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修道全真录-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北地文人则认为五德循环,宋为木德,此时蒙古为金德,注定要被取而代之,所以良禽择木而期,此时投靠蒙古乃是顺应天道,所以此时的汉人杀起同为汉人的庶民的时候比之蒙古人还要厉害。

    其实汉人一直都是如此,五胡乱华时,以汉人为两脚羊,随意煮食,于是北地汉人被杀掉几百万,几近灭绝,有冉闵登高一呼杀胡令,于是四周胡国纷纷进攻,但是其手下最多的却是汉人军队,而最让人好笑的是此时攻击的还有一直在南方不敢北伐的晋**队,于是冉闵被灭掉了,然后被文人描绘成为一个暴君,被骂了上千年。

    但是却不知道南北朝之这段时间投靠胡人的带路党大多是这些文人,对于如何杀掉汉人也是他们出的主意,于是这些文人当然要骂冉闵,如果不骂,那么在史书中被骂的就是我们,所以古时从来都是软骨头活下来,也从来都是软骨头来记录历史,所以此时的北地汉人大儒,是最希望南宋灭掉的,因为只有如此他们在修订前朝史书的时候才可以肆意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书写,才好将自己的软弱描绘成为顺应天时,将南宋的骨气描绘成为只懂文辞,不懂治国。

    于是李志宁明白了为什么每当儒家兴盛,彻底占据朝堂的时候总是伴随着国家灭亡,宋如此,明也如此。原因就是儒家文人虽然也有不少忠诚的硬骨头,但是大多数都是投机的小人,最后剩下得意存在的也多数是小人,所以今日也是如此,虽然蒙古占据了南宋无数倍的土地,但是比起国力却还是不如南宋,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只要能够守住长江一线,南宋御极大的信心能够耗死蒙古人。等着另一个胡族灭掉蒙古。

    所以此时的很多人都看不透到底是哪一方会成功,就是李志宁此时也不能说南宋的选择是错误的,此时的蒙古人乃是世界最强的军事力量,想要用陆军与蒙古在北地大战那是找死,只能徒耗国力,所以南宋选择防守是对的,限制军人大权就是李志宁也不知道是对还是错,如果换一个人选择是为了民族等着被大军返回时夺去王位然后等死,还是去掉威胁然后苟延残喘,我当然选择第二个,不是什么人都够为了大义抛弃一切的。

    所以此时的江湖豪杰还是很有信心的,如果李志宁选择相信南宋的策略,然后支持北地豪杰陆续起义,那么很快就会有各路的义军,那么蒙古就会后方不稳,那么襄阳的危机就会很快解决。

    但是李志宁不会答应,全真也不会答应。如果李志宁和全真这么做了,最后的而结果是什么,蒙古人会停止与南宋的战争,而且还会让南宋提供财货粮草,然后斥责北地为叛逆,然后大量的全真弟子会被杀掉剿灭,全真会被蒙古屠杀,那个时候南宋也不会接受全真南迁,因为没有一个朝廷会接受一个造反过的宗门。就算能够成功,最后还是少不了被朝廷屠杀,因为功高震主,到底百姓是服从教派还是朝廷,一山难容二虎,这样做根本一点好处都没有,所以全真不能参与。

    就像当日的张角率领的黄巾,就是诸侯混战时也不会允许他的存在,就像是汉中的五斗米教,虽然自立,大师投降之后也会被圈禁。

    所以全真最好的办法就是中立,就算不知道防备,最后被蒙古打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也只是逼着几个辩论失败的道人减去长发逼着去学佛变成和尚而已,么有杀一人,要知道这可是随便就会屠城的蒙古人啊,只是烧掉一部分道经,没有屠杀一个道人。

    想想汉人朝廷的所做所为,以及汉人朝廷对宗教的狠辣,全真以及李志宁又怎么会相信这些,所以无论他们怎么期盼,李志宁是不会这样选择,所以蔡于明在不知道师尊的选择的时候,为了师门,却是干脆利落的说出自己师兄弟么有被收入门派,只是有授艺之恩,没有维护之责。

    很明确的意思就是,他和岳山只是受到了李志宁的恩惠,就是死在这里,做任何事情全真不会管,也不会给予支持,此次我不会答应任何条件,就是岳山在襄阳受到接见答应了什么也只是他自己的想法,与全真无关。

    由此就可以看出,这两个弟子的想法,李志宁站在离此不远的一棵树上,此时哪里还不知道两个弟子的选择,李志宁虽然没有跟着岳山,但是从判断就知道岳山一定会借势,不止是全真,还有从郭靖那里得来的号令。

    黄蓉会怎么选择,他一定会顺水推舟,这些年郭靖在艰难的情况下一直苦心积虑的抵抗,而全真只是在一旁不断的发展,黄蓉怎么会愿意,这样好的机会能够把全真教拉进来,有怎么会不同意。

    但是李志宁不怕,因为就算岳山打出旗帜说是全真弟子也没有用,因为此时的耶律齐也是全真弟子,还是周伯通的亲传,大师全真一样再北地快活,为什么,因为所有人都知道全真一脉出世的只有两脉,一脉在山东只是帮着蒙古安定地方,另一脉燕京,正忙着在那里争权夺利。忙着在蒙古贵族人手里弄出各种资源。

