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恐怖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凤团-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巢无法抵挡,只得退出长安,突围后向南转移,然后又奔向河南。朱温乘胜追击黄巢军,一直打到汴州,此后,朱温便以汴州为他的根据地。

    之后,朱温为解陈州之围,和黄巢军作战大小四十余次,取得全胜。又与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精锐骑兵合击黄巢军于郾城,再败黄巢军于中牟北面的王满渡。因为追剿黄巢有功,朱温被加封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沛郡侯,后又进封吴兴郡王,地位显赫。天复元年,朱温被封为梁王。而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因为追剿黄巢而立功升官,但同时又因此结下了朱温这个死敌。

    李克用于唐大中十年生于神武川的新城,他的父亲原是沙陀族朱邪部首领朱邪赤心,后来因平叛有功被唐懿宗赐姓为李国昌。李克用十三岁时,见两只野鸭在空中飞翔,发箭一并射中,在场的人均被折服。

    李克用年少时就很骁勇,十五岁时,李国昌讨伐庞勋,他从军出征,冲锋陷阵均在众将领之前。平定庞勋后,献祖被封为振武节度使,李克用被封为云中牙将。

    沙陀部族一向强大,而李国昌自恃有功更是傲慢,唐懿宗对此很是担心。咸通十三年,唐懿宗转任李国昌为云州刺史、大同军防御使,李国昌称病拒绝接受任命。

    李国昌拒命后,李克用便杀了大同军防御使,占据云州,自称留后。唐朝廷派遣振武节度使会同幽、并两州之兵讨伐沙陀,然而军队溃散,沙陀因此乘机占据代州以北的地区,称为唐朝的边患。

    第二年,唐僖宗即位,任命灵武节度使为代北招讨使,前去讨伐沙陀。广明元年,招讨使在蔚州击败李克用。沙陀大败,李克用父子流亡到达靼。

    黄巢攻陷长安城的时候,沙陀降军被率领与吐浑、安庆军队等万人前往长安。行军到绛州,沙陀军大乱,大肆掠夺后回去了。

    军队首领觉得沙陀军除了李克用没人能带领的,于是请唐天子下诏书从达靼召回李克用,任命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

    于是,李克用率领蕃汉军队上万人出石岭关。路过太原,李克用要求朝廷发军饷。河东节度使只给他钱币一千缗、米一千石,李克用很生气,纵兵大肆掠夺后回去了。

    朱温叛变黄巢的那一年,李克用再以步骑兵一万七千前往京师长安。李克用出兵河中,屯兵乾坑。

    后来,各地军队都来到长安,在渭桥与黄巢军大战,黄巢军败退入城,李克用乘胜追击,从光泰门进去,与敌军战于望春宫升阳殿。

    黄巢军败退,向南逃到蓝田关。长安收复,李克用军功居首。唐天子任命李克用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的!

第七十二章 开闽() 
黄巢退出关中,入河南,率万人奔袭蔡州,唐节度使秦宗权迎战败北,遂归顺了义军。在这之前,这个叫秦宗权的节度使曾经在光州招安过一个义军队伍,这支队伍的头目叫王绪,而队伍中就有后来的闽王三兄弟。

    王审知兄弟三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康家庭,不是富二代、官二代,也不算穷二代。但王家的祖上有很多达官贵人,时间上最近的是王审知的祖父的曾祖父王綝,编撰过《魏郑公谏录》,曾任武则天时期的宰相。但到了王审知的祖父的祖父,即太曾祖父王晔,却只是河南光州的一个小小的固始县县令。到了王审知的父亲的祖父王友时,便开始家道中落了。王友生了一个儿子,叫王玉,就是王审知的祖父。王玉只生了一个儿子叫王恁,王恁的结发妻子姓董。王恁和董氏就是王审知兄弟三人的父亲母亲。

    正所谓没爹的孩子早当家,王审知兄弟三人就是这样的情况。三兄弟的父亲王恁只活了三十五岁。王潮比王审邽年长十二岁,比王审知年长十六岁。假设王审知是他的遗腹子,就是王恁刚好在王审知出世前去世,那么王潮出生的时候,王恁也才十九岁。考虑到未婚先孕的可能性不大,王恁结婚的时候才十八岁,即使在当时,应该也算是早婚早育一族了。即使让王恁再早两年成亲,并且如愿在第二年生下王潮,他去世的那一年,王潮也就十七岁,王审邽是五岁的小顽童,王审知只是一岁的婴儿,可能还在吃奶。

    父亲英年早逝以后,少年王潮显然早早地承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对王审邽和王审知而言,王潮实际上扮演了“长兄为父”的角色。这两个弟弟的文化教育和人格训练,基本上,是由王潮设计,并监督实施的。王潮的职业,是县政府里的一个基层公务员,职位叫“县佐史”,大约相当于一千多年后的一般科员级别。

    光州的固始县远在河南省,王审知三兄弟怎么会跑到福建去呢?那是因为以黄巢起义为主的各路起义军引起兵荒马乱,导致老百姓们无法安居乐业。于是王审知三兄弟加入了从安徽进军到河南的起义队伍,这支队伍的头目是安徽寿州的王绪。王绪带领着队伍在光州安顿了下来,并自封将军,而王潮则被任命为军正,主要的职责是粮草和训练士兵。

