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空降贞观-第3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德言听了李世民的话,当即大放厥词道:“大唐皇帝陛下,您此番驳了我突厥颉利大汗的一番好意,就不怕激怒突厥百万猛士,大唐会承当不忍言之后果吗?”

    李世民冷下脸,道:“尊使是在威胁朕吗?尊使难道忘了,你年初来大唐时,我大唐时任致果校尉的赵云泽对你说的那两句话了?朋友来了,大唐有美酒;若是豺狼来了,大唐有刀枪。谁若把大唐当朋友,大唐就待他如亲人;可谁若把大唐当敌人,大唐必是他最优秀的敌人。当时,朕就说过,赵云泽所言,就是朕的意思。如今,朕还是这句话。”

    “哼,陛下今日所有言辞,某必会一字不漏的向颉利大汗陈述。至于大汗会做出如何反应,就不是某能预料的了。”赵德言说道。

    “尊使请便!”李世民冷然道。

    “告辞!”赵德言歪着头,朝李世民一拱手,气咻咻的出了太极殿。

第521章 运筹帷幄(上)() 
早朝过后,李世民将文武重臣留下,召至武德殿议事。又遣内侍前往火器营,宣赵云泽和苏定方来武德殿。

    赵云泽和苏定方还未来至,李世民就开始了小朝议。

    “众位爱卿,方才在早朝上,突厥正使赵德言的话你们也都听到了,朕拒绝了颉利的和亲所请,赵德言归去后,突厥定会对大唐用兵啊!”李世民说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突厥强盛之时,大唐尚不惧之,如今,突厥势衰,大唐就更不怕颉利兴兵来犯了。”李道宗朝李世民一拱手,说道。

    其余大臣,也都出言附和李道宗。

    尉迟恭道:“陛下,突厥要是不来,我们还找不到理由狠狠收拾他,他若兴兵来犯,大唐干脆一举灭了他得了。”

    众大臣都笑了起来。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昨日,代州都督张公瑾上了奏折,言称取‘东’突厥的时机已经成熟。他陈述了六条理由,众卿不妨听一下。”

    说完,李世民就命黄德海,当众宣读张公瑾的奏折。

    等黄德海宣读完这份奏折,李世民说道:“从前隋时,突厥对中原百姓就犯下累累罪行。大唐立国后,颉利更是欺大唐初立,根基不稳,简直把大唐当成了他的府库,每年都要入境烧杀抢掠。武德九年,颉利更是打到长安城下,如此奇耻大辱,朕不能忍,大唐万民,更不能忍。朕决定,依张公瑾所奏,出兵突厥,雪洗前耻。诸卿以为如何?”

    文武众臣默默思虑了一会儿,温彦博出班问道:“不知陛下想出兵突厥,达成什么样的战略目的?”

    李世民道:“赵德言此番回去,颉利定会发兵来犯。朕不管他来多少兵马,大唐此战,就是要一举灭掉颉利的‘东’突厥势力。”

    温彦博道:“臣于武德八年,被突厥所俘,在突厥生活近一年。去年,臣又与赵云泽一同出使突厥,对于突厥如今的国力,臣最是清楚不过。臣亲眼所见,突厥如今比起武德八年时,国势大衰。反观大唐,自陛下登基后,厉兵粟马,军威大盛。正如张公瑾所言,大唐此时若想灭突厥,臣认为有极大胜算。然则,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陛下万不可仓促兴兵,定要早作谋划。”

    其余大臣也纷纷发言,认为大唐出兵突厥的时机已经成熟。竟没有一人反对大唐攻打突厥。连老夫子孔颖达都说,突厥压在大唐头上多年,大唐如悬鲠在喉,早日去了这个大患,早日能抽出精力发展民生。此番若失了时机,等过几年,突厥要是重新振作起来,大唐想再取突厥,可就难了。

    李世民很欣慰的点点头,道:“既然众爱卿都认为大唐出兵突厥的时机已经成熟,那我们便一同谋划一下该如何出兵吧。众卿随朕来偏殿。”

    说完,李世民起身,领着众文武来至偏殿。

    偏殿之中,放了一个巨大的沙盘。这个沙盘是兵部、将作监、特勤署抽调官吏,利用一年多时间测绘制作完成的。沙盘上的地形,就是大唐北部边境的地形和兵力分布,以及突厥的主要地形和大部落分布情形。

    大臣们一见这个沙盘,就都赞叹不已了。李世民说,沙盘这东西,是赵云泽搞出来的。众人又对赵云泽的奇思妙想夸赞了一番。

    接下来,李世民和大臣围着这个大沙盘,商议起了用兵之事。

    灭国之战,牵涉方方面面,兵将征调,后勤补给,用兵方向、战略阶段目的,所要讨论的事情太多。

    一开始,大臣们的发言还都慢言细语的,可是随着讨论的气氛越来越浓烈,大臣们的发言也都带上火药味了。为了一个问题,都争得面红耳赤。

    对于大臣们的这种争论,李世民不但不去阻止,还很高兴。这说明,他今天召集来议事的这些大臣,都是对突厥同仇敌忾的。谁都想为大唐灭突厥之战出一份力。

    大臣们正在商议着,赵云泽和苏定方来了。

    “你俩来的正好,朕正在与众爱卿商议,如何用兵于突厥。你俩你不妨开动脑筋,一同参议一下。”李世民对苏定方和赵云泽说道。

    “陛下决定用兵突厥了?”赵云泽一脸惊喜的问道。

    李世民点点头,道:“决定了!”