    所以无论黄荣还是岳山都还是小看了全真此时与蒙古的利益结合,任何信任都避免不了背叛,但是利益一体却是可以的,全真背叛的后果只要是聪明人就可以想到,不愿意去要这份利益的全真弟子早就跑到隐修一脉专门修行去了,剩下的虽然也有专心修行的,但是大读数其实早就已经变得行走在各种权贵之前了。

    所以此时的赵志敬带领着他的那一脉在研究房中要术,从华山这里得到了不少纯青观的东西,而且不时的还会往华山送来救济,说是联络感情,其实就是希望李志宁能够支持他就任全真掌教,赵志敬一直是财务铺路,而尹志平此时却是在山东一带不断的救助贫苦,信徒也发展壮大,却是人数最多的一脉,所以一直压的赵志敬喘不过气来,但是幸好尹志平不会拉拢弟子,所以大多数都是全真的苦行一脉。

    而且尹志平不时的还要赵志敬支持一些财务,所以反而有些落于下风,赵志敬非常乐意给尹志平支持,就像甄志丙一样,此时的甄志丙其实就是首先接受赵志敬资助的一批人,所以尹志平门下不少弟子都读赵志敬非常尊重。

    从这里李志宁就可以看出,等到赵志敬能够压过尹志平,全面操控全真的时候,其实就是赵志敬突破先天的时候,李志宁看出了这一点,尹志平也看出了这一点,所以都没有故意压制,而是顺其自然,等到赵志敬先天之后,自然可以心智通天,知道自己接下来做什么。

    全真现在的修行在李志宁的影响之下,气氛很是自由,只要不违反教规,任何的东西都可以包容,就像赵志敬,权势心思重,那么久在磨练中满足他的心思,如此其心智必然越发坚韧,到最后突破先天也会容易,等到先天过后,就会明白。先天之前都是凡人,要为了生活各种杂事牵肠挂肚,但是突破先天之后在全真看来已经是入道,此时最大的目的是修炼,所以只要是先天高手,了解了全真先天功的原理,知道了这方天地修炼的本质,那么很快赵子敬就会从权势中醒来,虽然不是说马上抛弃,但是那时候他已经是一个道侣,慢慢从权势中走出来回归道家的理念。

    所以全真教对赵志敬很是放纵,由着他慢慢争权夺利,尹志平早就明白自己的道路,对权势没有丝毫的爱好,诶李志宁一样,虽然带着一脉首席,但是管理也是无为而治,全真乃是宗门,不论如何作为这一脉唯一的先天高手,他根本不用去争,只是等着赵志敬跟上来就是了。

    丘处机也是如此,一生傲气凌然不服输,如今陆续被郝大通和自己弟子超过,终于看透本质,突破先天,如今整个全真都在等着赵志敬突破,或许是一年,或许是十年,反正只有赵志敬突破之后,甄志丙才会从其控制中解脱,还有再进一步的希望。

    所以全真才会这么放纵着赵志敬,对于全真几个核心的先天高人来说,其他一切都是虚幻,唯有先天才是实力的根本,所以赵志敬才会越来越厉害。

第八十六章 天意巧合难分辨() 
在军帐当中的气氛其实已经很低了,事情说道这里其实除了讨论一下战事已经没有特别的东西好讨论的,蔡于明来这里这是代表自己,全真不会有一丝的照顾,恐怕岳山那里也是如此。

    或许就在他打算着利用全真的资源在发展的时候,等到他联系或打出全真口号的时候,也便是全真抛弃他的时候,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

    全真既然已经做出最好的选择,那么久不会简单的改变,自古以来只有以北攻南,宋朝就算是将蒙古耗的分裂了,也只是能够等着被另一个政权给灭掉,所以全真丝毫没有要投靠的想法。其他门派也是如此。

    看到蔡于明告辞走了出去,梁长老苦笑着对耶律齐说道‘其实不少来到这里的年轻人,多是各个门派前来历练的,只是大多数势力弱小对咱们没有多大的帮助罢了,此次看来,蔡于明非常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本来查看他们师兄弟两人,本以为是以岳山为主,此次看来,这师兄弟只是李真人放出来历练之人,按照李真人的性格估计岳山会自生自灭了。’

    耶律齐也是苦笑说道‘全真一直都是如此,如今我师父也是跟全真貌合神离,虽然他们都是对着师傅尊重无比,但是教务方面我师父一点主也做不了,而我也对全真没有丝毫的影响,就是想要去认师门,也直接被全真无视。如今看来华山一脉之后就是这个蔡于明接受了。’

    梁长老却摇头说道‘不一定,我看乾阳真人的性子,怕是只重传承,不看重大小,只要能够将他们这一脉传承下去,谁做主他是不会在意的,就像现在的赵志敬,在北地风光无比,但是全真丝毫没有约束,还是任其发展。’

    接着看了看耶律齐的脸色才说道‘其实这也就是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