    王绪原本是一个杀猪的屠夫,目光短浅,起义决心不坚定。王绪对自己的队伍不抱期望,于是投靠了秦宗权,王绪因此被任命为光州刺史。但好景不长,投靠秦宗权是要付出代价的。秦宗权命令王绪交出自己的队伍和粮草,王绪当然不愿服从这样的苛刻命令,但以自己的兵力根本无法与朝廷抗衡。三十六计,走为上策。王绪决定带领自己的队伍逃离光州。

    那么去哪儿呢?当然是远离中原,远离江淮,避开草木皆兵的军事重地。于是,王绪带着自己的队伍,开始了大迁徙,一路南下,来到了看似荒蛮的闽地,开闽之行由此开始。

    秦宗权归顺黄巢后,黄巢的义军仍是势力强大,围攻陈州数百天,却始终未能攻克。于是黄巢从陈州周围撤军,退至陈州北的故阳里。李克用率兵五万去援救陈州,黄巢且败且退,到中牟,到达河边还没渡河,而李克用率兵追来,黄巢军惊恐溃败。等到了封丘,李克用再次击败黄巢军,黄巢脱身逃跑。李克用追击,一天一夜奔驰三百里,追到冤朐,没追上才回兵。五月,在王满渡,朱温与李克用联合击败了黄巢军。连日大雨,平地水深三尺,黄巢军从中牟北汴河王满渡口渡河时,被乘势袭击,义军大败,死伤万余人。义军损失惨重,黄巢率残兵败将向东北逃去。这时又遇大雨,黄巢只收集散兵近千人,冒雨东奔兖州。六月十五日,黄巢与唐军“殊死战,其众殆尽”,与其外甥林言走至泰山狼虎谷的襄王村。

    这边,黄巢兵败身亡了,那边,王审知三兄弟跟随着王绪的这支队伍,越走越南。这支队伍多到几万人,除了士兵外,还有士兵们的家眷。王审知三兄弟自然也在队伍之中,随从的家人还有老母亲董氏,以及同族兄弟王彦复。当时,王审知大约十九岁,大哥王潮大约三十七岁,二哥王审邽大约二十三岁,而同族兄弟王彦复比大哥王潮小,比二哥王审邽大。

    竟然王审知三兄弟是跟随着王绪来到闽地的,那么王绪才是这支队伍的老大,为什么开闽之王不是王绪,而是王审知三兄弟呢?这其中必然发生了兵变夺权的事情,而这个队伍中有能力替代王绪的人,也就只有王审知的大哥王潮了。

    说到这个,不得不再聊一聊王绪这个人。之前说过,王绪原本是个屠夫,这个人不仅脾气暴戾,而且生性多疑,军中的将士多少都与他有过不愉快的摩擦。当王绪把队伍带领到安全的闽地——漳浦之后,便下了一道军令,要求士兵把家眷们全部留下,只有战斗人员才能行军侦察,否则一律杀掉家眷。

    然而,王审知三兄弟的母亲董氏病重,于是他们悄悄把母亲带在了身边一起随军行进。这事没能瞒住人的眼睛,很快王绪也知道了。王绪大发脾气,叫来了王审知三兄弟,当众训斥了一番,还说要军法处置,杀掉董氏。王审知三兄弟则宁愿自己去死,也不能看到母亲受伤害。幸好在将士们的求情下,最终谁也没杀。但董老太太原本就病得不轻,再加上这场惊吓,随后不久就去世了。

    之后,王绪担心王审知兄弟三人怀恨在心,便想寻找借口杀掉他们。闽地术士横行,恰恰王绪的身边就有一位。那术士猜到了王绪的心思,便在一旁煽风点火,说军队中有王者之气,但这个王者并非王绪,暗指王审知的大哥王潮。此前,王潮就把母亲的病逝归咎于王绪的不通情理,一直耿耿于怀。当术士的话传到王潮的耳朵里时,他当即开始酝酿杀机。

    几天后,队伍行军至泉州南安的一片竹林时,王潮发动了竹林兵变。当时,王潮带领几个亲信将士埋伏在了队伍的前面,等王绪骑着马走过来的时候,突然抄着家伙冲了出来。毫无防备的王绪很快束手就擒,被捆成了一个粽子。

    兵变成功以后,大家都不好意思出来当带头大哥,于是有了竹林拜剑这个典故。即在地上插了一把剑,人逐一上前跪拜,不管是谁,如果跪拜的时候,地上的剑能够颤动三下,大家就一致同意他做老大。轮到王审知跪拜的时候,那把剑不但动了不只三下,干脆就掉在地上了。大家认为这是天意,就一齐请王审知坐上老大的位置。王审知那一年二十三岁,还是个嫩茄子,主动把老大的位置给了大哥王潮,自己担任副手。

    王潮成为这支队伍的统帅之后,开始解决何去何从的问题:这支队伍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呢?就在这时,一个名叫张延鲁的人到来为王潮指明了方向。这个张延鲁,祖籍也是固始县,和王审知三兄弟是老乡。

    那么,老乡张延鲁究竟送来了怎样的一条出路呢?我们先来说说,这个张延鲁是个干什么的。张延鲁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张良的后代。张延鲁的祖父隐居在浙江,而他的父亲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5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