立即进宫向李世民交旨。

    李世民在两仪殿接见了魏征和赵云泽。魏征代表东路巡视组,向李世民做了四个月以来的工作汇报。其实魏征和赵云泽做的事情,李世民早已通过魏征阶段性的汇报奏折和地方官员的奏折都知道了。此时的汇报,也只是做一个综述,走走过场而已。

    听完魏征的汇报之后,李世民欣慰的说道:“两位爱卿离京四个月,历尽辛苦,圆满的在山东、河北两地设置了常平仓、义仓,又主持了两地的赈灾之事,有大功于社稷。”

    “臣等只是遵照陛下旨意执行而已,若说有功,也是陛下之功在前,臣等微末之功,实在不敢自矜。”魏征朝李世民拱手说道。

    咦,魏老头居然也有如此谦恭的一面?还以为他在李世民面前一直摆一张臭脸呢。赵云泽惊奇的想到。

    “哈哈哈,朕还以为魏爱卿跟赵鹏羽相处了四个月,会被他那毛躁性子有所渲染,谁知,魏爱卿却变得愈发谦虚了。”李世民大笑道。

    赵云泽一脑门黑线了,哥们儿在外面累死累活的忙活了四个多月,回来后你李老大不慰劳几句也就算了,怎么还上来就拿我开涮呢?

    魏征看了赵云泽一眼,对李世民笑道:“臣可未见到鹏羽毛躁,开中法的推行,多亏鹏羽之力。那以工代赈的法子,也是鹏羽提出的,效果也极好。”

    呵呵,魏老头还是蛮可爱的嘛!赵云泽高兴了。

    “臣就是敲边鼓的,只会出出主意而已。臣的那些主意得以实行,也全是靠了魏大人的威望与辛苦操持。”赵云泽连忙将功劳又推给了魏征。

    李世民点点头,道:“二位爱卿之功,朕都记下了。你们也与家人分离四个多月了,朕就不多留你们了,这便出宫回家吧。”

    “臣告退!”魏征和赵云泽同时起身,向李世民陛辞。

    当他二人走至两仪宫宫门时,魏征小声提醒赵云泽道:“王晊那伙人还在船上呢。”

    因为牵扯到护龙会的事情,魏征是不便向李世民汇报王晊落网之事的。他以为赵云泽会记得向李世民汇报此事,可都快出两仪殿了,也没见赵云泽的动静,于是魏征便提醒了一句。

    赵云泽一拍脑门:卖糕的,光想着回家见老婆了,把这事儿给忘了。

    “陛下,臣还有事禀奏!”赵云泽连忙转身,朝李世民说道。

    “呵呵,魏爱卿,你还说赵鹏羽不毛躁。看到没,他这就毛躁上了。”李世民冲着魏征笑道。

    魏征朝李世民一笑,道:“臣那老妻,该等急了。”他倒是不接李世民的话茬。

    “那魏爱卿回吧。”李世民朝魏征挥了挥手。魏征随即出了两仪殿。

    “鹏羽啊,你这都多少次了,怎么每次都是要走了,就又想起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