    “那什么时候动手?”赵云泽又问。

    李世民道:“这就要看颉利何时进犯大唐了。朕和众爱卿都料定,用不了多久,颉利必然会进犯大唐。今日朕召集你们,就是提前做出预案和部署,只要颉利一动手,大唐便立刻发动,给予突厥雷霆之击。”

    “太好了!”赵云泽和苏定方都兴奋起来了。

    李世民笑了笑,道:“今日召集前来的,都是朝中重臣,他们的眼光,也都是从大局出发,看问题在细节上难免有不到之处。你俩却都是底层带兵的武官,不妨一起参议一下,也好查漏补缺。”

    “陛下,您与众位大人商议的是国战,某和赵大人,职位低微,参与这种事情,合适吗?”苏定方疑虑道。

    “朕说合适就合适。”李世民说道。

    “臣遵旨!”赵云泽和苏定方应下。

    随后,他俩也围上那个沙盘,看了起来。

    也许是大臣们争论的累了,也许是他们的争论到了关键的环节,此时,他们都在围着沙盘默默的看,却没有人出声了。

    大唐的官制,虽然文官和武官的职位是分开的,可是,文武官员的界线,却不是很明显。文官调为武官,或武官调为文官,都是经常的事情。遇到涉及到国家大事时,无论文官还是武官,也都有发言权。像房玄龄和杜如晦,一直任文官,可调兵遣将,制定出兵战略的事情,他俩却一直唱主角。

    可是这次的大战,战争规模却胜过大唐以往任何一次的大战,所以,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很谨慎。他俩一直在听别人的意见,根本就还没发表意见。

    房玄龄见赵云泽来了,就对赵云泽说道:“鹏羽啊,方才,我们已经商议了用兵的数量,并达成了共识。我们认为,大唐出兵十万,就够用了。可是,对于如何出兵,却还没商量好。你有什么看法?”

第522章 运筹帷幄(中)() 
对于大唐灭‘东’突厥的这场大战,赵云泽期盼已久了。

    身为一名军人,无论是穿越前还是穿越后,赵云泽都对打仗有着浓厚的兴趣。穿越之初,他赶上了渭水之战。之后,他就再没经历大的战事了。但对于唐初的历史,尤其是战争史,赵云泽却是相当熟悉的。

    还在读军校时,他那个战术教员就是隋唐迷,经常拿隋唐时期的经典战例,来给学员们上课。一来二去之下,赵云泽对于隋末唐初的那些经典战例,也都无比熟悉了。

    渭水之战后,大唐最大的一场战争,就是灭‘东’突厥之战了。穿越后的这三年,赵云泽闲暇时,也经常回忆这场战争的一些细节。此时,虽然战争还未爆发,可对赵云泽来说,这场战争,早已结束了。他对于这场大战的前后经过,也了如指掌。

    虽然,因为自己这个穿越客带来的蝴蝶效应,历史发生了一些改变。可是,对于大唐来说,却是变得更好,反过来,突厥却因为赵云泽的几番闹腾,变的更弱了。

    也就是说,大唐只需按原先历史上这场大战的部署,胜算就比原先历史上还要大。

    房玄龄问完赵云泽,赵云泽就盯着沙盘看了起来。

    “这是代州,东北就是杨政道占据的定襄”赵云泽边看沙盘,边顺手拿过指示棒,在沙盘上指点起来了。

    此时,原先历史上大唐在这场大战中的出兵部署,已经变成了文字,全部展现在了赵云泽脑海中。

    无意识的,赵云泽边指点着沙盘,边把展现在他脑海中的文字小声读了出来:“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主管,吴国公尉迟敬德为副将,再加苏定方,率军两万兵发定襄”

    众人一听赵云泽居然直接点兵排将起来,都惊得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房玄龄刚要出声提醒赵云泽,他说这些话不合适。可李世民却摆了摆手,示意别人不要打扰赵云泽。房玄龄只好不言语了。

    赵云泽此时,已经陷入了原先历史上唐灭‘东’突厥之战的回忆中,把周围所有人都忘了。他此时的眼中,只有那个沙盘。

    “莱国公并州都督李绩为通汉道行军总管,代州都督邹国公张公瑾、岷州都督高甑生为副将,由东路率三万主力直接进攻‘东’突厥腹地;华州刺史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翼国公秦叔宝为副将,在西路率军一万五,顺黄河前进,与李靖、李绩遥相呼应”

    只一会儿工夫,赵云泽就点出了三路大军了。随着赵云泽的叙述,众人也都目视着赵云泽的指示棒,跟着思索了起来。

    此时整个偏殿内静悄悄的,只有赵云泽那低沉却清晰的话语声。

    赵云泽仍然没有意识到他做出的惊人之举,依然指点着沙盘,继续叙述他脑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